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有没有私情存在?
大家知道吗?武则天对待狄仁杰可是非常的信任的,而且在历史上狄仁杰帮助武则天的次数也是很多,而他们两个之间有没有一死的私情在吗,对此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有没有私情存在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有没有私情存在?
武则天与狄仁杰真实关系如何
君臣关系
据记载,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和倚重是所有臣子都望尘莫及的,她经常亲热地叫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称呼他的大名。那历史上武则天与狄仁杰真实关系如何?武则天称帝建立周朝后,任命狄仁杰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也就是入阁成为宰相之一,不过,为时很是短暂。一次女皇故意试探狄仁杰说:“你政绩很不错,不过有人在我面前说你坏话,你想不想知道是谁说的?”狄仁杰说:“陛下要是认为臣子什么地方做错了,臣当然会改;陛下要是明白臣子没什么过错,那是做臣子的幸运。谁说过我的坏话,我不想知道。”连武则天都认为狄仁杰实在是个忠厚长者,胸怀坦荡。
狄仁杰文能当宰相,武能破契丹,还很会举荐人才。武则天让他推荐一个宰相之才,狄仁杰就称赞说地方官张柬之有才德,武则天提拔张柬之当了洛州司马(副州长)。过了一阵子,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将相之才,狄仁杰说:“我上次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任用呢!”武则天说已经把他提升了。狄仁杰说:“我推荐的人才,是当宰相的,不是当司马的。”张柬之终于被调到中央,后经过几番升迁,果然当了宰相,不过他那时都快八十岁了,武则天倒也没嫌他老。
狄仁杰死后,老宰相张柬之发动宫廷政变,拥戴中宗恢复了唐朝国号,可以说,狄仁杰再次为恢复唐室做出了间接的贡献。狄仁杰先后举荐了姚崇、桓彦范等几十位精明能干的官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有人称赞狄仁杰说:“天下的桃李,都在您的门下啊!”狄仁杰回答说:“我推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狄仁杰就是这么一块铁板,对他讲恭维话都很有难度。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和倚重是所有臣子都望尘莫及的,她经常亲热地叫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称呼他的大名。狄仁杰脾气硬,喜欢当着武则天的面在朝廷上就大声争论,武则天以女皇之尊,且以暴烈出名,倒经常屈从他的意见。狄仁杰好几次要告老光荣离休,武则天总是不批准。狄仁杰每次来朝见她,她都阻止狄仁杰行礼下拜,说:“看见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来。”武则天怕狄仁杰年纪大了,不能过度操劳,还特意告诫朝中官员:“不是一等一的军国大事,就不要拿去烦狄先生。”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故,武则天伤心痛哭说:“从此朝堂都空了!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夺走我的国老啊!”武则天以女上司如此宠信男下属,被后来爱嚼舌根的八卦小说家大大编排,硬说狄仁杰长得很帅,武则天一辈子都暗恋着他,被他凛然正气地拒绝了。
狄仁杰的正气凛然是公认的,至于其他的,就无正史可考了。
武则天倚重狄仁杰的真正原因
武则天用人任官,赏善罚恶十分明显。首先能够破格用人,甚至鼓励有才能者自荐为官。她量才授职,进贤才,退不肖亦十分果断。武则天不仅严格监控中枢官吏,而且对下面的官吏要求也很严。为统一赏善罚恶的标准,武则天指令北门学士撰成《百僚新诫》;由她出题、北门学士未曾完成的《臣轨》一书,于长寿二年(692年)由她自撰面世,从此赏善罚恶更有了具体的规范,该书的核心内容是要百官“事君以忠”。
武则天还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奖惩地方官的标准。规定所辖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官吏则于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处,轻者降薪,重者随时免官。所以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是发展的,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武则天器重谏官、监察官、法官等,但最倚重的则是宰相。武周朝共用过宰相75人,其中有姚崇、裴炎、狄仁杰等。而武则天最倚重的宰相,当属狄仁杰。狄仁杰(630~700),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高宗时他先后任大理丞、侍御史及地方官多年,政绩卓著。
武则天独掌政权后,擢拔狄仁杰为冬官侍郎。垂拱四年(688年)六月,时吴、楚之地多淫祠,仁杰奏毁1700余所,这对于移风易俗、减轻百姓负担,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武则天命狄仁杰为文昌左丞。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晋升为宰相。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经狄仁杰等人的多次劝说,终于打消立侄武承嗣为太子的念头,派人去湖北迎回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从此大唐皇朝后继有人。
用酷吏打击政敌,为何又加快谏杀酷吏武则天在《臣轨》中要大臣敢于“匡君之恶”,揭露她的过失。这是她说漂亮话骗人吗?不是。武则天在用人上的最大过失,是重用酷吏,株连无辜,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应该说,她为建立和巩固武周政权,在一段时间内利用酷吏打击政敌是必要的,只是她的抑制机制不力,正直法官的权力太小,因而造成的冤案过多。
然而,当她认为武周政权已经巩固,便开始采纳大臣的建议诛杀酷吏,平反冤假错案。天授二年正月,武则天命来俊臣审讯酷吏周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请君入瓮”故事,结果将酷吏周兴流放岭南,“在道,为仇家所杀”。又将另一著名酷吏索元礼“杀之以慰人望”。长寿元年(692年)六月,谏官朱敬则上书建议扫除酷吏,使天下人心大快。武则天称善,“赐帛三百段”。于是加快了诛杀酷吏的速度。神功元年(697年)六月,杀酷吏来俊臣。
至此,武则天利用酷吏打击政敌已成为历史。难能可贵的是,当时武则天已深感制造出许多冤假错案,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因此,自长寿元年至神龙元年(705年)正月退位前,她下达减狱、洗冤之制(制即诏书,因避武曌名讳故称制)共达8次之多;并且在久视元年(700年)七月,她派道士胡超在嵩山极峰投放了一枚除罪金简,上面刻写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1982年5月21日,金简被一牧羊农民发现,后经专家鉴定其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现藏河南博物院。
综观上述武则天的用人机制,有得有失,其功效还是主要的。因此,唐中期的宰相陆贽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说“深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也认为,武则天“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些评语是符合实际的。 推荐阅读: 历史上神探狄仁杰怎么死的?
狄仁杰与武则天什么关系直接可否有私情
没有。
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各自心里都明白,武则天想让武周时代相传,而狄仁杰一心想恢复李唐,然而狄仁杰明白一味地要求女皇帝还位于李氏是不现实的,有多少反对她的人最终都死于非命,谁都没能阻止得了她建立武周当女皇帝的决心,阻止的人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因此狄仁杰其实是一直在等待时机,加上武曌登基后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于是狄仁杰在暂时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对其加以辅佐,让百姓先过上好日子,让社稷先稳定,毕竟民心思安,因为狄仁杰知道如果一味地反对,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天下也永无安定之日,女皇帝器重他,如果连他也反对她,难免很多人都要连带遭殃,而这并不为狄仁杰所乐见,他所做的是等待时机。女皇帝也知道狄的心里想的是什么,然而她更加砍刀了狄的才华与忠心,她希望将这个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将反对自己的人(不管是嘴上说的还是心里有想法的)都杀掉。因此狄仁杰在自知时日不多时曾向女皇帝谏言:“望陛下复立卢陵王(中宗李显)为太子,禅位于他。”女皇帝问他为什么,狄公道:“陛下传位于卢陵王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陛下毕竟是李家的媳妇,陛下千秋之后子孙定当香火供奉啊”武则天说:“朕当年夺了李氏之位(还杀了自己的儿子),难道他们就不会弃朕吗?”狄公说:“然若陛下立武承嗣为太子,陛下千秋之后必然不会受到后代的香火,陛下几时听说过侄儿祭祀姑母的呀?”“陛下与其日后被李氏宗嗣逼宫退位,不如自行禅让,陛下千秋之后也会享受后世的香火,否则后果将不为臣所愿见啊”。女皇其实自己知道武周定不会长久,然而她一直担心的是自己若真禅位,李氏宗嗣真的会放过自己吗,她问狄仁杰:“国老年岁?”“臣于陛下同岁”“好,你若不死,休得与朕再提此事!”狄仁杰其实是在等待这最后的时机,他知道在自己就要死的时候一定要把他的想法告诉皇帝,狄临终前女皇帝去探望他,他说:“陛下当年说臣若不死便不得提陛下还位之事,如今臣要死了,陛下当为之啊,否则,李氏子嗣逼宫退位,对陛下不利啊”。而后武则天的结果果然被狄仁杰所言中。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君臣之道啊 推荐阅读: 狄仁杰是哪个朝代的?关于狄仁杰的一生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武则天传位给谁了 武则天为什么归还皇位
☑ 一代女皇武则天传位给谁了
☑ 武则天男宠都有谁
☑ 怎么看武则天的祖坟风水秘密
☑ 历史上的武则天真的杀死自己女儿吗
☑ 揭秘一代女王武则天墓地风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