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特色
有关于陕西最具有的特色文化是什么呢?什么文化是可以代表陕西的呢?陕西位于什么地方呢?现在祥安阁为您介绍陕西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
陕西文化特色
陕西特色文化
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脚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1、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1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陕西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细,影子的材料选料讲究,用上好的驴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软后,经过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艳丽的色彩。人物、动物等均刻成侧影,干透后刷上桐油。四肢、头 部可动,用细长很支掉牵制表演。演出时,用一块白纱布作屏幕(屏 幕大小根据场地而定,基本像0的银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把皮影贴到屏幕上,灯光从背后打出,观众坐在相对灯光方 向观看。皮影戏以秦腔为主,演唱者和操纵者配合默契。表演技术 娴熟的,关中人称其为“把式”,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厮杀、对 打,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绿乱。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 咤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 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汉武帝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 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妇熟。以后的宋、元、明、清 均有皮影表演。清末民初,西安有两个班子,一个是渭北皮影社,一 个是江东皮影社。1950年皮影老艺人谢德隆在政府的支持下,在 北大街重新成立了“德庆皮影社”。“0”期间,陕西皮影社 受到了摧残。现在皮影戏又以新的姿态,走向广大农村,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
陕西锣鼓
锣鼓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陕西又是中国锣鼓的 胜地。从工程竣工、开业、喜庆,到逢年过节都是锣鼓震天。锣鼓已 成为陕西人民一种娱乐和社交的工具。
陕西锣鼓具有节奏明快、粗犷劲雄、激昂高越、形式多变、气势 宏大的独特风格,既能在野外表演,又适宜于舞台演出。表演气氛 热烈,动作花梢,振奋人心,一派阳刚之美。深受群众喜爱。陕西锣 鼓种类较多,这里只介绍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和咸阳牛 拉鼓。
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形式。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窖洞剪纸”,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形成古朴生动、强烈自由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安塞剪纸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畜走兽,人物树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不包罗,直接反映出的是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安塞剪纸艺术家们多次赴世界各地访问表演,引起极中外友人的极大兴趣,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贡献。安塞剪纸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被誉为“活化石”和“地上文物”,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安塞剪纸,中国各地展出了安塞剪纸。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专家称赞其为:“安塞剪纸,群芳母亲。民族之魂,陕北可寻,振我中华,无愧古今。”1993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
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过去多用于画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等。
陕西农民画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讲究装饰性,构图美观,注重色彩的效果,追求强烈的直观感觉,农家生活气息浓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采用白描的形式,想象大胆丰富;色彩反差强烈突出主观印象。以古朴的民间艺术形式表现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长久的生命力。深受国内外游胜 客和专家的好评喜爱。 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
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有“文化县”之称。这里早就有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传统艺术和工艺技术。50 年代全县人民在自发性 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绘画活动。翻身农民用“泥手”装点他们的田园村庄,用彩笔描绘秦岭山麓、滔滔渭水,用传统的民间艺术 抒发对党、对社会主义,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 户县农民画的风格特点在于“写意”。他们不愿意把构思停止 在模拟客观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凭着自己对生活的长期感受,认识 评价,凭着自己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凭着自己长期在民族和 民间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大胆地、无所忌地创造着属 于自己的艺术。 户县农民画又一个特点是粗矿中有细腻,浓艳中有淡雅,古拙 中含技巧。 户县已涌现出了2000多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广些作品被国 家和国外艺术馆所收藏。农民画代表曾受邀组团7次出国访问。
近几年来,户县农民画配合农业科技、多种经营、棉花检验、计 划生育、安全用电、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举办了种种知识 性画展,其中计划生育宣传画,出版成册,受到联合国人口组织的 赞扬。
安塞、洛川农民画由于地处陕北,故又称陕北农民画。始创于 70年代中期,盛行于80年代初。是以剪纸为造型基础,借鉴刺绣 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陕北地方浓郁风味的画。
陕北农民画的作者,大都是剪纸刺绣的能手,通过长期的剪 纸,刺绣的基本功训练,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造型观念。这种 意识和观念表现在绘画上,出现了一种出乎人们意料的、古老文化 观念和现代审美意识相渗透的艺术效果。如安塞的《吹手》、,洛川县的《钓鱼》等作品。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是“民间的 现代派艺术”。如果把陕北画集中起来,可以反出陕北农村的基 本面貌从原始“生殖繁盛”观念到生活生产、风情民俗、节日狂欢、 男欢女爱、商业集市、喜庆丰收等。
陕北农民画有作者百余人,年纪最大的71岁,最小的16岁。陕北农民画馆藏800 多幅,在全国各地展出600余张(次),复制千余幅,中国美术馆收藏60幅,有些被 外国艺术馆收藏。
陕西特色民俗文化
方言
陕西方言因受地理、历史、政治及迁徙等因素的影响,陕西各地方言从语音到词语都有很大的差异。从整体语感来看,陕西方言分为关中话、陕北话、陕南话三部分,关中方言又分为西府方言(宝鸡、咸阳西部)和东府方言(西安、咸阳都、渭南、铜川),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西周时期,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记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关中方言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官方语言,汉代的大一统格局和民族大融合更促使关中方言影响了全国各地的方言,唐代时达到鼎盛。
秦腔
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而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脍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贯》《火焰驹》《大登殿》等。
剪纸
在陕西民间,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满月生辰、迎神赛社赶庙会等庆祝活动有在门上、窗户上贴满剪纸的习俗。剪纸俗称窗花,是一种将各种颜色的纸贴在勾画好的粗线条纸上进行剪刻的民间工艺美术,在陕西民间有着深远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墙花”“门符”“灯笼花”“喜花”“炕围花”“门帘花”等也是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剪纸地域风格浓郁,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百鸟朝凤》《老鼠嫁女》《王祥卧冰》《二龙戏珠》等剪纸作品名享中外。
泥塑
泥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凤翔泥塑又称“凤翔彩绘泥塑”“凤翔彩塑”“凤翔泥偶”。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大到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腰鼓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是陕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多在重大节日庆祝、庆典、庙会中演出,在2006 年,“安塞腰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歌
陕西民歌根据地域特征和艺术特点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陕北民歌种类繁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调、劳动号子、榆林小曲、陕北套曲等 20多个曲种,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传最广。陕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南山竹子》等。关中民歌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等曲种和各种小调。
皮影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发源地在华县,鼎盛于唐代,又称“影戏”“影子戏”,流传于民间,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其唱腔数十种,以老腔、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调较为普遍,辅之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社火
“社火”是陕西民间一种广泛的、传统的、规模壮观的群众娱乐活动,来源于古代先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陕西“社火”通常在正月、节日盛会或庙会演出,包括鼓乐、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秧歌、舞龙、舞狮、花灯等。关中是陕西社火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宝鸡更是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面花
面花俗称“花花馍”,属面塑艺术,种类有婚礼、丧礼、寿礼、节日花馍。面花起源于汉族民间祭祀活动,源于汉代,成于唐代,盛于宋代,到了明代之后,面花就广泛流行于民间,清末,北京还出现了专门制作面人的艺人。面花自古盛行于北方民间,形式丰富多彩,品类繁多,其中尤以合阳、华县面花为佳。
刺绣
陕西民间刺绣广泛流行于农村,内容有翎毛花卉、动物和人物等,风格淳朴,色彩鲜丽,构图充实,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陕西民间刺绣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诗经》中就有对豳风刺绣的记载。陕西民间刺绣和农村婚嫁和节日等乡俗紧密相联,所以绣品随着传统的习俗世代流传,迄今不衰。常见的品种有枕顶、耳枕、袜底、鞋垫、鞋头、信插、钱包、针包,裹肚、荷包和香包等。
陕西特色传统文化有很多
乌龙茶
乌龙茶的名字来源有很多传说。
大致有四种来源可能:一为产地说;二为茶树品种而来;三为制茶之人名称而来;四以茶叶形态色泽而来。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茶园主人去看快晒好的茶叶,发现那里有一条乌龙。他吓坏了,过了几天才敢回来看。茶叶在这几天太阳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绿茶,但是浓香可口。主人从此叫它乌龙茶。
也有说最先发明乌龙茶制法之人名字叫苏龙(因人长得黑,人称乌龙),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其实乌龙茶名字应该还是来源于茶叶的形态,茶叶在晒、炒、焙加工之后,色泽乌黑,条索似鱼(比作龙)。在水中泡开,叶片似卷似曲,色泽乌青,有如乌龙入水。故而得名。不论由地名而来还是由茶树品种名而称的乌龙茶,只要制法相同的,均通称为乌龙茶,包括乌龙品种及其他著名品种,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石子馍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制作奇特,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馍,也叫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就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也是陕西特色传统文化一绝。
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国烹饪史上石烹时代的明显特征。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
关于石子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时,同州(今大荔县)曾将此饼作为贡品,当时叫鏊饼。由于同州人生性刚强、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时,“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是说早有准备,一旦被投入牢狱时,因带有石子馍,不至于挨饿。清代袁牧在《隋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记述。
石子馍,作为出远门、长途旅行所带的食品,已同方便面同领风骚。虽然现在吃的人已不是很多了,但是偶尔还能在街头看到卖石子馍的乡下人,一块钱可以买好几张,又便宜又实惠,带回家去还能吃个新鲜。
岐山的臊子面
岐山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以薄、 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 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
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黄花菜、木耳 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
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 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凉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尤受年轻姑娘欢迎,一年四季都有卖,夏天吃的人更多。西安的大街小巷,陕西的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
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只要有卖的,就有人吃,凉皮以其棉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不但是街头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陕西各大饭店、饭庄、酒楼经营的陕西风味小吃和陕西风味小吃宴中,凉皮是必不可少的。
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凉皮,但却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种风格。
汉中米面皮
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所以汉中、城固等地的米面皮在陕西西安有很高的知名度,卖面皮的往往要打出汉中米面皮、城固米面皮以招揽客人。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
秦镇米面皮
秦镇是长安县的一个镇,离西安很近,秦镇的米面皮也有悠久的历史。秦镇米面皮和汉中米面皮的区别主要在软硬和调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制作上十分下功夫。辣椒油是凉皮调料中最关键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决于辣椒和辣椒油。秦镇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越熬越亮。秦镇人自称他们制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别人学不去的,所以秦镇米面皮的味道别人也就无法相比。同时,秦镇的米面皮比汉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适合一些年轻人、中年人。
在西安,秦镇米面皮经营者也很多,有小摊小店经营的,更有开大店经营的,比如巨鹰陕西特产门店里都是盒装给旅游的人准备的,方便携带。巨鹰陕西特产门店众多,旅游区也有,比如兵马俑博物馆。游客觉得好了,还可以去网上购买。
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地处西安市以东30余公里的骊山北麓。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现已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有特色烧烤店名字大全有创意
☑ 有特色的烧烤店名分享
☑ 推荐有特色吸引人的烧烤店名
☑ 如何选择好看的YY频道名字?很有创意和特色
☑ 有富贵命的女孩特色基本都在农历初几出生
☑ 陕西咸阳大年三十必备菜“蒸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