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绝学

时间:2016-12-26 11:50:32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自古以来养生都是人们重视的事情,因为养生能有助身体健康,此外养生还能很好的改善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以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养生给自己带来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绝学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绝学

  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绝学

  中国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绝学

  一个人可能一生不打针,不吃药,但是,每天都必须吃饭。食疗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宗"之说。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已有"食医"的分科。他们把食医列为四医之首,专为帝王配膳。秦代以后,历代皇宫都设有专营食疗养生的太医。食疗养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养生文化源远流长,食疗养生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

  古人推行药食同源,认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食物的性能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生活实践中对食物的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经验总结。连同对药物应用的认识,逐渐上升为理论。古代医家把食物的多种多样的特性和作用加以概括,建立了食物的性能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医食疗理论。这一理论是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身体疾病和早衰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自身;人体正气旺盛,而又能避免邪气的侵袭,就会保持健康状态,反之则发生疾病。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抗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一切损害正气、助长邪气的因素都能引起疾病,从而导致早衰和死亡。预防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广义地说,所有关于饮食的保健措施都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恰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研究证明,人体如缺乏某些食物成分,就会导致疾病。[例如]如缺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就会引起肝功能障碍;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症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钙质会引起佝偻病,缺乏磷质会引起神经衰弱,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缺乏铁质会引起贫血,缺少锌和钼则会引起身体发育不良等。而通过食物的全面配合,或有针对性的增加上述食物成分就会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中医学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等记载。

  除了从整体观出发的饮食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的加强某些营养食物来预防疾病外,中医学还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如用葱白、生姜、豆豉、芫荽等可预防感冒;用甜菜汁或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用鲜白萝卜、鲜橄榄煎服可预防白喉;用大蒜可预防癌症;用绿豆汤预防中暑;用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状;用红萝卜粥可预防头晕等。

  

  关于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绝学有哪些

  这里的饮食有节,一方面在量上要节制,一方面在五味上要节制。即饮食气不可厚,味不可偏,量不可过多过少等。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的:“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施,精神乃央。” 因此,要求五味养生防病,五味就不能偏盛或过盛。对人体健康来说,要特别注意五味调和。 虽然这主要针对饮食的。 但从大的方面讲,也是治病、防病、纠偏的原则。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接着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 法,长有天命。”可见,调和五味,饮食平衡,是养生的一个方法,与现在强调均衡营养是一致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对五味的功用作了进一步阐述:“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又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是从阴阳学说的角度。对五味的阴阳属性作了一个基本的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指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耍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

  《灵枢·五味论》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闷心。”对五味致病的论述,较为具体,这从另一角度提示人们:五味耍平衡,不能偏嗜。《素问·五藏生成论》也对五味致病作了论述:“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胸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素问·宣明五气》中相关论述,就告诫人们为了避免五味加重病情,对五味也应有所禁忌:“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成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这里的气、血、骨、肉、筋病,应多为有余之实证,本属有余之疾。多食五味,则使病实中更盛,加重病情。若属不足之虚证,则又当别论。

  《黄帝内经》中对五味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还有很丰富的内容。以此可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总之,五味相和,则五脏气和。气血、津液、精神自旺,身体健康,阴平阳秘,生生不息,养生防病,健康长寿。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说: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风水www.azg168.cn)

  

  古人饮食养生留下来的十大绝学

  1、饮食有时

  元代医学家邹铉说:“食味调和,百病不生”。其意是按时饮食,才能使身体获得各种营养,使气血充盛,而机体强壮。饮食应有规律,注重饮食滋味的调和。

  2、饮食勿偏

  《保生药录》提出:“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饮食结果应丰富,而不偏颇。有不爱吃的食物,不强迫自己爱吃,但也不要绝对不吃。有爱吃的食物,也不要太过分偏爱。否则容易导致身体营养的失衡,过于偏爱某种食物也会引发身体疾病。

  3、食宜清淡

  宋代《医说》一书说:“去肥浓,节酸碱。”意为日常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肥甘厚腻咸重菜肴。很显然,目前大多数人都被饮食中过多的脂肪所害,而引发高血脂、高胆固醇,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饮食清淡,少放油、盐、糖等佐料的确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4、适温而食

  “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这是古籍中对进食温度的精辟论述。通常我们都认为吃饭喝水应吃热的、喝热的,不吃凉的。但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做法,正确的饮食温度应该是“温”而不是“热”或“凉”。有医学研究调查发现某些食道癌高发地区的人们饮食普遍习惯吃刚出锅的热面条。长期的高温刺激也会引发消化道黏膜发生癌变。

  5、食要限量

  《千金方》曰:“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可重用。”饮食过量可伤身体诸病之所由生也。所谓饥饱得中,即是饮食8分饱,不过饱,也不过饿。饮食过饱则脾胃之气大伤,也容易造成其它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过饿也会伤脾胃之气,不仅不能减肥,反而伤了脾胃之气,影响运化,更易发胖。

  6、食宜缓细

  清代石成金在《长生篇秘诀》中提出:“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食噎咳,三也。”咀嚼食消化的第一道工序,如果没有仔细咀嚼就直接吞咽,会直接造成脾胃受损而引起胃疼、反酸、胃胀等不适,久则变生它病。细嚼慢咽的食物也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为身体脏腑所用。

  7、进食专心

  《论语.乡党》曰:“食不语,寝不言。”是要求进食时要专心,有利胃纳和食物消化。进食说话,有造成呛咳甚至食物呛入呼吸道的可能,所以进食时不说话不仅是礼仪的问题也有健康的意义。

  8、怒后勿食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保持进食前后的良好精神状态,有益养生。怒则伤肝,肝气横逆则犯胃腑,无论是食后怒,还是怒后食,都会影响脾胃功能,而导致慢性胃炎甚至溃疡的发生。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慢性胃炎的发生决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那么简单,而多数是因情绪问题或长期的压抑、紧张造成。事实上,临床中即使幽门螺旋杆菌经服用抗生素转阴之后,胃病的症状仍然全部存在。所以,脾胃病尤当首重情绪管理。

  9、选食易慎

  元代忽思慧提出:“诸肉臭败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煮肉变色者不可食。”这主要是说应注意饮食物的卫生,对质量无保障的食品慎重选用。

  10、餐后保健

  《千金方》提到:“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而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这是提示我们应该注意口腔卫生及保健。餐后叩齿,可令唾液腺分泌旺盛,唾液中的消化酶入胃可促进消化。叩齿也利于牙齿的坚固。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古人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你有知道有哪些吗
  ☑ 白露饮食养生汇
  ☑ 古人家居与风水的小常识
  ☑ 告诉你饮食养生的好处有哪些
  ☑ 中医教你秋天饮食养生的方法
  ☑ 中医饮食养生的小窍门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