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及其故事

时间:2015-03-17 15:17:2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每一对对联背后,都会尤其专属的故事,下面祥安阁网就收集了这些对联及其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对联及其故事

对联及其故事

  南生考神童

  一个叫南生的文人从南方来到河北高邑,听说这里出了个神童赵南星(1),有点不相信,他想:自古南方出才子,小小高邑,弹丸之地,能出什么神童?

  南生打听到这个神童上下学都要从一家酒馆门前经过,于是来到这家酒馆,要了一蝶菜,烫了一壶酒,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心中打主意,有心要在这里考考北方的神童,让他出出丑,也好抖一抖南方人的威风。

  天上沥沥下着春雨,过不多时,鱼里走来一个不满三尺高的小孩,上身穿粗布棉袄,下身穿单裤,头上戴顶破草帽。店小二告诉他,来的就是赵南星。南生一看,心想:我还以为赵南星是位少爷,原来是个穷小子。于是更瞧不起他了。南生翘起二朗腿,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指着赵南星摆摆手说:“过来,过来!”

  赵南星一愕,见一个陌生人叫他,便慢慢地走到门钱,深鞠一躬说:“先生,有何指教?”

  “你是赵南星?”

  “正是学生。”

  “人称你是神童,善于对句?”

  “神童不敢,对句倒无妨。”

  南生一听。暗自冷笑,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于是摇头晃脑地说:“今天我要考考你,我出个上联,你来对,对得好,赏你一盅酒,对不出,须得从桌子底下爬过去,怎么样?”

  赵南星听他出言不逊。并不生气也不还口,住是微微冷笑。

  南生见他偶不答话,哈哈大笑地:“怎么样,不敢吗?”

  赵南星眉毛一扬,高声答道:“好坏有别,何言不敢?”

  “一个小叫花子,竟没有一点服气的意思。”南生心里暗想:“哼,今天我非要你钻桌子不可!”于是脱口年出上联:

  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

  赵南星不亢不卑,接口就对:

  生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

  南声听罢,火冒三丈,连声说:“不好,不好!”

  赵南星说:“怎么不好,你上联含冬夏春秋,我下联对南北西东。”

  南生一时惊呆,但依然强词夺理说:

  你小小三尺顽童,竟敢如此出言不逊,成何体统?

  赵南星针锋相对:

  尔堂堂七尺须眉,企图让人身钻桌子,太不象话!

  南生一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注:(1)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河北高邑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天性恢谐、幽默、博学多才。还多故事流传于世。

  李调元幼年趣对

  享有“蜀中才子”之称的李调元(一七三四--?)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当时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不少是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曾听李调元的父亲说过,李调元从小就能诗,善对,但持怀疑,不大相信。恰好当时,李调元站在他父亲旁边,他要当场试一试。是时,天气炎热,客人们一边摇扇,一边吸烟。这位名流,便以当时情景,出了上联,要李调元对出下联。联文是: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

  上联一出,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此联难对,李调元的父亲,也要求这位客人,改出其他好对的联。不料,李调元在稍加思考后,朗声地对道: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联才对毕,顿时哄堂大笑。此联虽不雅,但舍此难对。满座客人都为李调元应对之快,啧啧称奇。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搔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李调元听后,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事后,李调元深感自己,一时冲动而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晚年,他将此事告诉儿孙,要他们引以为戒。

  八岁孩子“封”秀才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于是又出个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主考官话音刚落,甄广才就对出下联: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经过这样一串的对答,在场的考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主考官乐得连声称赞:“真神童也,真神童也!”当场就“封”甄广才为秀才。

  半月依旧照乾坤

  清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刘凤诰进京应试,考中了第三名进士。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皇帝在放榜前,要亲自会见新科进土,并进并殿试,然后才以御笔,点出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刘凤诘相貌平常,小时候贪玩,伤了一只眼睛。殿试时,乾隆皇帝看到他的相貌,心里有点不愉快,本想取消他的探花资格,但又怕被议论“以貌取人”。于是,特出一联,试试他的真才实学。乾隆皇帝的上联是:

  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诰听了,知是针对自己的相貌出联的,立即对道: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皇帝听了,又惊又喜,因为下联的意境深远,说明刘凤诰不但有文才,而且更有抱负。一时兴来,又以四方星辰为题,再出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马上对出: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皇帝心花怒放,喜上眉梢,欣然命笔,点他为探花。

  “老残游记”里,曾写到老残在游山东济南大明湖时,十分赏识的一副对联: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谁吗?原来就是他——江西萍乡才子,独眼探花郎刘凤诰。这副对联,只用了四个数字,以及“荷花”、“柳”、“山色”、“湖”寥寥数字,便把济南的特点,大明湖的秀丽,展现在人们面前,真是出神入化,鬼斧神工,足以证明刘凤诰确实文才不凡。

  郑板桥巧对得田黄石

  郑板桥(一六九三--—七六五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皆有成就,号称“三绝”,为时人推重争求。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少年时代,是在老家兴化度过的。当时,兴化县内,有一个姓米的读书人,篆刻技艺十分高明,人称米先生。一次,米先生得了一块由黄石。田黄是雕刻图章最珍贵的材料,俗说:“田黄比金子还贵”,素有“石帝”之称。米先生得田黄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索求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米先生家中,来客格外多,郑板桥也前去看热闹。只见大家争着用高价,欲买取由黄,有几个富家子弟,为得田黄,差点动起拳头来。米先生急得满头大汗。心想,田黄只有一块,想买的人这样多,不论卖给那一个,都将引起争执,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眼前火盆里炭火一闪,使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客客气气地,对来客们说:“承蒙诸位错爱,举索这块田黄,只是石头一块!不能人人如愿。为免除争执,我出一上联,先对上者,便是这块田黄的新主人了。”接着,米先生以“火盆”为题,出了上联:

  炭黑火红灰似雪;

  联一出来,满屋哑然。那些富商、书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开口的。站在一旁的郑板桥,也被难住了。他怏怏地回到家里。当时,他的继母郝氏和乳母黄妈妈,正在磨麦。只见她们先把黄灿灿的麦粒,一次一次地丢进磨眼,磨好后,将磨下来的面粉,用筛子筛一遍。筛子下,撒着雪白的粉,筛子上,留着红色的麸。

  “有了!”郑板桥激动地,几乎跳了起来。他一溜烟;跑回米先生家,当众对出了下联:

  麦黄麸赤面如霜。

  真是一呜惊人,满屋子的人,都啧啧赞叹起来。米先生当即取出田黄,用纯熟的刀法,刻上“郑燮”二字,送给郑板桥。

  礼记一经无母狗

  古时候有一个考官,以《礼记》中的“临财毋苟得”一句出题。一个考生将“毋苟”误写作“母狗”。考官风趣地说:

  礼记一经无母狗

  并要考生对下联。考生立即对了下联:

  春秋三传有公羊

  联句寄情结佳偶

  从前,洞庭湖水乡有一个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蝇头小楷,清秀可爱。一打听,原来是那学生的姐姐批改的,天长日久,先生对那位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那学生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的是:

  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

  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提笔在背面写了一个对句:

  稻粱菽杂种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对方在骂自己,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写了一句解释的话: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姑娘见到这句上联,也回了一句表白的话: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埃尘。

  先生见她的态度有所缓和,就借景抒情表明心迹: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

  聪慧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深情、文采风流的书生开始产生了爱意,因而作对句回复他: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在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线,便高高兴兴地央请媒人说合,一对才子佳人终成眷属。推荐阅读:有趣对联故事

  闲话关帝庙对联

  解放前的关帝庙,几乎遍及全国大小城镇及乡村。关帝庙供奉关公。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是老少皆知的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得天独厚,遍享人间香火,与历代封建帝王对他的封赐推崇有关。关羽在世时,就被曹操表封为汉寿亭侯。死后追谥壮缪。刘宋朝又加封武安王。明万历年再加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到了民国更与民族英雄岳飞合祀于武庙。对于这许多封赠,关羽是否都乐于接受?四川自贡西秦会馆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钦崇历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实惟知有汉:

  徽号或为侯、为王、为君、为帝。当日只不愧为臣。

  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因为关羽确实没有称王称帝的野心。而只心甘情愿对刘备称臣,一心一意效忠蜀汉。尽管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招待他,仍没有把他留住,最后还是退赠物、悬侯印、过五关斩六将而去。

  各地关帝庙楹联对关羽都有许多褒奖之词。传说关云长“好读《春秋》”。于是便有楹联:

  知我者其为春秋乎?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志在春秋,孔圣人未见刚者。

  气塞天地,孟夫子所谓浩然。

  由于旧时祀孔子的庙称“文庙”,祀关羽的庙称“武庙”,所以许多楹联都把关羽和孔丘并提。但孔子只称“圣”。而关羽却“圣”而兼“神”;孔子只是儒家的祖宗,而关羽则有儒释道“三教皈依”之说。如此讲来,中国历史上竟没有人可与关羽匹比了。请读楹联:

  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

  九州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

  乃圣、乃神、乃武、乃文,扶四百载承尧之运: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如七十子服孔之心。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圣至于神,荐馨历千载而遥,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开自汉,崇祀值两峰相对,有武穆在北,忠肃在南。

  帝爽有昭明,当朝谥号增崇,奉戴仪同文庙肃:

  神功无代谢,亘古山河作证,灵长远过蒋侯奇。

  湖指杭州西湖。岳飞墓、于谦墓皆在西子湖畔,西汉和东汉历时四百多年,故有“扶四百载承尧之运”的说法。这些楹联提到了好些历史人物。又比之亘古永存的日月江河。把关羽抬到了极端的高度,褒奖之词无以复加了。

  关羽既是圣又是神。当然不允许有人提他的缺点。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只提了一句“关刚而自矜”,便有人出来打抱不平。有一副关帝庙对联说:

  史官拟议曰矜,误矣,视吴魏诸人,原如无物:

  后世尊崇为帝,敢乎,论春秋大义,还是汉臣。

  虽然在为关羽辩白,却没有说服的力量。视“诸人”如“无物”,反而证实关羽的矜了。

  据《熙朝新语》记载,山东有庠生张大美者,崇奉关帝十分虔诚。一次,张于病中梦入关庙。见关羽穿汉代衣冠正在那里办理公事。关对张说:“我庙中的楹柱对联,肤浅俚俗,甚不惬意,你与我有香火缘分,何不另外给我撰写一副?”张生当即跪颂一联:

  数定三分,扶汉室,削吴吞魏,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

  志成一统,佐熙朝,伏寇降魔,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

  上联比较实事求是地概括了关羽的一生,只叹事业未成,颇含惋惜感慨之情。下联则是要关羽似昔日精忠保佑当今熙朝,为之“降魔伏寇”。这个“梦”当然是无稽之谈,对联的作者,不过是借此劝戒世人效法关羽,为朝廷卖命而已。

  关羽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如此景仰和敬重,除历代封建统治者有目的的推崇外。也与他被小说美化了的事迹有关。说他不爱财,不好色,不嗜酒,光明磊落,而且胆识过人,英勇无敌。其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共图大业,成为历代有志之士结盟的典范。他对曹操一段礼遇之恩,先是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后又义释华容。这当然是丧失原则的私恩公报。但过去却有人认为仍不失为“义士”行为。甚至有一副关帝庙长联还这样为之夺理:

  识者观时,当西汉未收,昭烈尚无尺土。操虽汉贼,犹是朝臣,至一十八骑走华容,势方穷促。而慨释非徒报德,只缘急国计而缓奸雄,千古有谁共白:

  君子喻义,恨东吴割据,刘氏已失偏隅。权即人豪,讵应抗主,以八十一州称敌国,罪实难逃。而拒婚岂曰骄矜,明示绝强援以尊王室,寸心只在自知。

  大概文人笔下有时难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这副对联把义释华容解释为“急国计而缓奸雄”,把拒婚东吴又解释为“绝强援以尊王室”,可算是善于强词了。

  关公有妻室有子嗣。人们通常把关羽父子同时供奉,但也有专门建关夫人庙的,其楹联曰:

  生何氏,没何年。盖弗可考矣;

  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乎。

  这真是“爱屋及乌”了。盖了庙,还不知夫人的姓氏,情形近似滑稽。好在也有人考证出关夫人姓胡,和关羽结婚后,于灵帝元年五月十三日生平。发现关羽祖考大略的是康熙年间的于昌,发现的经过还是老规矩——关公显神托梦。于昌读书于关羽的故居“塔庙”。梦关公授“易牌”二字,醒后见浚井者得巨砖。根据砖上的文字,找到了关羽祖先的墓碑。终于弄清楚关羽的家世。这也算是一则奇闻吧。

  关羽是被神化了的,也是被历代统治阶级吹捧起来的。上面引用的有关联语,虽然说可以窥见到不同时代不同人们心目中的关羽形象,但关羽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实是并不怎样了不得的。要想了解他的真貌,比较可靠的还是要去看陈寿的《三国志》。推荐阅读: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经典好听对联故事
  ☑ 经典对联故事集锦
  ☑ 经典对联故事精选
  ☑ 经典的民间对联故事
  ☑ 好听的民间对联故事
  ☑ 民间对联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