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
冯保冯保,是明朝著名改革家,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御马监。但冯保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万历新政的一等大功臣,同时也是一名奸诈弄权的大贪官。而在他的手上,各种卖官鬻爵的事也时有发生。除了政治上的表现外,冯保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书法家。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冯保吗?
冯保——明代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
冯宝人物生平经历
冯保,是明朝著名改革家,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御马监。万历六年(1578年),冯保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自署官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司礼监太监”,兼总内外,权倾一时。冯保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在司礼监任上刻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直至崇祯年间,还在宫中流传。他的书法颇佳,通乐理、擅弹琴,并造了不少琴,“世人咸宝爱之”(《酌中志·卷五》)。[2]
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冯保会同三法司进行全国“大热审”,平反昭雪了许多冤狱(同前引)。
他的政治盟友张居正评价他:“勤诚敏练,早受知于肃祖,(世宗)常听为“大写字”而不名。”(《司礼监太监冯公豫作寿藏记》)
冯保大寿
史籍记载
冯保,深州人。穆宗甫崩,保言于后妃,斥孟冲而夺其位,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及帝登极,保升立宝座旁不下,举朝大骇。保既掌司礼,又督东厂,兼总内外,势益张。拱讽六科给事中程文、十三道御史刘良弼等,交章数其奸,而给事中雒遵、陆树德又特疏论列,拱意疏下即拟旨逐保。而保匿其疏,亟与居正定谋,遂逐拱去。
初,穆宗崩,拱于阁中大恸曰:“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保谮于后妃曰:“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后妃大惊,太子闻之亦色变。迨拱去,保憾犹未释。万历元年正月,有王大臣者,伪为内侍服,入干清宫,被获下东厂。保欲缘此族拱,与居正谋,令家人辛儒饮食之,纳刃其袖中,俾言拱怨望,遣刺帝。大臣许之。逾日,锦衣都督朱希孝等会鞫。大臣疾呼曰:“许我富贵,乃掠治我耶!且我何处识高阁老?”希孝惧,不敢鞫而罢。会廷臣杨博、葛守礼等保待之,居正亦迫众议微讽保。保意稍解,乃以生漆酒喑大臣,移送法司坐斩,拱获免。由是举朝皆恶保,而不肖者多因之以进。
慈圣太后遇帝严。保倚太后势,数挟持帝,帝甚畏之。时与小内竖戏,见保入,辄正襟危坐曰:“大伴来矣。”所昵孙海、客用为干清宫管事牌子,屡诱帝夜游别宫,小衣窄袖,走马持刀,又数进奇巧之物,帝深宠幸。保白太后,召帝切责。帝长跪受教,惶惧甚。保属居正草帝罪己手诏,令颁示阁臣。词过挹损,帝年已十八,览之内惭,然迫于太后,不得不下。居正乃上疏切谏。又缘保意劾去司礼秉笔孙德秀、温太及掌兵伏局周海,而令诸内侍俱自陈。由是保所不悦者,斥退殆尽,时八年十一月也。
保善琴能书。帝屡赐牙章曰“光明正大”,曰“尔惟盐梅”,曰“汝作舟楫”,曰“鱼水相逢”,曰“风云际会”,所以待之甚隆。后保益横肆,即帝有所赏罚,非出保口,无敢行者。帝积不能堪,而保内倚太后,外倚居正,帝不能去也。然保亦时引大体。内阁产白莲,翰林院有双白燕,居正以进。保使使谓居正曰:“主上冲年,不可以异物启玩好。”又能约束其子弟,不敢肆恶,都人亦以是称之。
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然保性贪,其私人锦衣指挥徐爵、内官张大受,为保、居正交关语言。且数用计使两人相疑,旋复相好,两人皆在爵术中。事与筹画,因恃势招权利,大臣亦多与通。爵夜至禁门,守卫者不敢诘,其横如此。居正之夺情及杖吴中行等,保有力焉。已而居正死,其党益结保自固。居正以遗疏荐其座主潘晟入阁,保即遣官召之。御史雷士桢、王国,给事中王继光相继言其不可用,晟中途疏辞。内阁张四维度申时行不肯为晟下,拟旨允之,帝即报可。保时病起,诟曰:“我小恙,遽无我耶?”皇太子生,保欲封伯爵,四维以无故事难之,拟荫弟侄一人都督佥事。保怒曰:“尔由谁得今日,而负我!”御史郭惟贤请召用吴中行等,保责其党护,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罢,保辄用其乡人梁梦龙代。爵、大受等窃权如故。
冯保真迹
然是时太后久归政,保失所倚,帝又积怒保。东宫旧阉张鲸、张诚间乘陈其过恶,请令闲住。帝犹畏之,曰:“若大伴上殿来,朕奈何?”鲸曰:“既有旨,安敢复入。”乃从之。会御史李植、江东之弹章入,遂谪保奉御,南京安置,久之乃死。其弟佑、从子邦宁并官都督,削职下狱,瘐死。大受其党周海、何忠等八人,贬小火者,司香孝陵。爵与大受子,烟瘴永戍。尽籍其家,保金银百余万,珠宝瑰异称是。
保之发南京也,太后问故。帝曰:“老奴为张居正所惑,无他过,行且召还。”时潞王将婚,所需珠宝未备,太后间以为言。帝曰:“年来无耻臣僚,尽货以献张、冯二家,其价骤贵。”太后曰:“已籍矣,必可得。”帝曰:“奴黠猾,先窃而逃,未能尽得也。”而其时,锦衣都督刘守有与僚属张昭、庞清、冯昕等,皆以籍罪人家,多所隐没,得罪。
太监冯保:一个不绝对的男人
关于冯保,明史有宦官传,冯保亦收录其中。有明一朝,败于党争、毁于宦官,此乃史界共识。但是,宦官之中,既有王振、魏忠贤等荒唐专权之流,也有冯保这样还算儒雅的太监。众多评价之中,有一个评价,冯保应可担当: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尽管,他是个太监。
冯保,河北深县人。嘉靖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年)提督东厂,万历元年(1573年)任神宗顾命大臣、司礼监掌印、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他与万历首辅张居正结成政治同盟,共同推进“万历新政”,史书有正面评价。
明朝宦官专权,甚为突出。我曾有文专述(《明朝之烂始于朱棣》),宦官干政,到万历年间,已是政治常态,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冯保其人,不仅读过书有文化,而且素养较好,比如,他曾监刻《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书,这与早年朱元璋规定太监不能识字不得干政的情形,早已天壤之别。当然,例外也是有的。比如,后来那个不识字的大太监魏忠贤,已是“个案”,不具代表性了。此处不说。
冯保与张居正结盟,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都有一个政敌、时任首辅高拱。
《冯保传》有记载。“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时司礼掌印缺,保以次当得之,适不悦于穆宗。大学士高拱荐御用监陈洪代,保由是疾拱。及洪罢,拱复荐用孟冲。冲故掌尚膳监者,例不当掌司礼。保疾拱弥甚,乃与张居正深相结,谋去之。”显然,高拱不喜欢冯保。执掌司礼监的机会,都被高拱搅了局,一次被陈洪取代,另一次高拱又力谏孟冲。冯保因此忌恨高拱,明史用了两个词:一是“疾拱”;一是“疾拱弥甚”。呵呵,这显然是一个积怨的过程。此时,聪明的冯保,选择了一个政治盟友,这就是张居正。因为,他知道,张居正“亦欲去拱专柄”。共同的目标,让他们走到一起,“两人交益固”。
直到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冯保和张居正的机会来了。冯保假传遗诏“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这件事,看来是真的。明史曾有“穆宗得疾,保密属居正豫草遗诏”的说法,穆宗病重之时,他和张居正就有密谋活动,并被高拱发现,弄得张居正只能“面赤谢过”。因此,后来的“司礼监同受顾命”遗诏,也被史家怀疑是“矫诏”。不过,尽管如此,穆宗已死,死无对证。冯保与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最终都成了神宗皇帝的顾命大臣。
万历元年(1573年),年仅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登基,冯保受到重用。神宗登基,冯保始终站立在御座旁边,满朝文武大为震惊,史书形容“举朝大骇”。对此,高拱是极为不满的。他即授意阁臣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弹劾冯保。但是,冯保此时执掌司礼监,看到奏本,立即压下,“匿其疏”,并与张居正商量应对之策。最后,由冯保出面,抓住高拱曾在穆宗病故后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向皇后和皇贵妃告状。其结果可想而知:“后妃大惊,太子闻之亦色变”。高拱的下场便决定了。他被革职,回家养老去了。冯保对高拱并不放心,后来又弄出一个“王大臣案”,欲置高拱于死地,因众朝臣力谏而作罢。不过,张居正和冯保,经此役已大获全胜,由此内外勾结,执掌朝政。
有明一朝,众多专权的宦官之中,还有一个共同的作派,这就是投小皇帝所好而倍受宠幸。比如王振投九岁的明英宗所好,魏忠贤从小投皇长孙朱由校所好等等。他们的发迹,几乎都与此有关。但是,冯保对小皇帝,略有不同。《冯保传》记载几件事,颇能说明问题。其一,宫内太监孙海等人“屡诱帝夜游别宫,小衣窄袖,走马持刀,又数进奇巧之物,帝深宠幸。保白太后,召帝切责。帝长跪受教,惶惧甚”。说实话,小皇帝此等作为,玩点奇物,调嬉宫女,根本不算啥,冯保居然去李太后处告状,让皇帝长跪不起,还惶恐不安,并让张居正草拟罪己诏,“词过挹损”,文字严厉的程度,连万历皇帝自己读了都不好意思。其二,张居正曾进献“内阁产白莲、翰林院双白燕”,冯保“使使谓居正曰:‘主上冲年,不可以异物启玩好’。”冯保“又能约束其子弟,不敢肆恶,都人亦以是称之”,不仅管束皇上,而且还管束属下,当时的京城百姓都有说法。明史评价“保亦时引大体”。如此看来,冯保还是一个挺不错的专权大太监。
当然,宦官通病,都是贪。专权者,皆为己利。冯保亦如此。这一点,张居正也不能免。对此,不用回避。冯保专权,其对政敌,不管是朝上,还是大内,他都毫不留情,亦可说明冯保政治手段狠毒的一面。此与张居正有得一拚。《冯保传》有一个说法:“保所不悦者,斥退殆尽”,由此可见一斑。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于任上。万历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请参阅《清算张居正》)。当然,冯保也是他从小忌恨之人。冯保自然也躲不过。万历十年十二月,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万历疏钞》曾有记录李植弹劾冯保当诛二十罪。浙江道监察御史王国则上疏,力言冯保欺君误国之罪十条,条条罪大恶极,应按法重处。不过,神宗皇帝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这与他的性格和为人是有关系的。他最终放了冯保一条生路。明史载“遂谪保奉御,南京安置,久之乃死”。我估计,神宗皇帝还是碍于李太后的面子。
《冯保传》有个细节,“冯保之发南京也,太后问故。帝曰:‘老奴为张居正所惑,无他过,行且召还’”。冯保不见了,太后自然要问,神宗皇帝轻描淡写地说,没有什么,冯保只是受张居正影响而已,过一段就召回来了。
据说,冯保由北京贬到南京,“犹携带佞儿数十辈,装载辎重骡车二十辆”,他可是被抄了家的人啊。看来,冯保还是从神宗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带走了不少价值连城的珍宝,其中,包括他题跋的《清明上河图》)。这些内容,都见于《万历疏钞》。
冯保之死,没有确切的说法。据说,冯保被贬之后,还活了很多年。有一种说法,称其死于万历四十八年。哇,有三十多年哦。估计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冯保传》“久之乃死”的说法,看来是准确的。
《酌中志》称冯保“谪死于南留都,葬于皇厂。林木森然,巍峨佳城”,看来还是有一定规格的。没有万历皇帝之默许,傍人估计也不敢为、也做不了。
明史称冯保有“儒者风度”,大致是对的。网上有一评价,亦极有意思:他不是一个绝对的好人,也不是一个绝对的坏人,甚至不是一个绝对的男人。但是,作为太监,他青史有名,且不是恶名,已然不易了。(风水www.azg168.cn)
冯保怎么死的
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太监,坚持推进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处于复苏的状态。除此之外,冯保在书法和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冯保鉴刻了诸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等等作品,备受后人的推崇。
冯保一生陪伴了3为皇帝,分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位皇帝。
冯保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就要数隆庆年间了,冯保受到皇帝的重用,并且将他封为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后来穆宗驾崩,冯保假传遗诏“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与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同为神宗顾命大臣。
而在万历元年,宋神宗由此登基。冯保受到李太后的重用,便升至为掌印太监,监督辅佐十岁皇帝宋神宗的教育。冯保在政治上积极监督宋神宗的行为,受到后人的肯定。冯保有次和张居正等朝中大臣向李太后谏言,宋神宗的举止不当,引来宋神宗的不满。后来,在张居正去世后,冯保在朝廷中孤立无援,他也失去了太后的支持。加上长久以来,冯保得罪了很多朝中人士,他们便联名起书罪状,列举冯保的罪状数条。
冯保受到贬职位,并且被抄家,将他发往南京去种菜。后来,冯保又受到大臣的上述指责,宋神宗批示冯保收押监牢。最后,冯保在狱中而死。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 从这几点看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不一般!
☑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 许褚裸衣斗马超为啥要脱衣服呢
☑ 王贵出卖岳飞到底是谁指示的
☑ 历史上的木增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