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婚嫁风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地方的婚嫁仪式是越来越简单了。但是很多的地方都保留着自己特有的婚嫁习俗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闽南婚嫁风俗是怎样的吧!
闽南婚嫁风俗
闽南泉州的婚嫁习俗趣谈
闽南泉州的婚嫁,不仅礼节繁多,而且每种习俗都富有地方色彩。当男女情投意合,不管对象是自由恋爱的也好,媒人介绍的也好,如果想结婚,无不例外的都要先来个“定婚”手续。
所谓的“定婚”就是男方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 闽南人是很注重订婚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没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
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扭扭捏捏。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包括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
除此之外,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
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
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礼(聘)金较少,有的地方还把这聘金以最大的面额一张张镶在玻璃框里,让人看得见,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现在不同了,谁也不愿那么麻烦,或者说不愿“冒富”,简单的只要带上一张银行卡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给女方用来分发亲戚朋友,遍告亲友家中的闺女已许了人家,即将出阁了。喜糖的数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两百斤就够了。
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男方可择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姑娘端来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对男家来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绍。
应该说媒人在整个订婚的过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一些男女自由恋爱而喜结良缘的,也会赶紧拉一个做媒人,这样觉得自然些。当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拘礼节的不会计较,反而觉得亲切些。
媒人介绍完了, 姑娘过来收回茶杯。仪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长辈妇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厅,脸向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搁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说几句吉祥话语,诸如:“坐得正,才会得人疼”“坐得歪,以后才会乖” 等。
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泉州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 八卦米筛:
米筛是闽南婚俗中的一种重要物品,如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图案的米筛将新娘的头部罩住,然后才能把新娘迎进男方家中,寓意平安吉祥。当地称之为“八卦米筛”。
说起“八卦米筛”,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唐朝以前,闽南一带一片荒凉,当地土匪常常叛乱乱,加上高山峻岭,土匪经常骚扰百姓。当时常有发生迎娶的花轿被抢或新娘被乱箭射中负伤之事,百姓常为此担心吊胆。
唐军来漳州开发后,百姓就将此事报呈驻军请示保护,因土匪出入出常,众人想无良策,此事传到京城,开国功臣程咬金就想出一条妙计来:可命军士用一面战斗用的盾牌挂在花轿前,如有乱箭射来,新娘就用盾牌来挡,可保安全无恙。此举一行果然奏效。众乡亲就把盾牌当成新娘的保护伞和护身符来广为使用。随着唐军与当地百姓的共同开发,漳州一带已逐渐太平昌盛,土匪也没那么明目张胆了,已没再发生新娘被乱箭射伤的事了,因不存在危险,加上盾牌笨重不便携带,百姓就改用跟盾牌相似的农家用的米筛来代替使用。
为了与一般米筛有所区别,就在米筛的上面画上八卦吉祥图案,似如盾牌一样的避邪护身作用。这种传说至今流传最为广泛。
另一种传说,古时候,闽南,常有发生天狗来抢美貌姑娘的事,此事呈报朝廷,唐朝元老大臣程咬金就画了一个八卦米筛放在新娘的花轿前来避邪,因传说中天狗惧怕八卦图,所以就相安无事了。
现在为了便于携带,婚娶时改用一支八卦开头的花雨伞来代替八卦米筛的使用,一来图吉祥,二可遮阳挡雨。可是,在乡村婚礼中,备上一只“八卦米筛”来罩住新娘和放在床上来图吉利的习俗,还是必不可少的,成为一种闽南独特的婚俗习惯,在乡村民间中代代相传着。
崇尚红与甜:
闽南人,以红为尊、为大、为喜、为吉。早年至今,办婚事,大喜日子,更是全家红艳艳。大厅、房门、大门要张贴新婚对联。新娘要穿红衫红裙,盖红头巾,穿绣鸳鸯的红鞋。新娘入门后,要特意给婆婆或女长辈插红绸春花,表示亲热和尊敬,向公婆敬茶要用红枣甜茶;大厅上要挂贴双喜的红绸喜帐。
甘蔗:
在婚场中,摆放两捆有根有叶有头有尾的甘蔗,每捆甘蔗四或五株,用红绸扎着,体现婚姻成双成对,婚后夫妻恩爱,如甘蔗节节甜。
闽南婚嫁习俗是怎样的
一、男方送礼金
1、女方应请送礼金的客人吃鸡蛋(按人计算每人二颗去壳的鸡蛋煮甜汤);
2、男方送的礼金
礼金-女方要回礼屎尿盘钱-女方全收
金器-女方全收 其他---女方全收
二、出嫁前女方准备
1、准备好男方家中的男人(新郎的父亲、兄弟、爷爷及关系较密切或住在一起)每人一份毛巾二条;
2、准备好男方家中的女人(新郎的母亲、姐妹、奶奶及关系较密切或住在一起)每人一份毛巾二条另加春花一对;
注:毛巾在结婚前随嫁妆一起送到男方家
3、红箱子一只贴上红双喜,红包垫在箱角,内放缘钱;
4、花帕、饭巾要绣缘钱,准备大缘小缘钱红春花数对,结婚时用;
5、冬夏睡衣、裤、内衣等各二件,睡衣应绣缘钱
6、脸盆、脚盆各一个,梳子、镜子、牙杯、牙刷、牙膏、毛巾、脚巾各二件(新娘、新郎用)
注:购买镜子时任何人都不可去照,用红纸包起来,放在红皮箱中(启用时,新娘先照)
7、尿桶一只(现一般用红塑料桶代),桶内装上红糖丸四粒,木炭二节用红纸圈好并放一包五谷)
8、枕头一对,毛毯一条,被子一条
9、糖壶一对,茶盘一副,茶杯(加盖加底盘)4-8套
注:糖壶内装红枣、花生、桔子、莲籽、糖
10、送女儿大件物品
三、娶新娘时娘家准备
1、新郎敲门娶新娘时,娘家长辈回避一下,由同辈或其他人开门
2、请新郎及陪伴者吃鸡蛋、茶、冬粉鸭、送伴娘、伴郎红包
3、出门前新娘、新郎拜佛祖及祖先
4、由伴娘带缘钱到男方家撒并说“人未到缘先到”,新娘进房后在椅子上坐稳(切忌不要坐在床上)
5、新娘准备给男方的长辈及兄弟姐妹敬茶
注:敬茶用带盖的杯子盛糖水加红枣2粒龙岩粒,,按长辈辈分顺序敬茶并给男方家的女人插上春花
四、三天回娘家做客时,娘家准备
1、甘蔗二根(有头有尾绑上红绸带)
2、四色饼各12块
3、公鸡、母鸡各一只,鸡脚绑上红带(也可用鸡蛋代)
4、甜米糕大小各一盘,用红糖煮(一盘拜佛,一盘拜床母)
闽南婚嫁风俗浅淡
婚前] 在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须先完成择婚和定婚这两项准备工作。
选择配偶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封闭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形态下的择偶方式即为封闭式,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无权过问,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期也有托亲友说亲的,在确定缔亲意向时,有的家长也能征求一下婚嫁本人的意见作为参考。接着就是“提生月”,即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庚贴送到对方家里,各自压置于厅堂神龛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双方家中均平安无事,称“三日圆”。如果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须取消。经双方家长认可后,男方家庭即择日由其祖母、母或伯叔母、姑母等女性尊亲前往女方家中,实察女方容貌仪表等,称“相亲”。这个择偶过程除“相亲”一项外,相当于古六礼之纳采、问名和纳吉,只是纳吉一礼后来演化为今之订盟(也有把订盟归人纳征礼)。婚前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择偶,即如此繁褥,足见人们对婚姻之重视。但人们在择偶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当事人日后的幸福,而是家庭及家族的利益,即合二姓之好,上事宗庙,下继后世,因此婚姻由父母包办也就相沿成俗。
开放式择偶,是指男女青年达到成婚年龄后,即可自由地选择配偶而不受限制,这种方式在泉州以现代婚俗及民国时期的“文明结婚”为多。安溪西坪、芦田等地的男女青年,传统在茶园对歌求偶成婚,为开放式择婚的一种特殊风俗。80年代以来,又时兴于在报刊上刊登启事征婚。不少城市也先后兴办起婚姻介绍所,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男女青年择婚的渠道。
在择婚顺利的基础上,即可进行定婚的准备工作。定婚包括“压定”、“行大礼”、“送日头”等程序,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征和请期。“压定”或称订盟,一般由男方女性尊长把戒指、订仪、喜糖等礼品,送到女家,并亲自把戒指戴于嫁女手指上,宣告婚事已定。“压定”之后,男方还得先后三次备办非常丰盛的彩礼送往女家,称“戴手镯”、“送花”和“轿前盘”,合称“行大礼”。清末以来,逐渐把“行大礼”合并为“轿前盘”,称为“花叠盘”或“盘担”。送“盘担”时,要通知女方家庭迎娶吉日及冠笄时刻,叫“送日头”。有的地方是把“压定”和“行大礼”合并在一起举行。“行大礼”把婚前的准备工作推向了高潮,而“行大礼”和“压定”的中心内容都集中在钱物方面,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有酬谢其养女之恩的用意,但过于奢华,反而明显地反映了买卖婚姻的实质。另外,在婚前一两天,女家要派人把金银首饰、珠玉古玩、绸缎布匹等众多的嫁妆送往男家。德化畲民嫁女,旧时有资送刀斧之俗。
代泉州民间仍有定婚之俗,自50年代以来,其最大的进步是婚姻论财观念的淡化,即使是民间一些守旧的婚嫁,也开始有明显改革。在六七十年代,嫁妆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三件,就被视为很高档了。如果小俩口或其家长均为国家工作人员,不少人一切从简,有的甚至一个月工资即可办妥婚事。可惜后来婚嫁讲排场的遗风又有回潮,并且变本加厉,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更领奢华风气之先,聘金彩礼动辄以万元计,嫁妆甚至已发展到有汽车、银行支票、套房等。此风不可长,否则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古人重婚礼,所以新郎必须亲自至女家礼迎新娘,这在古六礼中称“亲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礼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古籍对婚姻本义是这样解释的: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时亲迎必在黄昏之后,乃至深夜,连一切迎送人员都得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远古时代夜间抢亲习俗的遗存。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迹。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伤,且全国南北皆然。新娘“哭嫁”可能是思相离而悲,或是随俗。但民俗学者却认为,此乃原始社会掠夺婚姻的遗俗。
【 婚娶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接下去就出现了一个精彩的镜头: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观众们宣称: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在此观众会心欢笑之际,我们似乎也闻到了八千年前那场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的激烈革命的火药味。容不得我们多遐想,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已走到花轿前,揖请新娘出轿,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出轿,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但安溪人却有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老尚望:“反清复明”,教示新婚夫妇“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隐意。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呢举动,诙谐有趣。但不少地方也因太出格而演成陋俗。
在晋江、石狮侨乡,有一种叫做“公鸡娶妇”的婚俗,这是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华侨,因种种原因,近期无法回家乡按时完婚,经男女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如期举行婚礼,新郎则以一只大公鸡代替。这只大公鸡在七日内是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后才移到室外鸡窝,需精心饲养,至其“寿终正寝”。“公鸡娶妇”显然有不近人情之嫌,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闽南一些地方的婚嫁喜事还保留着独特有趣的风俗。
带路鸡 新娘出嫁这天,必须随身带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俗称“带路鸡”。娘家用一条长九尺的红色带子绑住鸡脚,放于花篮中,由伴娘带到新娘家。进洞房后,让鸡躲在床下,看热闹的人等着瞧,如果公鸡先出来,人们就说:“恭喜新娘早生男孩;”如果母鸡当天就下蛋,人们就说:“恭喜新娘早得贵子。”闽南话“鸡”与“佳”谐音,寓意女儿嫁出去后与女婿和好相处,白头偕老,还要象鸡一样,子孙满堂,俗称“好命”。又因“九”与“久”音同,红带子九尺寓“长久”之意。
头遮竹笠 南安一带农村婚礼中还有头遮竹笠风俗。当新娘坐轿(或车)到达新郎家用门槛外时,新郎侄儿手捧两粒柑桔(谐音“甘吉”)引出新娘。伴娘或长辈用竹笠(或米筛)遮在新娘头上,俗称“过米筛”。伴娘要高声诵唱:“新娘请出轿,生子哈哈笑!”然后新娘才跨过门槛进夫家。新娘为何要用竹笠遮头?相传这和明末洪承畴的母亲有关。洪承畴投降满清后,洪母发誓说:“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并要求承畴和清廷交涉三件事:一、男降女不降;二、生降死不降;三、儒降僧道尼不降。结果清廷同意了。所以清朝女子出嫁至死穿明朝服装,表示女不降;男子死后祭礼沿用明制,表示死不降。后人为纪念洪母,即在女子出嫁时采用竹笠或米筛遮头,以示承其遗志:“头不戴清朝天。”
带尾蔗 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做“头次客”,时间多在新婚的第二天;新郎也同行,须在黄昏才回去,俗称“暗暗摸,生打捕(即男孩)”,女家会送新婚夫妻两棵带尾甘蔗。带尾甘蔗的头尾用九尺长的红带子绑住,回到新房时,将蔗搁在婚床上,或竖在房门后,它寓意新婚夫妻相亲相爱“有头有尾,百年和好”;同时,象甘蔗一样,“青春永葆”,“生机勃勃”。绑蔗用的九尺红带子,与绑“带路鸡”一样,象征长久恩爱,美满幸福。
对于新娘还有一些礼数
婚时,男女双方都要例行一些礼仪,新郎较为简单,新娘颇为繁琐。以大□为例,一般程序有“上头”、“过门”、“入门”、“闹洞房”、“返厝”、“重走”。惠东其它地区女子婚嫁习俗大同小异。
“上头” 结婚当天早上,男女均要“上头”。新娘“上头”通常在其娘家中举行,倘若家中有兄弟结婚不满百日,或嫂子怀孕,便得借邻里家的房子进行,以避冲喜。“上头”时,先煮米丸祭灶君,点燃风炉火,再把新娘全套衣饰搁放米筛上拿到火炉上先筛出三下,再筛入三下,然后由弟弟或嫂子给梳三下头发后,才开始打扮。“三下”含义什么,说不清楚,也许是来源于闽南的俗语:“无三不成礼”,以礼贺之。“上头”后,要“开脸”,即用细线沾白粉将脸上的汗毛绞去,让眉毛细如弯月状。然后戴上光彩夺目的头饰,一身黑绸衣裤,脚上绿色拖鞋,上下打扮,协调和谐,如象一次别开生面的服饰表演。
“过门” “上头”完毕,于午后拜别祖先和父母兄弟,由新郎家的一位女亲属当“牵新娘”牵引至夫家。“牵新娘”以属龙为佳。此人要为新婚夫妇做一百二十粒染上红色的米丸子,即“上头丸”,用沙壶煮熟。煮前沙壶里塞满金箔,烧成灰后,倒掉,洗净。同时“牵新娘”还要不辞劳苦地到新娘家去催请。这时,新娘打着黑伞,步行或坐三轮摩托车前往婆家,随身携带些鸡蛋、冰糖、柿等小食品(当夜新郎向她要这些东西吃,以消除陌生感)。陪伴新娘前往的,既有姐妹和要好的女伴,还有女方的一二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他们挎花篮送至男家,将花按份分等级赠与男方家人,此外,还需带一小泥人及围巾肚、毛巾、扇等物,以示早生贵子,嫁妆则随行。
“入门” 新娘被“牵新娘”者引到男方家门口,男家大放鞭炮;煤人入门撒掺有茶叶的“缘钱”,口念“人未到、缘先到”;新郎的直旁系亲属则暂避不与新娘相见。据说新娘的嘴为“虎口”,须待婚后第三天,吃了“新人物”后,拜见公婆方可与男方家人说话。新娘由“牵新娘”者引进大门,随即进入新房,新郎进洞房对伴娘等说:“你们和她来啦!”此时,新娘的女伴边应边退出,留下新郎、新娘与“牵新娘”者。牵新娘者把准备好的一百二十粒“上头丸”分成两碗给新婚夫妇,两人象征地用筷子搅一下,或吃几粒,然后两碗合在一起封存,放置于床下,一百二十天后才能动用,表示双方百年好合。
“闹洞房” 新婚当夜闹洞房,俗称“戏新娘”,又叫“吵新娘”。新郎的同伴、朋友到洞房吃“新娘茶”,茶要掺糖之类调味品,甜甜的,由新娘亲手递给每位客人,吃茶的人则出怪节目让新娘做,越迫得新娘洋相百出,众人越是开心。婚前专与新郎同睡三夜的小男孩(属龙最好,属猴切忌)俗称“滚铺“,示意早生贵子。此小孩此时可向新娘讨“滚铺”饼吃。最后每位客人又喝一杯甜开水,向新婚夫妇说些祝贺的话,待新娘收回杯之后,大家才尽欢而散。新婚三天内,新娘不出洞房门,吃用全由男方亲人或同伴送进去。
“返厝” 婚礼第三天清晨,新娘吃过“新人物”(伴房桌为新娘夹出的那一份)后,由本家人陪新娘到祖厝拜祖宗。回屋后,需给公婆敬茶,送公公一条围巾,给婆婆包上七尺长的丝质大巾并插上花。接着给其余亲人敬茶,请吃饼(每人两个大饼或两封绿豆饼)。一一礼毕,即由娘家派来的姐妹或女伴陪回娘家,此举俗称“返厝”。返厝当晚得回夫家,且带来些咸鱼、肉给婆婆公公,以示不与公婆吵架。
“重走” 婚后第四天清晨,新娘不必与夫家人道别就回娘家,此称“重走”。这天晚上又回夫家过,次早再回娘家。几天后,择一个双数日子再去一趟夫家,这叫“小重走”。至此,结婚仪式礼数才算万事大吉。新娘开始长住娘家。
据说封建社会人们把结婚视为“小登科”,故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俗说。新娘出嫁仿新科状元坐大红喜轿,轿前依官轿配有执事仪仗:旗牌、伞、扇、金瓜、铖斧、朝天镫等,同时还有乐队,一路吹吹打打,鞭炮连天。而女子一起轿,便在轿里开始哭嫁,一路断断续续,直至将到男家时哭泣方止,这当然是出嫁前长辈叮嘱过的,有时也得媒人及时招呼。据说,曾有一个小姑娘坐在轿里这样哭嫁:“阿娘,我母臭!阮不嫁,恁仔今年正正十二岁!阿娘,我母臭!阮不嫁,阮要在家帮你担水、顾小妹……”这是少女离不开母亲和反抗早婚的微弱呼声。轿后跟着“挑灯”阿舅仔、换花童子和“挑脚桶斗”的老妪。
挑灯,就是两个童子各用有头有尾的甘蔗两枝挑着系有红绳的“红宫灯”一对。灯以示光明,灯又与“丁”谐音,象征早生贵子即“出丁”;甘蔗节节甜,预祝婚后夫妻恩爱长久日子过得甜滋滋。嫁妆除老妪挑的“脚桶斗担”,它包括大脚桶1个,绩□用“糊桶”1个,“斗仔”2个,“镜奁”1个外,一般还有1个陪嫁衣箱,箱内除几套衣衫、剪刀、针线等,还有“压箱角(钱)”,其数额多寡视娘家经济和父母慷慨程度而言,然而“缘钱”(一种表示缘份的锡纸片)则不可缺少。箱子大多架在新娘轿的后杠上。轿内随带一口“礼盒”(空红马桶)桶内放有竽头十来斤和“凸”饼若干。
关于这压箱钱,记得前几年,有位叔叔结婚时,就是在新娘的箱子里抢了好多的硬币。
新娘到了男方家,通常是要办结婚桌。结婚酒宴,古称婚宴,闽南地区俗名“结婚桌”。它是世界各民族普遍流传的风俗。其始于氏族公社解体、私有制产生而引发部落战争之后,胜利者掠夺战败者为奴隶。被作为胜利品的女子,有的被战胜者强《为妻室,成亲时,当事者往往备有丰盛酒肉酬谢同伙们。这就是婚宴的起源。礼记·昏义》记述:“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礼同尊卑,以亲之也。”《礼记·曲礼》则说:“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前者说新郎们行礼接新娘入厝后,共食祭礼的三牲,夫妻饮合欢酒,以示相敬如宾,缔结永好,后者言明备酒招待邻里亲朋。合起来则说明夫妻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新娘从入洞房开始,是不能出来跟大家一起吃婚宴的。因而吃用全由男方亲人或姐妹伴送去。
【 婚后 】 婚娶之日过后,婚姻仪礼还没有结束。新婚第二天黎明,新郎陪同新娘,由原“牵新娘”的妇人引导到厅堂,先拜祖先,然后依次与公婆及夫家诸亲属相见(今或提前至婚娶当日下午)。这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拜过祖先,新娘才算男方家族的人,而今后要开始新的生活,就必须认识夫家的长幼尊卑,这是对新娘进行伦理教育的一节必修课。
新婚第三天,新郎要再陪同新娘,同样由原“牵新娘”的妇人引导,来到“灶脚”(即厨房),让新娘摸摸各种饮具、餐具,并让新娘到附近水井去挑水,这些象征性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环境,俗称“落灶脚”,这是新娘进人家庭妇女角色前的一次预演。中午,为新娘上厅堂特设宴席,称“上厅桌”,由夫家女眷及外戚作陪。从此,新娘真正成为夫家的成员之一。
这一天还有“探房”的习俗,即新娘的幼弟(堂弟亦可)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男家一见面即要给这位“阿舅仔”馈赠红包,称“结衫带”。探房含义说法不一,一说是娘家对出嫁到夫家已三天的女儿放心不下,特遣其弟前来探望:有否一堂和睦,起居是否安好?同时,“阿舅仔”还得完成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敦请姐姐回娘家会亲,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由于探房是婚姻双方亲家礼尚往来的第一次感情交流,故宴请“阿舅仔”的筵席力求丰盛,惟恐款侍不周。在新婚第五天,新娘先丈夫回娘家,向娘家长辈行礼请安,诉说在夫家三天的新生活。娘家于中午设宴款待。会亲当日傍晚,还要宴请新女婿,由妻舅或姻叔等主陪,如是午宴,则与会亲一起举行。这是新女婿初次到岳家,且与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宴席极为隆重。散席后,小夫妻要带着引路鸡和长尾蔗,同回夫家。今俗新娘或于婚娶次日天刚蒙蒙亮即回娘家,请新女婿一般在会亲当天下午举行。至此,婚姻仪礼基本完成。看来,婚后的仪礼民俗,其内容以务实为多,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这对处于人生转折阶段的新婚夫妇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必要。
婚事过后,女儿与娘家之间有送花及每年均有的数次送节等习俗。在惠安东部沿海一带,旧时有妇女婚后长住娘家之俗。其特点是:新娘出嫁三大后即回娘家长住,每年只有在逢年过节和农忙时,才到夫家暂住几次,其时间一年大约共有十来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怀孕的迟早,少者二三年,多者甚至长达一二十年。住娘家的时间太短,会受到人们讥笑,但时间太长,也会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如果年纪大了尚未怀孕,其权宜之计即由夫家抱养个孩子,这样便可名正言顺地长住夫家了。关于惠东出嫁女长住娘家习俗产生的原因,专家学者的说法不一:或日为原始社会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期的婚俗的遗余;或曰为古代少数民族婚俗之遗留;或认为应从两性分工的经济方面去探讨原因,等等。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在继续探究。 推荐阅读:客家人的习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2021年适合婚嫁的属相 牛年不适合结婚的生肖
☑ 回族的特别风俗习惯了解多少
☑ 黄历2020年婚嫁吉日
☑ 2020年适合婚嫁的属相 2020年结婚好吗?
☑ 高山族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