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仫佬族的民风民俗

时间:2015-07-28 13:44:30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我国的56民族之一,大家对于仫佬族的民风民俗了解多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有关仫佬族的民风民俗到底有哪些吧。

 关于仫佬族的民风民俗

 关于仫佬族的民风民俗

  户户相连的仫佬族民居

  民居

  仫佬人居住的总体特点是“聚族而居”。同姓的大都住在一个村子里,如果一个村的居民虽同姓但不共祖的,也必须分段居住,相互不混杂。例如谢村居民,虽全姓谢,但远祖却是三个人(民间俗称三大户),因而,三大户的子孙将该村分为上、中、下三段,界限分明。

  仫佬族聚居区内,山岭绵延起伏,武阳江、龙江流贯其间。在大石山与土山丘陵的交错中,有纵横不等的峡谷平坝。仫佬族的村落多为背靠石山,面临田垌,村后的石山大都封山育林,村边有一些古树,点缀着乡村的风景。仫佬族的每个村落以每村60户以上的居多,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多在三、五里以内。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每村都筑有高两层楼的炮楼,这些围墙和闸门如今仍可看到遗痕。

  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墙基以火砖砌成。火砖砌基,泥砖砌墙,栋梁、桁椽等都用木料制作,屋顶盖瓦片。屋内有楼一层,但不住人,作为谷仓或杂物房,人大多居于地面。房屋的建筑形式多为一排三间,正屋的正面大都留有天井;房屋地基如果宽敞的,还有一座一排一至三间的下座(即下屋)。

  在罗城县四把镇,还保留着部分仫佬族的民居。

  独家独院,有门楼,有围墙,中隔天井,很明显,这是借鉴汉族民宅的建筑特点,但细致观察,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仫佬族本身的特色。

  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正南正北”。各家各户的门楼与正屋,朝向不一致。这是由于仫佬先人迷信风水,认为某年建屋某向吉利,门楼就朝这个方向建。

  再一个特点就是“户户相连”。虽是独家独院,但户与户之间都有侧门相通,出正屋后门,就是后邻家的天井,除有巷道相隔或独立建房者外,全屯数十户,几乎可以串通无阻。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邻里平日交往,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旧社会兵灾匪祸频繁,打家劫舍的事时有发生,家家有门相通,便于走避和互相救援,这从一

  仫佬族的民居,多是火砖墙、青瓦面,很少用泥坯、干打垒,茅草房更鲜见。这与仫佬山乡盛产煤炭有关,这些火砖,用煤矸石粉掺和白泥烧制,煤矸石有一千多大卡的热量,烧制过程中自燃,烧出的砖硬度大、结实耐用,仫佬人发明的“特大”火砖,一块顶普通的火砖五六块,砌起墙来省工、省料、省钱、省时,十分坚固。

  仫佬民居多以石灰抹墙,内壁下方,以煤灰批荡一米多高,刻上砖纹。内壁上方和大门上壁,顺势均衡地绘上花鸟鱼虫麒麟龙凤,写上几首唐诗宋诗。

  建屋

  仫佬人家建筑房屋,大都要准备三年,先将所需材料备齐,然后养一两头大猪,作为建屋时的菜肴,造屋时,同族同屋的亲朋大多来帮忙,主家只招待酒饭不付工钱,来年别家建屋时也去帮工,称为“还工”。

  仫佬人家进新居非常讲居,新屋落成后必先择吉日,进新屋的前一天,先请法师主持法事,举行祖宗进新居仪式。其过程如下:法师把原来的香火案上香炉里的一部分香炉灰取出,放进新香炉里,新香炉底放几枚钱币,然后点燃一束香插放炉中。法师念完符咒之后,把两张沾有鸡血的纸钱贴在香炉上,最后带领主家男男女女护送香炉入新居,安在神位上。

  吉日清晨,主家长者先到新居里烧一大堆火,火燃烧得越旺盛就越吉祥,也就预示将来人畜兴旺,五谷盈仓,财源茂盛。然后把家里的最好的东西和最新的东西装进新箩筐里,全家人都穿上新衣裳挑担新箩筐进新居,这样就会百事如意,万象更新了。天大亮之后,亲戚朋友持“米担”、“花红”、“财礼”等前来祝贺。共同饮宴并设歌坛对歌,到第二天天亮,歌声阵阵,更增添喜庆的气氛。

  仫佬族的百里煤乡、地炉、煤砂罐

  百里煤乡

  仫佬族聚居的罗城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人们称之为“百里煤乡”。煤层很浅,有的暴露在地面,有的仅一两米,最深的也不过二三十米,挖掘成本低。煤质地颇佳,多属无烟煤,过去称为白煤,硬度大,热能高,每公斤高达八千大卡。家庭用煤十分方便,价格便宜。自古以来,煤对仫佬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采煤是仫佬人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一环,而用煤更是仫佬族人民的独特创造。

  地炉

  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炉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烧火的生活设备,挖地炉烧火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明代嘉靖年间的田汝成在其所著《炎徼纪闻》中就对仫佬人家的地炉有所记述。即使现在住房条件现代化了,家家户户还保留着传统的地炉。

  地炉一般打在厅堂前侧大门与房门之间,先挖个约一米深的大坑,用砖砌底,中隔炉桥,再砌炉膛,膛旁埋个热水罐,膛后留个煤灰坑,上盖活动板,炉口、罐口、活动板均与地面齐平,最后填平炉周围,表面打上三合土即可。

  这种地炉,昼夜有火,一炉多用,煮饭、炒菜、沤沤猪潲、熬酒均可,特别是地埋陶罐中的水四时滚热,洗脸洗手脚,洗澡,随时可用,十分方便。冬天还可以取暖、打边炉(火锅);炉火的热能通过炉口、地面、罐水向空间散发,即使数九寒天屋外滴水成冰,室内亦温暖如春;夏日打开窗户,让山风吹入屋内,炉火热气很快消散,气温如同寻常一样,无甚闷热。排出的煤灰,拦上适量的石灰,用来打地坪、荡墙壁、制煤砖、砌砖墙,不仅可以节约资金,而且具有保温、防潮的性能。农妇种棉花,常用煤灰拦合人畜粪尿点播棉籽,据说可以增产、肥田。

  煤砂罐

  煤砂罐的制作也是仫佬人独特的创造。煤砂罐是以煤矸石、白泥制坯,放到煤窑里烧三天三夜后,再和入松树枝烧釉,夹生的松枝冒出了一缕缕青烟,给煤罐釉上一层黑亮的釉壳,光彩夺目,乌黑发亮。罗城的煤含硫量高,铁锅铝锅用不了多久就腐蚀坏了,煤砂罐则坚固耐用,百年不坏。因此,尽管现在各种金属锅品种丰富、价格便宜,仫佬人还是离不开用了几百年用惯了手的煤砂罐。推荐阅读:关于纳西族的民风民俗

  仫佬族的教育

  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是一代廉吏于成龙任第一任知府的地方。这里浓浓的民族风情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丰融为一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就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罗城城北,有一座高山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名曰“凤凰山”,山的颔部有一个大岩洞,略呈长方形,酷似一本书,前人把它列为“罗城八景”之一,称为“丹凤御口书”。凤凰山左侧有一座砂石岭,略成圆形,人们称之为“凤凰蛋”,凤凰山后有一座小石山,酷似振翅学飞的小凤凰,人们称之为“小凤凰山”。民间传曰:凤凰昼夜口衔书本,在仫佬山乡巡游,传播文化,给仫佬人以聪明智慧,凤凰年年产蛋,孵化出一只只小凤凰,飞出仫佬山乡,所以仫佬族人才辈出。

  传说反映了人的愿望,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民族。

  仫佬人常年以稀饭为主食,又因好酸,帮家家备有酸坛和捣酸菜的陶钵子,用在钵边刮酸菜的筷条常常被磨刮得尖尖的,当地文人墨客便戏谑罗城有三尖:山尖、筷子尖、笔头尖。这笔头尖自然是指这里的人文化程度高,秀才多。

  重教是仫佬人的传统,仫佬人的香案上常写着这样的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早在明清时代,仫佬的书院和私塾便很发达。明洪武二年,这里大办塾馆,私塾逐渐遍及圩镇及较大的乡村。清朝乾隆四十年复建凤岗书院。据记载,明清两代,仫佬族地区科举及第和选贡入仕者达249人。在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该民族大学生所占比例仅次于朝鲜族。近代史上,仫佬族还出过许多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加入“左联”的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周钢鸣和著名作家、原香港《文汇报》副总编曾敏之。近年摘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鬼子、获“中国曹禺文学奖”和“文华剧作奖”等多项全国大奖的作家常剑钧等作家享誉全国文坛。仫佬族作家已有70多人,作家在本民族的比例高于其他民族。

  在仫佬山乡,乡乡有“秀才村”,村村有“秀才屯”,大学生越来越多,有的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上大学。被誉为“秀才村”的东门镇凤梧村上凤立屯现有196户仫佬族人家,大学生67人,中专生56人,高中生87人,初中生193人。

  重教是仫佬人的传统。 在明清,仫佬族的书院和私塾便很发达,不少人通过科举入仕。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比之祖先更甚。罗城年财政收入仅四千多万,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各级学校建设标准之高,却远非广西其他富裕县可比,教育成绩更是在全区遥遥领先。在少数民族地区,能像罗城这样达到“小学升初中率100%”的凤毛鳞角;区重点中学“罗城高中”去年考上全国重点线101人,其中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上本科线158人,上线率47.5%。

  “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罗城四把镇四把村75岁的仫佬族老人吴昌寿的话代表着仫佬人的普遍心态。“我家祖宗三代,代代勤劳节俭供子女读书,现已有10个大学生,其中我老弟吴昌考大学毕业后在中南民族学院当教授。去年,我孙女吴欣丽又以高分考取北京邮电大学,其实她的分数比清华的还高呢!

  仫佬族对于教育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学历教育,他们理解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因此,罗城的成人文化科技教育普及很红火,全县13个乡镇141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有农民文化科技培训中心。现有6781名农民有《绿色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证书》,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45%。 推荐阅读:关于羌族的民风民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 海南的民风民俗风情特色
  ☑ 仫佬族民居特点
  ☑ 仫佬族的风景特色
  ☑ 仫佬族的民族风俗
  ☑ 仫佬族服饰特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