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温病理论
“周易系辞传”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伤寒论”是从“寒”这一点开始观测寒病的。 传变的,“温热论”则从“暑”这一点开始观测温病的传病的,“温病条辨”说:“东西者, 阴阳之道路也,由东而往,为木,为风,为湿,为火,为热... ...火也者,南也,由西而往,为 金,为燥,为水,为寒,水也者,北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南北者,阴阳之极致也... ... 天地运行之阴阳和平,人身之阴阳亦和平... ...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即为病也,偏于火 者,病温病热,偏于水者,病凉病寒“,温病学也不是纯属火热为病,也包括了六气的病变, 温病有风温,有暑温,有湿温,有瘟疫,有秋燥,有暑月感寒(阴暑)。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燥气为病的大纲,他说:“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 化气为湿,复气为火。“这段话提出了因初秋和晚秋的时令早迟不同,而有温燥,凉燥之别, 以及燥寒同气,燥湿转化等病机问题。 何以说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呢?因为燥与寒是同一属性的,只是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所以说 “燥为寒之次,寒为燥之极”,故曰燥为“次寒”,冬月寒凝肃杀,而人身干槁燥冽,故深秋 燥令气行,人体肺金应之,皮肤亦燥,乃火令无权,故燥属寒,内经六气,此文出自算命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分阴阳主治,以 风,热,火三气属阳同治,湿,燥,寒三气属阴同治,从燥的时令性质来说,初秋多温燥,深 秋多凉燥,因深秋气候干燥,肺金应之,肺合皮毛,皮肤亦干燥,仅次于冬令之寒凝冰坼而 已,故曰燥为“次寒”,燥本属凉,谓之次寒,不能因燥字从火旁而将秋金本气误为热,“轻 则为燥“,是言秋金本气属寒,此轻故为燥,多主本脏肺经自病的变化,”重则为寒“是言金 不生火,相克关系失去平衡,故为燥之重者,但皆有“燥胜则干”的特点,皆属凉燥范围。 复气为火,指温燥乃燥之复气为病,因由夏到秋的初秋季节,多有燥热伤人,这就是温燥之气 为患,而凉燥则燥之本气为病,“内经”有“燥金之下,火气承之”之论,因为燥属金,必克 木,木之子少阳相火之气来为母复仇,即火气来复,故呈现燥热之证,清叶天士说:“秋燥一 证,颇似春月风温,温自上受,燥自上伤,均是肺先受病,但春月为病,犹是冬令固密之余; 秋令感伤,恰值夏月发泄之后,其体质之虚实不同,初起治肺为宜,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 自平而愈。“这些都是论述的温燥为病,即复气,对化,标病,而凉燥则为胜气,正化,本 病,由此看出,无论凉燥,温燥之证,都有一个共通特点,即“燥胜则干”,即出现空气中水 分干燥之象,在人身发生病变则出现津液干燥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涩枯涸,干 劲皱揭,皆属于燥。“古人验之于炉火,炉火由热转冷,皆无一点湿润,物理之气化如此,人 体亦然,凉燥,温燥鉴别表如下:
凉燥与温燥鉴别表 凉燥温燥 病机阴凝而燥津伤而燥 原理胜气,正化,本病复化,对人,标病 治则辛热,甘热,温润辛凉,甘寒,甘润 方剂杏苏散桑杏汤,此文出自算命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经”云:“阳明之上,燥弃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即。 言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阳明与太阴为表里,互为中见,阳明属金主燥,太阴属土主湿,以燥 遇湿,则燥从湿化,因土为母,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子从母气之化,所以中气旺则燥夹湿 热,中气虚则燥夹寒湿,因湿气在中,故有阴阳两方面的转化,燥证大纲表如下:
燥证大纲表 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复气为火化气为湿 金水火土 秋金本气金水相生火来克金(金克木,木之子火来复母仇)土能生金 本脏为病子盗母气(相生关系失衡)火旺金囚(相克关系失衡)燥 从湿化为热为寒 感受凉燥(次寒)之气为患感受凉燥(寒燥)之气为患感受温燥之气为患 从中见之气相互转化 燥胜则干燥胜则干燥胜则干燥从湿化
湿温病的病机,酷似台风气旋的行成,台风是由海洋上大面积的水,被太阳蒸发为含水分较多 的水蒸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形成大量水蒸气上升,因而周围大量的冷空气向中央填 补,冷热空气如此急速地流动,则形成巨大的台风气旋,这就是台风形成的简单过程,湿温病 的形成,有类似水被热蒸发为大量水蒸气上升的情况,古人云:“湿者,水之气也。”湿温病 中最严重的湿热胶结的类型,则有似台风气旋的形成,所以温病学家说,湿热一旦胶结,则如 油入于面,不仅两者难于分开,而且还会形成种种危重的病变,所以治疗湿热胶结之证,首先 要强调化湿,利湿,上下分消湿热,湿去则热孤,因台风气旋形成,必须要有大面积海洋受太 阳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为条件,没有大面积水蒸气的上升,就不可能形成,所以化湿,利湿,才 是治本之法,因为水蒸气,就是湿气,蒸发水蒸气的为热,湿去则热孤,湿去则热亦自然消 除,如台风登陆后,则水的来源断绝,暖湿水蒸气自然也就不能形成了,所以台风亦自然减弱 或消失,故曰:“。治湿不利其小便,非其治也”否则对湿温病,特别是对湿热胶结的湿温 病,若完全采用清热泻火之法,纯用寒凉之品,必然反覆不已,缠绵难愈,凡湿不去则热邪便 有所凭依,所以清之无益,反而耗伤正气,即使暂时病情略减,烧热暂退,但少时便可复原, 亦如调整台风气旋,此文出自算命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投以大量干冰块或碘化银的方法,只能暂时减弱台风之势,但很快就会复 原,所以治疗湿温病要法,其关键在于化湿,利湿,这才是治本,若纯粹清热,则完全是治 标,特别是湿热胶结之病,更要上下分消湿热,才能力挽狂澜,收到治疗效果。 叶天是在“温热论”中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 湿,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纯则有不同也。“救阴通阳之法,温病与杂证不同,杂证以补 血来养阴,以温补来通阳,温病则完全不同,温病救阴,不在补血,而着眼于津与汗,但要解 决汗出津伤的病变,又在于泄去阳分之热,热去则汗止,汗止则津存,若不速去其热,耗液伤 津,虽用滋阴养血之品,有如锅中添油,完全无济于事,若迅速泄去阳分之热,则如斧底抽 薪,便可立即收到退热存津之效,温病通阳,不在补温,而在化湿利湿,因湿温病湿热交混, 阳气痹阻,只有采用“通利小便”以袪阴分之湿,才能达到“宣通阳气”的目的,湿热病以利 为通,因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阴盛之体,脾湿不少,湿邪首犯中道,以致湿胜阳微,利湿则 可通阳,湿去则热无所依,湿热病亦就得治了。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易经起名字大全 易经起名方法
☑ 易经起名字大全 易经起名
☑ 300个出自易经的好名字
☑ 什么八字人适合学易经 学易经的人命理
☑ 易经面相牙齿外凸面相好不好
☑ 易经算命什么八字感情婚姻好
- 上一篇:易经为中国哲学之核心
- 下一篇:易经与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