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时间:2015-09-16 14:31:14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布依族人们的丧葬的风俗习惯主大的特点是什么?布依族的丧葬风俗有什么特别的吗?布依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是有关赫哲族的布依族有哪些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布依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布依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布依族的葬礼风俗

  一、布依族的丧葬风俗概况:

  布依族的丧葬习俗,各时期有所不同。据史籍记载,明至清初,布依族原为火葬,清中叶以后,始行木棺土葬。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中说:“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墓,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清康熙《贵州通志蛮僚》中说“丧则屠牛召亲友……习阴阳家言,不上坟”;道光《安平县志》亦说;“……用火葬习俗,三年后,视尸朽烂,举火焚之,以瓦缸检骨灰埋窖 ”。

  布依族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才失去知觉。因而,布依族丧葬活动是对灵魂崇拜。布依族的墓葬主要有“木棺葬”、“石棺葬”、“瓮棺葬”三种。木棺葬因材料普遍,易于加工,是使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葬具。石棺葬,亦称石室墓,一般墓室以石头垒砌或大石板镶成长方形竖穴,上盖大石板。瓮棺葬,是指以陶瓮、陶罐等作为葬具的墓葬,实际上是二次葬。

  近年来在罗甸、平塘一带布依族地区曾挖掘出不少骨灰坛罐,均为火葬明证。清中叶后,始有坟茔墓碑,为后代子孙留下扫墓标记,这显然是受汉族文化影响所致。近现代丧葬习俗,各地亦不尽相同,有的保留本民族古老形式,有的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但都先举行祭奠,后木棺土葬,丧葬程序 大致有入殓、祭奠、出殡和安葬。

  二、布依族的丧葬习俗:

  当布依族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择吉日举办丧事。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必须待舅家人员到现场亲自检视入棺,才能安葬。丧事办得繁简与否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清贫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富有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古代凡遇丧事都要砍杀数头牛羊祭供,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停柩期间,丧事之家一律素食。出丧之后才能开荤。

  下葬前二天,寨邻亲友送礼凭吊。视其亲疏送幡文、酒、鸡、钱及小猪。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纸马、祭幡。孝子着长幡孝帕,穿草鞋,系麻丝。当外家舅爷到来时,孝子们拄孝棒于柩前跪迎,来者将其扶起。是夜,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举行治丧仪式。届时,村寨男女集于丧家门外,各持尺余长竹筒刷把。两人一组交叉对阵,一人执木棒敲粑糟为拍,有单打、双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不等,声调铿锵,整齐和谐,有条不紊。又于灵柩前悬挂数面铜鼓,有节奏地敲击,同时用竹竿敲楼板相应,曰“打铜鼓”。唢呐队是女婿所请,有一至数对,整个村寨笼罩在悲声之中。

  下葬前一夜举行堂祭。堂祭分家祭、宾祭两种。家祭是儿子女婿等凭吊;宾祭是一般亲友的祭吊。堂祭宣读祭文,缅怀死者生平,寄托哀思。用素菜九道供奉。过去孝家要做素、荤两莱,现在是孝家做素菜,女婿做荤菜。堂祭之后,将灵柩移于门外长凳上停放。吉日出殡,孝子跪拜于前,铜鼓、唢呐、铁炮、鞭炮、恸哭声交汇一片,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开挖墓塘,先由“濮摩”杀一只雄鸡在已选好的墓地上,称为“播土”。墓塘挖好,用朱砂在井内画八卦、龙及房屋等,撒糯米,再杀一只鸡滴血于井内,称为“请地脉龙神”。待灵柩抵达,井内烧纸钱,孝子跪拜,称为“暖井”。移柩入穴,封土垒坟。若杀牛宰马,则将牛头或马头供奉墓前。

  在安顺、镇宁、普定、六盘水等地还保留有石室墓葬的风俗。挖好墓塘后用厚石板镶成井坑,放进棺材,盖上大石板,石灰浆灌,然后封土。外围又用石头垒坟。出殡后第三天。孝家要到坟上祭扫。届时用小猪、鸡、豆腐等供祭,烧化香亭、纸马,称为“复山”,丧事到此便告结束。以后每年清明合家备祭品到墓前祭扫。

  三、布依族的禁忌:

  ◎ 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

  ◎ 布依族原始的住房是吊脚楼,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农户现已建盖起平房。房屋大多有数间,正中央一间为正堂,设有神龛,神龛下是一张供奉祖宗的供桌。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也不得在供桌上摆放东西;

  ◎ 布依族热情好客,家中来了客人,不管其酒量如何,布诊族同胞习惯先斟一大碗自酿的米酒奉上,客人必须量力而行,或多或少喝一点;

  ◎ 火塘是布依族家庭的核心,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

  ◎ 布依族妇女生了小孩后,按本民族的习俗,亲戚朋友都要给产妇送礼以示祝贺。送礼必须送双数,如2包糖、20元钱、2顶小帽子等。布依族认为,双数是一个喜庆、吉祥的数字;

  ◎ 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就要给他寻找保护人干爹、干妈。寻找干爹、干妈有两种方法:一是择吉日在家等候,3天内第一个登门的人,在路上等候第一个过往的行人,即为保护人。如果有幸成为布依族孩子的保护人,应该接受主人家的酒肉款待,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说些吉利的话,祝孩子健康成长。临走时,应留下点钱物给孩子做纪念,以后还要和干儿子或干女儿及其儿母保持联系。推荐阅读:达斡尔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贵州布依族的丧葬习俗

  贵州省望谟县布依族丧俗通过千百年的演变,形成了有乡土特色的丧俗文化,其丧葬习俗分四个程序:

  一是报丧。老人病逝,其家人要在第一时间鸣放鞭炮,随后安排人到亲属家报丧,闻者赶来与主人料理后事,左邻右舍帮助砍柴担水,做饭菜接待前来吊唁死者的亲朋好友。报丧后,主人家请摩公主持丧事,披麻戴孝的子女男穿白土布长孝衣,女穿短孝衣。

  二是入殓。用干净水将死者身体擦净,为其穿上新衣裤和鞋袜,戴上新帽或新帕,衣上不能有纽扣,以线系好。抬到堂屋中间为其洗脸。是男性的剃去头发,是女性的梳理发丝,由死者的子女用装有酒的瓶子敬酒表示敬孝,把死者放在用苦竹条铺好的中堂地上,盖上红布红绸和白布,等待吉时入棺,这个做法称为“小殓”。“大殓”是在棺木内依次铺木炭屑、草纸、白棉纸和纸枕头,将尸体放入棺里,把银饰品和几粒大米、几片茶叶放入死者嘴中,腋窝里也放银饰品,再将女儿和媳妇敬孝的红布红绸及白布盖在尸体上,脸上放一张有眼睛、鼻子、嘴巴的白棉纸,表示死者来世不会眼瞎、不是哑巴。然后盖棺用白绵纸条密封。棺木在堂屋摆放分头部朝神位,足底朝大门和顺房梁横放两种方式,女婿在灵柩头部下放一碗半生半熟的米饭,称“枕头饭”。棺柩下放个盆,盆中有一个装菜油的碗,用棉线条点亮,称“长明灯”。神龛中部斜贴一张白绵纸,再用绵纸做一串“望山钱”吊在竹竿上竖立于大门外,“望山钱”的纸张数以死者的享年为准。从入殓那天起,孝子们在棺柩前吃素食,用席子在棺柩前铺床休息。

  三是祭奠。主人请摩公或道士做三至七天的道场法事,以超度死者。大祭前一天,房主将祭文挂在大门外一侧。大祭那天称“做客”。丧家给吊唁者发一张白土布孝帕。死者是高龄老人的,吊唁的人饭后随手拿一个碗回家,意思是能沾上宏福寿运。做客当晚,亡者亲属跟随摩公和唢呐队拄着丧棒躬身绕棺,吊孝的亲朋好友也如此,后在村寨边或河边举行度亡仪式,焚烧死者生前用过的部分衣物。

  四是出殡。出殡前请摩公在棺柩前唱古祭歌,孝子女们下跪细听。摩公唱多长时间,孝子女们就要跪多长时间,中途不能起身离去。在“做客”的次日清晨上山安葬死者。出殡前在棺柩上盖一床红毛毡,毛毡上放一只大公鸡,摩公发丧出殡, 由一位拿长火把的人上前引路,拿“望山钱”者走第二,边走边丢的纸钱称“买路钱”,放鞭炮者走第三。孝子们走在棺柩前,抬棺和拿花圈、祭幛的人随后,与死者生辰相同的亲人不能送葬。孝女们快到墓地时,把香插在地上就返回。摩公在墓穴内撒一把米,用朱砂、雄黄粉在地上画一个八卦,放公鸡进穴跳井,然后烧纸钱、把“望山钱”放于穴内,时辰到就抬棺入土,孝子先捧一把泥土放棺盖上,把密封的酒瓶放在棺柩脚部,众亲友抬石头砌坟外围,内填泥土,墓碑另外择期而立。那只“跳井”的公鸡拿回家由它自生自亡,丧家不能宰吃。第三天到坟上杀鸡祭奠,称为“复山”。满三十天就解素食,不再戴孝帕,满三年举行脱孝服仪式。推荐阅读:赫哲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布依族民居特点
  ☑ 布依族的风景特色
  ☑ 布依族的民族风俗
  ☑ 布依族服饰特点介绍
  ☑ 布依族的节日有哪些
  ☑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