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遗产分别有哪些?

时间:2017-01-04 11:34:10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说起齐鲁文化的遗产,很多人会体到的现在那放在大明湖北岸晏公台钟亭内的古钟了吧。古钟伴随着我们的新春,给每个家庭带去了和睦、吉祥、幸福以及美好的祝愿。除了这个齐鲁文化遗产还有哪些呢?下面祥安阁就为你介绍有关齐鲁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章。

齐鲁文化遗产分别有哪些?

齐鲁文化遗产分别有哪些?

   钟兮归来,八百年当有一叶存留

  随着历史的变迁,钟楼已不复存在,但历尽沧桑的钟楼楼基和巨钟却保留下来。上世纪90年代,明昌古钟迁往大明湖北岸的晏公台钟亭。徐北文先生为之撰《明昌钟亭记》,并书联曰:“金钟鸣处蛙声静;璧月升时客梦清。”钟楼寺钟楼台基依然可见,台基还存放着两块大石头。这两块石头就是当年钟楼安放大钟的亭子基座,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2007年被列入济南市重点保护文物。

  钟楼寺因钟而得名,钟楼寺街因钟楼寺而得名。东西走向的东西钟楼寺街现已并入大明湖路,南北走向的南北钟楼寺街也取消方位词称为钟楼寺街,街长210米、宽4米,北起大明湖路,南至后宰门街东首,两旁多平房建筑。大钟几度迁徙行走,从南而北,渐离市廛,空余斑驳古钟台,也使街名名不副实。

  “寺院一钟,学院一景,八百年当有一叶存留。”为让历史再现,济南市已决定复建钟楼,将古钟安放原位。如今,大明湖南岸的“明湖晨钟”景区已基本建成,不日将开始复建钟楼。

  “明湖晨钟”有望恢复昔日风采,800多年的古钟在不久的将来即会重新发出“晨钟声闻四乡”的新响,再唤“朝夕闻鸿音于星月之下。”

  

  中华名“钟”

  中华大地古钟文化源远流长,以钟闻名之处更不胜枚举。

  每年春节辞旧迎新之时,我们都可以在央视春晚的直播中听到新年的钟声,这钟声来自中国第一大钟——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该钟铸于明朝永乐年间,高6.75米,底径3.3米,重46.5吨,用铜、锡、铝合金铸成,钟内外共铸经文100多种,23万余字,是世界上铭文最多的钟,享有“世界钟王”之一的美称。钟声轻击圆润深沉,重击浑厚洪亮,节奏明快幽雅,可传50公里之外,是“北京十六景”之一。

  “南屏晚钟”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南屏山北麓的净慈寺中。因钟声洪亮,再加上寺后南屏山多空穴,所以晚钟敲响,钟声更是穿穴回荡,传播山谷,远飘大半个杭城。由于清末被毁,南屏晚钟绝响近百年。上世纪80年代初,重10吨、直径为2.3米的大铜钟重新铸成,中外游人又听到了山鸣谷应的“南屏晚钟”的悠悠之声。

  “雁塔晨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早在唐代小雁塔建成时,便有此声此景,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这口铁质巨钟通高3.55米,重8吨,钟口围长7.65米。钟声清亮,塔影秀丽,数十里内都可听到。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钟”因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而出名,但诗中描写的钟早已流失日本。1905年,日本10万友好人士募资铸仿唐表铜乳头钟一口送归寒山寺。此钟重5吨,高2.5米,钟声悠扬动听,余音长达120秒。如今,每逢元旦或春节,都会有大批海内外游客到寒山寺,尽享新年的欢乐。

  “马寺钟声”是“洛阳八景”之一。洛阳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佛殿上挂着嘉靖三十四年所铸的一口铁钟,重2500公斤。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与洛阳东门城楼上的大钟频率相同,每当白马寺的钟一响,洛阳城大钟就发生共鸣。故在当地有“马寺钟响,洛阳而应”一说。

  “南华晚钟”位于广东韶关南华禅寺,铸于宋干道初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钟重万余斤,高2.75米,直径1.8米,造型精美,钟声浑圆厚实,悦耳动听,传扬数里。

  广东肇庆市庆云寺是华南最大的寺院之一,寺内钟楼上挂有清咸丰十年铸成的一口大铜钟。凌晨或午夜,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庆云寺的钟声在山谷回荡,便是著名的“风岭疏钟”。

  除此之外,甘肃的“宫门晓钟”、福建厦门的“天界晓钟”、安徽九华山“化城寺洪钟”、陕西扶风县的“法门晓钟”、陕西“黄帝陵大明钟”、江西九江庐山的“东林寺钟”、广西贵港的“飞来钟声”等,也都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

  

  钟灵毓秀,闻鸿音于星月之下

  2008年10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对大明湖路北侧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进行清理,发现了柱础、碑座和阶梯等,确认其为明代建筑。据载,钟楼寺内有一口重达8吨的大铁钟,号称“齐鲁第一钟”。

  此钟铸于金代明昌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钟上覆盖莲花纹和八卦图饰,钟高2.4米、径1.8米,重约8吨。《明昌钟亭记》撰文:“北宋末有刘姓僧人,率兵赴京勤王,为郡民所敬重,爰于明昌年间(公元1190年至公元1196年)集资冶铁,铸万斤巨钟。”此钟巨大,故有“齐鲁第一钟”之美名。古代有暮鼓晨钟之说,鼓励“万家之众,勉勤作业,朝夕闻鸿音于星月之下”,所以“齐鲁第一钟”又有“明昌晨钟”之别名。

  说到“齐鲁第一钟”,不能不提到钟楼寺。大钟铸成后,最先安放在建于唐代的名刹开元寺内。明洪武年间,山东按察司由青州迁济,占济南府署(运署街原济南一中旧址)为衙,济南府署只得另寻开元寺为治所,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迁此办公。当时,郡民坚请济南知府陈修移走“府之左翼”的大钟。陈修召集章丘、邹平两县的二百余名民夫,“木瓦石墁,悉宿皆备。旬月,钟楼建成,去府治仅一里,与鼓楼峙立。楼用康和尚院旧地,筑台三层,上立栋宇四级,葺旧殿若干楹,移梵王相,改名镇安院。”后改为钟楼寺,并将大钟移于此。

  当时所建钟楼“砖台三层,上建四级楼阁,雕梁画栋,飞檐耸脊,红柱花棂,气势宏伟”,楼南上悬“悠然见南山”金字匾额。与它对峙的鼓楼,按照古代左钟右鼓的定制,应居寺之东南。钟鼓楼当在一进山门的位置,因此,寺庙当时是坐北朝南,这也符合中国古代官衙和寺院的建筑传统。

  现在的钟楼寺街即是当年直通寺庙山门的通衢。钟楼下面的台座为正方形,边长20米,夯土而成,外以青砖包砌。在明成化年间又新建了大雄宝殿、藏经楼。到嘉靖二十一年改建为湖南书馆,明万历年间又改为提学道衙署。清代,钟楼重修,改名提督学院、客籍学堂,但依然是“未几而楼岿然,步檐周流,长廊四起,高览遐瞩,山水人物、城郭邑居之盛,鳞次纷涌于眉睫间。楼与鼓楼对峙,洪钟在具,考击相应,于以辨日夜之候,严启闭之节,亦都会所宜也。”辛亥革命后,这里改为山东省财政厅,解放后改为山东省机械厅,后又成为宿舍和几个公司的驻地。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有钟楼亭子和大钟,过年过节有人敲钟,钟声让人回味悠长。

  

  钟声血泪,炼狱中找不到的身影

  关于钟楼寺的古钟曾有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传说。

  故事要从800年前讲起。金宋时期,在安放大钟的钟楼寺东邻有座大宅院,那里住着一位富有的商人——贾雨。贾雨18岁娶刘氏为妻,30岁上生有一女叫芙蓉,一家人过得美满幸福。谁知,芙蓉3岁那年,爱妻却因病去世。十年后贾雨续娶寡妇胡氏,胡氏能说会道,哄得贾雨很是开心。其实,胡氏包藏祸心,且不守妇道,早就合计着把老情人夏三接过来,以便在贾雨外出做生意时勾搭。

  转眼三年过去了,贾雨要外出很长一段时间做生意。临行前拿出一支银杏花的发髻插在女儿头上说:“这是你娘的遗物,你戴着就像爹娘在你身边。”贾雨走后的一天,芙蓉无意间看到胡氏跟夏三关系暧昧,胡氏知道自己的行为败露,眼看着贾雨快回来了,被他知道怎么办?恰此时,隔壁在盖钟楼,要铸一口为民祈福的大铁钟。和尚向有钱人家化缘,胡氏热情接待,老和尚也向她讲起了铸造的故事。说他曾铸剑两年都不合格,他的女儿知道后,一下跳进炉子里化作铁水,这次铸出来的剑不但吹毛可断,而且还除妖。胡氏一听计上心来,忙对和尚说:“长老,您是想让我施舍一个大活人吧?”老和尚连忙合掌念到:“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人命关天,老僧怎敢……如果施主能施舍一头绵羊那就是功德无量了。”胡氏忙说,羊可不会向化铁炉里跳呀,和尚告诉她可搭个架子让羊滑进去。胡氏眼珠一转满口答应老和尚的要求。

  夜半,胡氏叫醒熟睡的芙蓉说:“庙里铸的祈福钟今夜就要告成,我带你去隔墙遥拜,求神佛保佑你爹在外身体健康,财源茂盛。”芙蓉一听是给爹祈福,就高兴地跟继母去了,正在等候的夏三一棍把芙蓉打昏,用白布裹好放到预先搭好的滑板上,一把将芙蓉推进了化铁炉。此时,炉内铁水沸腾,只听一声“哎哟”,一股青烟飘起,芙蓉从此无影无踪。

  胡氏对匆忙返回的贾雨说女儿跟别人私奔了,贾雨因伤心久久难以入眠。梦中,他忽听到一阵呜咽的哀鸣:“女儿冤枉!女儿冤枉!”他猛睁开眼睛仔细再听,原来是钟楼上新铸的大钟传出的。贾雨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时老和尚对他说:“钟声这么好,多亏你家施舍了一只衅钟的羊。”贾雨问:“什么羊?”和尚说:“羊我没见,是你家施舍的羊半夜时在花园墙上被推到铁水炉里的,似乎听到‘哎哟’了一声。”和尚又拿出从滑板下捡到的银杏发簪给贾雨看。贾雨立即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不过,一切已经太迟了。从此,每逢钟楼敲钟,人们便想起惨死的芙蓉,人们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身影了。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容易继承遗产的八字 得到祖产的人
  ☑ 三晋文化的遗产分别存在于哪些地方?
  ☑ 齐鲁文化有哪些?齐鲁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
  ☑ 齐鲁文化的典型代表分别指的是什么
  ☑ 揭开:齐鲁文化历史
  ☑ 齐鲁文化是什么?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