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的建筑风格介绍
独龙族人们的建筑的风格是怎么样的呢?独龙族的建筑风格是怎么样的呢?独龙族的建筑和其他民族有什么不一样吗?下面是有关独龙族的建筑风格介绍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独龙族的建筑风格介绍
独龙族的建筑特点简介
独龙族的生产和生活主要集中在河谷和山麓平台上,由于南北部之植被和气候差异构成独龙江地区,上下游房屋样式及结构不同。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人们所居房屋是在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常见的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这种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
北部的气候比南部寒冷及耕地较为固定,因而,当地住房样式多是以木板镶围或用整个圆木垒成的木楞房。用木料或木板层层相交叉叠垒而成,四个角墙板或木料锯成凸凹的齿状交叉固定。木楞房分两种:一种是房子的墙壁用一根根圆木直接垒成,另一种是用木板垒成。房内多铺以厚木板,地板离地约1米高,下面用石头或木柱支撑,整个房子呈长方形。房顶盖以茅草,有的用劈开的薄木板盖顶。房内按需要设有一至二个火塘,火塘上方设有两台摆放杂物、木柴和烤食物的竹木架子,火塘内安放铁三脚。
独龙族的民居除了房屋建筑外,在房子附近还盖有一至两个小仓房和畜厩。仓房以圆木为柱,架空,盖成四方形,以竹片、或木料垒成墙壁,正面留一小扇门,并备有一把木梯供人出入。另一种是火山地边建盖的简易仓房,用来暂时收藏刚收回的粮食,它多以竹条或竹片垒成,不上锁,只是用几根木棍、竹棍把门卡住或用藤篾绳拴柱。独龙族的房屋多数都没安装锁,到外面参加劳动或过夜时,最多也只是用两根棍子卡住或随便关一下门。即使这样,也不担心有人会偷,因为他们认为偷别人的东西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将受到族人的轻视和惩罚。因此,独龙族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民族风尚。
独龙族的起居习俗和建筑特点
独龙人的村寨,大都分布在独龙河两岸的山坡台地上,由于受气候和耕作土地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未形成固定的村落。已定居的村寨一般仅为四五户,少则一户,最多也只有十几户。各村寨之间距离几十里,甚至一百多里。住房有两种:北部第三行政村以上多是用木椽垒墙,南部全是竹房,无论是木房或竹房都是长方形,建筑靠山打桩,屋面一般离地二、三尺高,木房四周以由下而上排列起的椽子为墙,上覆以砍刀劈开的木板或茅草,内铺木板或编制的竹篾笆。竹房则四周以编制的竹篾笆为墙,上覆草,内铺竹篾笆,两种房屋中间,都设有一个或两个、三个火塘,火塘的排列也有两种形式:竹篾房内的火塘设在长方形屋子的两旁,中间为通道,火塘大体上是对称排列。木楞房无通道,火塘设于房屋的四角。一般是长辈的火塘在上方,晚辈的火塘依次排列在下方,凡已婚的男子即在屋内设一火塘,夫妇二人及其子女便围火塘而卧,一个火塘便象征着一个小家庭。竹篾房两端都设门,架木为梯;木楞房一般只设一道小门,门都面向东方,只能屈身而入,室内无窗,光线极暗,牲畜即饲养在楼下。推荐阅读:达斡尔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云南茅草屋-独龙族传统建筑文化
布卡旺村宁静古朴,不时会有各方客人寻访而来。村里独龙族12户人家房屋清一色的茅草屋顶,掩映于绿荫中。普善雷家的茅草房和大多数人家一样,面积小,屋里一眼火塘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面积,经过当地政府反复与村民协商,村民们同意了保留茅草屋。但将在政府帮助下把茅草屋改造得安全、舒适一些。
这两年,独龙江以“消灭茅草屋”为目标的危房改造工程有序展开,越来越多得独龙族群众搬进了政府帮扶建设的木板房。与老屋相比,木板房较为宽敞、明亮、屋顶不再盖茅草,多采用不容易漏雨的石棉瓦或彩钢瓦。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时保留原始社会末期家族公社较多的少数名族之一,经过艰难的努力,独龙族同胞逐渐摒弃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轮歇地从此消失。自然的森林绿化稳步提高。
“尽管目前采集茅草难度较大,但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我们会有意的保留经过改造的茅草屋,以向世人展示独龙族传统建筑文化,”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副主任、独龙族干部高德荣说。推荐阅读:赫哲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独龙族民居特点
☑ 独龙族的风景特色
☑ 独龙族的民族风俗
☑ 独龙族服饰特点介绍
☑ 独龙族的节日有哪些
☑ 独龙族的文化艺术
- 上一篇:柯尔克孜族的建筑风格介绍
- 下一篇:畲族的建筑风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