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时间:2015-09-26 11:56:2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瑶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呢?过程是怎么样的呢?瑶族婚礼特色是什么呢?瑶族人们的婚俗有什么特别的传统吗?下面是有关瑶族婚礼习俗有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瑶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瑶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瑶族婚礼习俗

  新娘在送亲路上

  夫家张灯挂彩  办法事“招五谷”

  3月12日是赵生发的儿子赵程富结婚之日。

  来到村里,只见村里像过节般,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随处转了转,我们发现几乎全村的人都在为赵生发家的喜事忙碌着。

  赵生发家就显得更为热闹了。

  只见大红的喜联贴满了厅房及厢房的大小门,大门口左边的一张四方桌摆放着煮熟的鸡肉、猪肉、鸡蛋、酒以及米、穇子等五谷杂粮,右边立着一根竹子,竹枝上挂满了纸钱,一位法师在旁边做着法事。

  后来,我们才知道,瑶族婚礼的法事一般都是“招五谷”。法师会先唱《开天门》,然后一边吹牛角,一吹唱《关天门》。

  1点48分,法师同主人赵生发一起把“五谷坊”搬进厅堂。只见法师念念有词,主人拿着挂满纸钱的竹枝固定在厅堂神坛一边,然后在门口燃放鞭炮。这时法师跳起了《迎兵舞》。

  《迎兵舞》主要是模仿古代军队出征时骑马、射箭、背刀等动作。意思是今天是个大喜日子,新人就要进屋,招来五谷财气。主人担心招五谷财气时把邪气晦气也招进家里来,于是就让法师跳《迎兵舞》进行驱赶,使家里保持干净,最后就是“踢兵归坛”,收归兵马。这是新娘还没有到来时夫家要做的事。

  瑶族婚俗  婚礼负责人有限定

  见我们充满好奇,瑶族退休老师冯荣军给我们介绍了瑶族婚礼的有关习俗。

  新人结婚。在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会安排人员,带着烟、酒、菜等到女方家,邀请女方所有的客人吃晚饭。这顿饭,从洗菜到煮饭、煮菜等,全部由新郎官安排的人负责。

  在瑶村,新郎家的婚礼会交由一位有经验的瑶族长辈负总责,这位长辈被称为“厨官”。当然,出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新娘家的这位负责人,有不同的规定。如果是长女出嫁,就由大舅负责,如果是二女儿出嫁,就由叔伯的长子负责,如果是三女儿出嫁,就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负责,这个负责的人在瑶族被称为“座媒”。

  所有瑶族婚俗里,真正给新郎新娘牵线搭桥的红娘称之为“行媒”。

  结婚前一天晚饭时,“厨官”、“座媒”、“行媒”等要共聚一席,商讨第二天娶嫁的有关事宜。

  婚礼当天  礼节独特繁多

  赵家新媳妇叫盘女古,是本乡荆竹坪村人,两家相距二十多里山路。

  由于送亲人数比较多,路上礼仪也多,因此到中午一时许,送亲队伍还没有到达新郎家,按照瑶族习俗也可以开餐,于是全体客人入席就餐,当天中午共有60多桌。

  下午2点47分,送亲的队伍到达新郎家。各种复杂的礼仪开始了。

  首先,送亲的客人要分三批进入新郎家。

  先是新娘。只见新娘戴着“盖头巾”站在大门口,“盖头巾”特别大,由一个较大的架子支撑着,估计有好几斤重。“盖头巾”上装饰了很多花纹,非常漂亮。旁边伴娘为新娘撑着一把红艳艳的伞,左右旋转着。这时“乐队”吹着唢呐绕着新娘转三圈,紧接着“厨官”杀公鸡一只,用鸡血也绕新娘一圈。

  礼毕,新娘由伴娘扶着进入厅堂,进入洞房。

  本以为,礼节算是做完了。没想到,这时后勤给乐队端来一碗菜、一壶酒,让乐队用餐。需要足足的耐心,等乐队用餐完,并再三次奏响音乐、吹响唢呐,再迎进送亲的客人。先是迎接女客人,而后再是男客人。

  客人、媒人、“厨官”、主家一人两根烟是必不可少的,而后再敬茶。

  到了“洗漱”的时间了。

  乐队吹响了唢呐。第一次,洗脸。第二次,洗脚。都是按照先新娘洗,接着客人们洗,而且所有女方来的客人都得洗。

  为什么女方来的客人要洗脚?我很迷惑。

  瑶族退休教师冯荣军给我们这样介绍:这是瑶族先辈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因为瑶族大都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古时,客人来时大都穿着草鞋,送亲第一次来到男方家做客,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洗一次脚换上一双干净布鞋,这是给客人的最高礼遇。

  淳朴的瑶族群众暖热了来客的脚,也暖热了来客的心窝。

  洗脚完毕,又是就餐。用的是长方形条桌长有3米,宽至少1米。

  晚上八点,我们期待以久的婚礼仪式正式举行了。

  只见双方把收到的最有价值的礼品摆在长方形条桌上,长辈们按辈分依次落座。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新郎戴着头巾从左边厢房由“厨官”扶着进入厅堂,新娘同样戴着头饰由伴娘扶着从右边厢房进入厅堂。这时,新郎新娘分别要戴上一条红绸和一朵花。

  拜堂时,只能是新郎拜,新娘只是站立旁边陪伴。新郎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双手捧着瑶族“腰带”,由“厨官”带着给在场的长辈一个个行跪拜礼。

  村民告诉我们,拜堂时新娘所戴的头饰、新郎手捧的“腰带”和头巾,拜堂后都要珍藏在最隐蔽的地方,永远不再使用,直到去世时才能拿出来用于作陪葬物。

  仪式结束后,用餐,载歌载舞,客人们一直闹到凌晨都不肯睡。

  按照习俗,女方来的客人,必须连续在新郎家住两宿。当然,新郎家不可能容得下这么多客人,不过这时候他们也不会担心,因为在瑶族,每家每户都会请几个客人去自己家住。

  婚后头两天  新郎新娘难清闲

  婚后头一天,就是“吃正酒”,也叫“认亲酒”,所有的客人都参加。新郎由岳父岳母带着,在乐鼓声的陪伴下,逐个的认新娘家的亲戚。

  婚后第二天,也就是3月14日,新郎家举行“奉粮仓”。

  座媒”和新郎岳父给新郎新娘披红挂彩,专门打扮一番,站立厅堂门坎内,新郎的岳父和“座媒”在厅堂的神坛上各放置一个红包,然后举行祈祷仪式。

  礼毕,新郎岳父与“座媒”带领客人随路而归,不再回头,新郎新娘也不相送。

  新娘家的其他客人就这样一直回到自己家,而新娘的父母亲和“座媒”走到半路又要返回,还要回到新郎家,新郎家重新置办酒席招待他们,但是只是饮酒,不能吃饭,这就叫做“回步酒”。喝了“回步酒”,这场婚礼才可以说圆满结束。

  仪式结束后,用餐,载歌载舞,客人们一直闹到凌晨都不肯睡。

  按照习俗,女方来的客人,必须连续在新郎家住两宿。当然,新郎家不可能容得下这么多客人,不过这时候他们也不会担心,因为在瑶族,每家每户都会请几个客人去自己家住。

  婚后头两天  新郎新娘难清闲

  婚后头一天,就是“吃正酒”,也叫“认亲酒”,所有的客人都参加。新郎由岳父岳母带着,在乐鼓声的陪伴下,逐个的认新娘家的亲戚。

  婚后第二天,也就是3月14日,新郎家举行“奉粮仓”。

  座媒”和新郎岳父给新郎新娘披红挂彩,专门打扮一番,站立厅堂门坎内,新郎的岳父和“座媒”在厅堂的神坛上各放置一个红包,然后举行祈祷仪式。

  礼毕,新郎岳父与“座媒”带领客人随路而归,不再回头,新郎新娘也不相送。

  新娘家的其他客人就这样一直回到自己家,而新娘的父母亲和“座媒”走到半路又要返回,还要回到新郎家,新郎家重新置办酒席招待他们,但是只是饮酒,不能吃饭,这就叫做“回步酒”。喝了“回步酒”,这场婚礼才可以说圆满结束。推荐阅读:水族的禁忌有哪些

  

  瑶族婚礼习俗有哪些

  瑶族婚礼习俗之山歌为媒

  瑶族是喜爱唱歌的一个民族,谈情说爱选择意中人也不例外,以歌为媒结成良缘的比比皆是。在广西的排瑶地区,人们唱歌的机会很多,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以及喜庆节日,走亲访友,甚至可专门走村串寨找歌对。唱歌的地点、对象也不限,不仅去外地对歌,在本村也可举行歌堂对歌,歌堂对歌是大家最喜欢的一种求爱方式,歌堂对歌的内容也因人而异。在歌堂对歌中,青年们通过对歌彼此相互了解之后,双方转叙唱谈婚歌,唱到一定程度,男女双方都认为可作意中人了,就可当场互赠礼物。礼品互赠完毕后,就意味着歌堂快要散场了,大家就开始唱散堂歌:“今晚歌堂快解散,我俩婚姻未谈完;歌堂虽散心不散,改日相会再来谈”。这时双方分别去休息片刻,有人准备回程,意中人必须陪送,边走边唱情歌,有的还送出很远的地方还难舍难分。

  瑶族婚礼习俗之烟袋定情

  在广西巴马瑶族的番瑶,男女从小就学会抽土烟,当他们想寻找终身伴侣时,常成群结对在农闲时候走村窜户以歌交友,或通过喜庆日子和逢年过节走到一块暗送秋波。根据瑶族的风俗习惯,当一方相中对方时便先递烟试探对方,一旦对方收下烟,就说明爱的心弦已经被拨动。然后男女双方就会经常在一起对歌,在经过多次对歌双方都有情意后,就在对歌完要话别时,进行信物交换,男方给女方送银烟袋作为信物,女方给男方送手镯或者花毛巾作为纪念品,从此他们便以信物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交换信物后,一般要在20天以内,男方要买2斤烟叶和一些糖饼等礼品到女方家探情,并在女方家里劳动几天。为表示以礼相待,女方家必须蒸五色糯米饭煮粽粑,还有20个红鸡蛋和一块两米长的黑布送给男方,彼此加深恋情。

  瑶族婚礼习俗之新郎逃婚

  俗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洞房花烛夜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应该是难忘的良宵美景,但是根据瑶族的风俗习惯,新婚夫妇洞房的第一天新郎是要离开的,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实情。在瑶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能同床共枕,新郎慨地让出自己的床位,由陪伴新娘来的同胞姐妹、知心女友与新娘同床共枕。而新娘与陪伴而来的姐妹们常常彻夜难眠,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说说知心话。新郎让出床位后,便邀请未婚青年男女到村旁彻夜对唱山歌,其内容主要是与未婚青年话别,说明自己已成家立业,肩负家庭责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大家一起玩耍,并希望同龄青年尽快找到心上人,早日成家立业。未婚青年则祝福新郎新娘新婚幸福,万事如意,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整个晚上,瑶寨都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中。按照瑶族的风俗习惯新郎只能待第三天早上新娘返娘家回来以后,方能进入洞房与新娘共度良霄。

  

  瑶族婚礼习俗 是什么

  瑶族婚礼有繁有简,形式多样。广西金秀拉珈瑶和花兰瑶的婚礼最为简朴。结婚时,男女双方都不请客,不送财礼,也不敲锣打鼓,更不燃放鞭炮。同时,女方既不请客,也不做嫁妆,而且结婚仪式是在夜深人静时举行的。也就是在接亲那天晚上天黑时分,男方派几个女青年带上五斤猪肉、五斤酒和五斤大米,悄悄地到女方家去。女方的家人与接亲者同桌吃一餐便饭,就点着火把将新娘接到男方家去了。男方家人三更半夜与新郎、新娘和接亲者及几个近亲的长辈同桌吃一餐便饭,婚姻大事即宣告结束。

  在广西三江县,老堡、文界一带地区的红瑶青年男女结婚仪式更是独特。他们是背着女方父母互许终身、缔结婚约、举行结婚仪式的。婚礼过后才派人同新郎、新娘带上两只鸡和十二斤喜酒前往女方家报喜,并赔礼道歉。女方父母只好默认这门亲事。实际上,女方父母不是绝对不知道,只不过是一种婚俗罢了。他们婚后,妻子“不落夫家”。每逢年过节或农忙时,丈夫才去接妻子回家住上几天。之后又返回娘家去了。等到妻子有了身孕,产前才到夫家生活。

  拜堂仪式,在勉瑶中尤其盛行,且隆重。即结婚之日,男方派数位男女到女方家接亲;女方也派数位男女送亲去男方家。

  拜堂之夜灯烛通明,堂屋摆着数张长方形筵席,亲朋满坐。新郎和新娘穿着民族传统盛装,新娘头一蒙着一块四方形的瑶锦,新郎和新娘站于厅堂中央(男左女右),面向神台,由司仪主持一十二跪拜礼。跪拜的主要对象是:拜祖父母,拜父母,拜叔叔伯伯和兄弟姊妹等。按辈受礼,逐一进行。每拜一位都要行一十二次跪拜礼。并给以敬酒。金门瑶接亲要唱“拦路歌”,当男方派10余位男女到女方家接亲时,要唱十几轮“拦路歌”。当接亲队伍把新娘接回新郎家时,得举行进门、合婚、认亲等仪式。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则一起“回门”。在新娘家住上一个晚上,又返回新郎家生活。广东连南县八排瑶当新娘出嫁时,由先生公为新娘念瑶经、朗颂吉利语,由新娘的亲婶、亲嫂帮新娘梳妆打扮;新娘出门时,倒着穿草鞋走。推荐阅读:傈僳族的禁忌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瑶族民居特点
  ☑ 瑶族的风景特色
  ☑ 瑶族的民族风俗
  ☑ 瑶族服饰特点介绍
  ☑ 瑶族的节日有哪些
  ☑ 瑶族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