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舞蹈文化

时间:2015-10-30 16:53:42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布依族的舞蹈分为几类呢?布依族跳舞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布依族的舞蹈文化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呢!

布依族的舞蹈文化

布依族的舞蹈文化

  布依族转场舞

  一、布依族转场舞起源

  转场舞属于册亨布依族原生态舞蹈,源于该县威旁乡大寨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清朝末年,大寨里有一王姓寨主,常常依仗权势欺压百姓,致使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终有一年大年三十晚,百姓奋起反抗,一把火将寨主家化为灰烬,穷人翻身了,他们围着大火,敲着锣,打着鼓,男男女女手拉着手,狂欢飞舞以庆祝胜利,于是大寨“转场舞”这一独特表现的布依民族风情舞蹈由此而生。此后,每逢正月十三至十六期间,大家不约而同地跳起转场舞,大闹新春,逐步发展为如今的欢迎远方客人、庆祝丰收等的转场舞。布依转场舞以击钹镲、敲锣鼓为节奏,男女青年手拉着手,人数不限,舞姿奔放、潇洒、大方,气氛热烈。在跳转场舞前,有一个“祭师”环节,也就是在每年正月十三清晨,几位特殊的且在寨中有身份的寨老与祭师一道,先在祭桌上把半斤多的方形肉(俗称“刀头”)、熟鸡一只、粑粑、豆腐、糖食果品、酒等摆好,再由寨中一个固定的祭师手持五柱点燃了的香,先祭拜土地、山神、庙神,然后祭拜十五高台,最后祭拜转场舞的舞台。在祭拜的过程,还要念上咒语:“天有刀、地有刀,师傅来保佑,上有猴子翻天应,下有保佑狮子滚绣球,转场舞起来,寨邻跳起来,平安幸福送到家,五谷丰登乐开怀。”念毕,几位鼓手鼓声一响,本寨、邻寨、远方村寨的村民闻声而至,大伙不约而同便聚集在一起,每天少几十人,多数百人。

  二、布依族转场舞表演形式

  布依族转场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有:

  1.第一式踏歌迎客。动作要领:踏跳左脚向左侧钩踢右脚,俯身向前接踏跳右脚向右侧钩踢左脚,挺身抬头。动作注意点:落地轻盈,钩踢脚高于腰间。

  2.第二式并肩祈福。动作要领:女生:肩并肩、低头围圈吹响木叶向左或向右移步并脚。男生:双手平举互相搭肩、低头、围圈向左或向右移步并脚。

  3.第三式罗盘定安康。动作要领:手拉手围圈跳起,手向前上方画圈外翻(欢呼)。动作注意事项:手拉紧,身体尽量向后倾斜。

  4.第四式挑山顶梁。动作要领:踏跳左脚,侧提右脚,提右肩,接踏跳右脚,侧提左脚,提左肩(依次交替)。动作注意事项:跳起着地时轻盈,双手自然下垂。

  5.第五式蛙步闹春。动作要领:双手平举拉手围圈,下蹬,脚尖着地,脚跟内靠呈八字形蹬跳,接着转体180度蹬跳。依次循环,可向左或向右转体或平行移跳。

  6.第六式穿针引线。动作要领:拉手围圈,以两人为主心点,呈8字形绕圈,其行进动作以第一式为参照。动作注意事项:手不能放开。

  7.第七式龙舞凤飞。动作要领:拉手围圈,右脚向外跨靠右手上,左脚弹跳向右移动或左脚向外跨靠左手上,右脚弹跳向左移动。动作注意事项:跨脚时注意控制距离,重心在支撑脚。

  三、布依族转场舞的传承与推广

  一是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布依族转场舞纳入进校园进进行教学的内容,使之代代相传。二是修建排演场地。在转场舞流行的乡镇、村修建排演场地,为推广转场舞提供物质条件。三是探索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路子。在黔西南州的旅游热线景点,演出布依族转场舞,让外地游客进一步了解黔西南州浓郁的民族文化。

  布依族织布舞

  布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贵州省布依族地区,主要表现种棉,摘棉,抽纱,纺线到织成布匹的全部过程。其中表现织布的舞蹈,表演者最少三人,舞时两个男舞者面对面而立,共同拿两根四尺长的方形木棍,此起彼落,模拟织布机上的踏板,另有一女舞者两脚踏在两根木棍上,做织布动作,动作轻巧,载歌载舞。 推荐阅读:蒙古族乐器有哪些 

  

  布依族狮子舞

  俗称“耍狮子”,是一种具有较高技巧的舞蹈。主要流行于黔西南安龙,册亨一带,是布依族民间龙灯会的主要节目之一,常在春节期间或农闲时表演,也有的人家在婚丧期间表演。

  “狮子舞”流传于罗平县九龙河、块泽河、黄泥河沿岸的布依族地区。

  布依族狮子舞是一种具有故事情节,富于戏剧性,表演程式化,人物个性化的表演性舞蹈。一般在民族节日活动中表演,有时也在丧葬活动中同其他舞蹈穿插表演。

  狮子舞共分舞狮子、杀狮子、救狮子、再舞狮子几个舞段。表演者五人:舞狮子二人,“小猴子”二人,“笑和尚”一人。笑和尚是狮子舞的主角,性格幽默诙谐,动态潇洒自如,举手投足处处引人发笑。两个小猴子在狮子和笑和尚之间插科打诨,时而卖乖讨好,时而挑拨离间,制造笑料活跃气氛。

  布依族狮子舞重在以情节的起伏跌宕和人物的鲜明个性取胜。笑和尚时而乐极生悲,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悠哉狂舞,时而手忙脚乱。悬念,对比、误会,巧合几种戏剧化手法应用得体,给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表演注重情绪的变化。既有紧锣密鼓的热闹喜庆舞段;又有悲伤哀婉的侵节奏。演员的表演适度得体;或悲或喜,过渡自然。整个舞蹈没有一句道白和唱词,全凭细腻的动作和舞姿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和变化。笑和尚以轻摇慢摆和双足尖交换点地,及臀部的扭摆下压,牵动足关节的动作贯穿始终。猴子和狮子则以模拟动物的形态为基础,临场即兴发挥,表演优劣跟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临场经验不无关系。

  布依族民间艺人刘正积说:“我们布依族跳狮子是向彝族学来的,但我们的祖辈又加以改造,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民间艺人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最大的突破是将狮子人格化,同时又注意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赋予它极强的生命力,给人自然亲切之感。

  布依族狮子舞有时跟“把式舞”(兵器舞)结合表演,有时则跟布依花灯穿插表演。所以布依族狮子舞又叫狮子灯。传说中龙灯、花灯、狮子灯曾结拜过兄弟,龙灯居长,花灯为次,狮子灯最小。现在的农村演出活动中,若各灯班在路途相遇,则根据排行大小进行互拜。 推荐阅读:苗族乐器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布依族民居特点
  ☑ 布依族的风景特色
  ☑ 布依族的民族风俗
  ☑ 布依族服饰特点介绍
  ☑ 布依族的节日有哪些
  ☑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