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名胜古迹

时间:2016-02-29 15:57:1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福建省地区有个叫漳州市的,这个市区中的古迹也是比较多,仰文楼、嘉济庙碑、漳州文庙碑刻和塔口庵经幢等等都是有着古迹的方面著名,对此漳州名胜古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漳州名胜古迹

漳州名胜古迹

  漳州名胜古迹盘点

  仰文楼

  在漳州市中山公园内。原是唐宋以来漳州府后楼,南宋朱熹任知事,公余曾在此读书。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为仰慕泉子之名改建为仰文楼。

  漳州文庙碑刻

  在漳州市文庙内。碑刻颇多,今存者有二:一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修建碑,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一系1924年“重修漳州学宫碑”,康有为撰并书。碑高1.84米、宽0.78米,青石,字大径寸。康有为书法渊源北魏,写此碑时年已古稀,然工力深纯,笔气雄健。

  嘉济庙碑

  在漳州市青年路嘉济庙中。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立,郡人林焊撰文,邑人李宓书。碑宽1.27米、高1.48米,字作中楷,书法精妙,乃李宓中年所作。李宓字羲民,布衣,工诸体书,为当时名书法家董其昌所欣赏。董尝具书币请书,自叹不及。漳州现存李书碑版,惟三平、嘉济二碑,而嘉济碑石尤佳,且保护完好。此碑拓本流传甚广,为闽南金石刻巨擘。

  塔口庵经幢

  在漳州市大同路塔口庵前。花岗石宝塔式建筑。建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由24块不同形态的石雕垒叠而成,通高7米,底径1.2米,八角形须弥座。幢身7层。

  陈元光墓

  在漳州市郊浦南镇石鼓山。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原有石牌坊,已圮,现存石羊、石虎及华表柱各一对。陈元光(657-711),河南光州固始人。父陈政在绥安县辖地云霄(现为云霄县)屯垦病死。陈元光接替父职,平息绥安之乱。唐垂拱二年(686年),陈上《请建州县表》,建置漳州郡,首任刺史。在任厉行法治。重垦荒,兴水利,使漳州日臻繁荣。唐景云二年(711年)十一月,陈死于征战中,就地安葬于绥安的大峙原,贞元二年(786年)移葬今址。

  南山寺

  在漳州市南郊丹霞山麓。系闽南著名佛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历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间(1875-1908)重修。大雄宝殿内奉金身坐佛三尊,殿右挂一大铜钟,系元延佑年间(1314-1320)铸造。直径1.15米,高1.84米,重1300余斤。藏经殿建于右侧坡上,收藏《三藏经论》及血书《华严经》等珍贵文物。殿中龛内有玉佛一尊,用纯白大理石雕成。殿左廊旁有净业堂,堂中有天然巨石雕成弥陀佛像,高5.2米,为唐代大型造像。

  芝山

  在漳州市西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山上长紫芝,改称紫芝山,简称芝山。从天宝山起,有十二峰峦起伏,逶迤至此峻拔高耸,为漳州主峰。自唐以来,梵宇称盛,先后兴建开元、净众、法济诸寺,因年久荒废,现仅存甘露、威镇、日华三亭。芝山南麓,有红砖楼房一座,原为浔源中学。1932年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曾居此  

  漳州名胜古迹大全

  白礁慈济宫

  在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奉祀民间名医吴韬。宫三进、双层,依山而建,占地1609平方米。正殿前献台须弥座束腰有宋代精美浮雕“飞天神女”、“狮子戏球”。庭院有“龙泉井”。献台前置吼立状石狮,称“国母狮”。殿前檐柱有10根精雕的蟠龙石柱。吴韬(979-1036),龙溪(今为龙海)人,著名道士。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生前有“神医”之称。在闽台民间影响极其深远。卒后乡人建祠祀之。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乡宦颜师鲁奏请立庙。干道二年(1166年)赐额“慈济”。

  万松关

  在龙海市步文乡堆云岭,距漳州市区15公里。明崇祯二年(1629年)郡守施邦曜建。原高25米,厚7米,长100米,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历来为漳东屯御要地,明末郑成功、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均曾在此击溃清军。现存残关高8米,厚4米,长55米。堆云岭为漳郡通往京、省孔道,明正统间(1436-1449)郡绅陈克聪植松夹道,以庇行人,后遂以万松名关。沿途摩崖石刻颇多。

  云洞岩

  在龙海市步文乡鹤鸣山,距漳州市区10公里。怪石兀立,洞壑绵密,素称“丹霞第一洞天”。山上有胜景30余处。明理学家蔡烈隐居山中,四方名士,访道问业,接踵而至,摩崖题字,盛极一时。岩上现存大小石刻150余处。文辞书法蔚为壮观,有闽南碑林之称。

  百花村

  在龙海市九湖乡长福村。自明代中期,朱熹后裔朱茂林在此创拓花园后,世代以卖花为生,俗称卖花长福。1954年建“长福花果苗场”,1963年**来此观赏花木,命名为百花村。现有花卉数千种,水仙花、兰花等花木盆景远销世界各地。

  江东桥

  在龙海市北溪下游,距漳州东16公里。南宋嘉定年间(1209-1224)筑墩架木为桥。淳佑二年(1242年)桥毁于火,始改铺石梁。现存石梁板最重者达200吨,当时能以偌大石梁架桥,实属难能可贵。明清两代,屡坏屡修。民国间漳嵩路通车,改建钢筋水泥桥,抗日战争时曾毁。建国后重修,现尚存旧石桥二墩。

  邺山讲堂

  在龙海市步文乡东桥畔邺侯山麓,背山面江,距漳州市16公里。为明末黄道周讲学处。讲堂已毁,周围峭壁尚存黄道周手书石刻5处。黄道周(1585-1646),漳浦人,明学者、教育家、书画家。不畏权势,挺身进谏。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充军广西,赦免复职后,回乡在此营建邺山讲堂,从事讲学。

  木棉庵碑刻

  在龙海市九龙岭下、木棉村口,故名。庵外榕荫下原有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石碑一方,后断毁,仅存半截。今碑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龙溪知县袁本濂所立。贾似道系宋末权奸,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南侵,贾以右丞相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全军覆灭,群臣上疏弹劾。因被贬循州(治今广东龙川西南)安置。县尉郑虎臣,奉命监押似道,途经漳州木棉庵,遂将贾处死。   推荐阅读:浙江名胜古迹  

  漳州名胜古迹有哪些

  怀远楼

  在南靖县梅林乡坎下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内通廊式圆楼。由外环建筑和内环同心圆形祖堂组成,占地1516平方米。外环建筑墙高12.28米、外径38米。墙脚为大河卵石浆砌。内侧为穿斗式木构屋架。共4层,每层有房28间。底层是厨房、餐室,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作卧室,二至四层内侧为走马廊,可联通各个房间。内环是祖堂。祖堂前面开敞,与左右回廊围合成半圆形小天井。堂上高悬“斯是堂”匾额,是全楼核心。楼内共有房120间,并有水井、米椎等生活设施。圆楼外环只开一门,一、二层不开窗,三、四层开小窗。第四层外墙四面挑出眺望小楼。墙上密布射击枪眼。大门横梁上埋设三根竹筒,灌水时可在厚实木门上形成水帘灭火。是一座封闭性极好的防御性民居。是福建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代表。

  德远堂

  在南靖县塔下村。为张氏家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历代有修葺。是闽南著名宗祠建筑。祠堂平房,两进两廊,面阔、进深均3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祠前竖立19根“石杆旗”,高7-8.5米,精雕细刻龙、凤等吉祥物。祠堂与周围方、圆土楼等古民居相映成趣。张氏族人遍布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台南依此规制亦建有德远堂。推荐阅读:镇江名胜古迹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漳州著名景点介绍
  ☑ 诸暨名胜古迹
  ☑ 蓬莱名胜古迹
  ☑ 巩义市名胜古迹
  ☑ 永安名胜古迹
  ☑ 蓟县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