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文化特色

时间:2015-10-22 09:09:01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黎族最有特色的文化是什么呢?黎族的文化特色有什么呢?黎族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黎族的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黎族的文化特色

黎族的文化特色

  黎族饮食文化特点

  黎族的饮食文化多姿多彩。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

  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时候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黎家人常用这种酒款待贵宾。有的地方习惯以小竹管吸酒敬客。

  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黎族的肉食主要有猪、牛、羊、狗、鸡、鸭,鹅等肉类。肉类喜欢用火烤熟吃。也习惯腌生肉来吃。黎语叫做“喃杀”,味道很香,一家煮“喃杀”,全峒都知味,这是黎族人民食品中的独特风味。吃“喃杀”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汗多,又很累,吃了“喃杀”加上酿饭就会很快恢复体力。

  鱼、虾、螃蟹、青蛙、蛇类等也都是黎族人民常吃的美味佳肴。吃螃蟹的方法很特别,把螃蟹放到木舂里舂成烂浆,然后加入葱、酸梅浆、生姜汁等调料,味道香甜鲜美,很好下饭。另外,黎族人民一般还爱吃竹笋和蘑菇以及营养丰富的蜂仔、蜜汁、木蛆、红蚂蚁卵等。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黎族特色的黎族陶瓷文化

  陶器自古以来就是十分重要的生活器具,很多少数民族也有其独特的制陶技艺,例如黎族。从考古资料来看,黎族的制陶技术应该是存在于史前的制陶史上。相关文献记载了黎族的祖先在海南的活动情况,当时制陶技术早已传到海南岛。而从海南岛的考古资料来看,海南的陶器也至少有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保留在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区域。

  黎族制陶工具包括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制陶过程由挖陶、挑陶土、晒陶土、粉碎陶土、筛陶土、和泥、制坯、干燥、准备烧陶、点火烧陶、取陶、加固等12个步骤组成。制成品主要有釜、甑、瓮、碗、罐、蒸酒器、蒸饭器等器型。

  制坯技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水平,它包括捏制、泥条盘筑、快轮制陶等。具体制陶工艺流程如下:

  1、“泥条盘筑法”制陶

  ①前期准备工作。挖取土坑深处的白色陶土,将泥土耙开晾晒,稍干后放在独木臼里舂打粉碎,倒在竹筛里筛出细粉末,用水与黏陶土的比例1:2渗和,揉成泥团,将泥团放在木凳上再用木棍槌打,以增加它的粘性,阴放几天,让陶泥变性变熟。

  ②祈祷和驱鬼仪式。在制作陶器之前,按照黎族传统方式,虔诚地围绕木凳边歌边舞,让神灵保佑制陶成功。

  ③制作陶坯。仪式结束后,阿婆再次反复揉和泥团,先在木板上把部分泥团打成圆形的泥饼状,作为陶器的底层。再把泥饼移到一个倒扣的粗孔竹筛上,用尖竹刮刀,切割出圆饼状器底,把边角料去掉,把部分泥团搓成直径约2厘米,长约50厘米的泥条数根。将第一根泥条盘绕在圆形的泥饼四周,筑成泥坯,沿边用手捏牢,一手扶器内壁,一手用小木板刮去泥条接缝,外壁抹平-。

  逐根重复盘绕、捏牢、抹平,用小木板沾水拍打陶胚外壁,直至达到器具设计形状。用水喷洒陶胚,再用木板、贝壳抹平陶胚的内外壁,让陶胚成型且里外平滑。用绳子切割平陶胚口,沿陶胚口再加上一根泥条做为装饰,用大片的贝壳刮平,塑成各种所需的器皿形状。

  2、阴干,候晾阴干10~15天,择吉日烧陶。

  制作“赛子若”树液。到村边削取“赛子若”(音,又称“塞柴崖”)的树皮,将其捣烂,与“柴构仁”的植物放在一起浸泡,浸出深红色液体,将树液盛在桶里备用。

  3、篝火式焙烧。

  ①前期准备工作。在宽旷的田野中央放上四块石头,把300斤直径约6厘,长约160厘米的木柴架在上面,8层,成四方形。把已晾干的陶坯倒扣着码放在柴堆上,再盖上一厚层干稻草,同时放上一个烧好的陶器作引子,希望这批陶器能像这个陶器一样在烧的过程中完好无损。

  

  黎族礼仪文化特色

  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宴席礼仪

  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播种礼仪

  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二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七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一百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

  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断气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

  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这天,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起无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仪式黎族人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举行稻公稻婆祭礼仪式。由“畏雅”(带头犁田人)到每块田里捆扎四根稻谷,象征着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团米饭,求稻公稻婆吃饱,代为看管守护稻谷,以保佑丰收以及全体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时由畏雅保管,置于谷仓低层,次年收割后,才能将它酿酒分给众人。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四川的文化特色
  ☑ 盘点关于岭南文化特色有哪些?
  ☑ 福建文化特色
  ☑ 新疆文化特色
  ☑ 山西文化特色
  ☑ 陕西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