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之魅力围龙屋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种文化之一,是具有显著特征的传统文化,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利用自己的智慧,给中华文化增添了有魅力的内容,客家民居围龙屋就是最能体现客家文化魅力的一种,下面祥安阁就为你介绍有关客家文化围龙屋魅力的相关文章。
客家文化之魅力围龙屋
客家文化传统民居围龙屋
根据小时候听老人们所属说的和历史的记载,早期的客家民居是极其简陋的,多以竹木为架,篱笆茅秆作墙,以稻草、树皮盖顶,择山高处搭成茅屋或篷寮栖身。如今,茅屋,篷寮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现在的客家民居建筑名目依然繁多,形式也多采丰富且变化多。在众多的民居建筑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围,这种围龙屋多数为圆型土楼和方型土楼此种围龙屋多分布在福建闽西地区和梅州市大埔附近。圆型土楼的特点是一圈房屋有三四层高,内有环形走廊,每家占几个开间,中间是圆形的院子,院子正中为公共的宗祠。经考证,福建永定县的承启楼市最大的圆型客家民居建筑。至于方型土楼,其实和圆型土楼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土楼的每一个角均设有楼梯,宗祠位于外环的北侧,成坐北朝南之势。
另一种围龙屋是半月型的围龙屋,它是由堂屋衍生而来。所谓堂屋,即中轴建筑为方形厅堂,最少的为二堂,一般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中堂为议事厅,下敞堂进深小,呈长方形,为门厅。堂屋两边有衬祠,一般以巷径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堂屋两侧为横屋,在堂屋的后面加建半月型的围屋,与两边的横屋的顶端相接,将正屋围在中间,在堂屋的前面,是半月型的池塘,两个半圆相合,包围了正屋,形成一个圆形的整体,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象征着整座屋宇是一个小宇宙。此种围龙屋多分布在梅县地区。
客家文化魅力围龙屋的特点
围龙屋的类型虽然繁多,风格迥异,然而,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1、坚固性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2.安全性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据说,美国人的人造卫星遥感技术曾经拍摄一组照片,发现闽西的围龙屋是,一度怀疑其为大型的核反应装置,后来才弄明白这是我国客家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3.封闭性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4.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龙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又令住户各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客家文化魅力围龙屋里的宗教信仰
客家围龙屋是一种古色古香的古老民居。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居建筑在模式和材料上更新换代,居住在围龙屋中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围龙屋倾圮、拆毁,或闲置起来,围龙屋逐步成为带有古迹韵味的文化景观。从高处俯视客家大地,一条条小径蜿蜒而前,把一座座椭圆形的围龙屋勾连起来,点缀在客家地区的万千山水之间,成为一种可视的空间文化模式,给人一种古韵悠悠的文化感。
在客家围龙屋作为居室模式已经过时的今天,我们透过这可视的文化景观感受到一种可悟的古代文化意味。客家围龙屋造形奇特,内部结构奇特,所蕴含的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古老性也令人赞叹。围龙屋是客家人世俗日常生活的空间,但它又溶入了客家人对天地、对祖宗、对信仰的思考和信念,又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围龙屋是物质形式在大地上的奇妙组合,但它又显示了居室主人的心灵世界,因而它又是古、近代客家人的精神结构在大地上的空间展示。当我们凝神谛视客家围龙屋时,沉默无语的砖木瓦石通过它特有的结构方式意趣盎然地表现出客家居室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宗教和哲学的文化内涵。
客家围龙屋的奇特之处,首先应在于它以建筑形式表现了一系列的哲学符号。
客家围龙屋以“一进三厅二厢一围”为基本结构,其它的如“四厢二围”,“三进九厅六厢三围”等,都在此基础上增添扩大而成。因此,不管围龙屋是一围还是多围,其总体特征和基本结构不变。例如梅州地区的梅江区、松口、南口、隆文、白宫等地的围龙屋都形态一致。这些地方的围龙屋的内部结构是:从“禾坪”到上堂连同左右两厢构成一个方块。“禾坪”前有一半圆形“龙池”,上堂后有一半圆形“龙台”,与中间的方块构成一个椭圆状。这决定了它的外在形态,从外面俯瞰围龙屋,只见数十乃至数百个房间的外墙连为一体,依椭圆环绕萦回,以外墙的“龙体”和屋顶的“龙脊”,构成一个浑如鸡蛋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说,围龙屋就是蛋形屋。
这种蛋形民居在中国民居中较为少见。从客观上说,蛋形民居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有节省建筑材料的效果,但是围龙屋的蛋形决不仅仅如此,它有更为深远的文化背景和更深层的象喻意义。
客家围龙屋的蛋形有深远的文化背景。中国古人常以图形符号代表抽象概念,如以圆象天,以方象地,故《易·说卦》:“干为天,为圆”。鸡蛋形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象征。徐整《三五历纪》云:“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后乃有三皇”〔①〕。鸡蛋就是天地未分时的宇宙浑沌意象。圆形是宇宙循环、周而复始的天道规律的符号化。《庄子·寓言》:“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圆形是天象、天道的象征。客家围龙屋的蛋形也就是置根于浑沌意象,是用模拟浑沌意象来表达对天地、道等观念的体认。一个普通的客家民居,竟把道和天地的概念内化到自己的建筑形态中,实在令人惊奇。
应该补充的是,蛋形意象在客家文化中不是孤立的,它作为宗教哲学符号还出现在坟墓形态中。客家人的坟墓建于山坡,墓形前低后高,呈一椭圆的鸡蛋形。蛋形中央埋死者遗骸,前竖墓碑;墓碑前是一低下一二尺的半圆坑,墓碑后是随山坡隆起的渐高的半圆。这整个形状是围龙屋的缩小,与围龙屋同形同构,从而呈现出阴宅与阳宅形态惊人相似的文化景观。阴宅与阳宅同形,都源于对“道”的符号模拟。死与生本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但是客家人以同形同构的符号来揭示这种生死相连的关系,可谓对人生进行了最高的哲学概括:人生从生到死,不过是出于天道又复归于天道;苍茫人生,千姿百态,不过是从蛋形回归蛋形的匆匆行程。
客家围龙屋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它在民居的主体建筑中塑造了浓厚的宗教意境。客家围龙屋的宗教内容分为两个层面,即隐性的天神(含其他自然神)崇拜和显性的祖宗神崇拜。在以天神为代表的自然神崇拜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宗教与哲学相混一的境界。如前所述,围龙屋中的哲学是古代的原始哲学,是从史前原始宗教和神话中生长发育出来的哲学,是带有神学基础的哲学,围龙屋中的哲学概念,如“道”、“天地”、“五行”又被人格化,作为神灵来崇拜。这便产生了围龙屋中的自然神崇拜系统。客家的神龛上有“天地”神的神位,客家上一代的人在逢年过节时还以香蜡纸烛敬龙池神和龙台神。最为明显的是,神龛之后那五块代表五行符号的神石也被人格化,早已纳入了宗教实践的范畴。
围龙屋中第二个层面的宗教内容是祖宗崇拜。如果说自然神崇拜是以隐形的象征、以宗教与哲学相混一为特征的话,那么围龙屋中的祖宗崇拜则是以显形的建筑结构、以纯粹的宗教情调为特征的。
围龙屋的祖宗崇拜情调以高大的堂屋建筑和庄重肃穆的神龛神位来渲染。堂屋是围龙屋的核心所在,大型的围龙屋有上、中、下三个大堂屋,堂屋之间以两个天井隔开,加之以比两厢格外高大的建筑格局,使它显得宽敞、明亮。上堂是祭祀祖先神的地方,上堂的上方是神龛,神龛上供奉本族历代列祖列宗,并书“天地君亲师位”。神龛前是祭台香案,显出庄严的宗教神灵气氛。(风水:www.azg168.cn)
客家文化魅力围龙屋与客家精神
围龙屋里不仅仅隐含了淳朴的客家人的宗教信仰,还隐藏了专属于客家人的“客家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围龙屋的构造,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第二,反映了客家人的居住观念的潜意识中有着对祖先的住宅的借鉴与某些经验的复苏。据考古资料表明,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从中也反映了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他们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赣南客家文化城在哪
☑ 赣文化的精髓:客家文化
☑ 客家文化有哪些特征
☑ 客家文化的起源
☑ 客家文化元素有哪些
☑ 客家文化特点
- 上一篇:客家服饰文化特征
- 下一篇:赣文化的精髓: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