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时间:2015-09-16 14:35:1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土家族的人的丧葬的习俗有什么呢?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有什么特别的吗?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是有关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殡葬风俗:土家族的丧葬风俗

  一、土家族的丧葬风俗概况: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凤凰、泸溪、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贵州省的印江、镇远、思南、铜仁、松桃等市县;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解放后,党和国家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1957年1月3日中央统战部代表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庭。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① 下塌:人断气时,由儿子跪在地上烧落气纸钱。人死了叫“老人了”或“过背”,“走了”,忌讳“死”字。女儿用白布醮水洗死者心窝和手足,叫“抹五心”。穿上寿衣寿鞋,裤带是死者有多岁就用多少根棉纱作成,脚头点一盏清油灯,身上复盖红色寿被,左手拿桃树枝,右手拿一团饭,也有拿手巾或扇子的。

  ② 入殓:棺底垫一层火灰。死者有多少岁就在灰上用茶杯印多少圆圈,然后铺上垫单,将尸身放其上。四周用生前旧衣填塞,盖上寿被,取下盖面纸,让死者亲属瞻仰遗容。然后闭棺。

  ③ 伴灵:又叫“伴亡”。凡亲族乡邻,俱来吊丧,至夜不去。道士作道场,于柩旁击鼓,又叫“做好事”。配合舞蹈,领唱神活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钹、打击乐。气氛似悲怆而热烈,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

  ④ 跳丧:实近赵丧,礼丧仪式。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也不问死者名望高低,抑或是往日仇家,近日冤家,皆遵照“红喜要报,白喜要赶”的俗规,不须报请,皆携酒提豚,凑钱聚米,主动赶到死者家中来,俗称“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孝女守在灵堂见来祭的人要痛哭举哀,孝子则跪在灵堂边致谢。

  ⑤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即由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丧歌分歌头,歌身,送骆驼三部分。当夜幕垂临时,亡者的孝男孝女。在灵堂前摆一张方桌。桌上置酒杯,调羹、筷子、菜肴,歌师们围桌而坐,边饮边唱。

  二、湘西土家族的丧葬习俗介绍:

  湘西土家族的丧葬,对老人和长辈比较讲究,青年人则随便些。

  ① 入殓:

  人死后,由死者的长子或长女(无儿无女者派其他晚辈),到水井取一茶罐或一竹筒新鲜水,烧热后给死者洗澡,然后穿上寿衣和大红寿鞋,腰上要捆一支白纱(按死者享年,一岁一根),用门板放在火炕的房中,脸上盖张白纸,胸口压一个鼎罐盖,脚边点上清油灯。这时,把死者病中睡过的床铺草在屋外十字路口烧掉。死者病中睡过的被盖,穿过的衣服都要洗晒。将棺材放在堂屋正中,从七至九户邻居家中取来火坑灰撒在棺材内,铺上皮纸,就入殓,待亲人看过后再密封。

  ② 戴孝:

  死者的孝男孝女,孝子孝孙,都要戴孝,近亲属要戴白麻布者白布头巾,要穿不钉扣子,以布条相结的白长衫,叫孝衣。孝帕要连续戴满三年。死者的亲生儿子在死者安葬后三个月内不剃头发,以表哀思。

  ③ 葬礼:

  在“改土归流”前,由土司举行葬礼。“改土归流”后改为道士开路和举行葬礼。死者一般要停柩三至七天才上山,在堂屋中设灵堂。这几天内选择一吉日为“火葬日”举行葬礼,给死者杀猪宰牛作祭奠。白天要道士或土老司“解结”和“超度亡魂”。

  ④ 送葬:

  举行大葬礼的第二天早上是送葬。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好“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地方为坟地。抬丧出门,要沿路丢“买路钱”(迷信纸),经过人家门口要放一个火把。灵柩边走边有人用“子孙棍”(竹杆上捆七至九节钱纸)打棺材盖,敲着锣鼓送葬上山。

  ⑤ 安葬:

  灵柩抬到墓井边,下墓井前,由道士先在井内用小米画上八卦,洒雄黄酒后,棺材方能入坑,先由孝子一只脚跪在棺材盖上挖三锄泥下坑,然后众人堆土搬岩彻好坟墓。坟上要插一把纸伞,一根“子孙棍”,倒放一只畚箕,插上已出嫁女儿和侄女们送的“活乐伞”(纸扎的如花圈)做好坟堆后,再放鞭炮,表示安葬完毕。

  此外,死者家属们,要向新坟连送三夜火把,满“三朝”后,还要带上酒和“刀头肉”到新坟上“捉魂”,将蜘蛛和其他小虫捉来放进纸筒内封好,拿回家供神龛上,表示亡人已到家神龛上,同历代祖先们一起生活了。

  三、澧水流域土家族丧葬习俗:

  古代,土家祖先实行崖墓葬(又名悬棺葬)、水葬、火葬。后来,渐多土葬。土葬出现,殉葬品即兴。由于武陵山区特定环境和文化传统,产生了历史上流行的崖墓葬。关于崖墓葬的历史文献见于唐宋以后。《朝野佥载》云:“父母死……于临江高山半助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溪口镇、高桥镇、龙潭河镇和永定区王家坪镇、桑植县龙潭坪镇等乡镇遗有百余座土家族崖墓葬,残存棺木、人骨、陶器等物。崖墓葬族属为中古的“武陵蛮”、“零阳蛮”、“五溪蛮”、“澧中蛮”等。

  土家族的丧葬习俗奇特。老人善终以后,请土老司办丧礼,做法事,后由道士主持丧葬仪式。澧水流域土家族人操办丧事的程序有亡人入殓、举办丧礼、送葬、安葬等,并且唱丧歌、跳丧舞。据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载:“丧则歌鼓杂哀。”《民国慈利县志》亦载:“打丧鼓……人死,棺敛讫,集众打鼓说书,彻宵达旦,名曰伴丧。”现在,土家老人死后,要为死者梳洗,再穿“寿衣寿鞋”。举行丧礼的灵堂设在自家堂屋,把棺材摆在堂屋正中两条长凳之上,头朝神龛,棺材脚下点青油灯。在灵堂大门上贴“当大事”三个字。延请道士做道场、念开路词、唱丧歌、打丧鼓、跳丧舞,停柩几天。打夜锣鼓时,鼓手击鼓领唱,众人相和。掌鼓师主持祭祀、击鼓、收鼓,丧歌也由他主持,歌词有“歌头”、“开场歌”、“交歌”、“收场歌”。

  丧歌有丧堂孝歌、坐堂孝歌和绕棺孝歌,丧歌既有赞扬死者生平事迹,如“十月怀胎”、“妻哭夫”等,又有叙述祖先业迹,如“散花调”和“丧鼓词”等。“绕棺”又叫“穿花”,是土家丧葬活动高潮。“绕棺”人数为双数,在道士引领下,伴着鼓乐绕棺而舞,主要动作有“单穿”、“双穿”、“双龙抱柱”、“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燕子衔泥”、“蜻蜓点水”等。随着鼓点锣钹加急,道士舞步越来越快。绕棺包含的乐观豁达的生死观,顺其自然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石门县泥沙、中岭、南坪河、江坪河和南北镇等乡镇流行跳丧舞,故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把土家族跳丧舞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丧舞又叫萨尔呵,掌鼓者抡槌且敲且唱,成双成对的人在棺材前面相对而舞,手脚随着鼓点快慢而作变换,动作轻盈,步法灵活,跳丧舞种类有“四大步”、“滚身子”、“摇丧”、“待尸”、“萨尔荷”和“燕儿衔泥”等20多类。

  治丧期间,白天吃“烧香酒”,晚上听丧歌。“大丧日”那天,亲戚朋友前来祭奠,在死者柩前作揖、跪拜,孝子还礼。“安葬日”早上,举行出柩仪式。送葬队伍上路,道士手执“子孙棍”开路,帮忙的青年男子护柩送葬,抬柩出门。此时,全家举哀,孝长子抱灵牌,孝子孝孙披麻戴孝,边哭边跪。送葬时,沿路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一人在前沿途丢“买路钱纸”,到达坟地。挖坟井时,由孝子先挖三锄,然后,由挖井人挖成。挖毕,在坑内烧芝麻秆或草,叫“热井”。然后由掌坛道士在墓底用米画太极图、八卦,撒下朱砂、雄磺,以接龙脉。这时,火炮齐鸣,落棺于井。孝长子在墓上先盖三锄土,然后帮忙人推土埋葬,垒砌新坟。当晚,用稻草扎成节把,其节数与死者年龄相等。点燃以后,放在坟上。连送三夜,叫“送火把”。满三天后,亲属堆坟。

  四、土家族的禁忌:

  ◎ 土家族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 鄂西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场中打3、4以外数目的鸡蛋。俗信,1个(鸡蛋)为独吞,2个为骂人,5个销五谷,6个是赏禄,7、8、9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语,故习于打3个或4个荷包蛋待宾客;推荐阅读:达斡尔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丧葬习俗有什么

  土家族的“跳丧舞”,歌乃高亢欢快之曲,舞系豪迈雄健之风,无悲痛哀伤之感。土家人“跳丧”,讲求的是“欢欢喜喜办丧事”,“高高兴兴送亡人”。他们把丧事称之为“白喜事”。老人去世后,为老人去世举丧,办得越是热闹红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表明土家族对“死”积淀着古老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即灵魂不灭,生命永恒,生与死是生命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自然转换,死亡是旧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生命的开始,生与死都是人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土家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乐观的,尤其是认为老人去世是“顺脚路”,是衰老多病的躯体重新获得生命活力的开始,所以办老人丧事“丧”而不“哀”,“哀而不伤”,气氛十分热烈,歌舞成为必要的表现方式,甚至男女调情的俚词亦不避讳。举丧实质上成了礼赞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种特殊的祝福仪式和超度来世的宗教仪式。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萌芽生成于土家族先民原始的灵魂观念,千百年来一直浸淫在本民族的巫文化之中,虽多有唯心成分,但又始终贯穿了热爱生命、追求幸福平安、积极进取的主题,并对民族的生存繁衍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观念,渗透在土家族特有的丧葬仪式活动中。“昨日看见亡人在,今日已经进棺材,三日未吃阳间饭,四日上了望乡台”,“歌郎送出门,庄子返天庭”(“撒尔呵”歌词)。土家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在继续活动,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灵魂存在并游离,因此才有“开路”、“回煞”等丧仪现象。“回煞”等现象表明活人同死人的灵魂仍在一起活动。“灵魂不死 ”是 “跳丧舞”这种祭悼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心理基础,这种观念虽然是人类原始社会的共有现象,但土家族跳“跳丧舞”的表现方式则是独特的土家族的跳丧是对死亡的一种阐释“灵魂不死”、“死后脱生”的观念使土家族人形成“死是福”的生死观。古今中外一般都把死亡看作悲惨可怕的结局,佛教和基督教宣扬死亡就是进地狱;道教追求长生不老, 都力图超越死亡。土家族对待死亡并没有阴间世界的那种阴森恐怖,也没有佛教中所描述的那种空寂。土家族认为死亡是人转变为另一种新的生命,即死而脱生。在这个世界上死亡,到另一个世界上是生存。死亡是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生命的开始,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婴儿降世一样,理所当然可喜可贺。因此,土家族人死后跳绕棺、“撒尔呵”时,“合族不悲”,哀而不伤,相反气氛热烈,似乎是歌舞聚会,没有庄严肃穆的氛围,这些似乎自相矛盾不相协调的现象,正是土家族“死后脱生”和“死是福”的生死观念的体现,同时也是人间离别的依恋。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后,虽然受到汉文化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文化本身消融较多,土家族一些独特的丧葬习俗却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下来,正是因为这些习俗尤其是跳丧现象,实质上是信仰与理性的产物,具有一种“准宗教”功能。这里要指出的是,跳“撒尔呵”时,“合族不悲”,哀而不伤,是指丧葬之前。临葬之际,开棺供亲友瞻仰最后一面,此时众人悲伤,乃至恸哭,史书记载为“即葬反哭”。这是生离死别,哭之情理自然,并与跳丧悼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再现民族文化源流的历史轨迹这一点尤其在绕棺和跳“撒尔呵”的祭悼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绕棺、跳“撒尔呵”是鄂西土家族的主要丧祭形式,主要在清江流域及其附近一带流传,其舞蹈动作和唱词也较为古朴,可以认为它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带的古代巴人及其后裔创造的一种文化。从跳“撒尔呵”流传的区域与巴人迁徙活动的路线来看,古史记载巴人为廪君之后,源于清江的武落钟离山,是一个勇猛强悍的部落,曾在清江流域靠渔猎生息了很长一个时期, 并在清江上的盐阳、夷城等地建立过原始部落联盟,以后沿清江入川建立巴国。跳“撒尔呵”正是在长阳、巴东、建始、鹤峰、恩施的清江沿线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就有史籍记载这里的土民:“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叫啸以兴哀,“蛮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过的巴人,死了老人,阖族不悲,且把它当作欢乐的喜事,举办“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众必跳”,合族举庆 ,以祝其功,这在当时当地的汉人是不会这样办的,就是当时当地与土家相邻的其它少数民族,他们虽然也有歌哀的形式,但与土家作为“白喜”来跳丧鼓庆贺还是不同的。从跳“撒 尔呵”所透射出的崇拜内容看,表现了强烈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意识。原始丧鼓歌保存下来的已经很少见了,但在流行的一些长篇歌词中,仍然可以发现赞扬土家先民开疆辟地创业和原始图腾的印记。“走进门来抬头望,桑木弯弓挂墙上”,这显然是古代土家族先民渔猎 和征战生活的影子,因为桑木弯弓是渔猎的必备工具。“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撒尔呵”歌词)这是土家族的图腾崇拜。清江流域土家族信仰“先民在上,乐土在下,向王开疆辟土,我民守土耕稼”(“撒尔呵”歌词)表现对土家族共同祖先向王天子(传说中的廪君)的崇拜。从绕棺、跳“撒尔呵”的摹拟动作形象看,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儿衔泥、幺妹子姐筛箩、猛虎下山等舞蹈动作的命名和表演,无一不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他们的生活,这些舞蹈动作是巴人对他们祖先劳作、生活和娱乐的高度概括,如“凤凰展翅”,二人背对背,双臂展开,上下扇动,恰似凤凰展翅欲飞,其动作含蓄,隐喻力强。擦痒 ”,二人背靠背,双手叉腰,左右相对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颤动,稳健明快。“燕儿衔泥”,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一人丢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开双腿站立,随着鼓点的急骤加快,慢慢弯下腰,但双腿要直,最后以嘴近地衔物,双手后翘作燕儿翅膀扇动状,反复数次。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过后,酒醉舞蹈,人们疲倦欲困时,舞者跳着跳着,忽听鼓点一变,二人中的一个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然后两人躬身相对逼视,忽而击掌、撞肘,前纵后掀,一跃一扑,模仿猛虎扑食的各种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虎啸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弓翻跃过来,动作形象逼真,给人以其祖先为虎的粗犷雄壮的崇敬感受。其他动作和格式,有不少是模拟表演他们的先民掷镖渔猎、 厮杀械斗的动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击掌,“幺姑姐筛箩”是土家生产和生活、娱乐等事体的表演,这些都是土家族习俗浑朴、淳厚古雅的写照。

  增强家族和民族的内聚力

  死亡意味着家族成员减少,对付自然和社会力量的削弱,整个家族和民族都掀起感情的波澜,引起心灵共鸣,“人死众人哀”,表现共同的民族生存忧患意识,远亲近邻无亲无故者都“不请自然来”,甚至生前有冤有仇者,“生不记死仇”,化干戈为玉帛,大家“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礼,打夜丧鼓送人情”,齐心协力帮助料理死者后事,互助互爱,团结一致,表现共同的民族团结合作的意识。乡邻借丧祭活动,张扬吉利,祈祷祝福:“走进门来抬头望,孝家坐个好屋场”,“亡者归葬后,孝家万年兴”(“撒尔呵”歌词),所以土家族的丧祭活动,不仅仅为了死者,更重要的是为了生者,它表现了民族共同发展意识。同治《巴东县志》云:“而哭友一节可谓独得,缔交之至情,虽古人雅道,不足过矣。”这是名副其实的。

  土家族丧祭活动是土家族天然的社交聚会,“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管南方和北方,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跳一夜丧鼓送人情。”(“撒尔呵”歌词)人们借此机会交流感情,传播信息,相互的联系扩大和深化,融合程度加快加深。土家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居住分散,隔绝闭塞,通过丧祭活动,成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土家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心理素质,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地域的形成、融合、发展过程中更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土家族地缘民族共同体形成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表现了土家族的群体意识,民族生存忧患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在土家族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一种有着丰富实在的深刻内容的极为稳固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成为土家民族的凝聚向心力,实质上是土家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土家族丧葬活动成为土家文化传承的载体

  丧葬过程中的歌舞活动在口耳相授世代相传过程中,保存和传播了土家族史前社会生活事象,对于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

  土家族社会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在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祭活动又吸收消化了汉族文化,“混沌初开出盘古,浑身一丈二尺五,手持开天辟地斧,劈开中央戊巳土,人凭天地号三皇,天皇地皇与人皇;轩辕皇帝织衣巾,神农皇帝尝百草……”(“撒尔呵”歌词)“天地相合在佛祖,日月相合生老君,龟蛇相合生黄龙,姊妹相合生后人。”(“撒尔呵”歌词)其他诸如丧歌中的《姜子牙》、《桃园三结义》、《杨家将》等,都为明清时期创作,是吸取消化汉文化后的产物,不仅保存和传播了土家族原始文化形式,而且通过吸收消化汉族文化,创造了新的具有土家特色的文化,尤其是“撒尔呵”容量大,兼容并包,表现力强,包含神话、传说、历史、诗 歌、民俗、伦理等土家族社会生活事象,远远超过其歌舞艺术本身范畴,成为土家族多方面文化传承的载体。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中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衷。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的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姿豪放,动作平常,舒缓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音,近似喊歌。男女老少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扶育之恩以及劳动生产方面的内容为主体。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族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推荐阅读:赫哲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土家族风俗文化体现在哪
  ☑ 土家族民居特点
  ☑ 土家族的风景特色
  ☑ 土家族的民族风俗
  ☑ 土家族服饰特点介绍
  ☑ 土家族的节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