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艺术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悠久长远的。你知道关于楚文化艺术是怎样的吗?一起来看看以下文章了解一下吧!
楚文化艺术
中华楚文化艺术节研讨会在汉举办
中华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讨会仅以楚乡湖北、湖南两省的古代、近现代涌现出的楚乡圣贤和文化精英为国奉献的杰出典范为例,从而概括出的:“国家复兴,忧国忧民的民族大义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筚路蓝缕,敢为人先的创新进取精神;深明大义,促进民族团结的和谐共建精神”等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正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主源一脉相承,骨肉相连。
研讨会还针对部分网民及楚文化爱好者关心和困惑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与古今地名对照以及在世界的地位,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等心态和问题,进行了重点学术研讨。根据史料记载与专家论证,研讨会认为,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辐射地区。楚国统治的800余年,灭掉了中国华东、华南、华西甚至华北的越国、蔡国、陈国、许国、杞国、鲁国等大小58个当时的中小国家,迁都10余处,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均有楚国都城遗址。楚国疆域扩张最广大时,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拥有川、湘、鄂、豫、皖、苏、沪、浙、赣、陕等全部或部分地区,势力影响扩展到两广、云贵等部分地区。辽阔的江汉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500万以上的人口统归大楚。楚国当时拥兵百万之众,储粮可用十载之余。有专家将古代涉及到楚乡楚地及楚文化的辐射范围浓缩为:“两湖两广两江浙,河海川重陕贵安”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因此,楚文化的拓展与辐射已经延伸至中国南方乃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最终都融入长江文化直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正源与主流。著名楚史学者张正明先生曾在一次学术论证会上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其都城郢都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学者林河先生在其《中国巫傩史》中论证,楚国是当时东方唯一的一个地域辽阔,人文鼎盛的“超级大国”。与会学者认为,在古代南中国的土地上,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的确是当时疆域最辽阔,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堪称“世界第一大国”。虽然后被秦国所灭,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始皇王朝统治仅15年,还是被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楚人推翻,最终创建了绵延400余年的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汉代大业,西汉王朝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研讨会还对楚文化的人文地理等资源优势进行了上溯与研讨,在这片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富饶土地上,汇聚了长江三峡、黄山、庐山、武当山、嵩山、峨眉山、桂林、西湖、东湖、张家界、九寨沟、神农架、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许多名山大川和人文景观。古往今来,也是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拼搏并蜚声中外的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古有炎帝、黄帝、熊绎、老子、屈原、刘邦、项羽、王昭君、西施等无数以民族大业为重,不惜牺牲一切为国奉献的优秀圣贤,近有毕升、李时珍、陆羽、杜甫、孟浩然、李四光、闻一多、曹禺等许多刻苦钻研,精通专业的著名科学家和文化巨匠。今有***、***、**、***、董必武、李先念等许多党和*****,以及数百名将军和元帅的杰出代表。从而成为海内外闻名遐迩,“惟楚有才”的强力佐证。为了使“楚文化”同“黄河文化”、“孔子文化”、“敦煌文化”等许多中华文明的珍奇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规划中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园增添靓丽春色,研讨会规划今后每年将陆续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南京、郑州、南昌、合肥等地举办楚文化商贸高峰论坛等相关活动,同时举办楚文化艺术节,楚文化诗书画作品大赛,楚文化旅游与商贸交流,楚文化特色商品会展博览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为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成员的复活与兴盛,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浅析楚文化对漆器艺术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和物质客观条件对漆器工艺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制造已日趋成熟,但是青铜的制造极为复杂,青铜器本身也具有不易携带,较为笨重的弊端,日常生活中的老百姓逐渐减少了对青铜器的依赖。加之以漆器制造工艺简单,且携带方便,比较轻便,颜色丰富,装饰性强等,楚国时期漆器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楚地盛产漆树,生产大量的漆液,这为漆器制造在楚国飞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在长期的征战中,楚国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并且物质相对丰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漆器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大型祭祀和供神场所,或者仅供贵族使用,漆器走进了寻常百姓当中,并且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必需品。伴随物质生活提高,社会的精神文化追求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便突显了这一点,对漆器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盛物需求,还表现在对漆器艺术的创作上,这为后期漆器创作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能,漆器精程度逐渐提升,漆器工艺成为楚文化的标志文化之一。
二、楚国多元的文化特色与漆器艺术创作
楚国位于我国南方,是当时的文化繁荣经济较为发展的国家。楚国东西南北皆有国家比邻,且与邻国交往较为密切。正如《淮南子》里说的一般:“楚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准、汝、颖以为洫,汉江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经济基础决定思想文化建设,楚国丰厚的物质积淀是其文化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楚文化受到周围几个邻国的影响极大,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楚文化融合了多种少数民族的文化,创作上显得大气、大胆,极具民族特色。在漆器的创作上自然也显现了多元的民族特色,漆器的花纹也由原来的单一形式逐渐演变为多种图案相结合,主要有龙凤、花鸟、三角云纹等。线条优美交错,并且将就细微之处的变化。色彩搭配更为大胆,采用丰富艳丽的颜色,并且与南方少数民族的信仰和鬼怪传说相结合,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奇异色彩。由此可见,多元化的楚文化实现了漆器艺术的多元性和艺术创作。
三、楚凤文明对漆器艺术的影响
楚国位于长江流域,楚文化里倡导一种凤的文化,这与中原黄河文化的龙图腾恰好形成呼应,凤文明极大影响着楚国漆器的创作。凤与龙相对,是我国古代最为受大家崇拜的两大图腾之一。在民族信仰里,楚人认为凤可以引领着人的精魂升天,并且获得安静祥和,周游八极。据《史记》记载,楚庄王就曾以凤自比:“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由此可见,对凤图腾的崇拜在楚国具有强烈的印象。从楚地出土的漆器来看,凤图像和花纹已经数不胜数。作为这一时期重要标志之一的漆器,风图腾的表现方式主要是雕刻和绘画两种形式。这样的漆器多制作精细美观,装饰方法也逐步改进,图腾崇拜在漆器上也表现的尤为突出。
四、社会和意识形态变迁对漆器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原始的巫术信仰逐渐被摒弃,思想文明开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这一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庄子代表的道家文化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孔子的无神论思想观对社会现实中百姓的人生观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他将人的情感、观念、仪式融合于血缘关系的现实社会中,将情感信仰不再仅仅局限于神化的表象符号,而将其与现实生活关联,满足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各种工艺品将不仅仅是服务于神,而是应该服务于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漆器制作也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变迁的极大影响,漆器的种类将不仅仅是祭祀、供神所用的盛器,重要的是向人的日常生活倾斜,制造出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审美的漆器。楚国文化和社会在征战南迁的过程中逐步变迁发展,带有沉稳的中原文化特征,又有野蛮色彩的土著苗蛮文化,正是受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思潮影响,人类对生命精神和对自然精神的追求逐渐加深,漆器的制作工艺也具有了极强的人文气息。
综上所述,楚漆器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个体使然,而是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变迁息息相关的,漆器工艺在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楚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再现了那一时期的辉煌和璀璨,反映了楚地漆器艺术的发展,是我国漆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楚文化的丰富多样也极大的影响着漆器艺术,漆艺术的开创发展与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密不可分。推荐阅读:岭南早茶文化
楚文化文学艺术
楚文字是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夏商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不断创造、简化和补充,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对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规范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楚音乐在整个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声乐艺术还是器乐艺术,都有着辉煌的成就。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楚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开源拓流的伟大贡献和泽被千载的深远影响。楚人的文学艺术汇入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文化,成为其后两千多年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和基石。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所著的《淮南子》,极力描绘宇宙万物的形态,叙述往古的传说,写下了许多对宇宙和事物的认识,保存了很多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知识,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民俗和文学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大、惊人的贡献。《天文训》、《万毕术》中对"二十八宿"、"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阳燧取火"、"豆腐之法"等方面的记载,对当今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大旨本道德,而纵横蔓延,多所旁涉"的"大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李白、王安石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在寿春大地上留下足迹和身影,写出了大量吟诵寿春美景的诗赋词联。寿春自淮南王刘安后,文人代出,论着颇丰,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南宋诗人吕本中,明代昆曲创始人张野塘,清末、民国时期的民间剧作家黄吉安、理论家高语罕等。寿县属有"怀诗寿字桐文章"之说,"寿字"被誉为凤阳府"三绝"之一,书画之风极盛,自明清以来,已涌现出近百名著名书画金石家,在中国书画金石艺术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建国后,寿县全面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研究,繁荣文艺创作,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作家、翻译家、理论家、书画家,如张锲、金大漠、李逸生、朱海观、梅岱、金克木、邵荣芬、司徒越等,他们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了一些颇有影响的作品,有的还出版了多部专着。推荐阅读:岭南园林文化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品格个性
☑ 荆楚文化图腾的传说:凤的传说
☑ 荆楚文化的建筑是怎么样形成的?
☑ 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 湘楚文化传统与湘人性格心理
☑ 湘楚文化的精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