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婚嫁习俗

时间:2015-09-08 11:15:58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瑶族是作为我国民族的其中一个少数民族,那么你知道瑶族地方的风俗习惯是怎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瑶族婚嫁习俗是怎样的吧!

 瑶族婚嫁习俗
 瑶族婚嫁习俗

  排瑶婚俗有多奇妙

  八排瑶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同姓一般不通婚,过了五代即可通婚。

  瑶胞谈婚的主要方式是唱歌传情,唱歌谈婚有的在节日对歌时进行,有时在山上劳动时隔山对歌。最盛行的是晚上到女方窗前对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瑶家少女长到17-18岁,晚上即有青年上门唱歌,有的是一个青年单独邀姑娘唱,有时几个青年同时轮唱,唱歌内容大体都是仰慕姑娘美名品德,表达爱慕之情,女方如果有心,即以同样的口吻对唱,如果无意,她即以礼节性的歌声谢绝求婚者。在众多求婚者中,如果有一个青年被女方选上,其他青年不仅不会嫉妒,反而会衷心祝贺地得到爱情。

  唱歌谈婚成功后,男方即带着鸡、酒、肉到女家行“定婚礼”,商定结婚的日子,男方准备办婚事,女方筹备“嫁妆”。

  男方的聘礼,以“嫁肉”为主。每个“嫁肉”6至9斤猪肉,视女方内亲多少(叔伯兄弟大小舅父等),此外还有象征性的红包、挂包、酒、鸡等。女方不强求,一般情况下,有几百元就可以解决聘礼用项。女方嫁妆主要是刺绣“嫁衣”和柴火。女方需砍几十担柴作为嫁妆,表示女方是勤劳俭之人。过去,还有田地、山林以及水桶、脚盆、长朴刀、锄头,太阳伞等嫁妆,嫁女如搬家。

  到了嫁娶之日,男方先到女家住夜,女家备有炒黄豆、花生等,由几个姑娘陪新郎玩到天亮。出嫁喜宴需由舅父主持,菜色不计较,一般是青菜鸡肉、玉米煮猪肉、大韭菜煮水豆腐、鸡杂炒切粉。舅父以唱歌祝酒举筷,其他亲属和唱,新娘即唱“哭嫁歌”,表示答谢。

  喜宴结束,即出嫁。由嫂子给新娘打扮穿衣。经先生公(师爷)念经,送嫁舅、兄嫂等唱“送嫁歌”,把新娘送出门,擎起太阳伞上路。

  迎亲路上,凡是过溪过桥,新郎须背新娘渡过。

  到了男方瑶排路口,男方早有人备好水酒举行迎亲对歌,围绕着婚事互相表示谢意加重亲戚感情等等,每唱一首歌喝一碗酒,大约要唱一个小时才接亲进寨。

  到了男家门口,新郎即“离家出走”,到第三天回家,带新娘回娘家拜过祖,才回家开始新婚生活。男家亦由师爷念经把新娘接进屋,并立即开宴。这时,新娘须端一盆水给男家内亲们洗手。介绍认识,内亲们给红包表示见面礼。然后,新娘不上席,站在厅堂一角,准备为长辈们添酒添饭,聆听送嫁舅与男方内亲对歌。婚宴也是上述几个菜,吃完再加,喜宴要闹几个钟头,个个唱得声嘶力竭,饮得酪叮大醉,宴会才算结束。

  排瑶离婚现象较少。离婚手续很简单,双方在路上背对背喝碗酒,各走东西算是离婚生效。离婚再嫁不受歧视,嫁娶婚俗基本同闺女出嫁一样。

  瑶族婚嫁习俗有哪些

  瑶族婚姻制度,今昔均为一夫一妻制。清至民国时期,由于当局实行歧视少数民族政策,曾禁止与汉族通婚。据《过山榜》载:王瑶子孙之女,不许嫁与百姓(汉民)为婚,若不遵律令,应罚女子作酢三瓮,无节竹子三百根,狗角作梳三百副,老糠纺索三百丈。

  本族内部通婚,缔结形式有二:一是青年男女通过节日喜庆、集会、走亲等场合结识交往,对歌传情,自由恋爱,这是主要缔结形式;二是托人介绍,托媒说亲。不论哪种形式,必须双方父母认可。男女双方有意,就互送定情信物。定情信物一般有布鞋、花带、手帕、围巾、雨伞等。江永县瑶家姑娘“定情带”信物,是一种棉线彩带,绣有各种花纹图案及福寿、勤劳、幸福、美满等字样,种类有裤带、背孩带、绑腿带、包裹带、衣襟带、头巾带、袖口带、围裙带等。对“定情带”在当地曾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勤劳勇敢的瑶家后生爱上一位聪明伶俐的瑶家姑娘。一天,后生买4斤猪肉,包4个红蛋,封4个银毫的红包,去女家送礼定亲。姑娘为了表达对小伙子的真挚爱情,便用自纺的白棉线和蓝棉线织成一根方纹带,捆上一段蓝色土布,赶做一双漂亮布鞋,送给后生,作为定亲回礼。后生收到这些回礼后,用蓝色土布做了一件新衣穿在身上,把方纹带系在腰上,表示他俩永结同心,身心相连”。后来,瑶族男女青年觉得这方纹带既朴素又美观,大家争相仿效,代代相传成习。瑶族男女青年便把这方纹带称为“瑶家定情带”。江永源口瑶族姑娘还有坐“红凳”表情的习俗。这里的瑶家姑娘年满18岁,父母就请最好的木匠做一张凳,四条腿,一尺高,木料多是酸枣木、枫木、红檀木等红色木质的木材,称“红凳”,红凳做好后归姑娘个人使用,用来绣花、织带等。如果有小伙子来访,姑娘将红凳从闺房搬出给小伙子坐,意是姑娘相中了该小伙子。

  位于萌诸岭下的江永县兰溪瑶族乡有“鸳鸯阁”求婚习俗。就是生养有姑娘的瑶家,在正房围墙边用木板建造一小平房,称“鸳鸯阁”向外开一扇小窗。平房内只能放一张床和一张梳妆桌,待姑娘长到十八、九岁时,父母便让她单住小平房里,如有小伙子半夜来到平房前,轻敲木板三下,又连唤三声,姑娘不回答,就说明不喜欢求爱者,求爱者必须赶快离开,如果不离开,再继续纠缠,姑娘就会偷偷地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桶凉水向外泼出。若姑娘回答,表示中意,便轻开房门,跟小伙子一起外出,开始甜蜜的倾吐情言。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在情投意合的基础上,姑娘便把亲自绣制的绣花头巾解下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将随身携带的竹笛回赠姑娘,这样就算订下了终身。 

  永州地区瑶族婚姻形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男到女家,称“招郎入赘”婚。这是山区瑶族历来行使的一种婚烟形式。朱详在《江华县乡土调查笔记》中载:“这种(瑶)多赘婿,权在女家,续登女家之财产及宗祀……其行嫁娶礼,女家无厚奁之累,男家无纳采聘之繁”。在瑶族社会里,无重男轻女观念,女子社会地位较高,无女孩的家庭,要收养一女孩,以便招婿入门。若家有4女者,则以二女出嫁,二女赘婿。招郎入赘婚又分三种形式:一为“高山流水永不归宗”。俗称“卖断”、“男从女姓”。即男到女家后随女方改换姓名,排辈取名视为养子,生儿育女承顶女方,继承女方家产,与男方家庭脱离联系。二为上门女婿,即不改名换姓,生男育女,单序随母姓,双序随父性,继承女方财产,照顾女方父母家庭;三为“两边走”。俗称“两不辟宗”。即男到女方落户,是女方家庭成员,但男方父母,同样有瞻养义务,农忙时节回到男方家帮助农事。男方家产,女方同样享受一份。生男育女,长随母次随父。“招郎入赘”婚,通常在男女双方自愿,双方父母认可方才确定,而后写出招书,又称婚书、赘书,择日完婚,举行招赘仪式。

  一种是女到男家,称嫁娶婚。嫁娶婚礼仪程序有求婚、会亲家、订婚、耍嫁、坐歌堂、迎亲等。每道程序都有规矩,需依矩而行。求婚时,不论晴天雨天,介绍人(谋人)必须带雨伞一把,到了女方家,收伞放置在大门处,切勿带进屋内。经过商谈,女方若将伞拿进堂屋,则表示同意,否则,不予依允。求婚成功后,男女双方父母要会面,议定亲事;订婚时,男方必备衣物、订金、银牌、银戒指等送至女方,女方家里则邀请亲朋参加订婚筵席,证明其女已许婚,不久将出嫁。出嫁前有“耍嫁”又叫“坐嫁”的习俗。时间1-3个月不等。这段时间女子停止各项劳作,凡是女方的亲朋好友,都要去拜访知情道别,并请嫁女吃“嫁前饭”。推荐阅读:关于塔塔尔族的结婚习俗

  趣谈瑶族婚嫁习俗

  瑶族婚姻习俗独具风情、妙趣横生。

  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即入赘)“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结婚时,男方只出少许的聘礼,有的女方还要为男方购置衣裳等,生下的子女全随女方姓,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推荐阅读:关于赫哲族的结婚习俗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简析本命年习俗
  ☑ 2021年适合婚嫁的属相 牛年不适合结婚的生肖
  ☑ 属鼠的人2020年农历二月运势 属鼠本命年有什么习俗
  ☑ 对繁琐习俗非常反感的生肖女
  ☑ 黄历2020年婚嫁吉日
  ☑ 2020年适合婚嫁的属相 2020年结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