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羌族有什么不同于我们的丧葬的习俗呢?羌族的丧葬风俗有什么特别的吗?羌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是有关羌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羌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羌族的丧葬习俗
解放前,羌族有火葬、土葬和水葬三种丧葬形式。
火葬是自古相传的丧葬习俗。《吕氏春秋·义赏》说:"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果,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逸篇说:"羌人死,焚而扬其灰。"解放前,茂文县以北的一些地区仍行火葬。其他地区因汉族的影响已改用土葬。惟凶死、传染病及其非正常死亡者仍用火葬。葬法是在人死后三天进行火化。火化前须请端公诵咒,然后抬棺至本族的火葬场。那里设有一座可以移动的小木屋,内供奉本族历代祖先的神位,葬时将小木屋移至他处,而置应葬的棺木于其地,然后四周堆放柴火连棺木火焚。这时死者亲属围坐号哭、并唱孝歌、跳丧舞。焚化之后,将骨灰埋在地下或封在崖穴中。在茂文羌族自治县雁门乡一带,一姓有一个火坟,一个村有几个火坟。这些火坟位于村寨附近,系用木板搭成房屋形态,约五尺见方,有小门,人死后连棺材一起焚烧,烧毕取骨灰由小门投入火坟。有的地方是数姓共一个火坟。
土葬是解放前羌族的主要葬法,葬法类似于汉族。但羌族在土葬时送葬者须跳"芝舞寿"(一种丧舞)并唱丧歌。
水葬一般限于一至三岁或不到一岁而夭死的小孩。推荐阅读;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
羌族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
羌族火坟
羌族独特的“火坟”在汶川县的羌寨可见遗址,有的保存较完好。80年代以来,个别羌寨以宗族为单位维修的“火坟”已焕然一新。如雁门乡的索桥、通山、月里等寨,龙溪乡的阿尔、巴夺、垮坡等寨,绵池乡的和平、羌锋等寨。“ 火坟”的形状多为条形,而方形较少,上窄下宽,长约6-8公尺,宽4-6公尺,深约7-8公尺,内部用黄泥抹得相当平整。其边沿高出地面5-6寸,坑上架着能抬开的木屋,木屋的屋顶是用染黄或染黑的杉木制成,可以挡风遮雨。个别坟旁还立有石碑,详细记述了本宗族的来源。如雁门乡索桥袁姓宗族碑文记述道:“盖闻先祖语吾,当是时也,湖广填川,我先祖来川者,乃是弟兄八人也,系麻城孝感人氏……彼时此地泥水泛滥,安奉亡魂,犹恐肌肤进泥,故立此墓,号曰’火坟‘。世代先祖,概葬于此墓,十代人丁兴发二十余家,以后各扦莹墓。”现在,还并存几种火葬的“火坟”类别:一种是以宗族为单位修的“火坟”,旁边还立有家族碑,如上文,只有本族人才能进入,即“姓姓都有火坟场”。一种是一寨人集体修的“火坟”,凡是本寨人火葬后都入此“火坟”,如龙溪乡垮坡寨,此种类型较少;一种是只有火葬坪,人死后抬到火葬坪焚化后,可以不捡骨灰。如龙溪乡直台寨,这也是极少的。不同于以前,现在进“火坟”的清规也多了,须本族辈份最高的长者死后先进了“ 火坟”,其他人的骨灰才能放进“火坟”。
火葬变迁
据文献记载,羌族的火葬习俗于清朝“改土归流”后,有了较大改变,一般实行土葬。这在《石泉县志》和端公(“释比”的丧葬词中均有反映。端公所唱的丧葬经典中有:“康熙四十二年前,羌人死后不用棺。草帘软裹架柴烧,寨寨都有火坟场。四十二年天下乱,乱后羌人归大朝,人死须穿六件衣,装入棺材用土埋。习俗改变行土葬,人畜兴旺万民安。”汶川许多羌寨的土葬墓碑所记时间最早的是清朝干、嘉时代,土葬是羌人“ 改土归流”后才兴起的。这与清王朝的强制推行土葬和本地土司顺应中央政令,带头实行土葬有着直接的关系。“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茂州属静州土司法从武母死,改火葬习俗,验周棺椁,筑坟以葬,悉如华制,人羡其善变。其后,羌族民间亦多用土葬。”现在,羌族地区火葬和土葬并行,小孩夭折后实行岩葬,一般人实行土葬,高寿的老年人则希望火葬,子女一般都会遵循老人的意志,以火葬的形式安葬老人。一对老年夫妇中如有一人实行了火葬,那么另一人也要火葬,意为继续做夫妻。可见,老一辈羌族人在民族心理上对火葬还是有着深深的依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火葬仍是羌族的主要丧葬形式。
土葬
土葬是羌族较为古老的一种葬法,这从战国以来的岷江上游石棺土葬墓群的发掘中足以证明。清朝以来土葬更为普遍,各个家族有自己的墓地,流行汉区传来的木棺土葬。
土葬近年来受汉族习俗影响,由火葬改为土葬族。,葬仪大体与汉族相同,人死鸣鞭炮,孝子披麻戴孝,众亲吊丧,请“许”念经跳神,设灵堂,昼夜点清油灯,由“许”看风水择墓基,寨人帮助料理丧事,棺木入土由“许”或老者指导停放,用泥石垒坟。但羌族在土葬时送葬者须跳“芝舞寿”(一种丧舞)并唱丧歌。
编辑本段水葬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实行水葬的主要是居住在江河边的农牧民。其他地区水葬的则是除儿童外,主要是一些乞丐及地位十分低下者。
阿坝州水葬程序:水葬时,将尸体曲膝圈身“坐化”后装入“灵轿”(或叫龛棺),抬到两河交汇急流之处,打碎龛棺将尸体投进河流中。有的将尸体节节肢解,再投入洪流中。还有的用白布裹尸,把整尸抛进江中。水葬完毕,送葬者要在岸上插一杆印有经文的幡旗,表示对死者的祭奠,祈盼早日灵肉分离,生命轮回。在甘孜州的部分地区,水葬较普遍且有各自的特色。如甘孜州雅江县的日依一带,当人死后,马上要在死者的腰脊上砍一刀,然后头脚相选捆好,头脚朝上地放入背兜之中,口上挂一块黑布,当天被人背去丢入河中。死者家属在大门口挂个嘛呢旗,葬仪就这样简单明了地结束了。
大葬
葬仪特别隆重的叫“大葬”。大葬最早是对民族、家族有过重大贡献的人举行的一种最高规格葬仪。近世以来,殷实之家都办“大葬”。大葬一般历时三至九天,先由“释比”做几天法事,最后一天,客人才参加。届时由一名有威望的“释比”,身披牛皮铠甲,右手执刀,左肩挎枪,枪头挂一牛舌,带头歌舞,歌词内容是赞颂祖先功绩;紧跟着八名“释士”,头戴面具,右手摇手皮鼓,左手摆铜铃;跟着还有八名较亲的家族成员,也都戴面具,敲羊皮鼓;后面一百人以至更多人右手持刀,左肩挎枪,枪缠彩色飘带,排成一字长蛇阵,边唱边舞。先到火坟场转三圈,将飘带撒于坟地敬献祖先。然后到坝子转圈歌舞,有时扮演对阵战斗。最后,所有参加大葬礼的其他人也要到火坟绕场三圈,以示悼念。规模一般少至数百多则千人以上,皆携酒、粮食、牛、羊、猪等肉类为礼,丧家设大宴款待。这种丧葬习俗花费甚大,解放后鲜有人为。现在的葬礼普通简化。
羌族风俗习惯-丧葬习俗
羌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葬式分火葬、土葬、岩葬、水葬几种。火葬是其传统葬俗,每个家族或早期部落都有自己的火坟场,用石砌围圈,往往有碑记载姓氏与开始设立坟场年月。目前仍盛行火葬。60岁以上正常病故,认为是寿终归天,要唱丧歌,举行火葬。也有遵老人遗嘱是否选择火葬的。凶死或传染病死者则必须火葬。婴儿死后装小木棺置于岩洞为岩葬。也有的死婴装棺放入河水中飘走称为水葬。
土葬是羌族较为古老的一种葬法,这从战国以来的岷江上游石棺土葬墓群的发掘中足以证明。清朝以来土葬更为普遍,各个家族有自己的墓地,流行汉区传来的木棺土葬。
葬仪特别隆重的叫“大葬”。大葬最早是对民族、家族有过重大贡献的人举行的一种最高规格葬仪。近世以来,殷实之家都办“大葬”。大葬一般历时三至九天,先由“释比”做几天法事,最后一天,客人才参加。届时由一名有威望的“释比”,身披牛皮铠甲,右手执刀,左肩挎枪,枪头挂一牛舌,带头歌舞,歌词内容是赞颂祖先功绩;紧跟着八名“释士”,头戴面具,右手摇手皮鼓,左手摆铜铃;跟着还有八名较亲的家族成员,也都戴面具,敲羊皮鼓;后面一百人以至更多人右手持刀,左肩挎枪,枪缠彩色飘带,排成一字长蛇阵,边唱边舞。先到火坟场转三圈,将飘带撒于坟地敬献祖先。然后到坝子转圈歌舞,有时扮演对阵战斗。最后,所有参加大葬礼的其他人也要到火坟绕场三圈,以示悼念。规模一般少至数百多则千人以上,皆携酒、粮食、牛、羊、猪等肉类为礼,丧家设大宴款待。这种丧葬习俗花费甚大,解放后鲜有人为。现在的葬礼普通简化。推荐阅读:纳西族的历史文化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羌族民居特点
☑ 羌族的风景特色
☑ 羌族的民族风俗
☑ 羌族服饰特点介绍
☑ 羌族的节日有哪些
☑ 羌族的文化艺术
- 上一篇:裕固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
- 下一篇:柯尔克孜族的丧葬风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