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俗文化

时间:2016-09-02 10:42:45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在现代社会中的中原一般专指今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原民俗文化是怎样的吧!

 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

  中原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习俗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等。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征,对中国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在被誉为中华文明摇篮和礼仪之乡的中原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   

  王全营(省社科院研究员):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

  中原民俗文化的“盛宴”

  巨龙昂首喷云吐雾,锣鼓铿锵响彻云霄,传承千年的淮阳庙会正在成为群众的“狂欢节”。据悉,今年淮阳庙会开始以来,旅游接待量与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客流量达1050万人次,景区实现门票收入566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一个以太昊陵庙会为主打内容的旅游观光经济增长点,正给淮阳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这一喜人局面,是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精心策划、悉心运作,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强力发展传统庙会所带来的新张力。

  高度重视:观念一变天地宽

  独特的文化资源是祖先留给淮阳人的宝贵财富,数百万人次的客流量既是巨大的宣传队伍,又带来无限商机。如何将源远流长的淮阳庙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委书记任连军说:“近年来,我们以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伏羲文化产业园、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一区两园’建设为重点,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彰显文化特色。今年,我们把传统庙会和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结合起来,充分展现河南文化的古韵魅力,力争把淮阳打造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把文化魅力转化为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淮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淮阳县先后编制、修订、完善了《淮阳太昊陵庙会品质提升规划》、《太昊陵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淮阳县打造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跨越式发展规划方案》,深入挖掘淮阳厚重的原生态文化、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千年古庙会,万姓拜羲皇”的庙会文化主题,充分彰显文化品牌魅力、丰富庙会内涵,为淮阳的千古庙会注入了时代气息,赋予了新的生机。

  古风新韵:民俗文化展盛宴

  为了突出“千年古庙会,万姓拜羲皇”的庙会文化主题。淮阳围绕伏羲文化、根文化烘托朝祖会的气氛,在龙都大道、大同路、新华大街等县城主要街道设置了486面小黄龙旗,在羲皇广场设置110面大黄龙旗和朝祖会标志性装饰“二龙戏珠”。陵区内,从午朝门一直到伏羲陵周围,甬道两旁的黄龙旗迎风飘扬,道仪门、先天门、统天殿以及东西廊房等古建筑上悬挂起了大红灯笼,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比往年更加五彩缤纷。

  围绕充实庙会内容、打造庙会亮点,淮阳首先突出祭奠仪式中的祖先崇拜、祈福纳祥祭祖活动,叫响“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品牌,以丰富太昊陵庙会的历史感、空间感,滋润游客精神情感,使太昊陵成为全球华人心仪之地、寻根之所。邀请了国内百家晚报淮阳采风活动、“走进羲皇故都,聚焦魅力水城”第二届全国知名网站淮阳行活动、大型原创三维动画电视系列片《太昊伏羲》开机仪式、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正祥、陈玉蓉、李灵等走进淮阳活动、百万中原人游淮阳启动仪式等多项活动,集体祭拜人文始祖太昊伏羲。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淮阳的卖点。庙会上,各种文化活动、文化视点精彩纷呈。丰富多彩的担经挑、盘鼓、舞龙、竹马、旱船等民间艺术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琳琅满目的泥泥狗、布老虎等工艺品让人大开眼界;除了传统的祭祖、戏曲、舞蹈等节目,各种文化娱乐也是看点之一,例如惊险的高空杂技、艺术团的飞车绝技、民间艺人的说拉弹唱等。

  庙会期间,淮阳还邀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助兴淮阳庙会。在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精心组织了“中原古韵——首届河南省(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全省各市入选的省级以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在淮阳县羲皇文化广场展演,利用盛会平台,展示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情,把传统盛会打造成全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成为在省内外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全国性文化品牌。近日,淮阳县被省文化厅授予第一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他们以现代旅游理念改造传统庙会,在活动中注入传统文化符号,用文化艺术形式再现了传统古庙会的精髓,使今年的太昊陵庙会成为文化特色浓郁、影响意义深远的一道民间民俗文化盛宴。

  自我造血:千年庙会续新篇

  近年来,淮阳县以产业经营为主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市场运作、产业经营”的办会原则,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太昊陵庙会的运作和经营,以广告赞助、无偿捐资等形式引进淮阳县利港服饰责任有限公司、河南陈州酒业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参与庙会的宣传造势,提升太昊陵庙会的影响力。同时,变政府输血为庙会自我造血,通过公开出售冠名权、经营权等方式,筹集活动资金,彻底走出了往届庙会单纯由政府买单的怪圈。

  淮阳把庙会作为“扩内需、增就业、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载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设置了农副产品交易、文化娱乐、饮食服务、民俗表演等6个功能分区,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提供了3600多个就业岗位,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游乐、通信等相关产业发展。推荐阅读:岭南园林文化

  浅论中原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万年以前,南召云阳镇发现猿人臼齿化石,年约大致与北京猿人相当。自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中原大地上,创造了裴李冈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相传伏曦女娲就是在中原一带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至今淮阳仍保存着规模庞大的太昊陵。被成为“中华第一大帝”的轩辕黄帝,据说就诞生在今天的郑州新郑市,并在这里建立都城。从中国第一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

  悠久的历史,使中原大地衍化出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尤其是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逐步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固定婚俗,并延续至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三月祭祖扫墓,五月端午节插艾叶,七月七观星,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中原民俗还创造了民间的生活形态和艺术品,太昊陵庙会、洛阳花会、信阳茶叶节、马街书会、开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间节会至今不衰,开封的盘鼓和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濮阳和周口的杂技等民间艺术享誉中外。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广泛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华夏和世界华人族群。比如饮食方面,广东人在豆腐上挖个洞,填满肉馅,蒸熟后食用,其实就是客家人从中原带去的吃饺子风俗的变异。中原民俗的广泛影响可见一斑。

  中原文化在北宋以前的历朝历代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在以后的朝代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和核心。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统治的中心,由于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大迁移,中原文化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直至海外

  但是一种文化的兴盛与发展,决不是孤立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河南文化也不例外,河南地处中原,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区位交通优势比较突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所以致使河南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统治者争夺的中心,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入,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丝绸之路也不断传来域外的文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原文化多样化的形成,使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丰富多彩。有史记载以来,我们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可以看出,通过战争,迁徙,通婚,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加快了外部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同时,这种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性并不是在历史时期才有的,而是早在史前时期便已存在。尤其是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中,突出反应了这一特性,而且这种融合性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河南端午节这一民俗的历史与现在,可以充分地说明,中华各地文化乃至世界文华对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至深,而各地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也对中原文化影响至深。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端午节时,河南人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 油炸食品。像油条、麻花、麻叶等,都是人们常做的油炸食品。在众多的油炸食品中, 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在端午节这天,有的人家很讲究吃鸡蛋。端午早上,妈妈们将鸡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 肚皮上滚几下,然后去壳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孩子的灾祸,日后孩子也不肚疼。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一是是纪念屈原;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来源于山东,为了纪念田文;近代经闻一多等专家考证,端午节的习俗,早于屈原就有,最早应该是发源于古代百越族用于祭祖的节日。

  历史久远,众说纷纭,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就是端午节中原地区以外,然后被中原地区的人民接受了,并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河南文化,今天仍然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由此创新发展。我们河南人,不仅接受了端午节这一民俗,而且把此发扬光大。进入近现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信息化交流的频繁,人们交往得更广泛化,中原文化与各地的文化融合进一步加强,河南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更加全国化,乃至世界化了。一些旧的传统渐渐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是新型的过端午节的活动,如旅游、健身、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带着时代特色的活动,使端午节时尚起来了。端午节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人们根据当时和当地的条件采取多种措施防病治病,举办赛龙舟等活动。越是到近现代,这个节日的仪式性、祭祀性的分量越轻,而竞技性、娱乐性的分量越重。    

  时代在发展,风俗在演变,在河南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叫卖粽子的,所以人们平时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粽子,端午节的文化自然溶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了。到了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当然会以更加时尚、更加现代的方法来渡过这一传统节日。现在,人们过端午节的方式主要侧重与卫生和体育方面的现象也已趋于明显。人们把端午节看作一个表现传统伦理、增进社会团结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用菖蒲、艾叶装饰屋宇,长幼之间通过时令物品的馈赠、服侍、佩戴而表达家人之间的关爱。人们在这段日子走亲串友,特别重视姻亲的交往。端午节是儿女尤其是女婿必须看望岳父、岳母的三个大节之一(还有年节和中秋节)。村社之间的赛龙舟,既加强了村社内部的凝聚力,也强化了村社之间对于大家所属的共同体的认识。竞争是互相联系的一种方式,而且大家竞争的是一个共同承认的荣誉。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屹立与世界巅峰,中原文化功不可没。中原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融合,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中原文化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认同,并从近年来的“中原寻根热”和成功举办黄帝祭典得到印证。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将中原地区比喻为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熔炉,它反映了中原文化发展的实际。

  融合是中华民族与文化发展的永恒主题,它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的吸纳与融合所表现的形式,既有一统的根基,又有个性的展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条线索,才使得中原地区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根基,而不至于中断或衰落。同时,也正是这样一条文化融合的线索,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原文化正是由于这一吸纳与融合性,才显得灿烂夺目。      推荐阅读:岭南早茶文化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本命年的崇红文化
  ☑ 怎样起名才能让孩子名字蕴含古典文化
  ☑ 男孩起啥名字好 个性有文化名字大放送
  ☑ 属猪女宝宝有文化内涵又高雅的名字
  ☑ 春节文化概念的意义在哪
  ☑ 平安夜的意义你该懂得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