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十九岁时,李文忠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且李文忠他是个极有才干的行政官员。根据史籍所载,他擅长搞钱粮和刑名事务,也善于搞大项目公共工程。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李文忠吗?
李文忠——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李文忠人物生平经历
家世背景
李文忠彩像
李文忠的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县,后来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搬家到濠州(今凤阳县)的东乡。李贞生性友善,娶朱元璋的姐姐朱氏(明朝建议后,追封为曹国长公主)为妻,1339年生子保儿(李文忠)。
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对李贞一家格外亲厚。
保儿十二岁那年(1350年),他的家乡遭到特大旱灾,祸不单行,瘟疫又流行起来,他家所在村子的二百多口,十有八、九死去,保儿的母亲也病死了。保儿的父亲李贞捐出了自己的钱财,杀掉牛和猪,给乡亲们吃,和村民一起守望相助。不久,乱兵入境,李贞只好领着保儿到淮东避难。
1352年(至正十二年)农历十一月,李贞听说保儿的舅舅朱元璋在滁州,当了郭子兴的将领,就去投奔。时值兵荒马乱,保儿父子风餐露宿,几次濒临死亡。经过一个月的辗转,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到达滁州,见到朱元璋。
保儿见到舅舅朱元璋,想到死去的妈妈,扑在舅舅的怀里大哭。朱元璋悲喜交集,安慰保儿说;“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亲。你已经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有了依靠,我看你不如随我改姓朱吧!”保儿点头同意,从此,改叫朱文忠。
朱元璋还请范祖干、胡翰做朱文忠(李文忠)的老师,朱文忠读书聪颖、敏悟,学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一样,通晓经义、能诗善歌。
年少从戎
1357年(至正十七年),19岁的朱文忠(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的亲军随军支援池州,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功,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的兵,又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1358年(至正十八年),朱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得建德,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不久,邓愈移军江西,朱文忠与胡大海攻占诸暨。张士诚侵扰严州,朱文忠率军于东边的城门抵御,另派将领出小北门,抄小路袭击敌人后路,两军夹击,大破张士诚。过了一个月,张士诚再次进攻,朱文忠又在大浪滩打败敌军,乘胜攻克分水。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三溪,朱文忠又率军将其击败。斩首陆元帅,焚烧敌垒。张士诚从此不敢再窥视严州。朱文忠的官职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
胡大海俘获陈友谅的部下李明道、王汉二,送往朱文忠处,朱文忠释放他俩,并以礼相待,命他俩前去招降建昌守将王溥,王溥投降。
平定江南
李文忠半身像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苗兵在金华发动叛变,杀害了胡大海。朱文忠派遣将领将苗兵的将领打走,并亲自安抚其部众。处州苗军也发动叛乱,杀害耿再成。朱文忠派遣将领驻屯缙云,谋取处州。朱文忠被授为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州军事。 同年,张士诚手下的十万军队猛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朱文忠派遣同佥胡德济前去救援。谢再兴再次请求增兵,朱文忠却因兵少派不出援兵。正巧此时朱元璋命邵荣讨伐处州乱军,朱文忠便扬言徐右丞、邵平章将率大军即日援助诸全。张士诚军获悉,十分恐惧,企图趁夜逃跑。夜半时分,胡德济与谢再兴率领敢死队开门突袭,大败张士诚军,从而保全了诸全。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谢再兴叛降于张士诚,率军进犯东阳。朱文忠与胡深在义乌迎战,率领千名骑兵横突敌阵,大败谢再兴。不久,朱文忠采纳胡深的计策,在离诸全五十里处另筑一城,与诸全互为掎角。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十六万大军前来进攻,未能攻克。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春季,张士诚又派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朱文忠率朱亮祖等迅速救援,在离新城十里之处扎营。胡德济派人告知朱文忠说贼军势头极盛,应当驻扎以待大军。朱文忠却说:“用兵在于谋略,而不在于人数众多。”于是下令次日早晨与敌军会战。次日,大雾笼罩,天空昏暗,朱文忠召集诸将仰天发誓道:” 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我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于是命徐大兴、汤克明等统率左军,严德、王德等统率右军,而自己亲率中军首当其冲。处州援兵这时也已赶到,奋勇搏击。浓雾稍散,朱文忠横握长矛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高处奔驰而下,冲往敌军中坚之中。敌军精锐骑兵将朱文忠重重包围。朱文忠亲手杀敌甚多,引骑向外猛冲,所向披靡。大军乘机进攻,城中军队也擂鼓呐喊着猛冲出城,敌军大溃。朱文忠军追击败兵数十里,斩首数万,溪水尽成血色,俘获将领六百,士兵三千,收缴兵器、粮草,数日不尽,李伯升仅只自身幸免逃脱。
捷报到武昌,朱元璋大喜,将朱文忠召回,整日设宴慰劳,赏赐御衣名马,然后命其返回军中。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秋天,朱元璋的大军讨伐张士诚,朱文忠受命进攻杭州以牵制敌军。朱文忠率朱亮祖等攻克桐庐、新城、富阳,然后进攻余杭。余杭守将谢五,是谢再兴的弟弟,朱文忠给他写信招降,答应不杀他。谢五与谢再兴之子五人出城投降。诸将请求处以死刑,朱文忠不同意。然后直趋杭州,杭州守将潘元明也投降,朱文忠整肃军队进入杭州。潘元明以歌妓相迎,朱文忠便指挥军队离去,驻扎在高楼,并下令:“ 擅入民居者死。”
一名士兵借用百姓炊锅,被斩首示众,杭州城中因而井然有序。朱文忠获军三万,粮食二十万,被朱元璋就地加封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叫他不必再姓朱,恢复李氏之姓。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进攻福建,李文忠另外率军驻扎浦城,进逼福建。返师之后,余寇金子隆等聚众抢劫,李文忠再次讨伐,将其擒获,于是平定建州、延州、汀州。下令士兵收养途中弃儿,被养活者无数。
征讨北元
李文忠画像
1369 年(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顺帝。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统率军队,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行至太原时,获悉太原被围告急,便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领军队从雁门关出发,驻扎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军队已经驻扎,李文忠却下令向前移动五里,依靠河水为险阻,自我防固。北元兵乘着黑夜来劫营,李文忠军坚壁清野,岿然不动。天亮时,敌军大至,李文忠委派二营将士,殊死作战,估计敌军已经疲惫,才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敌军,擒获敌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返。
1370 年(洪武三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驻军骆驼山,赶走平章沙不丁。驻军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当时元顺帝已死,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元昭宗)新立。李文忠派人探知此情,率军兼程奔往应昌。元昭宗北逃,李文忠俘获其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李文忠到京城奉献捷报,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劳最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李文忠
1371年(洪武四年)秋,傅友德等平定四川,李文忠受命前去安抚。李文忠下令建筑成都新城,派军戍守诸郡要害之地,然后才返回。1372年(洪武五年)又以左副将军的身份由东路北征,出居庸关,直趋和林,到达口温,北元军队逃跑。军队进至胪朐河时,李文忠命部将韩政等保护辎重,而自己率领大军,每人携带二十天的粮食,迅速赶至土剌河。北元太师蛮子哈剌章率领部众全部渡河,列阵以待。李文忠率军进逼,敌军才稍微退却。到达阿鲁浑河时,敌军逐渐增多。李文忠马中飞箭,他下马之后,手持短器,继续战斗。指挥使李荣将自己的战马交给李文忠,而自己则夺乘敌军战马。李文忠重获战马,更加殊死作战,终于将敌军打败,俘获敌兵数以万计。追奔至称海时,敌军重新聚集。李文忠便收兵据险,杀牛犒劳士兵,将所获马匹释放野外。敌军怀疑有埋伏,慢慢引军而去。李文忠也率军返回,错过了旧路。到达桑哥儿麻时,缺乏饮水,军中将士十分口渴,于是向天祈祷。所乘战马跑过之地,泉水涌出,三军都得以解渴,于是杀牲口以祭上天。然后班师回朝。这一战役,两军胜负相当,而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常荣、张耀都已战死,因此太祖未予赏赐。
1373年(洪武六年),李文忠率军前往北平、山西边境,在三角村击败敌军。1374年(洪武七年),派遣部将分道出塞。到达三不剌川,俘获平章陈安礼。到达顺宁、杨门,斩首真珠驴。到达白登,擒获太尉不花。这年秋天,李文忠率军进攻大宁、高州,攻克两地,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擒获承旨百家奴。追奔至毡帽山,击斩鲁王,俘获其妃及司徒答海等。然后进军丰州,擒获元朝旧官十二人,马驼牛羊甚多,穷追至百干儿才返。此后,李文忠屡次率军防备边境。
1377年(洪武十年),李文忠受命与韩国公李善长一起商议军国要事。1379年(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番族反叛,李文忠与西平侯沐英合兵将其讨平,并筑城于东笼山南川,设置洮州卫。还朝之后,李文忠报告说西安城里的水含有咸卤,不能饮用,请求凿地引龙首渠水入城,以便取水,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
因病去世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亲临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农历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太祖怀疑华中下毒,便降低华中的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太祖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死之谜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他们这对这对君臣、甥舅、父子相谈甚久。朱元璋离开后,李文忠召集诸子训以大义。3月1日李文忠病死,终年46岁。
从上面这段资料很难看出李文忠是非正常死亡的,朱元璋派太子探视、自己亲自探视、派遣重臣督查太医治疗。但在李文忠死的前后,朱元璋的一些举动实在是匪夷所思,让人不得不怀疑李文忠的死并非偶然。
其一,据《明史》记载,李文忠死后,朱元璋怀疑是淮安侯华中下的毒,未经任何司法审判,下令削去华中的侯爵,将其全家流放到建昌卫(今四川西昌),同时将李文忠医疗小组的太医们及其家属一百多人全部处斩。华中死于流放地后,朱元璋又将他们一家列入胡惟庸的党羽,尽数诛灭。
众所周知朱元璋不是个讲法的,但还算是个讲理的人。若真是有人暗中下毒,他为何不通过司法审判,严刑拷问,挖出幕后人呢?再说这华中,他是开国功臣、淮安侯华云龙的儿子,他与李文忠可以说是往日无缘、旧日无仇,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敢去毒死皇帝的外甥?这不科学啊!这其中缘由恐怕只有朱元璋自己清楚,但我们不难推测恐怕这就是朱元璋一手策划,然后再杀人灭口。
其二,李文忠死后,朱元璋亲自为文致祭,并追封他为岐阳王,谥武靖。同时将李文忠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并赐于葬钟山之阴,即今日的南京蒋王庙。从这些资料来看,李文忠身后事可谓是哀荣至极了。但通过一个细节,我们却不难李文忠的葬礼非常草率。
李文忠墓前耸立着一座巨大的神道碑,上面刻着皇帝对他的一生的总结,此外还有华表、石羊、石虎、石马、翁仲等石刻。但在神道石刻之中,有一匹已经凿出轮廓,但尚没有雕成型的石马却弃置一旁。李文忠身份尊贵,功勋卓著,却将这种半成品摆放在墓前,这显然是不合规制且不符合礼法的。也许这个半成品就是朱元璋对李文忠复杂感情的一种流露。
其三,李文忠死后两年,朱元璋下令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并颁下诏书,其中有一句颇耐人寻味。前朕姊之子李文忠,朕命居群将之列,功至公位。呜呼,非智非谦,几累社稷,身不免而自终。在朱元璋看来,李文忠之死不是由于身患疾病,而是因为他非智非谦,最终身不免而自终。
李文忠,字思本,1339年出生,泗州盱眙人。他的父亲叫李贞,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李文忠12岁时母亲去世,他跟随父亲辗转于乱军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听说朱元璋驻军滁阳,便来投奔。
朱元璋的亲人大多死于饥荒瘟疫之中,见到李贞、李文忠父子非常高兴。十几岁的李文忠牵着舅舅朱元璋衣服玩耍。此时朱元璋还没有子嗣,对这个外甥非常喜爱,言道外甥见到舅舅就如见母亲一样,于是将他更改姓名为朱文忠,令高后(马氏)育之为子。
李文忠经过几年的习武修文,19岁时第一次出征就勇冠三军,立下战功,此后更是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此后一度执掌大都督府与国子监。
天下平定后,曾经英勇敢战的猛将李文忠恂恂若儒者,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成为明朝开国武将中唯一一个文化人。这是李文忠的优点,但也是朱元璋的忧点所在。朱元璋不怕那些一勇之夫起兵造反,怕就怕那些有文化的武将存在异心。
此外由于李文忠颇好文学,因此府上养了一些文人门客。这些人并不懂政治,希望李文忠向朱元璋进谏。应该说李文忠并没有私心,他生性耿直,不像徐达那样向来恭慎,在帝前恭谨如不能言。他对于朱元璋来说,既是外甥,又是臣子,家事即国事。因此便屡次向朱元璋谏言。
李文忠先是劝说朱元璋减少诛戮,不要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然后又劝朱元璋不要征伐日本;此后又上疏说目前宦者过多,有悖于天子不近刑人之义。李文忠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疏,最终惹恼了朱元璋,他多次下诏斥责李文忠。
其四,驰骋一万里,纵横五千年。纵观历史,小编甜心即可总结出一个道理来,权力面前无父子。而朱元璋的亲属大多死于瘟疫与饥荒,只有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存活下来。虽然他们为明朝的开创立下赫赫战功。但权力连父子之情都容不下,那权力面前又怎么会有叔侄、甥舅呢?前有朱文正,后来的李文忠之死就不足为奇了。
其五, 1375年正月刘伯温患病,朱元璋知道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携带医药去探望。刘伯温服药,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最终于当年4月后不治身亡。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将毒死刘伯温的罪名放在了已经被处死的胡惟庸及其党羽身上。后人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朱元璋的命令,胡惟庸岂敢擅自做主,毒死刘伯温?可见刘基之死与李文忠之死的手法如出一辙。
假如李文忠像徐达那样谨小慎微,是否会躲过这场灾难呢?今天我们已无从得知。李文忠死后的第二年,徐达病死,假如徐达真的死于蒸鹅,我想李文忠也不会幸免吧。(风水www.azg168.cn)
趣味讲史之明朝李文忠
李文忠算是个比较有远见的人,如果当时朱元璋听从李文忠的建议,派社团成员出征日本的话,把正在南北分裂的日本国土纳入明朝的版图内,那么起码在明朝的中后期,中国沿海的老百姓就不用深受倭寇的侵犯和掠夺了,也可以说在万历时期的李如松也可能不用带几万部队出国抗日援朝了,当时李如松的部队出国抗日援朝那真的是自掏腰包的活,真正做到了不拿朝鲜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按我分析要是这笔军费开支用在崇祯后期,起码可以把大明王朝拖多几天,就几天的时间,吴三桂的部队就到北京城下,说不定就有奇迹出现了。咱们这不是在说蝴蝶效应了,而是根据史实推测的结果,所以不管你信不信我的分析,反正我是信了,彻底相信自己。
李文忠的老家是在安徽盱眙,他的老家在现在是个出小龙虾的地方,特别美味的小龙虾,但我想这美味的小龙虾肯定和李文忠的母亲没有半点关系了,李文忠在12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元朝人结婚都比较早,李文忠的母亲死的时候应该也只有30多岁的年纪,我的推测是30多岁的人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或概率是相当少的,而且根据他的那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我判断他母亲是饿死的可能性,倒是超过百分之一万的比例的。在李文忠的那个时代,像他这种命运的孩子太多了,数不胜数的。所以严格来讲这也不能说他是苦命的孩子,因为这是时代的悲哀,但同时李文忠相对其它人来说他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江湖上他有一个亲舅舅名叫朱元璋,而且他的舅舅在江湖上混得很好,好口碑远播安徽老乡,吸引着一帮人加入他的社团。
于是李文忠的父亲就带着他穿过乱军,踏过雪山,见证了无数的死人来到了滁阳找到了他的舅舅朱元璋,朱元璋一看到李文忠很高兴,抚着他的头并且说以后你就跟我姓朱吧!不知道当时还有没有问李文忠吃饭了吗?这个才是个大问题,千里迢迢地跑来找舅舅就是解决吃饭的问题,现在饿着肚子饭没未吃上一口,就把姓给改了,都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再改什么,这该咋办才好。(为了方便我们的记忆,所以我们还是称他为李文忠。)朱元璋似乎看秀了外甥的心思,于是接下来就安排李文忠吃饭,然后上学读书,往后的日子就是吃饭,上学,也练习些骑马耍刀耍枪的活。但这孩子读书却是块料,仿佛什么书都能读懂,读了差不多七年的时间,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初一的水平。然后就被朱元璋按排出来工作了。第一份工作就是做监督,跟着公司下面堂口的兄弟到池州去和徐寿辉的手下抢地盘,朱元璋的意思是让李文忠到他公司看他属下的马仔打就可以了,然后回来写份计划报告上来,分析原因结果什么的。但李文忠到了现场看到这种打群架,马上就忘掉了舅舅给的任务,这场面太让他兴奋了,于是拿把西瓜刀在手上就往对方人多的地方左冲右窜上砍下划的,简直比洪兴的陈浩南还要陈浩南,史书上称他骁勇冠诸将,那一年他19岁,就这样出名了,成为了堂口的揸B人。
既然有这种打群架的天赋,又成为揸B人,朱元璋简直喜出意外,想不到有这收获,于是马上下达具体任务给李文忠,带着堂口的弟兄去打青阳,石埭,太平,旌德什么的这些地方,说句实话,这些地方具体在那里,我都很模糊,我买的那本中国古代地图集里我也找不出这些地方,还有那本中国历次战役的地图集在当当网还没有货,所以也没有买下来。这些地方是打下来了,然后攻打江西,江浙,打了好几个省。李文忠打架有个特点,那就是快,对方都没有站好,李文忠就在数十步外用无影脚以迅雷不及盗玲掩耳之势把对方干倒了 ,例如在江浙和李伯升交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李伯升奉张士诚的命令以十六万人来李文忠的新地盘打群架,来了好几天没有打成,于是又增加到二十万人,关于这场群架《明史》的记载是这样的: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通过这几个字大家应该了解了李文忠的远距离的快了吧。但如果是近距离的话,他又会用迷踪拳把人击败,这迷踪拳也是快得让人看起来眼花了乱的,洪武四年打元太师什么哈刺章就是例子。元朝蒙古官员的名字太长,一般都五个字,这点记起来好吃力。李文忠引兵追到阿鲁浑河,好陌生的地方,然后文忠坐骑中箭,于是下马持短刀兵斗,在冷兵器时代,持短刀和敌军的长矛搏斗就相当于贴身使迷踪拳了,类似一套拳耍下来,敌人围了他好圈就是没人能近他的身边,最后还让他跑了。
李文忠平时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单调,除了带社团的成员出去抢地盘外,在家的日子就是和那些而文化基础的人吹吹牛从而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而这些有文化基础的人又利用他是朱元璋的外甥来说些他们不方便跟朱元璋说的话让李文忠传给朱元璋。而我估计李文忠建议朱元璋派社团去统一日本也应该是那帮有文化基础的人建议的,因为在那帮人里有浙江金华的范祖干,胡翰等几个通晓经义的人,而浙江金华就是深受倭寇掠夺民怨最高的地方了。
李文忠也是英年早逝,死的那一年46岁,那一年朱元璋也有57岁了,史书上说李文忠是中毒死的,谁下的毒?查清楚了是御医,然后就是诸御医及妻子灭口。所以我在想如果当时马皇后还在世上的话,这个视李文忠为亲生骨肉的贤惠女人,会不会为李文忠带来点阳寿?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东汉开国之君刘秀原陵的风水传说
☑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 历史上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杀功臣
☑ 太丁是谁?太丁为什么要杀死大功臣季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