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的文化特色

时间:2015-10-23 17:59:08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高山族语言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文化是怎么样的呢?高山族的文化特色有什么呢?高山族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有关高山族的文化特色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高山族的文化特色

高山族的文化特色

  高山族的语言文化

  高山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马来一玻利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据统计,共有22种语言。除已近消亡的平埔人语言外,尚有15种。根据语音、词汇、语法形态上的差异,大体可以分为泰雅、曹、排湾 三大语群。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阿美语、布农语、卑南语、赛夏语、鲁凯语、雅美语等。其中雅美语与菲律宾的巴丹语接近。

  现在不少高山族同胞已能使用汉语,而且高山族语言中还吸收了不少汉语闽南话借词。这些措词与农耕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器具有关,反映了历史上高山族与汉族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关系。

  高山族语言与古越人语言一样,也是多音节的粘着语,不同于汉字一字一音的孤立语。如,“船”为“卡苏”、“打猎”为“卡妈路苦”等。学者们认为,高山族语言与同源于古越人的壮侗语族各族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同源关系。

  高山族虽然还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但近年来,在排湾人和布农人地区发现的“绘画木板”与“记事木板”,却 反映了高山族图画文字的雏形。“绘画木板”绘制了对多个图像,可归纳出14种会意形象,如骑马的童稚,戴羽冠、横枪手肩、持枪前进、手提敌首、舞蹈等人像,心及鹿、百步蛇等;“记事历板”用桧木制成,镌刻着各种结构单一的符号,如▲表示一天,q表示架平锅煮酒,■(长方形)表示禁忌砍柴。

  此外还有表示背篓里有芋、有粟,以及表示 狩猎、耕垦、鹿猎、饲养、娱乐、等刻画符号。“绘画木板”与“记事木板”所刻画的形象与符号,已初具萌芽记事的特征。它反映了高山族早期农耕兼狩猎的原始经济文化类型,可以说是高山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一种写照。推荐阅读:门巴族的名人有哪些

  

  高山族的九族文化

  “九族”是台湾民间对除平埔人以外、保留传统文化较多的高山族九个族群的俗称,即指雅美族、阿美族、泰雅族、赛夏族、邹族、邵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和排湾族。(其中邵族和邹族在台湾九族文化村里是算一个的)

  同北京的“中华民族园”、云南昆明的“民族村”一样,台湾也建有集传统民族文化的收藏与保护、宣传与展示,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设施──“九族文化村”。

  张荣义先生发起创办“九族”为主题的游乐园,与陈奇禄博士、千千岩助太郎博士、收藏家徐瀛洲先生等人指导,以及提供诸多资料,姚德雄设计师策划,1983年动工辟建,1986年7月27日正式启用。

  九族文化村位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畔,占地62公顷。整体布局以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为主,附设仿欧式建筑风格和艺术雕刻的“水沙连丽宫”、“镭射音乐喷泉”等现代化设施。村内,“山地文物馆”、表演厅、歌剧场、观山楼、餐饮馆等文化、娱乐、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草坪、花苑点缀其间,既古朴、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

  九族文化村是结合台湾九大原住民族族群的各项文化:泰雅族、赛夏族、邹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达悟族、阿美族以及排湾族等九族,尔后加入邵族。此外,全园是规划分成三座主题园区:原住民文化、欢乐世界和欧洲花园,并在2001年启用空中缆车,搭载观山楼至欢乐世界的旅客,可鸟瞰全园风光与远方日月潭。

  原住民文化

  园区内皆有仿造各族实屋来打造原住民建筑,并有展现原住民舞蹈技艺的表演剧场:娜鲁湾剧场与石音剧场。

  欢乐世界

  欢乐世界的主题设施有空中缆车、自由落体UFO、悬吊式云霄飞车“玛雅探险”,另有其它诸多游乐设施:加勒比海探险、夏威夷巨浪、太空山、海盗船、金矿山、热气球、旋转木马、小火车、爱之船……

  九族文化村的民居住宅群,是借鉴日本学者千千岩博士1930年的调查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复原的。较好地保留和体现了传统特色。村居景观以族群为单位分为九个村。每个村又自成一体,风格独特。有的以茅草覆顶,有的以石板盖梁;有的挖穴为室,垒石为墙,有的架木为柱,编竹为楼;有的雕梁画栋,有的朴素雅拙。围绕这些建筑,还有展示部落组织、生活设施、宗教祭祀、婚丧习俗、礼仪禁忌等的静态实物与动态表演,极富学术和观赏价值。

  

  高山族饮食文化

  高山族以稻米为日常主食,辅以薯类和杂粮。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

  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高山族普遍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

  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高山族的经济属于农耕和渔耕采集型经济,食物多以大米和可食用的根茎类为主,副食大多是猎获的熊、鹿、兔、鸠、山猪、山羊和自养的猪、鸡以及捕捞的鱼、蟹、鳖、虾等水产品,蔬菜有各种瓜、豆、笋等等。高山族也是一日三餐,部分人还保留着生食和半生食肉类的习惯。

  由于高山族各族群居住的自然环境和进化程度不同,他们的饮食习惯又各具特色。高山族赛夏人喜欢用糯米或糯粟捣成米糕,或用棕叶裹糯米饭,与汉族的粽子相差无几,用米与薯、芋、豆类或蔬菜混合煮成咸饭或糜粥。高山族人在做糯米饭时,喜欢加入野味和花生,用无毒的树叶卷起蒸食。有些地区用粟粉和水,加盐和豆类捏成团子;或以水煮芋头,加花生粉和野味肉类,捣烂后用树叶包好蒸食。而平时的素食以盐、姜、蜂蜜为调味品。由于蔬菜种植的少,只有祭祀或喜庆欢宴时才端上一些菜肴来。在高山族中,只有阿美人和泰雅人能自己生产食盐,其他的部族则通过用土特产品与汉族同胞交换食盐。他们常用姜、辣椒和山胡椒作为调料做菜就餐,平时喜食椰子、李子、香蕉、木瓜等水果来补充蔬菜不足。

  高山族布衣人的副食品中有腊肉或肉干、晾晒的野菜和菜干,但是数量不多,如有猎获的野味或鱼时,则酿酒煮肉,邀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到小溪边捕鱼捉虾,捞捕河贝和螃蟹,煮熟作为佐餐佳肴。他们享用的水果的种类也很多,除常见的以外,还有柚子、面包果、椰子等。高山族雅美人日常以芋薯为主食,品种很多。他们的果林园艺很发达,但蔬菜却种植的很少,所以,妇女和儿童只好常采摘野生植物瓜果和贝类作为食物辅食。

  高山族平埔人是高山族中受汉族同胞的影响较早的。16世纪汉族同胞到达台湾后,稻米成了他们的主食。史书中曾记载平埔人的番米味醇气馥,煮过的饭过2至3天香气不减,但由于种植面积少,产量不高,每年所种只够他们自家一年食用。平埔人的烧法分为煮、蒸两种。他们把大米、小米或黍先浸在水里,然后放在竹筒、竹筐、葫芦等容器内煮或蒸成饭。用竹筒蒸饭时,得先捡来柴禾,烧成黑红的木炭,把竹筒放在木炭中央,不多久,饭香就会飘溢出来。蒸饭的方法是在竹皮编成的饭笼中放上糯米,饭笼放在铁锅上,一直蒸到一片雾气腾腾,便大功告成。用煮或用蒸的方法,要视原料是黏米或者糯米而定。黏米比较适合煮食,而糯米蒸了比较香软可口,杂粮也适合于用蒸法。糯米蒸熟以后,用杵臼捣舂为粉球或饼球,平埔人称之为“都都”。

  高山族大多不食动物的头和尾,在祭仪、出猎、丧葬等特殊场合,禁忌食鱼,他们认为腥是不吉利的。孕妇夫妇的食俗禁忌也不少,一般禁食动物血与内脏(怕难产),禁食并生的果实(怕生双胞胎)。台湾高山族是古越(越僚)族的苗裔,他们认为狗肉是食物中的珍品,有以狗肉做“牺牲”的风俗。台湾沿海地区的高山族则习惯以鱼类、贝类、水芋、野菜为副食。鱼类用海水渍过后,晒干贮存备食。台湾兰屿上的雅美人大多以捕鱼为业,三餐有的是鱼,但因缺少稻米,便以芋薯为主食。他们把粟或稻米煮成粥、干饭,用糯米制成糕和糍粑,或类似粽子的干粮,煮酒用的芋薯也是外出打猎时常带的干粮,这种食物加工与汉族山区人的食俗相近。兰屿的高山族还有一个有趣的食鱼习俗:女人吃红黑花纹或白色的好鱼;男人吃灰绿色的次等鱼;老人吃黑色最差的鱼,这是根据劳力强度不同定下的饮食规矩。在高山族传统观念中,认为女人最辛苦,除耕作外,还要生儿育女,应当吃营养成分高的好鱼,这是一种奇特的“等级食俗”。雅美人不善于贮存,通常只有捕到大量飞鱼而食用不完时才把它晒成干,以便台风期间食用,其他吃不完的鱼就丢弃。鱼干大概是他们拥有的最主要的“财物”了。沿海兰屿的高山族吃饭大都不用筷子,他们将饭盛入盆子,置地上,大家蹲着用手抓饭吃。

  就总体来说,高山族的烹饪方法通常可分为炊煮、烧烤、蒸馏3种。而以炊煮最为普遍,无论是大米、粟、玉米或者芋薯等主食,一般都加水煮成干饭或稀粥,有时也把芋薯或蔬菜加在饭、粥之中。鱼肉也常以煮食为主。他们平时很少用蒸食法,只有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才将糯米、黏小米蒸制成米糕,酿酒的时候也有用蒸馏法的。对于芋头、薯类和鱼肉、兽肉等,他们喜欢用烘烤的方法。尤其是出猎时捕到鹿,他们会立即杀掉,烧烤,野味的香气能激发猎人们出猎的欲望和信心。有时也从树上的鸟窝中取出鸟蛋,直接放在柴火上烤熟,当做外出时营养丰富的干粮。当他们捕鱼回来,就将吃不完的鱼烤熟后贮存起来,留到淡季时食用。阿美人在出猎或渔获回来后,就把鱼或兽肉插在竹竿上,或者悬挂在竹架上,下面烧起熊熊的柴火,一直到鱼油、肉油滴到火上“噼啪”作响,才停火食用,那香甜脆软的鱼肉、兽肉想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

  在高山族的饮食文化中,酒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阿美人之外,其他高山族族群几乎都嗜好饮酒。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大凡婚礼、分娩、节庆、建房、狩猎、渔捞以及宗教祭祀,无不与酒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他们要事先酿好酒,到时宴饮狂欢,牵手歌舞,尽欢尽醉。平时,他们会向汉族商人买酒,或以猎物交换,等酒一到手,就会饮个痛快,直到半醒半醉,才再带几瓶回家。对高山族来说,饮酒不只是男人的专利。据清代史书记载:高山族人善于酿酒,待到酒熟时,便各自携带自家酿的酒,到村社里会聚,男男女女,群坐在地上,用木瓢或椰碗取酒,边饮边舞,一片沸沸腾腾,连续3个晚上狂欢,毫无醉意。

  高山族中的泰雅人有个“播种节”,每年播种完毕后,家家户户把备足的猪肉、鸡肉还有“精蜜兔”(鼠肉烹的美食)、鹿肉、野猪肉、鱼虾、栗糕、米酒等摆满席间,邀宴左邻右舍,大块吃肉,大杯饮酒,跳舞唱歌,热闹非凡。高山族的布衣同胞每年要举行盛大的“打耳祭”活动(用猎枪射击一定距离外悬挂的鹿、山羊等野兽的耳朵)。“打耳祭”活动结束后,人们就在空旷地烧火堆烤肉,烤肉的燃薪用寓意吉祥的松枝,然后纵酒欢歌。布衣人还有5年一次的“成年祭”,到了这一天,全部落男女老幼欢聚广场饮酒、吃烤肉(鹿、山羊、野猎,惟独不用家畜),恋爱中的男女青年在这天晚上可以公开“饮贴面酒”(用一节竹筒剖开盛酒,男女相拥贴面相饮,表示亲密)。高山族的曹族人在八月十五的“丰年祭”中,各家的代表要把小米酒、小米糕、猪肉等食物送到广场中,然后,由族长混合再分配给各家分食,也有的任人随便品尝。推荐阅读:怒族的名人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高山族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 四川的文化特色
  ☑ 盘点关于岭南文化特色有哪些?
  ☑ 福建文化特色
  ☑ 新疆文化特色
  ☑ 山西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