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列入非遗意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也是一个对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对于24节气也是有着对中国天气变化上的重要性,而对于节气里,也是有着对农事的指导能力所可以看出中国人尊重自然,也是有着自然规律的理念,一起来看看24节气列入非遗意义是什么吧。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人们最早研究时间和季节变化,就是从观察太阳影子的变化开始。那时候没有高科技的探测设备,甚至连文字都尚未固定统一,对自然现象记载更是粗浅。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经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当然还有天气、农业、物候等多方面的规律也反映在这上面。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时代的需要。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二十四节气对应的主要是农事活动,而农事活动在那个年代也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开展的。古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依然沿用至今。
其实,申遗是一种手段,是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的索引。非遗潜藏于经史子集,也存在于传统伦理道德,更扎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更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但还需小心重申遗、轻保护:申遗,说到底,不是为了加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或名册,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其蕴含的文化传统。在我国非遗保护的道路上,申遗是值得记取的精彩华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传统文化保护经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祖祖辈辈流传,正是这样的点滴传承,传递着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二十四节气申遗,是为了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也是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千百年来以农业立国,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表示,二十四节气是先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是现在全国的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节气与农业最直观的联系就是各种农谚,比如‘梅种芝麻莳种豆’,说的是进入梅雨季节要种芝麻,莳是插秧,插秧的时候就该种豆了。比如‘芒种芒种样样都种’,是指多数作物都要在芒种之前种下,否则就容易耽误农时。再比如‘霜降一齐倒’,是说霜降后要抓紧收割水稻。不仅如此,节气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是指白露之后不能打赤膊,寒露之后不能再赤脚,人们要根据节气的变化增减衣服。再比如清明要吃青团子,立秋要吃西瓜叫‘啃秋’,而冬至时人们会吃饺子或汤圆。”
在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看来,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时间框架的一部分。虽然外国也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样的划分,但是能再细分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使生产生活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只有中国人,而这对于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国家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城市里的人与农业相距遥远,那么我们还需要节气吗?“遵循什么样的时间框架,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现在按星期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其实这是工业化的产物,是一种机械而单调的生活节奏”,刘魁立认为,“节气是依据大自然的变化制定的,会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人们要回归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需要在生活中加入像节气这样的时间框架。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漠视自然已经太久,而要了解自然,节气作为一个时间尺度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南京作家申赋渔的笔下,二十四节气是一幅幅诗意的生活画卷,是一种哲学式的生活艺术。2011年,他的《光阴——中国人的节气》出版,他通过节气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和天地、神灵还有他人的相处之道。身在巴黎的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小时候生活在苏北乡下,每年立春是最开心的,大人们用泥土堆成牛的形状,用柳条抽打后带一点泥土回家,祈求风调雨顺,孩子们则抓起泥巴互相掷,回到家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炸春卷。老家有句话‘立春三天赤脚跟’,意思是立春后很快就可以赤脚走路,离开苦寒的冬天,脱掉鼓鼓囊囊的棉袄棉裤,在春天奔跑玩耍,就像解放了一样。”
在他的笔下,每隔十五天都有不同的花在开放等着人们欣赏,不同的食物等着人们品尝,不同的仪式比如祭祖、祭神等着人们郑重地举行,人就这样在天地和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感慨,“现代社会物质更丰富了,但生活却一成不变,以至于人们往往感慨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而和着节气的节拍,生活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会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认为节气的美是太阳赐予的,因此在《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书的英文版中,他所使用的副题就是“太阳的脚步”。
24节气,也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发明,而这些也是给中国人带来到一个生活里的方便,让人们也能够了解到自然气候的变化哦。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膝盖上有痣代表什么意义了解吗
☑ 送什么礼物给小孩比较有意义排行榜
☑ 母亲节送什么花最有意义妈妈最喜欢
☑ 图解食指长痣相学意义
☑ 无名指食指长短的意义怎么看
☑ 觉得读书最没有意义的四大生肖毫无学问
- 上一篇:24节气的意义中国文化
-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