岭南骑楼文化
我们都知道广州有特色建筑骑楼,那么骑楼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是怎么样的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岭南骑楼文化的相关文章。
岭南骑楼文化
最具岭南风格特色建筑 广州骑楼的前世今生
张之洞:倡议修建“铺廊”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近代广州城市建设从珠江边开始,倡导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觉得广州道路狭窄,交通闭塞,车来马往不便,与“地势增高、堤基巩固、马路宽广”的租界沙面对比,相形见绌。为了改善广州的交通,振兴商业,张之洞参考了西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香港的经验,建议在天字码头一带兴筑120丈的堤岸。他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一经修筑堤岸,街衢广洁,树木葱茂,形势远在其上,而市房整齐,码头便利,气象一新,商务自必日见兴起。……修成之堤一律建筑马路以便行车,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马路以内通修铺廊,以便商民交易,铺廊以内广修行栈,鳞列栉比。堤高一丈,堤上共宽五丈二尺,石磡厚三尺,堤帮一丈三尺,马路三丈,铺廊六尺。”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张之洞主张建的铺廊是为商业交易的需要,从清朝的外销画、照片及建筑遗存看,广州传统商业街道,多由连续铺屋组成,这些铺屋通常表现为三间两廊式的凹入门廊、门廊两侧用砖墙封闭,即使有个别采用外廊结构,但街道与铺屋之间并没有类似后来骑楼那样的连续公共空间。于是商户在铺前僭建,占道经营的情况十分突出,其肮脏、混乱等状况亟待改变。铺廊既利行人,又便交易,它可以说是广州骑楼建筑设计之滥觞。可惜这种“铺廊”只在给皇帝的奏折里出现过,张之洞早在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离开了广州,其后他所建议的长堤工程花了17年时间才完成100丈,他的建铺廊之议也只是纸上谈兵。推荐阅读:岭南园林文化
陈炯明:采用新式美术建筑
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陈炯明当上了广东都督。别以为陈炯明是一介武夫,其实他当过秀才,曾在广东法政学堂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能讲英文,还懂一些法语,喜好诗歌,公文多是亲自执笔,不假秘书手。
陈炯明甫上任,即下令拆城墙、开马路,要求城门附近之居民在一月内上报业主住户业权、位置材料。陈炯明在下令拆墙建路的同时,将广州城的骑楼正式列为城市管理条例之中。在1912年颁布的《广东省警察厅现行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则》第14条有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铺屋,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英)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这是“骑楼”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上,文中的“铺屋”即是昔日铺廊之意,而“有脚骑楼”则十分形象地说出了骑楼的样子。
1921年,时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签发《保全五仙观令》曰:“五仙馆既属古迹,应令保全,着官产处,永不投变可也。”由此陈氏或者可以说是保护广州建筑文物第一人了。同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促进马路两旁空地骑楼地建筑规程》,进一步规定修筑马路时必须预留空地给两旁兴建骑楼时使用。1922年,陈炯明提出“建设要重精神,毋太旧亦毋太新”。他关注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对美术建筑的重视,认为“广州市开辟马路以来,一切公私建筑日渐繁兴,莫不能采用新式适合美术建筑者固多,而因循旧法参差不齐者亦复不少”。于是,陈炯明第一个提出“广州是吾粤首善之区”(见1922年3月2日《饬各机关知照市政厅组织建筑审美会文》),同意广州市组织成立“建筑审美会”,由市长担任会长,会员由市长聘请建筑、美术专家担任。日后广州市政厅所属各局之建筑规划,如公园、桥梁、校舍及其各种公共建筑物在动工兴建之前,都要将建筑规划图案送交该会审定,检验其在美术上的价值,陈氏已将广州的建筑物看成是“美术的设备”。
政府鼓励起骑楼
1918年至1920年,市政厅成立后,公布了《马路两楼铺物请领骑楼地缴价暂行简章》,主要就骑楼地价和度量方法作了规定,并将广州市建骑楼的地块分成7等:甲等是一德路、永汉路(今北京路)、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乙等是惠爱西路(今中山六路和中山七路)、惠爱东路(今中山四路)、桂香南路(今市政府之南)、丰宁路,丙等是大南路、归德路、公园路、万福路、财政北路、越秀南路,丁等是长庚路、文德路、吉祥路,戊等是越秀中路、文明路,己等是盘福路、大东路(今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庚等是盘福北路、越秀北路。当时规定在80英尺马路允许建15英尺的骑楼,但底层高度不得低于15英尺;在100英尺的马路建20英尺的骑楼,底层高度不可低于18英尺。鉴于广州兴建的骑楼多为15英尺底高,政府又专门颁发了《广州市市政公所取拘建筑十五英尺骑楼章程》,对骑楼的结构和构造作了非常详细的技术要求,由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已渐普及,该章程有“其柱如用士敏土铁条结柱”,骑楼可盖到五层楼的高度。马路大多是广州城加大了旧城改建的范围和力度。
1923年,又公布了《广州市市政章程例规》和《广州市催迫业户建筑骑楼办法》、《本市新辟各马路承领骑楼地征费办法》,从而加快了广州骑楼建筑的兴建速度。
短短10年间,广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长的骑楼街,这些骑楼建筑的范围是北至德宣路(今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河南同福路,东至东华东路,最密集的骑楼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称之为“老城”的地方,这一带的骑楼街长度是25500米,占全市骑楼街的六成以上。当时羊城街道两旁,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特别是骑楼的商业空间,被房地产商充分利用,下铺上居,前铺后居,骑楼建筑,好睇好用,风行一时,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陈济棠:广州是一个大商场
1929年,时任国民革命军广东编遣区特派员的陈济棠,接受了之前陈炯明提出的“粤人治粤”方针,强调“建设为先”。当时的广州有过一次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今天人们见到的红墙绿瓦建筑如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以及原中山大学石牌校舍(今华工、华农校园内)等都是那时的标志性建筑。但对于骑楼街道,陈济棠及其广州政府则另有看法,当时广州的骑楼街道发展到顶点,各种商店总数达2万多间,平均每50个广州人便有1间商铺,陈济棠笑言广州是一个“大商场”。此时受西方近代城市“花园住宅区”和“田园城市”的理论影响,人们认为广州城内的街道因为有骑楼而不能种树,于是现代新式马路是复式车道(双行线)、绿化隔离带、无上盖人行道的设计,并率先在广九车站至川龙桥间尝试。这种商业街过于密集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士的关注,程天固在《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中说早期广州城市建设是“畸形的设计”,“无一不以资产阶级之利益为前提,而以平民生活之恶化供牺牲”。1932年的《广州市修订取缔建筑章程》,专门公布了市内不准建骑楼之马路名单,其中有白云路、盘福路、长庚路、文德路、广卫路、广仁路、吉祥路、德宣西路等。
请把骑楼留住
上世纪30年代之后的广州,再没有大规模兴建骑楼建筑了,但此前留下的那些两三层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骑楼式房子足以成为广州建筑的一大特色。骑楼一般分楼顶、楼身和楼底三部分,楼顶有的是尖顶塔形,有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造型丰富。墙面装饰亦丰富多彩,有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脚、阳台铸铁栏杆等,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罗可可建筑装饰风格,也有岭南特色的佳果与吉祥纹饰以及具有中国古典卷草图案。还有的把满洲窗运用在骑楼的装饰去了。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有骑楼街路36条,长度超过20公里,主要集中在旧城区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经历过七八十年的风风雨雨,广州的骑楼虽然陈旧了,但它们仍“忠心耿耿”地为广州人服务。改革开放,在对广州旧城区大规模的“改造”中,骑楼建筑可谓首当其冲,上世纪90年代,广州修建地铁一号线,拆掉了中山路上的许多骑楼以及骑楼下的“一乐也理发店”、“艳芳照相馆”、“华北饭店”等老字号,这些骑楼和老牌名店的“威水”样,只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以及去年岁末专门为85岁的摄影爱好者李瑞然举办的《老人?老城?生命的记忆》图片展览中。
融汇岭南特色的广州骑楼文化的内涵
古老骑楼成迷人街景
据考证,20世纪初,形式多样的骑楼开始在广州出现。广州骑楼的发展在于,它从一个外国房屋桥廊,变成一个公共设计:桥廊打通连成一条长廊,变成商业街——行人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阳避雨以及购物。
广州骑楼受舶来品影响,但归根结底是结合了本地情况去做的,而且,不留痕迹地把西方的东西与传统结合起来,最后自成一体。它适应当地冬短夏长、夏季太阳超辐射力且多雨的气候——岭南亚热带气候。
风行一时的骑楼建筑,成了广州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翻开一张老广州地图,或许你难以想象,历史上,在广州老城区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密密麻麻分布着59条骑楼街路段,总长达40多公里。它们大部分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兴建,以人民路和中山路为坐标轴,北至东风路,西至龙津路,南至同福路,东至东华路。
最密集的骑楼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称之为“老城”的地方。当时羊城街道两旁,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这些两三层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骑楼式房子足以成为广州建筑的一大特色。
骑楼一般分楼顶、楼身和楼底三部分,楼顶有的是尖顶塔形,有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造型丰富。墙面装饰亦丰富多彩,有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脚、阳台铸铁栏杆等,融合了西方巴洛克或罗可可建筑装饰风格,
也有岭南特色的佳果与吉祥纹饰以及具有中国古典卷草图案。还有的把满洲窗运用在骑楼的装饰上。
骑楼文化驱动羊城经济发展
骑楼,广州人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旧时在骑楼底,孩子们弹棋、拍公仔纸、跳橡筋,成人叹茶乘凉、开铺做生意,过去翻风落雨,人们都站在骑楼下避雨……
广州中山四、五、六路一带,是广州最早的商贸区。老一辈广州市民回忆,以前走到中山四路“新以泰”店门口时,一眼望过去,骑楼密密麻麻,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一派繁华商都的气象,它不仅仅是当时广州经济的缩影,更是广州骑楼文化的一颗明珠!
在毗邻广东的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以48亿港元保护坐落在湾仔、深水埗、旺角等地的48栋骑楼建筑,香港人认为这些骑楼的设计始于广州,故将它们叫做“广州骑楼”。
近代广州城市建设从珠江边开始,倡导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觉得广州道路狭窄,交通闭塞,车来马往不便,与“地势增高、堤基巩固、马路宽广”的租界沙面对比,相形见绌。
为了改善广州的交通,振兴商业,张之洞参考了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议在天字码头一带兴筑120丈的堤岸。沿堤多种树木以荫行人,马路以内通修铺廊,以便商民交易,铺廊以内广修行栈。
为了方便市民做生意,张之洞主张建骑楼那样的连续公共空间。铺廊既利行人,又便交易,这对当时落后的广州经济无疑起到了拉动作用。
给历史留下有趣的回忆
骑楼被作为正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国民政府《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被称作“有脚骑楼”。1920年《修正取缔建筑章程》中,将“有脚骑楼”简称为“骑楼”。骑楼对于广州而言,是一种文化,是一份历史,是广州的风情,更是街坊们的良伴。
1921年,广州市政府公布《广州市促进马路两旁空地骑楼地建筑规程》,进一步规定修筑马路时必须预留空地给两旁兴建骑楼时使用。1922年,两广总督陈炯明同意广州市组织成立“建筑审美会”,由市长担任会长,会员由市长聘请建筑、美术专家担任。
日后广州市政厅所属各局之建筑规划,如公园、桥梁、校舍及其各种公共建筑物在动工兴建之前,都要将建筑规划图案送交该会审定,检验其在美术上的价值,陈氏已将广州的建筑物看成是“美术的设备”。
广州骑楼建筑艺术最高,各种中西结合的装饰风格百花齐放,你会发现每条马路的每间骑楼的石雕、砖雕、灰塑、彩画、彩色玻璃、彩色水磨石等装饰都不相同,而骑楼空间的整齐和骑楼屋顶上不规则突出的中式小凉亭和西式小尖塔,又使得广州城市天际线丰富多彩。
如今,一议到骑楼,广州人都会对它发出感叹:您默默为街坊奉献,为行人遮烈日、挡风雨,曾为广州带来繁荣,广州街坊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中。
岭南特色广州骑楼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随后也传入华南地区。骑楼是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南洋返乡所建。[1-2]
广州骑楼由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广州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上一般住人。骑楼街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骑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广州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最为壮观。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代表。
广州骑楼的结构共分三段:下段为约宽为4米的走廊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的一面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处大多都有丰富的装饰花纹或浅浮雕。依建筑风格,广州骑楼又可以分为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两个流派。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
东山骑楼形成的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盘点有关岭南文化的诗词有哪些?
☑ 岭南文化中的四朵奇葩分别指的是什么?
☑ 盘点关于岭南文化特色有哪些?
☑ 岭南饮食文化经典
☑ 岭南文化建筑
☑ 岭南文化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