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的舞蹈文化

时间:2015-10-26 17:15:34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竹竿舞是京族的文化瑰宝,京族的舞蹈是怎么样的呢?京族人跳舞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京族的舞蹈文化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呢!

京族的舞蹈文化

京族的舞蹈文化

  京族文化的瑰宝“京族竹竿舞”文化

  京族人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和北仑河旁,主要聚居在山心,尾和巫头三岛(俗称京族三岛),这里是珠蚌之乡,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丰富,性格豪放,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跳舞。

  京族节日里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竹杆舞”、“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今天要介绍的是——竹杆舞。

  “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间体育游戏色彩的舞蹈,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表演舞花扇、翻斛斗举等高难险技巧花样动作,跳竹竿现有“穿山过海”、“情人上路”、“邀游八卦阵”、“骏马跳桩”、“飞跃龙门阵”、“勇闯斩头台”等多种套路。“跳竹竿”过去是“女打男跳”,如今已形成了“男女混合打跳”。

  表演时,将两根长木杠平行排放,两杠之间相距约9尺,其间横放8条竹竿,分为四对,每对间隔2尺左右,操竹竿者为8位男子,分为两边,每边四人,蹲在地上操作竹竿,一手一根,对面相向,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操竿者按鼓点节拍,敲一下木杠,合一下竹竿,或是敲两下木杠,合一下竹竿,发出“的的打打拍拍”的响声,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间跳跃。“跳竹杠”分“单跳”、“双跳”两种,单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边跳边舞,向前向后往复不止。双跳的方式为:两人一组,双方的动作必须协调,彼此相互照顾,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跳完上个空格后,又重复返回,如此往返不停,直到尽兴为止。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幸福的象征”京族花棍舞文化

  京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纪左右迁居于中国濒临南海的广西防城县后,就一直生活在璀璨玉石般的三座岛屿之上。

  据说,在五六百年之前,京族渔民每日必经白龙海峡才能入南海捕鱼。而这唯一出海的咽喉却被大妖怪蜈蚣精所盘踞。而且提出:凡渔船出海打鱼,必以一幼童饲蜈蚣精为条件。一天,有个道人在了解人们的愁苦后,提出自己心甘情愿以身饲喂蜈蚣,为渔民们换得出海捕鱼权的建议。渔民们按照吩咐找来一口大锅和一个很大的南瓜,架在船头上蒸煮。

  当渔船行至白龙海峡后,蜈蚣精便张开血盆大口扒上了船舷。刹那间,道人将沸腾的南瓜连同一锅开水直灌蜈蚣精胃肠之中。在经过一昼夜难卜生死的折磨后,终于随着霞光初露,大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被截成三段的巨大蜈蚣残骸浮于海面。而且,最后在海中竟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座岛屿。而那位智胜蜈蚣精的道人,却早已化作云雾飘向了远方。从此,京族人民便将三个岛屿,命名为“巫头”“山心”和“万尾”。

  为了纪念道人,在白龙海峡出口处建庙宇、竖石碑,封这位道人为“镇海大王”。同时把“镇海大王”的牌位供奉在“哈亭”内最为重要的位置,永远接受人们的祭祀与崇拜,以求得他的佑护。

  在历时几天的京族传统歌节“哈节”中,人们在对各路神灵和先祖进行祭祀和娱乐之后,接下来的将是令人盼切已久,为护送“各路神灵”,尤其是为送别“镇海大王”,进行“驱鬼开路”而跳的舞蹈《耍花棍》。

  在“哈节”最后一项礼仪“宰猪大祭”刚刚结束,哈亭内焚烧祭文的青烟还未散尽,已从远远村口处传来大木鼓沉重而轰鸣的咚咚声,使所有的京族民众都向着村口涌去。被人们团团围住的参天榕树下,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紫色发带,双手持长约40公分、缠绕彩色花带、具有驱魔神力花棍的窈窕少女,已在闻鼓起舞。

  这位俊美的桃姑双手将花棍频频转动于身体的上下前后,她伴着细碎的步履,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将每种舞姿各表演一次,以示驱赶各方恶鬼为诸神、祖先开路、送行。随着木鼓节奏的变化舞蹈速度也越发地快了起来,为此,周围的观看者再次随之动起来。

  人们一边回首观望着还没有结束的舞姿,一边向着远处奔跑,似乎还都在测算着应停步的合适位置。突然间,只见桃姑在急速舞蹈的最后,双手将花棍向头后方反身远远抛出。

  这一举动使人们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去抢接将从空中跌落下的花棍。原来这是京族习俗中所说的:“谁能接到节日最后一项《耍花棍》舞蹈所抛出的,具有驱魔能力的花棍,谁在这一年中就能免除一切灾疫并心想事成。”

  

  京族舞蹈、戏剧

  京族的舞蹈,过去主要是在唱哈时才跳。传统的舞蹈有《跳天灯》、《跳乐》、《花棍舞》、《摇船舞》、《纸马舞》等。

  《跳天灯》原是在唱哈时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但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京族人民所喜爱。这一舞蹈可由四个、六个或八个女子表演,演员穿白色长衫,黑长裤,舞时姑娘们头上顶一个盘子,上面燃着三支蜡烛,两手各拿一个杯子,杯中也燃着蜡烛,随着鼓点的强烈节奏翩翩起舞,演员们一面相对转动手腕,一面纵横交错的穿插,构成各种优美的画面,烛光与白衣相辉映,显得十分优雅。《跳乐》的动作和《跳天灯》是差不多的,以鼓伴奏,鼓点越打越强烈,舞也越跳越快,狂欢狂舞达到最高潮,表现了欢快豪放的风格。

  《花棍舞》由女演员一人或二人表演。演员穿白色长衫,表演时两手各拿一条长约一尺多的木棍,木棍上缠着彩色花纸,先唱后舞,其中又有边唱边舞,舞蹈以转动手上的花棍为主,动作灵巧多变,伴奏的鼓点由缓慢而逐渐急促,演员也越舞越快,给人一种激越爽朗的感觉。

  《摇船舞》表现了京族妇女要求出海捕鱼的强烈愿望。这一舞蹈由爷爷与孙女二人对舞。边舞边唱,一唱一答,爷爷劝孙女不要出海捕鱼;孙女则说妇女如何能干,一定要去……最后爷爷被说服了,只好让孙女出海捕鱼。具有强烈的渔民生活气息,深为京族人民所喜爱,直到解放初期还很流行。《纸马舞》,由男女二人对舞,一个骑马打番鬼(指法国侵略者),一个挑马草;一个送丈夫上战场,鼓励丈夫英勇杀敌,一个勉励妻子在家照顾好老人和儿女……反映了京族人民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山心、万尾、巫头三地都成立了俱乐部,创作了许多山歌、舞蹈及采茶剧,其中舞蹈有“京族渔民大丰收舞”、“绣花舞”、“龙灯舞”、“学文化舞”等,京族民间老艺人阮成珍,年轻时与演员们改编和表演了《拉网舞》、《敬酒舞》、《竹竿舞》、《欢乐舞》、《摸螺舞》、《穿针引线舞》等等,生活气息浓厚,贴近生产和劳动,并配合每个时期政治运动进行宣传,形式活泼多样。

  从舞蹈场景来说,京族舞蹈可分为哈节舞蹈和道场舞蹈两类。道场舞蹈是办丧事做斋时由道公表演的,这类舞蹈基本上是从汉族道场中移植过来的。哈节舞蹈是在京族人们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哈节期间表演的民间祭祀舞蹈,也是京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如《敬香舞》、《敬酒舞》、《灯舞》等,这类舞蹈都由女性表演,动作细腻别致,柔和圆润,感情内向含蓄,舞姿甜美端庄,充分体现了京族妇女多情、温顺的性格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北方那种豪迈奔放的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哈节舞蹈有它的动作规律,这就是流动中的“圆”、“柔”、“收”。动作线条都呈弧形,它的主要动作“轮指”、“转腕”、“击掌”、“手花”、“摇臂”以及基本步法“三角步”、“躬身碎步”,大都体现了这种圆、柔、收的要求——动作的连接柔和连绵,结束时都有向里收回的感觉,构成了柔和含蓄的舞蹈风格。

  哈节舞蹈这种风格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它与京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民族性格和特定的祭祀内容有着密切关系。过去,京族人民居住在偏僻的海岛上,他们以捕鱼为生,长年出没在大海上,遭遇风浪突变时,往往有去无还,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渔民葬身于***大海之中。所以,每当男人出海打鱼,在家的亲人无不牵肠挂肚,为亲人的生命而深深担忧。于是一遇险情,家人就焚香点烛,祈求神灵保佑,并扶老携幼,拥向海滩,盼望着亲人的归来。当亲人驾着船和竹排安全到家时,家人们才如释重负,擦干热泪,迎向前去,用涓涓细语和温存的问候来安慰亲人疲劳的身心。这样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就形成了京族妇女多情、温顺、内秀的性格,也就在舞蹈风格上表现出来了。

  此外,对神的敬畏也是京族舞蹈风格形成的一个因素。哈节舞蹈是在肃穆的祭祀气氛中面对神台表演的,面对强大的神灵,弱势的舞女动作就谨慎而纤细,感情虔诚而含蓄。比如《花棍舞》就在京族传统哈节的第三天表演。这是在人们对各路神灵和先祖进行祭祀和娱乐之后,为护送神灵尤其是“镇海大王”上路归天,要为神灵专门表演“驱邪开路”的女子独舞“耍花棍”。《花棍舞》一般在村口路边进行,京族人只要听到大木鼓沉重的敲打声,立刻从四面八方向村口拥去,大家团团围在参天大树之下,看着那手持具有“驱邪消魔”法力的彩色棍子的窈窕少女在闻鼓起舞。少女将花棍频频舞动于自身的上下前后,表示向四面八方驱赶邪恶,以为各路神灵和祖宗开道、送行。这根花棍因此也具有了引人注目的魅力。在舞蹈结束时,少女将花棍抛向空中,引得众人去“抢”花棍,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免灾消祸、祈求好运的宝物。

  京族舞蹈的表演动作也与京族人民的生产劳动有关。京族人民在织网、补网的劳动中,都要用手腕穿梭打结;在拉网时由小指到食指依次抓紧网纲,双手交替往回拉,同时后退。所以,长期的劳动生活形成了京族舞蹈“轮指”和“轮指手花”等手部动作和躬身碎步的步法。

  京族哈节舞蹈还需要伴舞的音乐。哈节舞蹈的音乐可分为打击乐和民歌伴唱两类。

  打击乐是京族舞蹈的主要伴奏形式,京族老鼓手常说:“鼓舞鼓舞,以鼓带舞;怎样打鼓,就怎样跳舞;鼓响舞起,鼓息收舞。” 可见,打击乐在京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小鼓、小锣、钹、木鱼、竹板等。大鼓在伴奏中起着担纲作用。如《花棍舞》,仅用一个大鼓击奏,由于鼓点一疏一密,节奏对比鲜明,加上鼓声浑厚,造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有效地烘托了舞蹈的情绪。再如伴奏祭神的《敬酒舞》时,乐队运用了大鼓、小鼓、锣、钹的搭配合奏,击乐进行中,鼓点的“强一弱”和“疏一密”有致,平稳中略带跳跃,虔诚中包含热情,变化起伏与舞蹈动作配合十分贴切,使舞蹈较好地表现出祭祀人群向神灵反复劝酒的意境,这种鼓点音乐的民族特色,增强了哈节舞蹈的表现力。

  民歌伴唱,是借用现成的京族民歌作为哈节舞蹈的伴唱音乐。这类民歌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多是一问一答的二句式,也有起承转合的四句式。在演唱内容上,有时虽与舞蹈没有直接关系,但对舞蹈情绪起着调节作用。由于京族语音的发音关系,在演唱行腔时,鼻音、儿化音较多,连续的装饰音和上行下行颤音形成了京族民歌演唱的特有风格。有的伴唱歌曲结尾处,加上“丁当丁”这个富有特色的衬词,别具风采。这类伴唱音乐的韵味与舞蹈风采融为一体,使舞蹈的京族风格更为突出。

  据说,流传在京族地区的哈节舞蹈至少有l00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要求的不断增长,哈节祭祀歌舞也随之变化和发展,逐渐地加入了一些世俗性和娱乐性的成分。它从京族民歌、民间故事、世俗民情和汉族的古典诗词、历史传说中,不断汲取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如京族妇女在哈节表演中,增加了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歌舞《采茶摸螺舞》,京族民谣《月亮歌》、《祝贺歌》,以及汉族的《三国演义》故事和古典诗词《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使哈节表演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生活气息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也提高了。总之,使哈节祭祀从“娱神”向“娱人”转化,逐渐“以人为本”,这是时代进步使然。

  京族戏剧简称为“嘲剧”。解放前的十多年,京族地区经常演戏,演出的京族传统剧目有《阮文龙英勇杀敌》和《等红娘》等。汉族的古典戏剧《二度梅》,很早以来也为京族群众所采用,并深受京族群众的欢迎。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京族民居特点
  ☑ 京族的风景特色
  ☑ 京族的民族风俗
  ☑ 京族服饰特点介绍
  ☑ 京族的节日有哪些
  ☑ 京族的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