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什么意思

时间:2015-10-19 10:05:13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夏至节气这天中,在北半球的一边,这天的白昼会比较短,那么在其他的地方也是如此吗?夏至气候特点是如何,对于夏至的相关由来到底是如何?夏至的气候特点又是怎样?下面一起起来看看吧。

夏至什么意思

夏至什么意思

  什么是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注意事项介绍

  在此时节,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吃过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此外,夏至时节又是多汗的季节,人体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故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咸味以补心。 推荐阅读:清明什么意思 

  夏至的气候特点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夏至是一年“四时”之一,民间常以这一天的天气查验农作物的收成。如夏至在农历月末或夏至日有雷雨,那是歉收之兆。但这种说法似乎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

  有句俗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然后还要在这天称称体重,吃面条、禁诅咒、戒剃头. 推荐阅读:谷雨什么意思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在夏至养生吃什么
  ☑ 夏至吃三笋你知道是哪三笋吗
  ☑ 夏天夏至空调病的症状
  ☑ 夏至夏季吃什么水果好
  ☑ 夏至凉拌菜有哪些
  ☑ 夏至针灸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