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农民革命史一位伟大的人物,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洲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5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刺杀。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李自成吗?
李自成简介——农民革命史一位伟大的人物
李自成人物简介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崇祯二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
李自成
李自成
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1643年(崇祯十六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 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洲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永昌二年)在湖北通山 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 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清,继续抗清斗争。
李自成在姚雪垠的笔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历史不是帝王将相创造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
一个人出身于什么阶级地位,就会有什么样的阶级意识。
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李自成》,他的缺点变得明显了。历史人物的李自成,不可能有那么高大,那么完美。那样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尤其不可能有那样鲜明的阶级斗争意识。在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的解剖下,这些人物显然带上了虚假、表面、单调、符号化、概念化的属性。
可以做一对比的是,金庸先生在《碧血剑》和《鹿鼎记》中,也以不多的笔墨描画了李自成的形象。一般人认为,金庸虽然着墨不多,并不成功也并不精彩,但也许更接近历史原型。
在金庸笔下,李自成有朴素的反抗意识,有宽宏的风度,也有粗犷豪放的气质。有英雄冲决罗网的豪情,有枭雄目空一切傲慢,也有帝王的权术霸道;他有成功之后忘形得意的亢奋,也有失败之后坚忍不拔的雄心。在《碧血剑》中,袁承志从对闯王吊民伐罪、出民水火的渴望到亲眼看到闯王进京后武将跋扈、百姓涂炭的失望,深深揭示了改朝换代不过是以暴易暴,揭示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真谛。这样一种历史观,显然要比姚雪垠的把农民起义看成是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对抗来得深邃得多。
承认这一点是一种痛苦。这好比一个勤勤恳恳的老人穷毕生之力所构建的宏伟建筑,无意间却被顽童的一泡尿冲得支离破碎,原来这看似恢弘的大厦是建筑在沙滩之上。
然而,难道因为这一点缺陷,《李自成》是否就是一部不再有历史地位的作品?它还没有完成,已经成了明日黄花,赞扬之声犹在耳,转瞬已被历史抛弃。
然而,它毕竟以近千万册的发行量影响过一代人,那许多剽悍、粗犷、豪迈、阴鸷、深邃、苍凉、悲慨、无奈、颟顸、骄横的形象,构成一幅明末山河破碎的群雄图,这方面的成就,未必能被轻易抹杀。
在起义军内部,李自成作为第一主角,也许只能打75分。毕竟作者对他所深深热爱的英雄,寄予了太多的提高。但是到了第三卷,时代给了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情节的发展也必须要深入展示李自成弱点的一面,所以这一形象有了新的发展和丰富。在慧梅出嫁和水淹开封事件中,李自成体现出了一定的封建君王意识,显出其草率、急功近利、脱离群众的一面,他与李岩的断断续续的小分歧也在为他的最终的大悲剧铺设着伏笔,但是,毕竟前两卷过于高大、坚忍、睿智、成熟的描写重创了这一形象,到了第四五卷,姚雪垠把更大的笔墨倾注在这一人物身上,但是输得更惨:李自成变得多疑、暴戾也就罢了,无法忍受的是那种彻底的无能,在进京之后,他就陷入一种处处挨打的厄运,却从没有一个还手的机会,而且他一直镇定自若的气度、乐观必胜的信念、坚韧不拔的勇气、知人善任的智慧也荡然无存,这种转变让人感到是如此地不可思议,因而从总体看,李自成形象的塑造并不成功。
主角的失败对一部小说的重创往往是致命性的。后来我看到意大利小说家迪奥乔万尼的小说《斯巴达克斯》,我突然感到很震动:也许姚雪垠的失败并不在于他把李自成写地多么完美,而在于不够深刻、自然、生动、真实。翻开明史,可见如是一段话:“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部下共甘苦。”虽寥寥数言,犹见其人风采。清人修史,虽称其流寇盗贼,春秋笔法再怎么个举重若轻,想来心底对他还是佩服的紧。
李自成的部将们和他具有相似的处境,但他们在创作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因而也就更加成功:刘宗敏的剽悍刚硬的大将风度,李过处变不惊的冷静以及他的严厉冷酷,郝摇旗粗犷和豪情,袁宗弟的孤胆英勇与矫捷身手,刘芳亮武艺超群、赤胆忠心却有点拘谨和羞涩,田见秀则是身在军戎心在佛门,这一批线条刚劲的英雄群雕,个个给人栩栩如生的印象,也许是水浒、三国之后最好的英雄。
群雕图,至于他对战争的描绘,远远超越了《三国演义》中“大战多少回合”的戏剧性描述,而是有远景、有近景、有特写,有各个局部战区的描绘,也有恢弘视野的鸟瞰。这种战争描写方式,里面有托尔斯泰、雨果等人的艺术,对于中国小说来说,无疑是一种开拓。
姚雪垠对这一点也十分自负。他的这种自负体现出焦灼、滑稽和招人厌的色彩。
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得精彩,但在描写战争方面却露出他的窘迫来。《神雕》最后的“星宿阵”、《倚天》最后的“五行阵”、《天龙》中的“金戈荡寇鏖兵”、《射雕》中的蒙古大军西征,虽然作者也努力想写出战争的恢弘感来,但是仍近于笑谈。虽然战争对于武侠小说来说不是重头戏,但是与历史小说相比,则具备了戏曲似的“摆景”性质。
《李自成》中的这些是如此地动人,以致于我一直在等待着《李自成》第四五卷的出版。我迫切希望知道这些人物是怎样走完他们悲壮的里程,怎样描绘出他们最后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李自成》的最后两卷让我完全失望,作者根本放弃了对这些人物命运的交代,反而着力于这娘娘、那太子的描述,这简直无法接受!小说的艺术魅力也丧失殆尽,几乎完全靠长篇对话支撑情节,看得出他的助手是多么像秘书般的平庸。毕竟,是姚老力有不逮,油尽灯枯,他甚至没有留下什么提示,就把这一尊尊未完成的巨型雕塑,如斯芬克思之谜一样地留给了后人,发出亘古而神秘的叹息。
在反派人物中,姚雪垠的描写则实有神来之笔。除了人们斤斤乐道的崇祯、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等人之外,我特别欣赏他对洪承畴这一通常被认为是“汉奸”的塑造。作者写他受命于危难之际督师出辽,内外交困苦力支撑,困守围城直到势穷被捕,写他决心一死殉国但最终求死不得,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绝食自尽。最后皇太极让王妃亲自来看望他,这位美人的明丽照人勾起了他对生命的一丝留恋。王妃对他说:“先生绝食如此苦痛,喝一口水却也无妨。”他想:喝水总不算违背了绝食的誓言,便引颈喝了一口。他立刻醒悟到壶里装的是参汤。他想吐出来,但严重的饥饿感使他实在无法吐出,便咽了下去。然后他把水壶还给王妃,厉声说:“这是参汤,请拿回去!”然而,就是这一口参汤,把他从死亡的边缘线上拉了回来,对生命的留恋最终战胜了他殉国的意志。千古忠良与千古汉奸,就此分野。到后来,满清的理发师为他剃发时他心中的感慨和悲凉、内疚与无奈,就有了令人泪下的力量。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姚雪垠属于五四后的作家,应该说,他也许是我们这个国度最后的、具有深厚古文化修养和学者风范的作家。小说中的诗词、典章、风俗、军事、地理、医卜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建构。这番“终生磨一剑”苦功夫,今后大概已无人去做,他所留下的一部未完成的巨著,是一位严肃认真的中国作家凭借有限生命对写作极限的一次抗争,像绝迹的恐龙,像堙灭的庞贝古城,像复活岛上未完成的雕像,也像是一个巨大的疑问、一次命运的嘲笑、一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社会、历史与人生的交响,以及这一交响乐中发人无限感慨的,一声叹息。
历史应该这么来看,先看一部经典的长篇历史小说,先感受到在这一段历史潮流中,各种力量的高低起伏,各种人物的命运变迁,才知道历史其实是活生生的,就是一段你以前并不了解的但又曾经发生过的生活。从其中你能真切感受到成功和失败就是一瞬间,许多在平时非常重要的东西和常人视为平常和应该的做法,在历史大转折的瞬间,被历史潮流冲击的体无完肤。而被日常生活深深掩藏的一些东西,其实是非常宝贵的,在历史潮流中推动着个人或集体的前进,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群体或个人的生死。有时一个人的命运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在几乎无法把握历史大势变迁的前提下,个人的命运有时就像撞彩球一样有时要看运气的。所谓“顺势而为”和“个人洞察力”就是非常重要的心态和能力了。(风水www.azg168.cn)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揭秘
主观原因是对战略局势没有清楚的认识,客观原因是没有一支精兵。
1、说李自成失败于进京后集团腐化,不靠谱。才进北京几十天能腐化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不赘述。
2、说李自成失败于政策和策略,在势力大发展之后没有及时改变策略,继续打击地主阶级利益,没有团结好明朝官僚阶层。这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第一,农民起义就是要打倒地主阶级的剥削,李自成作为农民军的领袖,代表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你不打击地主阶级,自己倒代表起地主阶级的利益来了,谁还跟着你打江山?要是改变政策保护起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恐怕农民军首先自己就瓦解了。明朝政权作为保护大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就被人民推翻了吗?
第二,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对于明朝官僚阶层总体上是接收任用的。大多数明朝官吏都留在北京希望在新的大顺朝里有一个位置。说明团结官僚阶层的做法总体上是成功的。与之相反,清军进入北京后,由于民族差异,以及后来的削发政策,官员百姓都纷纷逃离,反差是相当的大啊。
3、说李自成失败于没有能够招抚吴三桂,也不准确。吴三桂降清是改变战略局势的一个重大事件,但是他的实力毕竟有限,而且没有坚实的战略基地,要说李自成必须要招降到吴三桂才能得天下,那只能是妄语。事实上,就当时后金的实力与野心,就是吴三桂投到大顺一边,也绝对是要出兵逐鹿中原的,而李自成加上吴三桂真的就一定能抵挡住后金的进攻吗?
兵在精不在多。清军的核心就是6万满八旗。而大顺军虽有百万之众,真正的精锐也不过10万人。在山海关大战中,清军先以吴三桂军消耗大顺军,而后在关键时刻投入决战打败大顺军。
其实,我们从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的整个运筹过程中,可以看出他的指挥是十分慎重又十分灵活的,到达战场后首先占据有利地形观望,确定吴三桂是真心投降而非诈降,而后才纵兵进入山海关,列阵后首先让吴三桂军冲锋,清军旁观,其实这始终是留有退路的。
清军处于旁观地位,根据战局发展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大顺军实力极强,很快打败吴三桂军而犹有余力,则清军很可能不加入战斗,取防守姿态退兵,而不冒险与大顺军决战(在山海关关城内决战,一旦战败将全军覆灭);如果大顺军实力较强但尚不足以压倒吴三桂军,则借吴三桂军尽量消耗大顺军,使之两败俱伤,在吴三桂军实在支撑不住时才加入战斗,取得决战胜利;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可能,即大顺军如果实力很弱,被吴三桂军击败,这时清军会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排除这种可能,就是确认大顺军真的很弱并被击溃的情况下,清军可能会直接向吴三桂军发起攻击,将这支尚有一定实力的军队吃掉。
根据百度百科:李自成1644年1月进军北京,3月18日曾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4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
上述李自成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是相互关联的。为什么主观上没有正确认识主要对手?就是因为在战略思维上不重视实力。
总讲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是并不是得了人心就一定能得天下,要能够把得到的人心、人力充分组织运用起来,转化成真正的战略实力,才能得天下。而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过硬的军事实力。天下是打下来的,你不能打,不经打,怎么得天下?
因为不重视实力,所以对军队建设就只满足于打败明朝官军残余,以为只要能夺了京城就够了,也因为不重视实力,所以对于已经几次入关杀掠,消灭大量明军精锐的后金,始终没有真正的重视。大顺政权的这种态度与后金方面比起来,反差非常大。我们从多尔衮在山海关中高度提防吴三桂诈降,就能看出来,后金统治者对于大顺领导人是非常重视和戒备的,生怕中了李自成的圈套被诱入山海关消灭掉。
但是,大顺朝这边呢,好像把后金当成了空气。
认清战略大局,正确判断主要对手,这是采取正确战略的前提。
对于要得天下的李自成来说,潜在的对手有哪些呢?一是明朝政府,仍拥有一些官军残余,但是在1644年时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军心涣散;二是地主武装,是各地的散兵游勇,尚不成气候,但是在明亡后可能出现拥立明宗室发展出来的势力;三是张献忠的大西军,实力较为强劲;四是清政权;五是蒙古各部,此时漠南蒙古已归顺清朝,漠西、漠北蒙古尚独立;此外还可能有一些海盗势力等。
对于这些战略势力,李自成是把明朝作为首要对手,把大西政权排在其后,对地主武装稍有关注,但是对于满蒙势力则视为外夷,似乎与天下无关。其实,有了历史上辽金元的鉴戒,就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应当把军事实力最强的一方作为首要对手。(此时清政权已经吸纳了大量汉人文武官员,政治影响力也明显增强,不过由于明朝本是反元起义建立政权,一直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绪,所以满清的宣传和拉拢一直很困难)
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从未能在野战中打败过八旗军,只能守城。在1644年,清军已经五度入关杀掠,明朝只能保住京城不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李自成还不重视清政权的威胁,实在不应当。
事实上,从萨尔浒之战到平定三藩,清朝的核心主力满八旗在大规模野战对阵中几乎没有败绩,所谓清军被击败的战例通常都是投降清朝的杂牌军被打败。满八旗好像只有一次大败仗,就是李定国的衡阳大捷,“粉碎了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所以在1644年,李自成必须趁当时的大好形势,努力练出一支精兵来。明朝只是一座朽屋,日渐倒塌,而大西政权和清政权却是新生力量,其中大西政权还属初创,清政权却已扎下根基,应以清政权为主要威胁。只有确保大顺军能够在战场上击败对手,才能保证天下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