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拉祜族的丧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停尸在家里,拉祜族的丧葬风俗有什么特别的吗?拉祜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是有关拉祜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拉祜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拉祜族丧葬习俗
1.搓独格。拉祜语意为“墓地”,是拉祜族丧葬习俗。游猎时期的拉祜族,无丧葬活动,也无墓地。据清康熙楚雄心志卷一我:“保从一遇有死者不殓不菲,停尸而去。另择居焉一。”十八世纪逐渐定居以看,一些地方出现墓地和省萍形式。凡是行土葬的山寨,一般有一片公共山地为墓地。只交是属于正常死亡的措内成员,不分宗族、信仰、华份,沟可交齐在墓里。墓穴,由“摩梭”(祭司)通过念咒、扔鸡蛋十确定。选定墓穴后.即挖方坑,将格木被人坑内,头朝两脚朝东。三日内亲属到墓穴敬祭之后,方可垒填。出殡时“摩梭”*白纸约成人的图案放在棺材上,念咒祷告。途中鸣枪或被乌经为死者并退,还有抬着火盆及死者生前用物为其引路的。归返时,到在途中搭棚或抱技挡道,以免死灵再归来。
2.丢蛋择葬。这是拉祜族、景颇族的丧雄习俗。死人若是小孩,则用键芭卷禁送出寨外掩埋即小芳是成年人一般洲棺材盛葬。棺木的选择是用一个鸡蛋向一株选好的大树丢去,蛋破即砍倒树做准水,若蛋不破,就另选树。装相后棺材在家中停放一两天后即行安葬。葬时亲友寨人均来帮忙把棺材抬到黎外,用一鸡蛋向地上丢去,蛋破刚柔地选定,不破再选。埋葬时,将棺材的头向西方,垒起坟堆,并在坟前放匕死者生前日常旧的弓象背梦之类物件,放三天后即取民养后的头三年,家人每年都上坟一次(全坟堆并献饭),三年之后不再上坟.单家也产因人家,无人帮忙时,死者家属就在室内挖一土坑,将死者埋葬,码后放火烧毁房区另迁居他地。
3.搓司起格。拉估族括意是“火葬地”。技信族在游猎时期,无丧葬活动,也无墓地。十八世纪逐渐定居后,出现了墓地及丧葬仪式。施行“火葬”习俗的拉祜族山寨或家族,寨外一般有一片山林为“火葬地”,视为神圣土地,树不欲,山不能动,违者会受到神的惩罚。有的大非地内又分设火塘。凡五族内人死去,都送到火葬塘火葬。摊前,派人到火葬地山林代木,尸体抬到火游点,按男八层女十层架好柴,中间放少许干柴引火。尸体面问下;伏在架好的柴地上,山“摩拔”(织可)杀鸡看卦,念咒范火,问时,将死者生前衣物、仅具等一问焚烬。火化后,有的不收骨灰,有的将骨灰另行坦驻里填。未成年人、孕妇、产妇、非正常死亡者,不施行大悼。
4.排司见清果比尾。拉姑族项意见“报丧”。柑桔根儿是案内成车人去世,传切是老年人病,即要向桑在报丧。近代,一般有条件的均在家门前鸣放火枪;意,塞内群众亲友闻声使知村经有丧事。全村停止生产一天。以示哀悼。同时,纷纷赶去死者家里帮助料理。对黎外亲友,则派人专程报丧。死苦(或即将断气)口小放入银子等物,称为给“日含”;然天,为他剃头、洗身、更衣,旧南布成麻布覆盖,放在堂医中树(也有用植术将n人殓停放),让亲友吊丧。来者捧~碗米,进门仅在手对死者撤少许,余下灼倒人米坛,以供吃m。停尸期间,死者家按子女人数宰杀猪、鸡大祭品。宰杀前,用绳子捆住猪、鸡的脚,将绳子的一头放在死者前,以表示让死者带去豢养,代系成守灵,同寨的青年为死者跳祭把舞,祭司为之唱招魂调,白纸扎成人形系于竿k,点燃香烛,在死吉身边祈祷。 推荐阅读: 基诺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探秘拉祜族禁忌的丧葬风俗
成年人死,不论男女均须鸣火枪,一是报丧,二是为死者灵魂开路。尸体先用清水擦洗,再用白布包裹后入棺停于堂屋,棺前摆放死者生前的生产、生活用具,并供一碗米,米上放一鸡蛋(用于选坟址或火葬地点)。尸体在家停放的时间,老年人一般停三天,其余则于当天或次日出丧。出殡前,巫师要为死者唱丧歌,叙述死者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对死者生前的为人多加称颂,并反复念诵灵魂返回祖先居地的路线及地名,以使亡灵牢记。
保持火葬习谷的村塞均有一公共火葬场,多选在村寨旁的林边平地。具体的火葬地点用蛋卜法选定,在鸡蛋落地摔破处挖一浅坑,内架木柴,尸体置于其上。木柴按井字形状层层架起,层数视死者性别而定,男性八层,女性九层,据说是因为男人的肋骨有八条,女人的肋骨有九条之故。最后由巫师或老人点火焚化。尸骨的处理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区不掩埋骨灰,有的稍事掩埋。死者生前的生产生活用具或火化,或置于尸体焚化处。
实行土葬的村寨也有公共墓地,墓址也靠蛋卜法选定。葬式有仰身直肢,也有侧身屈肢,头向东方。葬毕,参加葬礼的人带一碗米到死者家中吃丧饭。
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下葬当天,全村停止生产,各家不舂米,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对被杀、自杀、摔死、淹死及被野兽咬死等非正常死亡,一般在其死亡处就地火化或埋葬,不举行葬礼。
拉祜族丧葬习俗是怎样
拉祜族将世界分为现世世界和彼岸世界,并认为两个世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相同,人类社会就是在彼此世界相互转换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的。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人们不仅重生,而且重视丧葬。他们根据人的死因将丧葬分为正常丧葬和非正常丧葬,又按死者年龄的大小分为成年人丧葬和非成年人丧葬两种。
清康熙《楚雄府志》卷十九说,当时生活在楚雄府境内的拉祜族“遇有死者,不殓不葬,停尸而去,另择居焉。”没有报丧、吊唁和葬仪、葬礼的记载。现代拉祜族已形成了独自的丧葬习俗。澜沧拉祜纳支系成年人及其以上人员死,家人鸣枪报丧。旧时若村寨头人死,除鸣枪外,加放土炮报丧。人们听到枪声后纷纷前来死者家里吊唁。家人用白布裹尸停放于正堂,脚朝正堂上方,头朝正堂门,表示死者及其灵魂还在家里。棺前供有死者生前用过的用具。停尸期间要在死者平时吃饭时间献饭,若死者配偶已故,要在桌上放两双筷子。澜沧、景谷、镇源拉祜西支系和老缅支系则认为,人的死期早已定好,人死当日即埋葬之期,因此有当日死当日葬的习俗。多数拉祜族地区都有人死停尸、择日而葬的习俗。新平拉祜族死者年龄越大,停尸时间越长。
杀牲奠祭也因地而异,如新平拉祜族除杀羊外还杀一头小猪,据说老人死后需要猪拱出水用。吊唁活动中,有的地方唱挽歌,而有的地方则不唱。唱挽歌的人要熟悉死者生前的生活特点、性格和事迹,同时要知道本民族的迁徙史,从死者家里唱到祖先发祥地,又从那里唱到死者家里,最后划定彼此世界的界限。
葬式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多数拉祜族地区有公共墓地和火葬场,一些地方有家庭墓地和火葬塘。元江拉祜族将坟地选在有野果的山上,传说他们的祖先是抱着野果树死的,后世死者只有葬于野果树旁才能找到其祖先。(《玉溪地区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各地有抛鸡蛋选墓穴的习俗,鸡蛋破碎处则掘墓而葬,以石垒坟为志,不立碑刻字。澜沧一带拉祜族火葬一律用湿柴,由丧家亲属准备,若死者为男性,备用柴堆成八层;若死者为女性,则堆成九层。尸体焚化后又将死者生前用过的物品烧掉。焚尸后第二天拾骨放入棺材,在火葬场附近安葬,个别只将骨灰收拢成堆即告葬毕。老年死者抬到山上火化,晚辈死者则抬下山火化(但一些村寨凡36岁以上的人死亡不行火葬)。火化数日后,收骨灰择日而葬。各地拉祜族有举行隔魂和复山仪式的习俗,其内容多为安慰死者,让其安心在彼岸世界生活,让现实世界的人们吉祥安康、人丁兴旺。
多数拉祜族节日庆典时在家中祭祀祖先,没有上坟扫墓之习俗。拉祜族对寨外自杀、溺水或因事故死亡的人视为非正常死亡,就地掩埋,不用棺材或白布裹尸,只用死者生前用过的被子等裹尸而葬,甚至砍荆棘垫坑底,以免人间再发生类似现象。双江县拉祜族青年人和非正常死亡的人实行火葬。推荐阅读:纳西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拉祜族民居特点
☑ 拉祜族的风景特色
☑ 拉祜族的民族风俗
☑ 拉祜族服饰特点介绍
☑ 拉祜族的节日有哪些
☑ 拉祜族的文化艺术
- 上一篇:壮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 下一篇:锡伯族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