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文化特色
普米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呢?普米族的文化特色有什么呢?普米族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普米族的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普米族的文化特色
普米族建筑文化
普米族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属关系各自聚族而居,往往同一氏族结成一个村落(以比奇村为例,村子坐落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靠山面坝,背风向阳,比奇河流经村边。既有取柴汲水之便,又兼得农牧渔猎之利。各家自成院落,互相为邻)。其住宅几乎是清一色的木椤房,用原木或方匹重叠垛成,屋顶覆盖横板,只有几少数有钱人家盖瓦片。村落无统一布局,一般由若干院落组成。比较典型的院落是四合院式的,包括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和门楼。正房,也称为母房,是院落的主要建筑,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四角立柱,中央竖一方形大柱,称“擎天柱”。也是一家人活动的中心。
在正房的正前方是一栋门楼,左右厢房各为一栋二层的楼房。通常的布局是门楼一排共四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左厢房的楼下堆木柴,右厢房下养牲口、堆草,所以又称“草楼”。楼下一般不住人。三栋楼房依次相连,二层的走廊相通。
盖房,一般是先平整地基,以石块填好四角,然后将木垒子架在地基上。再在木垒子周围涂以黄泥,堵塞风洞,防止虫蛀。然后,在木垒子中央立一竖柱,比木垒子稍高。又在两侧各立一柱,三柱成一直线,架上横梁。在横梁与木垒子之间架起椽子,上面覆盖横板,用大石头固定,一栋房子就基本完成了。一家盖房,全村帮助。只要通知一声,全村的青壮年都会主动来帮忙,主人则以醅和猪膘肉等佳肴款待,不需另付报酬。
最能够体现普米族建筑模式的是正房。普米族语称为“金妈给座” ,意思是“母房九间”。此种建筑格式原在普米族聚居区较为普遍,但“文革”期间遭大肆毁坏,被零散分割成小间分给其他人居住,所以在县境范围内保存很少。根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宁蒗县红桥乡的大水沟村委会上拉垮村,还有7户普米人家有这种老式房屋,其他各地区也有零星保留。
“金妈给座”整套房呈长方形,四壁全由圆木上下叠接而成,在四角交接处,砍出码口,上下左右卡紧,不用铁钉。堂屋,即主房内的陈设主要是火塘和床。火塘也就是所谓锅庄,原是火塘中架铁锅的三块石头,后来大都改用铁三脚架。三脚架大小不一,大的直径一米左右,重百余斤,小的仅几斤。三脚架不易损毁,世代相传,是家里贵重的器物,越大越彰显家庭的富裕。近代所说的锅庄,是指火塘上方一块带有宗教色彩的石头,人们每日向它敬奉,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火塘边的座次有很多讲究,一般是男左女右,长上幼下。
普米族的床有点和汉族地区的炕相似。一般是对着屋门的后墙脚下砌较宽的大床,高出地面约两尺,直通两边,床山铺木板。在大床的正中央,以土石砌成火塘,其上架起锅庄(也叫下锅庄),平时不使用,仅在祭祖和来客时才用。在火塘靠墙的位置,设立灶神和大锅庄,顺壁搭起一木制神龛,用以供奉各种神灵,其前摆有香炉、净水碗。
按照普米人的说法,之所以发明此种建筑模式,是由于普米族盛行父系大家庭的实际需要,九弟兄居住同一屋,齐心治家。一房内分九室(也有十三室的),则是普米族家庭团结兴旺的象征。其实,在当时条件下,这种生活模式有利于分工协作,抵御外侮,同时有效地减少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司税赋,客观上又避免了因分家而带来的对木材和土地的消耗。因此,这种一房九间的木屋成为普米族最认同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不仅展现了中国西部山地民族典型的居住情景,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米先民的聪明智慧。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普米族的舞蹈文化
普米族的音乐与歌舞有着密切的联系,诗、歌、舞不可分割,普米族的诗歌几乎没有不用于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则大多伴有舞蹈。
跳锅庄是普米族传统的舞跳形式,这种舞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一支竹笛或葫芦笙,有一块空地即可进行,少则三五人,多则数百人。一般总是在傍晚,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跳舞时,总要在中间燃起一堆火,与室内的锅庄相似,所以称之为锅庄舞。
锅桩内容很丰富,从古代的游牧、狩猎、纺织到今天的赶街、庆丰收、烤酒等都有反映。流行的曲调有《放单调》、《出山》、《狮子舞》等等。现在,锅庄舞已发展成为集唱词、曲调、舞蹈、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歌舞艺术。
普米族的民间舞蹈,大体上可分为宗教舞蹈和娱乐舞蹈两大类。宗教舞蹈,普米族的宗教舞蹈,均为原始宗教舞蹈。目的是祟奉神灵,驱邪撵鬼。从表演场合看,都在特定的宗教活动中表演。如驱邪撵鬼时跳“醒英磋”、葬礼中跳寨细蹬、敬羊舞等。哪一种宗教舞蹈在哪一种宗教活动中跳,教规分明、不得相混。非宗教活动的场合是不允许跳专门性宗教舞蹈的。
娱乐舞蹈,普米族的民间娱乐舞蹈,普遍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特点。舞蹈形式正如普米族民歌所唱的:“如金线把珍珠穿成一串,手拉手跳成十五的月亮。”娱乐舞蹈全是手拉手转圆圈的舞蹈形式。人们挽手而跳,伴以高亢洪亮、情感激越的唱词。
特别是普米族妇女雪白的长裙随舞步轻盈飘旋,似白鹭翻飞,正如《打跳歌》中所唱的:“笛声不停莫歇脚,舞场上没有陡岩子,脚底板下没有刺,跳它个地动山也摇。”在喜庆的集会之夜,欢快的娱乐性舞蹈,往往一跳就是通宵达旦。
普米族和滇西北高原上的纳西族、白族、彝族、藏族、僳僳族、汉族等兄弟民族相邻或杂居相处。无论在风尚习俗、民族文化,甚至语言方面都互相影响。兰坪县的普米族在习尚、服饰方面受白族和汉族的影响较突出。
醒英磋中的道具扁铃、拨浪鼓等,明显是受了藏传佛教的影响。仆瓦磋中的作揖等动作,又透出汉族文化的影子。宁蒗、丽江县的普米族宗教习俗方面受藏族的影响较多。因而,表现在舞蹈方面,如甲磋舞、羊皮舞、锅庄舞、裹草帘子舞等许多舞蹈,都为几个民族所共跳。相互渗透、融合变化,丰富发展,有些舞蹈甚至难以追寻其母体。
普米族的传统文化
服饰
根据普米族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在十三岁以前不分性别,全穿一件右襟麻布长衫,女孩发饰前留一辫,上拴红绿料珠,男孩则在头部的前边和左右各留一辩,不佩珠。十三岁成丁礼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转为成年人装束;普米族成年男子发服装各地基本相同,上穿麻布短衣,下穿宽大长裤,外罩长衫,束腰带。
普米族妇女多留长发并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外包黑布包头;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妇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她们说这是祖先迁移的路线,人死了以后需沿这条路线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否则就回不了老家。男女无论衣式如何,均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
饮食习俗
普米族以玉米为主食,间食大米、小麦、青稞、荞子、洋芋等。玉米的食用方法是先将玉米用石磨磨成粉,用筛子去玉米壳层,分成三种食用,壳层一般作家畜饲料,较粗玉米碎粒,可拌入大米一起煮吃,也可先用锅煮成粥,再将细面拌进用锅烧煮食用。玉米面还可以煮甜酒、蒸粑粑,玉米还用来制作酥理玛酒、做糌粑炒面等熟食。
普米族一般习惯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面食点心,喝酥油茶或盐茶,中午和晚上为正餐,多以玉米为主食。常用煮、蒸、烧、烘烤等方法制作米饭、烤饼、面片、面条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种类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红柿、辣椒、韭菜、萝卜、蔓菁、青菜、大葱,此外还经常采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
普米族普遍以饲养的畜禽为其肉食来源。常见的有猪、牛、羊肉,并能制作酥油、乳饼等乳制品。肉类多煮食和烤食,不习惯炒食。普米族擅长用风腌办法把猪肉制成猪膘肉或腊肉,以琵琶肉最为驰名。其制作方法是:将宰后的生猪掏去内脏,抽去所有的骨头,用盐巴和花椒撒在猪腹内,然后把猪腹
缝合,风腌起来,就成了一头完整的腊猪,它的外形很象琵琶,因此也叫“琵琶肉”,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
平时狩猎归来,也经常能吃到黑熊、野猪、獐子、鹿子、岩羊、雉鸡等野味,肉食多好煮吃和烤吃,不习惯炒吃。食具是别具风格的本勺、木碗和本盆。1949年后,普米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与内地的交往日益频繁,内地的生活用品大量输送到普米族地区,普米族人民已经普遍使用瓷、塘瓷食具。
普米族地区多种核桃树,除了一般生食核桃外,大多榨成油来炸粑粑、点灯等。此外,在四五月间采摘青刺果,晒干后磨成碎粒,再蒸熟,用榨油机榨成油脂食用。猪油、牛油和羊油等,食用很普遍,牛羊油用于一般煮甜酒或制作一些祭品时用。普米人家每年要宰杀一至五头肥猪用来食用,平常逢年过节要宰杀牛羊、鸡鸭等家禽。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四川的文化特色
☑ 盘点关于岭南文化特色有哪些?
☑ 福建文化特色
☑ 新疆文化特色
☑ 山西文化特色
☑ 陕西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