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习俗

时间:2015-05-09 14:59:19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物,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

  对于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的说法,民间故事的说法则更加多彩多样,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 

  一说是嫦娥奔月。有了嫦娥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夫君后羿,以及后羿射日。有点死脑筋的后羿,太阳都能射下来,老婆却没能看住,被不屑之恶徒给逼到了月亮上,从此过上了两地分居、永无相聚的非人道日子。于是,月饼便成了寂寞嫦娥与夫君后羿彼此思念,梦想团圆,寄情喻意的物品,当然还少不了白兔和桂花树,民间也就有了中秋节的时候做月饼,吃月饼来怀念他们的习惯。

  二说是吴刚折桂。倒霉的吴刚,运气不济,犯了错误被罚做无用功,每日里砍树不止,却愈砍愈结实,这里砍断,那里便已经又愈合了。他哪里知道所谓的五百丈高的桂花树原本就是用来惩罚他的,怎么可能被他轻易砍断。小人物和大人物斗,总是斗不过的,天界里也是一样的。 

  三说吃月饼的来历就有点史书的味道了。说的是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汉人,暴虐残忍,民不聊生。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于是就有了红巾军,就有了要饭娃出身的丐帮首领朱元璋,就有了朱领导下的农民起义。胜利的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被用来送信的工具就是那带陷的小圆饼。而起义的指令就藏在了陷里。从此,就有了一个来自朝廷的纪念胜利的日子,和一个被赋予了特别纪念意义的吃食----中秋节和中秋月饼。

  四说据说是流传最广最具可靠性的。唐太宗李世民为讨伐北方的突厥,大举进攻数次,终于于八月十五日那天得胜回朝,苦战数年的将士们也终得和家人、故土团聚。举国欢庆之机,有个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进贡上一种带陷的面饼。其装饰华丽,滋味甜美,太宗吃后大喜,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传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于是,就有了以后的吃月饼、庆中秋的喜庆节日。

  总而言之,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推荐阅读:端午节主要习俗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就已经与元旦的被重视程度一样了,成了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由帝王祭月节演变而来,第二种说法是源于百姓庆丰收节。

  中秋祭月,是我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记载,早在周朝,帝王就会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分别在日坛、地坛、月坛、天坛进行祭祀活动。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今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月的场所。《礼记》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其中的夕月之夕,便是指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起初只被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传到了民间。

  而另一种说法中谈到了“丰收”,即与农业生产相关。“秋”字其实也指庄稼成熟,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叫做“中秋”。这时,各种作物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寄托美好愿景,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丰收节,而八月十五又包括在“中秋”之中,因此又叫“中秋节”。看来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想中秋节应该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因为文化总是不断地在融合的。

  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据记载,古代帝王在农历八月十五祭月,正好是三秋之半,所以叫做“中秋节”;又因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因为此节日有全家团圆之意,因此也称“团圆节”、“女儿节”。还因为中秋节与“月”分不开,故又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到了唐朝,中秋节又被叫做“端正月”。

  中秋节有赏月的风俗,此风俗也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活动才盛行起来,在很多著名的唐代诗人的诗中都可以找到咏月的诗句。宋时,真正形成了赏月的中秋民俗,并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宋人赏月多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无尽伤感。不过中秋节对于宋人来说却是欢愉的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有:“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宋代的中秋,夜市通宵营业,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的一个最重要习俗是吃月饼,据说“月饼”以前叫“胡饼”,在一次中秋节,唐太宗和杨贵妃一边吃胡饼,一边赏月,太宗觉得“胡饼”二字不雅,恰巧贵妃举头望月,脱口说出“月饼”二字。从此“月饼”取代了“胡饼”的名称。北宋皇家过中秋,也喜欢吃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十分普及了。心灵手巧的饼师,开始给它加上好看的艺术图案,使得月饼更加赏心悦目了。清代月饼已经品种繁多,制作工艺也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饼象征着团圆和祥瑞,至今也是中秋节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推荐阅读:北方端午节习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简析本命年习俗
  ☑ 属鼠的人2020年农历二月运势 属鼠本命年有什么习俗
  ☑ 对繁琐习俗非常反感的生肖女
  ☑ 中秋节后运势大旺的生肖 生活工作都很圆满
  ☑ 中秋节后桃花最旺的星座 感情将会迎来很好的发展
  ☑ 中秋节祝福语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