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习俗

时间:2012-06-27 09:26:33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民族习俗

  拉扎节 从农历七月二十七日到十月初一,马集、草滩部分地区群众和景古、五户、莲麓乡的群众,过拉扎节。时间各村户不同,各家很少重复。最早是喇嘛山和曹家,最迟是景古上城门的祁家。八月十五日和九月九日,过拉扎节的村户最多。“拉扎”藏语,含庆丰收之意,即庄稼上场了。各家备酒宰牲,亲朋吃“拉扎”。但来者须带些食品礼物,送新麦面品尝,喜庆东家五谷丰登。
    婚嫁 民国以前,婚姻礼仪,须经六道正规手续古称“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民国以来,婚礼虽有简略,但还有提亲、合婚、订婚、送酒、迎娶、回门等规程。

  民族习俗-蒙古族

  饮食  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牧区蒙民的日常饮食品种及食法大至相同。蒙民的饮食品,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另有炒米、青颗炒面及米、面。城镇居民食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即多食面、米,一日三餐。平时宴请以手抓羊肉为主,稀尊客人待以羊背子、烤全羊。

  手抓肉  多用绵羊肉,也用山羊肉制做,经宰杀、剥皮后的羊体,按其骨节卸成大块,清水下锅,放把盐,煮至无血水时即可食用,作为平时饮食,一般客人或平时来人,将羊的前腿和部分肋骨招待,称为“哈”。

  羊背子   蒙古族称为“乌叉”。将羊背自中部卸开,视其大小留—定数量的肋骨(一般为3—5条)以支撑羊背使其平整,头、蹄、五脏及羊脖子相连的两根小肋骨、胸叉、羊前腿先板上的脆骨,羊膝骨等均要取除。其余部位除留完整的羊背及尾外,全部卸成大块,按照羊体原来的位置依次放至羊背下。一般招待贵客或喜庆节日和婚宴时,摆羊背子。食用羊背时,讲究吸羊尾,将羊尾切成细长条后,由客人一口吸下。

  烤全羊   相传自清朝康熙年间,由阿拉善第一代王和罗理率部自新疆移居阿拉善时带来的,以后经第三代王罗布桑多尔济吸收北京烤鸭的烹饪特点,再经过200多年各名家的不断实践,才形成现在阿拉善烤全羊的独特地方风味。阿拉善烤全羊精选阿拉善土种绵羯羊作原料,经过屠宰、烫毛、整理、添配料等十几道工序后,进行烘烤。烘烤时,采用特制的烤炉,并选用当地特有的干梭梭(蒙语为“扎格”)为燃料,反复烘烤、整理,烤出的全羊成卧姿,皮黄中泛红,香味扑鼻,皮酥脆适口,肉松软鲜嫩,肥而不腻。烤羊的吃法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先将成卧姿的羊放在盘内,端出经客人过目,然后按照皮、肉、骨的顺序依次分解装盘,由客人品尝。品尝时,配食荷叶饼、小葱、面酱等,用以招待稀尊贵客人,是阿拉善地区特有的一道佳肴。

  除以上食法外,夏季将鲜牛羊肉割成手指粗的肉条,在阴凉处阴干后可随时煮食,亦可携之旅行,阿拉善蒙古族称之为“饱饵刺”。

  奶制品:牛羊驼乳待奶挤完后用锅煮之,取其上面凝结的脂肪皮,余乳移置缸内,把取出的乳皮贮藏起来。称之为“奶皮子”。将鲜奶盛于木桶中使之发酵,用一木棒(下端钉一木板,略小于木桶),放入桶内,手持木棒不时地上下冲击,奶起泡沫后奶油分离,奶油渐渐浮于上层,即可取出,称之为“白油”。用白油炸制“酥油”。把桶内发酵的奶称为“酸奶”,用火熬煮或置于日光下,蒸发水分,使之成冻豆腐形,制成“酪蛋子”,贮藏以供冬季食用。把熬煮后的奶子兑入熬好的茶水中,熬成奶茶。阿拉善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幼,都酷嗜饮茶。

  用马奶或牛奶酿出的酒,称为“奶酒”。用蒸馏法或发酵法制成,奶酒似清水,无色透明,味酸,多饮可醉人。奶食品为牧区平时主要食品。

  食粮主要是白面、大米、炒米、糌粑。用白面做面片、炸油饼、包饺子。用大米做米饭或在煮了“手抓肉”、“羊背子”的汤里下米,熬米汤,再兑些酸奶味道极好吃。

  炒米是由糜米舂净炒熟加工制成。把炒米泡在奶茶中,再加酥油、酪蛋、糖,边喝边吃,香甜可口。炒米耐饥抗饿,故牧民特别爱吃。

  阿拉善蒙占族还食用青稞炒面制成的糌粑。在羊油内炒熟大米,然后再加奶茶,称“米茶”。

  近几年来,由于交通方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镇牧区蒙民的饮食品种及食法都有了大的变化。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在吃“羊背”前有凉拌菜、炒热菜。不过牧区蒙民最爱吃的还是长在沙漠里的“沙葱”和“沙盖”,入冬前大多数家庭腌制“沙葱”和“沙盖”。

  服饰  蒙古族人民的衣着服饰,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拉善蒙古族的服装分官服、便服、喇嘛服三种类型。官服,是有官职者穿的服装,式样与清朝褂袍套无大区别。便服为高领,长至脚面;大襟,纽扣缀在右侧,领边、襟边用各种绸缎镶沿,因男女老幼皆穿,故称便服。喇嘛服,是信奉黄教的喇嘛及其信徒们所穿的服装,其特点是黄袍、黄帽,有的披黄布,叫“褊衫”。喇嘛在诵经布法时,肩上加披黄布褊衫,头戴鸡冠式高帽。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男女的装束打扮有其独特之处。男子身着左右下摆开岔的蒙古袍,腰间束绸带,外套坎肩.腰带前系一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等珍贵晶,腰后系银鞘,内插蒙古刀和象牙筷,右边别有旱烟袋与烟管。冬季戴皮帽或毡帽,夏季戴礼帽,现在喜欢戴前进帽。脚穿长筒式、黑色或棕色皮靴,靴子前端带钩儿。手指带金、银、铜制成的戒指,年岁大点的脖子带一串经珠。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少数人穿蒙古袍,或遇喜庆日才穿蒙古袍,多喜欢穿制服及其他时髦服装。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妇女的打扮既华丽又整洁。身着不开岔的蒙古袍,已婚妇 女上套开襟坎肩,未婚妇女不穿坎肩,均系腰带,女靴样式与男靴无大区别。妇女的头饰很有讲究。头蓄两条长发辫,装入发套,分垂两侧,从坎肩的袖轮里塞进,把下面露出来。发顶分岐处带两颗大珊瑚,额上系银饰带,上面镶有翡翠、玛瑙、珠宝,称“达拉鲁格”。耳悬金银环,手戴银镯子,指上带金银戒指。这些多是王公贵族及有钱人家夫人的妆饰之物。以前姑娘们分辫好多小辫,后来只辫一条辫子,为掩藏没有装饰的头发,头上绕有各种绸丝头巾,戴小耳环。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人民的衣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天穿单褂,春秋穿夹袍与薄棉袍,冬季穿羊皮袍、羔皮袍,外披长毛羔皮大衣。

  起居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牧民为了便于游牧生活,选择水草适宜之地。随即搭起蒙古包、简易蒙古包、帐逢等,游牧生活中最舒适,最常用的是蒙古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镇蒙古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房屋。

  蒙古包:蒙语称为“蒙古勒格日”,它有大小之分,有四、六、八至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外形美观,结构复杂。包壁为圆形,高约四、五尺,围壁由几部分交叉连接的细木棍和驼毛绳扎成,蒙语叫“哈那”。蒙古包的大小由哈那数的多少而定,哈那数多,蒙古包就大,反之则小,一般有4个、6个、8个、乃至12个哈那。外用毡子裹起来,包顶为伞形,它是在已搭好的包壁上固定起一个架,固定方法是在每个哈那上配17个杆子,蒙语即“乌尼”,然后用毡子覆盖。包顶中留一圆形天窗,蒙语为“哈拉查”或“陶高努”,可通气透光,也可作烟囱之用,可盖可开。从地面到包顶高约十三四尺。蒙古包的门高三尺余、宽二尺五寸,大都面向南或向东南,挂有毡门帘,内用各种摆设装饰而成。

  除蒙古包外,还住无哈那的简易蒙古包,蒙语称为“车金格日”。还有用布或帆布制成的帐蓬,即“麦汗”。这两种居室搭拆简捷,便于迁移,适应游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牧民多数已定居,住上了土木结构乃至砖木结构的房屋,只有少数牧民在游动放牧时搭设蒙古包等简易屋室居住。

  婚嫁   阿拉善蒙古族的婚嫁礼节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婚礼有以下几个程序:

  媒妁—昔日青年男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今日蒙古族青年自己决定终身大事,但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尚可成婚。由男方请一媒人带着礼品及哈达前往女方家,征求女方家长意见,如同意,再由男方的父母亲自与女方父母商量结婚事宜。

  定亲——男方邀请4~8人,携带哈达、酒、礼品等,到女方家,问安行礼后,说明来意,给女方敬酒,并给父母、亲戚、兄弟、姐妹每人送一份礼物。双方各唱三支歌,娱乐片刻,由女方摆羊背子款待客人。待与婚礼有关的事议商定后,定亲之人即返回。

  婚前准备——双方家长商定后,由男方家去庙上请喇嘛选一结婚吉日,再去告知女方。双方开始做婚前准备,为新人制做衣服、被褥、家具等;手持鼻烟壶或香烟,邀请客人,带着砖茶、哈达,敬请主婚人(阿哈拉其)、嫂子(胡日木音孛儿根)和厨师等。迎娶——男方以8—12人组成迎亲队伍(一般娶亲所去人为单数,娶回新娘成为双数,以图吉利)前去女方家接新娘,阿拉善蒙古族称“沙盖图”。必须在婚日前一天的日落时分到女方家,既不能早、也不能迟,日头一落就到。如迟到时,女方佯作闭门不纳之状,男方诵门词,递哈达,女方才开门让众人进宴房,男方主婚人持鼻烟壶向大家问候后,就座。新郎及伴郎向女方父母、主婚人及长辈一一问候。女方献上飘有红枣的奶茶。喝完茶后,男方主婚人拿出鼻烟壶请安问候说明来意,向女方宾朋敬酒,并向每人赠送一份礼物。行礼后,双方各唱三支歌,喝喜茶。然后女方设宴招待客人,大家喝酒、唱歌,至到天亮。

  送亲——待嫁妆准备就序后,新娘打扮好,蒙上头纱,由嫂子领着进设宴房,新郎新娘品尝羊背子。之后,新郎叩见岳父岳母,岳父母送给女儿,女婿礼物,女儿就要开始告别父母、亲戚、朋友,唱《离别苦》、《辞行歌》时,迎亲嫂子替母亲唱《嫁女歌》,歌声一落,迎亲的人们一起出来,相互敬酒准备出发。送亲的人们带着新娘的嫁妆及陪嫁牲畜,绕蒙古包一周,先在前策马疾行,此时新郎等急出门上马追逐,驰至男方家。

  迎接新娘——迎亲、送亲队伍到之前,男方派人在路上迎接女方。待客人到时,先端出一壶洁白的奶食品,让客人一一品尝。送亲人们到后,直接进设宴房,向在座的人们请安问候,喝茶。新郎、新娘及双方的嫂子拉着驮有嫁妆的牲畜到新房门口。女方嫂子到设宴房,手持鼻烟壶请新娘的公公婆婆到新房,公公婆婆到新房,点燃火后又退出。在新房门口铺好毡子,面朝东方跪拜天地。
  新房礼——拜过天地后,嫂子们要领新娘进设宴房,新娘头上蒙有红纱巾,而且被二人拉展的彩帐遮住,女方的和力莫尔其(婚礼诗人)走在前头,其他送亲人跟在后面。欲入门时,两个男孩闭门不让进,这时双方要进行问答对词,亦经双方和力莫尔其的再三争问对答后,方给开门,迎新娘进屋。新娘隔着彩帐,借嫂子的手递鼻烟壶问候并跪拜公公婆婆及其他长辈。然后敬酒献哈达,行过礼后,新娘返回新房。双方各唱三支歌,相互敬酒。大家喝过茶后,男方亦设整羊席款待双方客人。喝酒唱歌,气氛非常热闹。这时,两位新人已由嫂子领着到新房歇息了。

  新房之茶——次日早晨太阳一升起,嫂子请两家客人到新房喝茶。父母、亲戚、朋友均带礼物到新房。新郎新娘向来者一一问安敬酒,来者给两位新人送礼物并祝福他们,然后在新房摆设羊背子以款待,喝酒、唱歌,极为热闹。待新房宴席过后,客人返回设宴房。

  客人返回设宴房后,女方主婚人当众宣读嫁妆书(记有陪嫁物品及牲畜),然后交给男方主婚人,男方主婚人接过后再交给新郎。最后,每人都要吃满满一碗特做的“肉粥”,阿拉善蒙语为“夏布尔布达”。吃过后女方客人要辞行告别,这时男方父母送给每人一份礼物,为报答母亲养育之恩,送新娘母亲一峰骆驼或一匹马。

  女方客人走后,男方重新设宴款待客人和帮了忙的一些人并回送礼物,表示谢意。女方待送亲队伍返回后,也要设宴,送礼,致谢帮忙的人们。客散后,婚礼告终。

  阿拉善婚礼按以上程序进行。阿拉善北部和西南部婚礼习俗,内容及程序基本相同。

  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阿拉善蒙古族青年得到了婚姻自主权,阿拉善蒙古族传统而古老的婚姻习俗在逐渐改变,叩头跪拜天地改为向主婚人、父母及来宾三鞠躬,赶着陪嫁牲畜去送亲等繁琐的旧俗和项目也日益减少,现在城镇、苏木的一些地方仍保持着定亲、成亲以及其它一些欢乐而有趣的婚礼仪程。

  丧葬   阿拉善蒙古族的丧葬仪式极为简单,贵族、喇嘛及平民的丧葬也有所不同。

  王公贵族去逝后,把遗体装入木棺,在家中放置7天,焚香念经,不停地奏哀乐。待出灵之时,有80人抬着前去安葬,死者的子孙全身着白孝服前去。若有一达官贵人去逝后,他以下的官员及平民百姓都要戴孝致哀。喇嘛及贵族死后多行火葬。

  平民的父母,长辈去逝后,从庙上请来喇嘛念经超度数日,择安葬之地,定出灵之时。遗体在家中放置3至7天后,经窗户抬出(不能经门抬出),驮在驼背上,由子女们步行牵着骆驼送到安葬之地,以扎格(梭梭)引火,焚化遗体,直至完全烧尽为止,焚后由拾骸人拾其遗骸装入小罐,随地掩埋或送庙上匿葬。也行土葬或野葬。待安葬遗体的人们返回时,留在家里的人在离家远点的地方,点起两堆火让他们从中走过来后,端来一碗奶食,让每人尝一下。送给念经喇嘛一峰骆驼或一匹马,送拾骸人一峰二岁驼或一匹二岁马,以表谢意。

  阿拉善蒙古族在父母、长辈去世后,子女们要守孝49天或100天。在这期间,见客人不行礼,不参加婚礼和宴请,不能剃头刮须和梳理头发,更不能宰杀牲畜。

  葬法有三种:一是土葬,即死者躺于木棺或坐于木棺中,挖一深坑,进行埋 葬。二是火葬,把遗体移置旷野,以柴禾引火焚化。三是野葬,将死者的遗体弃之人迹不到的荒野,数日后家人前去视看,若遗体被兽禽食尽,为大吉,否则还要请喇嘛念经另想办法灭尸,这种葬法很少用。

  祭祀  阿拉善蒙古族除在家中敬佛、祭佛外,每逢庙会必要参加。传统的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是祭敖包活动。在很早以前,蒙古族人民的祖先在打仗出征前要祭敖包,在敖包上献上酥油、鲜奶等最珍贵的物品,以祈祷能打胜仗,马到成功。至今,阿拉善蒙古族人民还保持着这一传统的礼仪。

  敖包系用石块堆积的圆形物,沙漠中无石,就用树枝、梭梭(扎干)在沙滩高处堆成堆。在敖包正中插一木杆,上悬藏经文旗帜。敖包大小不等,高者有一丈多。祭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的标志,以后又成为牧民群众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牧地境界敖包多由旗王或苏木、巴格官方建造。路标敖包多为牧民自行垒起,做为游牧地界或标志之用。牧民祭敖包只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它敖包则不祭。据建国初不完全统计,阿拉善旗有145个敖包(其中不包括有些寺庙祭祀的敖包或做为地标的敖包),较为有名的有阿拉善旗的诺颜敖包(王爷),将军敖包(延福寺),巴音笋布尔敖包(南寺)。额济纳旗则有巴音宝格德等8个敖包。

  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牧草近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祭敖包时,王公、喇嘛、黎民都要参加。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水旁扎房诵经。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身穿节日的盛装,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先由头人代表部落献牲洒血,称血祭。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从左向右绕敖包三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等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

  祭礼仪式结束后,开始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民族棋类等比赛娱乐活动。大家象过年一样高兴,男子尽情喝酒作乐,女子则唱起民歌助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阿拉善蒙古族人民还进行祭敖包活动,不但保留传统体育项目,还增加了赛诗、赛歌、放电影、物资交流等内容。

  礼节  阿拉善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凡来客,不论相识与否,全家老少皆出门迎接。宾主互相问候“塔赛音白努?”,“赛音、赛音、塔赛音”(躬腰,大臂下垂、小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上)。随后,主人热情谦让客人进蒙古包。进蒙古包后坐在右边,上首即北面,多为尊长者所坐。宾主各取出鼻烟壶(蒙语为“胡壶热”),鞠躬互换,举到鼻端之后互还,同时还念念有词地互相问候片刻。如拜见父母、长辈或逢喜庆场合时,均以哈达相献,以表示敬重之意,现在仍保留着这些传统礼节。

  在寒喧的同时,主人摆好奶食及馍馍,献上奶茶,请客人食用,客人则用右手接过奶茶,对主人的敬献不可推让。喝过茶后,主人要给客人敬酒,客人用双手接过喝毕后,还要给主人回敬。

  如果尊贵的客人或远方的客人在蒙古包就餐过夜或住上几天时,主人将用“手抓肉”等食品款待客人,席间唱歌,相互劝酒、敬酒。

  客人告别时,常常是举家相送,并道别“赛音雅巴赖,巴依尔太(再见)”,客人道:“赛音萨特吉白!”

  阿拉善蒙古族有一种“阿卜该拉呼”(称尊号)和“绰勒拉呼”(称绰号)的习惯,每个人一般都有名字尊号,人们喜欢叫尊号,而不叫原名。

  禁忌   在阿拉善蒙古族的习俗中,讳忌较多。比如: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您”(蒙语为“塔”)忌称“你”(蒙语为“其”);忌叫长辈的原名,或用其它记号代替,或称尊号;蒙古族视火为最神圣,最高尚,所以忌往火里扔垃圾、倒水和吐痰;讳忌从火、锅盖、盆子上跨过;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蒙古包时要把马鞭放在门外,入蒙古包后坐右边;有客来时,忌手持空具或端着垃圾迎面而去;离蒙古包时,要等主人回去后才上车或上马;吃肉时刀尖不能对着客人放,也不能把刀子放反,给人刀或剪刀时,忌把刀尖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或门上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能进去;忌吃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马肉;在祭过灶后的三天里,忌从家里借给或送给别人东西;给客人敬酒行礼时,忌不戴帽、不穿外衣等等。还忌浪费五谷粮食。盐、葱、蒜、辣椒等物,相互不能直接过手,否则会结仇。

  现在,在日常生活中阿拉善蒙古族还很注意有些禁忌,尤其是年岁大的人们,不但自己注意,还时常要求和提醒晚辈注意。有些禁忌在不断的改变和消失着。

  祭灶   阿拉善地区蒙古族人民每年阴历12月23日家家户户都要祭火神,即“祭灶”。在祭灶之前扫除屋里的灰尘,把屋里屋外扫得千干净净,把灶火整修好。祭灶时,要准备油炸果子、胸叉(熟的)、酒茶、松柏叶及各色绸缎头儿,五色丝线等。

  到夜晚,满天星斗时,开始祭灶。把火炉烧旺或在灶火上点一小堆柴,待火着时,在其左方或前方铺一毡或毯子,放一张桌,然后把准备好的祭品摆在桌上。摆法是有讲究的,在木盘上或铜盘里把煮好的胸叉(绵羊、山羊、黄羊都可以)面朝上摆好,用五色丝线缠绕几层,在盘里盛满五谷、油果子、酥油、奶酪、奶皮、核桃、柿饼、枣子、冰糖、茶叶和各色绸缎头儿,最上面放一条哈达,主人高举胸叉,给火神上供。此时外边儿放鞭炮,屋里的人们从主人开始给火神供糖、油果子、酒等,给火神叩拜、祈祷,祈祷来年一切顺利平安。

  祭过灶后,全家人围坐在火堆旁,喝祭灶剩下的茶,品尝所剩祭品。晚辈向长辈敬酒,父母分给孩子们糖果等,有的人家年三十还要祭灶。人们最喜欢吃的是“嘎林布达”(祭灶饭),它是在煮了胸又的肉汤里下些米,放入红糖、枣子、葡萄干、核桃仁等,煮之粘粥形,即可食用,其味道与人们吃的“八宝饭”相似,但吃时有油腻感。

  春节    阿拉善蒙古族称春节为“查干萨日”。每年到腊月中旬时,就开始作过节准备。扫除房屋灰尘,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祭过灶后,家家户户开始做过年馍馍。蒙古族多做油炸果子。阿拉善各地蒙古族做馍馍的方法,样式和摆法都有不一样。阿拉善北部一带由于交通不便,多住蒙古包,没有发酵面的条件,就放些苏打或碱把面和好后.做成各式各样,直接用油炸。准备过年馍馍及其它食物,这表示今后一年过得富富有裕。

  除夕,蒙语为“毕图乃苏尼”。在佛象前献上哈达,摆好五谷种子、糖果等供品,祭供佛祖,油灯点通夜直到天明。晚上祭灶表示迎接火神回来,但没有二十三祭灶那么繁琐,极简单。 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包饺子吃,在蒸煮饺子时都要放鞭炮。在包饺子时,饺子里包上银戒指或铜钱,如果谁吃着了表示他来年有财可得。三十晚上忌串门,晚上睡得很晚,甚至能熬天亮,老人们喜欢讲故事,年轻孩子们则玩羊踝、猜迷语等。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穿上节日盛装.在离家近的小山坡上点起火堆,献上馍馍、糖果、洒等,并向阿拉善山脉叩拜,献祭酒,祈祷自己来年一切顺利。从老年别小孩.每人都要放一颗鞭炮。在祭完天地后回到屋里,晚辈手捧哈达,向长辈及兄长拜年问候:“塔赛音新纳勒布?”长辈回问后,大家坐在—起喝新年茶。喝过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长辈分给孩子们糖果。敬酒时,先往火灶里滴杯酒,说是给灶王爷敬酒,再向天神敬杯酒。然后带着哈达和砖茶、酒等礼物给邻居乡亲拜年。从正月初三开始家家都选好日子,宴请亲朋好友和邻居。整个正月充满着节日的气氛。最忌正月初二串门。

  剪发  阿拉善蒙古族在小孩子出生后.给孩子蓄发到3至5岁时,宴请亲戚朋友,举行剪发仪式。(阿拉善蒙语为“西木格海其拉呼”或“达克塔日胡”)。这是阿拉善、额济纳一古老而相传的民俗。

  剪发时,也要选择良辰吉日,事先要请占卜者占定吉日,而且必须在所定的日辰举行。先准备一个盛有五谷粮食、枣子、果子,奶食的盘子,上面放一条哈达和一把剪子。剪发仪式开始时,小孩端着盘于或大人抱着孩子,手端盘子请一受众人尊重、有威望的客人为孩子诵祝颂词,诵毕,先由他给小孩剪发,然后到每个客人面前,让客人一一剪发,若是男孩从右边,若是女孩从左边剪,在剪一小撮头发放置盘里的同时,还要许诺给孩子牲畜或钱物等。剪下的头发不能乱扔,用东西包好,放在高处或山顶上。剪发仪式过后,摆上奶食和馍馍,向客人献奶茶。然后摆羊背子,招待客人,唱歌、喝酒,欢宴一整天。没有来得及参加剪发仪式的亲戚,无论什么时候,随到随手给小孩剪发、送礼,孩子的家长也要热情款待客人。

  事过以后,小孩的家长带一瓶酒、哈达,前去答应给小孩牲畜的人家牵牲畜。向答应给牲畜的人敬酒、献哈达时,此人要给一牲畜让牵回。

  祝寿  阿拉善蒙古族老年人从60岁(多为70岁)开始,每逢十便过寿,主要由儿女们张罗着为父母过寿。请占卜者占定祝寿吉日,待祝寿日期定后,邀请亲戚、朋友,作设宴准备。

  祝寿之日,待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贺寿仪式。先客人、后儿孙一一为老人拜寿,敬酒,献哈达,端寿礼,寿礼一般有牲畜、钱物等。拜寿后,主人向客人献奶茶,尔后敬酒、唱歌、招待客人,最后摆羊背子款待客人。

  民族习俗-回族

  阿拉善地区回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基本相同。

  饮食   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但必须请阿訇或懂得宰牲畜戒规的回民诵经宰杀,方可食用。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回族喜欢食用的菜肴极为丰富,有蒸羊羔肉、手抓肉、羊肉泡馍、羊肉串、凉粉、酿皮等。还有喝盖碗茶的嗜好,盖碗茶用料十分讲究,一般放有红枣、核桃仁,葡萄干、冰糖或砂糖等。

  服饰    一般中年以上的回族男子喜欢穿白色对襟短衣、外套黑坎肩,头戴白布无沿小圆帽。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还配带金银耳环、手镯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回族青年男女用流行时装打扮自己,只有遇节日或举行礼仪时才戴小圆帽或披盖头。

  起居   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多围寺而居。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回族很讲究居室的卫生,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为婴儿起经名   婴儿出生之后,要在3天之内请阿訇举行新生婴儿命名宗教仪式。首先由阿訇对着婴儿低声念宣礼词,然后在婴儿耳朵上吹一下,男左女右,再从伊斯兰教中所尊崇的圣人、圣女中选出一个圣名告知家人,就是婴儿的经名。这一套仪式的意义是表明一个婴儿出生后,把他由清真寺外召唤到清真寺,进了礼拜殿的大门,就成了一个当然的穆斯林了。

  男孩子的割礼   男孩子到了12岁,要举行割礼,即割包皮。伊斯兰教规定凡是男孩子到12岁就要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割去包皮开始他的宗教生活,也可以说是一种“成丁礼”。这种手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为孩子作割礼的人家要宰羊,念经请客,以示庆贺。

  嫁娶    回族的结婚礼俗,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所不同的是回族必须举行“尼卡亥”的宗教仪式。男方要向女方交纳聘礼,阿语叫“麦合尔”。成婚那天,请阿訇证婚,双方父母、媒人、新郎、新娘都到场,用阿拉伯语向父母讨口唤,问媒人是否交过聘礼,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然后阿訇念经祈祷,祝福他们白头到老。

  丧葬   回教主张薄葬,亡人不穿殓衣,更忌用殉葬品。当一个人病危的时候,要请阿訇念“讨白”,向真主祈祷,饶恕他一生中的罪过。去世后要用清水为尸体净身,再用白布包裹尸体入葬,这种白布阿语叫“可凡”。埋葬那天在坟上要做转“费达”,即赎罪仪式。转完“费达”后开始正式葬礼,将尸体装入“塔布匣子”中(是一个底层可以抽拉的大木匣子),放在最前面,头北面西,主持仪式的阿訇靠近遗体站立,其他送葬的人脱鞋排班站立。由阿訇为亡人祈祷,并领大家抬手至耳,念“赞主词”三次,然后送遗体入坟。这一天要为亡人散乜贴,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亡人家属子女都要戴孝,还要过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百天、周年等宗教仪式。

  礼节  见面时,互相行礼,问候一番;客人来家时,端上盖碗茶,摆上油炸食品,请客人品尝。

  禁忌    阿拉善地区回族的宗教、饮食等方面的禁忌极为严格。忌喝酒吸烟;忌食猪、狗、马、骡肉;忌食未经阿訇或懂宰杀戒律的穆斯林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血;忌有打架斗殴、偷盗等伤害他人的行为;忌与其他宗教信仰者结婚,若有特殊情况,须按宗教规章处理后方可成婚;忌在人前袒胸露臂。

  节日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节日则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开斋节:封斋期满为开斋节,也叫“尔德”。按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须在回历9月戒10月。斋月期间,日出之前进餐封斋,日落之后进餐开斋,白天不饮不食。回历10月初1为开斋节。这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要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欢度这一节日。开斋节的上午穆斯林都要沐浴净身,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听阿訇讲经布道。会礼罢,穆斯林们分头去游祖坟,念“琐尔”追悼亡人。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传统食品,馈赠亲邻,互相祝贺,一般要庆祝3天。

  古尔邦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牺牲献身”的意思,也叫“宰牲节”,回族把它叫做“忠孝节”。它是由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即真主)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勒献祭,当伊卜拉欣忠实地执行命令的时候,“安拉”又命令天使送来一只羊代替他的儿子。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将回历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演变为伊斯兰教信仰者们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家家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然后宰杀羊只,祭献“安拉”。人们走亲访友,互赠油香,祝贺节日。

  圣纪节:相传穆罕默德出生于回历纪元前51年(公元570年)3月12日,逝世于回历纪元后11年(公元632年)3月12日,因此“圣纪”又称“圣忌”。这一天也要宰牛杀羊,设宴聚餐。实际上回族把这一天当成圣忌而过的,把它当成忧伤的日子。这天穆斯林们赴清真寺沐浴更衣,作礼拜,听阿訇诵经,赞颂圣人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的功绩。

  除以上节日外,现在阿拉善地区回族人民也过元旦、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

  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习俗    阿拉善地区还有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俗称“蒙古回回”。他们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同于蒙古族,信仰习俗同于回族。相遇时,有时用阿拉伯语互致“色兰”(意为平安)问候语。少数词汇如爷爷、爸爸、嫂子、姐姐等,还用突厥语称呼。

  阿拉善“蒙古回回”除过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外,还过春节、元旦、中秋节等节日。

  他们在服饰上面大有改变,服装除了个别人以外,都同于蒙古族,但装饰方面有些不同于蒙古族。男子纯属蒙古族打扮。“蒙古回回”女子,两条发辫披于后背,左右两鬓各垂三条珍珠串链,前额上方嵌有一金属制作的方形八角宗教图案,其中横排镶有三颗大红珊瑚珠子。

  饮食一般要求很严,只吃由阿訇宰杀的驼、牛、羊、鸡、兔、鱼肉,不吃猪肉、死畜肉,不吃各种牲畜的脑子、血等。到异教徒家中一般不吃东西,不乱用食具。他们与当地其他蒙古族一样,食用奶食品。

  以前居住蒙古包,现在多住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日常所用坐骑、用具等与蒙古族相同。

  阿拉善“蒙古回回”的婚礼基本上和当地蒙古族一样,不过要由阿訇主持婚礼,还有少量伊斯兰教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们一般不和异教蒙古族、汉族通婚,如有通婚者,必有一方要改变宗教信仰。总之,不许两教同处一家,一般要求对方加入伊斯兰教。同回族通婚不受约束,但由于地理、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同,两族通婚者也不多。
  “蒙古回回”的葬礼纯系伊斯兰教习俗。由阿訇念经、洗尸、白布裹尸、采用土葬。

  满族

  居住在阿拉善地区的满族人民,风俗习惯和民族特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受和硕特蒙古族习俗的影响,形成了满蒙相混的生活方式,还有一部分满族已成为蒙古族。阿拉善满族是从北京而来,所以他们的生活习俗中也掺夹着北京汉族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在此只记居住定远营(现巴彦浩特)满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饮食  定远营满族的饮食习俗中不仅有民族特点,也有着北京贵族们的饮食习惯,设宴时,不但准备各式菜肴,还在中间放一火锅,火锅中料菜丰富多样,供人们慢慢品味。还喜欢吃烤羊,这是满、蒙合璧的传统食谱.只有在盛大宴会时才准备。平时多吃包子、饺子,肉类有牛、羊、猪、鸡、鸭、鱼肉等,而且多用烹饪技术制作。后来,受和硕特蒙古族的影响,摆羊背子,吃手扒肉、羊头肉,还食用奶食品。现在的生活习惯与巴彦浩特汉人基本一样。

  服饰   定远营满族的服装分礼服和旗装。清朝时期,男子从头顶辫一长辫,下接黑绸穗。平时,头戴黑绸顶帽或礼帽,身着开岔满服,上套坎肩或绸棉袄,脚登绒、皮、布靴。满族姑娘穿不开岔、不系腰带长袍,辫一长辫,用红头绳扎起来,戴耳环、戒指等首饰,穿尖头靴,以后改为穿鞋。已婚女子把头发盘起来,用簪子、夹子、花儿、垂饰等装饰,身穿不开岔长袍,上套坎肩或宽袖绸棉袄,脚穿尖头靴。遇喜庆节日,无论男女都要穿官服或礼服。男的以官位区分穿戴官服,女的则用最美的服饰打扮自己。到民国时期,有好多满族已融合为蒙古族,他们的穿着打扮也有蒙古族的特点,如:男子带鼻烟壶、刀、烟咀,女子穿蒙古袍,辫蒙古式辫子。有的男女纯粹穿汉式短衣。现在巴彦浩特满族的穿着打扮与汉族完全相同。

  嫁娶  阿拉善满族不管阶层、民族之分,双方满意,男方请一媒人,带着礼物去女方家提亲,得到同意后,再带礼物去定亲,商定婚日、范围、形式等。满族嫁女时,要给姑娘陪嫁三年的衣服,被褥由男方准备。

  遵照旧的习俗,满族在结婚时,必须恭请郡王,但郡王自己不去,派一亲信前去参加婚礼。结婚那天,迎亲人们带着礼物到女方家时,女方闭门不让进,这时双方的婚礼祝颂人进行对答,争答片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去。喝过茶、行过一切礼仪后,带新娘返回。新娘到时,前面铺一红毡,新郎新娘拜天地,夜晚两新人分开就寝。次日新娘不能踏出门外。第三天款待女方客人。新郎向女方亲戚敬酒、

  献礼时,一一称呼并跪拜。当晚,吃过饭后,两新人由嫂子铺床,合枕而睡。婚后,不须他人在新房就寝和铺盖新人的被褥。满族很尊重女婿,所以作为女婿有权参加重大或一般宴请。

  丧葬  满族的丧葬礼俗,在临终的最后时刻,从炕上移之地下,忌在炕上死人。过世后,请人将尸体装入棺木,停尸三天,期间要点香烧纸,向死者贡敬祭品等,还请喇嘛或和尚、道士来家里念经。同时,要请占卜者选定出灵之日、方向和坟地等。在定远营,过去有安葬阿拉善王灵的新旧两个园子,阿拉善满族属贵族,安葬时也要在此选地,后人安葬死者要靠近祖先的墓地。如要重新找墓地安葬,须请喇嘛视看、念经后方可。郡王去逝后,灵柩由16名权威人士抬出;若是普通人,按他的政治地位的高低,分别由4人、8人或12人,身着白孝服抬出。出灵之日,死者的远亲近邻都要前去参加葬礼。阿拉善满族行土葬,埋葬时挖一深坑,把棺木头朝北放于正中,旁边放死者所喜爱的贵重物品和喜欢吃的食物,然后用土填封墓穴。在为长辈戴孝期间,晚辈不能外出与人来往,不能串门,不能往外送东西,不可参加欢宴等。胸前或袖上戴孝,过一七、三七、四七时,都要请喇嘛、和尚念经,有的人家还前去寺庙,请格根、活佛念经为死者安魂。每逢年三十、清明节要到坟上焚香、烧纸、扫墓、祭奠亲人。

  礼节  阿拉善满族具有重礼貌、恭敬和蔼的性格。他们尊重主人,孝敬长辈,长辈爱护晚辈,作为子女要听从父母教诲,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懂礼貌的人。在喜庆日子里,拜望长辈时都要恭拜请安,献哈达、送礼品。

  传统节日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腊八节等。

  春节 大年初一先拜见郡王及夫人,再拜郡王的其他亲戚,要跪拜献哈达,兄弟朋友之间手捧哈达互相拜年,向长辈敬过酒后献礼物。满族过年最讲究吃包子、饺子,从初一到初四吃包子、饺子。

  元宵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观花灯。

  清明节   三月清明,到坟上焚香烧纸祭奠亲人。

  腊八节   腊月初八,吃用肉、糖、果制成的“腊八粥”,过腊八节。

  阿拉善满族腊月二十三,用整鸡或胸叉祭灶。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民族习俗之朝鲜族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