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探源之说(一)
提 要:通过大量田野作业的证据,揭示汉代“巨人怀抱伏羲女娲”神像在现代南方瑶、苗、畲、壮和有瑶畲文化背景的汉族客家地区仍有嬗流,与上述地区“盘古、伏羲、女娲”合体神像吻合,“巨人”即盘古。盘古公元一世纪已在河南、山东地区有广泛分布,其中一例的确凿年代为公元86年,一些神像可能早至新莽年代。从而推倒了“盘古来源于印度”的说法。指出盘古崇拜的核心群在南方,在瑶畲之中,盘古神话之根在瑶族,而古老的源头在东夷。
关键词:盘古、伏羲、女娲、瑶族、东夷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盘古首见于公元三世纪豫章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启迪: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
进而,笔者认为:文化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有起源、发展、流变的过程。一定时空框架下的某一事象,是流变过程的横截面和坐标,把握这种坐标非常重要,但认识演变过程也同样重要,它往往能帮助我们去认证、发现更多的文化事象。
本文,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对盘古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一、汉墓画像:千古之谜
考古发现河南、山东汉墓画像石中有一种“巨人怀抱伏羲、女娲”的图案。据说:除山东沂南外,“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山东嘉祥、济宁、费县、河南唐河等处西汉中期到东汉末文物(画像石墓及石阙)上都发现了这种图像。”①笔者所见有如下七例:
1、《鲁迅藏汉画像》(一)图八:“伏羲、女娲、人物”(见图1)。原注:“南阳北门外魏公桥,共四种。”画面上,一巨人怀抱两蛇躯人,左右互揖。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166题“高媒”,“东汉,136×32厘米,南阳县出土”。
2、王儒林、李陈广《南阳汉画像石》153页,唐河县针织厂汉墓出土“伏羲、女娲、人物、奇兽,79×143厘米”,“右刻伏羲、女娲、皆人首蛇身,手中各执仙草(或灵芝),相向而立,两者之间刻一人(或谓西王母),双手抱蛇躯。(上部斗兽者或谓东公王公)”而牛天伟却以为“巨人者疑为开天辟地的盘古神”。时间定在“西汉”。该石现藏于南阳汉画像馆。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长城民间传说
☑ 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 月亮民间传说
☑ 短篇小说集民间传说
☑ 民间风水故事传说
☑ 民间传说精卫填海
- 上一篇:盘古探源之说(二)
- 下一篇:民间传说之神仙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