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屈原和楚怀王的特殊情感
时间:2017-05-11 16:26:03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如果说,其实屈原是同性恋的,爱慕着楚怀王,因为楚怀王而投江,这些说法是否也让你大吃一惊呢?屈原和楚怀王之间的情感,是否真的有特殊的情感存在?对这一说法其实也是有着不同的版本,其实就是说因为屈原因为和楚怀王的宠妃有暧昧关系而让楚怀王杀死屈原,却是没有和楚怀王的特殊情感,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屈原和楚怀王的特殊情感到底如何吧。
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
历史,被掩藏在了风俗的背后。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还是有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屈原是不是爱楚怀王
楚怀王在执政的初期并不算是个特别差的君主,至少他知道楚国面临的处境很危险,于是在执政初期,他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意气风发的楚怀王从小就接受了传统的礼教教育,既有上进的决心,又亲自践踏了礼教文明,最后一步步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推向了深渊。
楚怀王,出生于公元前374年,又被称为熊槐,芈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28年到公元前299年。他的一生毁誉参半,早年在任时期,能够体恤百姓,广纳贤臣,但是后期却为奸人谗言而蒙蔽了双眼,导致疏远了忠臣,屈原等人就在令尹子兰、郑袖等人的谗言下被疏远,这是楚怀王政治上的失误。
楚怀王不仅政治上有所失误,就是在后宫问题上,也不是一个看得清的人。他宠爱妃子郑袖,导致郑袖专宠独断后宫大事。而历史上著名的“掩鼻计”就是由此而来的。楚怀王专宠郑袖,郑袖是个极有心计的女子,其他国家为楚国进献了一个美女,这个女子叫做魏美人,魏美人长得漂亮,郑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在魏美人面前说大王不喜欢她的鼻子,所以下次见大王遮住点会好些。
结果,魏美人这样做了,楚怀王不解问郑袖是什么原因,郑袖趁机说魏美人是嫌弃大王身上的臭味,由此楚怀王大怒,将魏美人的鼻子割去了,这便是历史上的“掩鼻计”,这里可以看出,楚怀王在朝廷被奸臣的言语蒙蔽,而在后宫又被郑袖左右,楚怀王最大的败笔就是轻信了小人的话,导致他最后不得善终。
而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生于纪元前三四0年,死于纪元前二七八年。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除此之外,他在少年时期是楚怀王的伴读,与楚怀王的关系极佳,楚怀王对他也十分器重,两人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亲密无间。只不过后来,在奸佞小人的离间下,楚怀王疏远了屈原,二人的关系也陷入到冰点,屈原在受到楚怀王的冷落后,还将他的所有悲愤都写进了《离骚》里,他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和楚怀王的关系,屈原在文章里,表达自己不被信任的愤怒,又担忧楚王和楚国的安危,一字一句都饱含真情。
屈原和楚怀王本就是君臣关系,而后世有人提出二人是恋人关系。理由是,楚国在古代尤其盛行男风,“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两男子若是两情相悦,便可立刻同赴阳台。以此为依据来看屈原的作品,指出《离骚》中,屈原每以美人、香草自拟,就是一封陈述自己恋情的情书。然而,这只是一种没有史实根据的假设,从根本说来纯属无稽之谈,屈原和楚怀王只是普通的君臣关系。
虽然屈原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当我们再次来到汨罗江,站在江边,依旧能够感受到那种穿越千年后,无声的震撼。而我们也依旧能从屈原的《楚辞》里听到屈原那冲破时空的绝望。
但是就屈原在历史上形象,有很多文人学者也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在这其中不乏溃耳之音,但也有独辟畦径者,早前学者就指出屈原是一个同性恋者。1944年,中国古典文学大家孙次舟立论表示,屈原是同性恋者,他是一位文学弄臣,后来引发文学圈的一片哗然,大家群起而攻之,但是孙次舟有论有据,双方论点对峙,难分高下的状况下,请来闻一多来主持公道,却不想闻先生给了孙次舟“完全正确”的评价。
揭秘屈原与楚怀王之间特殊的感情
屈原是同性恋吗
最早提出这一设问的是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纠以史证,毫不客气地为屈原戴上了顶文学弄臣的帽子。其后,闻一多也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给予了肯定。闻一多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屈原问题》,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
接着,有人开始对屈原诗歌中多处疑点皆按情诗规律做了注解,比先前仅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旨,从始至终统一诠释,来得更加令人信服。例如,《抽思》中的这句:“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如果以情侣间倾诉衷肠来解释,就非常合乎情理,其“曰黄昏以为期”,甚至可以理解为曾经的约定,相伴终生,都不为过。而《离骚》中的那句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正反映的是诗人年长色衰时的无奈心境。再有,屈原诗中反复出现的“美人”、“灵修”,再怎么牵强附会,也没办法单以爱国,而不涉及情爱去片面理解了。
其实,历史上,屈原的故事就历来为正史所不齿,楚国及春秋战国的典籍均不见记载,直到汉代忍辱受阉的司马迁首次将屈原的传说编入《史记》,他的生平才受到披露。但此后史学界对他又有所冷落。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批评屈原的“露才扬己,怨怼沉江”为“不合经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他更是隻字不提,直到宋朝王逸作《楚辞章句》,将屈原的形象理想化与圣洁化,附应了当时“忠君爱国”的儒学思朝,于是端午祭日和龙舟竞水等风俗也应运而生。可见民间所传说的屈原,是已经被后人大大地加工过的。
通过屈原的作品中,我们还能揣度出他的为人,卓尔不群,持才旷物,而且绝对情深意笃。比对与他同一时代,相传曾是他弟子的宋玉,不难看出,屈原更加不善机谋。在宫闱争斗中,他脆弱得象只晶莹剔透的玉瓶,随时都有可能被埋伏在角落里的老鼠窜出来打翻在地。况且,爱情于他,甚至高于生命。爱上了君王的他,没理由不死。
屈原的故事由于记载的间断而有失真实,但根据有限的史料还是不难构筑其生平。他盛年时丰姿秀美,才华超群,深得楚怀王的宠信,除了任官三闾大夫以侍奉内庭外,还被委以外交重任。后来由于列靳尚之流争宠于楚怀王,中伤屈原。屈原清高的人品使他难以随波逐流,以致哀怨难平,愤而投入汨罗江。屈原的作品是其情怀的最好写照,请看他在《抽思》中的表露: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诗人与怀王以身相托,两情相悦。然而,怀王的移情使诗人哀伤不已: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我们知道,灵修是古时女子对恋人的专称,屈原以此称呼楚怀王,同性间之爱情已一目了然。“浩荡”其爱在今日看来就是指有多个性夥伴,再贤明的大臣也会认为国君如此乃是天经地义,屈原更没有理由对怀王的“滥交”感到愤愤不平。宫中之女并无政治权力,应该说与屈原不会有政治上的利害冲突,但她们嫉妒诗人的美貌,为争宠于楚怀王而不惜对诗人造谣中伤,可见屈原与怀王之间并非一般的君臣关系,而是带有性爱的成份。待到屈原后来创作《离骚》时,盛年已过,色衰而爱弛。“泊余若将弗及兮,恐年岁之不我与。朝搴仳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湮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是诗人对昔日风华的怀念与对青春逝去的哀叹。
到此,又不得不想起龙阳君那段颇为经典的话。《战国策》中有载,深得魏王宠爱的美男龙阳君,一天钓着鱼,忽然哭着对魏王说:我不过是王的一条鱼,等以后你钓到更大的,就会弃我而不顾了。可见,当时男宠成风的年代,身为君王的同性爱人,日子也是相当不好过的。
屈原年轻时想必也曾丰神秀美,加之才华出众,才得宠于楚王。可君王后宫光佳丽就三千,更别说那些处心积虑想要挤到君王身边的美男们,不时冒出来个宋玉啥的,长得比屈原更年轻更帅,才情也堪与之相较,他又不会人家龙阳君哭哭啼啼那一套,逐渐失宠于王,也是必然的结果。只是,屈原记性太好,忘性太差,即便四处流浪,还心系国家,对楚王当初的断袖之谊也一直郁郁难忘,终于沉江而去。
有意思的是,孙次舟先生认为,在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当时盛行男风,人们并不以此为惭。
楚怀王 楚威王之子,名熊槐,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在位。由于楚怀王昏庸贪利,任用亲信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屈原,使国事日非。其后,又误信张仪之言,为秦给商于之地六百里所诱,不能坚持联齐制秦的对外政策,与齐绝交。后索地不成,先后与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北岸)、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为秦所败,失去大片国土。后又遭齐国攻击,国势日衰。时而靠秦,时而靠齐。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再次受骗,入秦被扣,最终死于秦。在位期间,曾乘越国内乱,攻灭越国,设立江东郡。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关于屈原的爱国诗句
☑ 屈原同性恋的真相
☑ 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
☑ 历史上屈原的老婆叫什么
☑ 端午节纪念人物屈原在哪里投江
☑ 屈原是谁?屈原活了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