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卦传之正解(九)

时间:2011-11-07 12:29:46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
  此章下笔盛赞八卦之神,在于推测万物之妙!《系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是与此章“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的赞颂口气相一致的。

  此处也并非是著者故意喝彩称神,确也有其推测万物之妙用。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这是讲震卦的作用在“动”,而且是能够“动”万物。不但是能动“万物”,同时动的速度也快,又疾烈。

  桡万物者,莫疾乎风;
  这是讲巽卦的作用在“桡”,“桡”同“挠”,即挠乱,不得宁静;巽为风,动摇树木。“树欲静而风不息”。故有巽为进退,为不果之象。不得安宁与稳定。

  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这是讲离卦的作用在“燥”,它表现在干燥万物,干燥的过程,是火使水成蒸气,蒸发去了水分就干燥了,是离火的作用。离卦内爻阴外爻阳,两个强者挟迫一个弱者,象火逼水而干燥万物之象。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说同悦。这是讲兑卦的作用在“悦”,兑卦上爻象两目,下二阳爻动象口,故兑卦为喜悦时之笑貌。兑为口,又象地上水池,润泽万物。
按此节论述次序,是用文王八卦图顺时针方向阐述,但在兑卦之前缺坤卦,兑卦之后缺乾卦。此节独缺乾坤二卦并非遗漏,而是事出有因,待后论之。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这是讲坎卦的作用在一个“润”字上。水可以润万物。《老子》曰:“水善利万物为不争,故几于道”。

  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艮为终万物,又为始万物,可知万物之死与生皆反映在艮,即是事物之转折点。此又明白地是承前章八卦排列次序而来,起震止艮,中间还缺乾坤二卦未提,何以故?朱熹早已提出“未详其义”。其实,此章是论“万物”为主题。《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可知天地乃万物之母,不能万物与天地相等,故只言万物而不提天地。必因前章已论地盘八卦结构之全体,此章重在天盘八卦应用之传承。“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的妙用,有干乾坤坤不与六子相杂,而有所专司乎!

  故水火相逮;
  “故”字是承接前文,交代了八卦个体作用之后,接着承上启下论述“刚柔相推”之妙用,仍遗“天地定位”一项不加论述,只按第二章“兼三才而两之”的人地天之序,进行论述。是先用正推又用旁推。“水火相逮”,“逮”及也。第三章作“水火不相射”,“射”,厌也。不相厌则相恋,与“相及”之意类似。坎离正配,是“位人之道”。遇坎卦看离宫,遇离卦看坎宫,故曰:“水火相逮”,一阴一阳,相推应用,故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或叫“旁通”,或叫“错卦”。
  
  雷风不相悖;
  “雷风不相悖”,“悖”者逆也。不相悖即不悖逆,震巽阴阳正配,是“位地之道”,一阴一阳,合为一体,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一对妙用。遇震则看巽宫,遇巽则看震宫。或叫“旁通”,或叫“错卦”,总之二者不相悖。

  山泽通气,
  “山泽通气”,“通气”者,艮兑二卦相通,主爻在上,“位天之道”,一阴一阳,合为一体,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一对妙用。遇艮则看兑宫,遇兑则看艮宫。或叫“旁通”,或叫“错卦”,总之二者通气以发挥妙用。
  此节未论及乾坤,若是“刚柔相通”遇上乾卦可看坤宫,遇上坤卦可看干宫。这是按旁通或错卦之法可以解决的。但是,如果作者另有奥义则不可知了。
根据第三章“天地定位”之揭示,也许是乾坤只作定位之用,六子方为变化之资。第十章已明言,乾坤之体己被六子索去,六子聚则乾坤备。六子代乾坤则乾坤老而不用也。

  然后能变化;
  可知道前文之妙用,是“变化”的所以然,何等明白晓畅!

  今举例以明之:
  1998年12月26日,杨先生精四柱欲试小成图占法究竟,在天文饭店摇得《咸》卦无动爻,即“咸之咸”,布成小成图如下:

  

  试占病灶何处?

  解:《说卦》“坎为加忧,为心病”。问病看坎宫,坎宫得艮,则病在艮。艮为手、为背、为胃,何以定之?
  用正推之法,坎宫艮,艮宫干,干为阳,三分法属上,两分法亦属上属左,定在手。又问是左手或是右手。用旁推之法,山泽通气也。坎宫艮则看兑宫,兑宫艮属阳,左右手者用两分法定之,病当在左手。
  杨先生自述:确是病在左手,是在越南战场上左手折断过三截已治愈。其巧合如此,皆出自“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证。

  刚柔相推,是必然与偶然相结合,是将浓缩的信息加以层层展出,体现其“曲成万物而不遗”之左右。前人有“一叶之秋”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举一悟百”等妙语之说,因知《周易》中不载卦例,只讲道理,以免囿人思维也。

  既成万物也。
  “既”已也,已经将万物构成了。是总结全章“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结果。似乎是已满足了完成万事万物的方法。然则,意有未尽,又似乎是承上启下之词,还应作冒号,后面还有许多许多。于是,八卦类象,不尽滔滔而来,皆是以应用中总结提炼的精华,绝非随意杜撰。故不取用后世之说以便区别。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八)
  ☑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七)
  ☑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六)
  ☑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五)
  ☑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四)
  ☑ 周易说卦传之正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