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

时间:2016-09-14 17:44:12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良妃是清圣祖卫良妃,康熙众妃中身份最卑微的女子,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封妃位的五妃之一(贵妃除外),并且是这五位后妃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的一人。良妃的父亲阿布鼐官职为内管领,宫内管领为正五品官,其职务为辛者库管理者,相当于皇家后勤部门。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良妃吗?

良妃——清圣祖卫良妃、康熙众妃中身份最卑微的女子

良妃——清圣祖卫良妃、康熙众妃中身份最卑微的女子

  清圣祖卫良妃出生背景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以为清朝出身辛者库的后妃只有良妃一人,且是清朝出身最低的后妃。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辛者库:辛者库即内管领、管领。包衣管领系辛者库汉语名称,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多次提到:内管领,即辛者库;辛者库,即管领。辛者库又称为浑托和,浑托和是辛者库满语名称,浑托和是半个佐领的意思。

  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和包衣佐领一样,为皇室服务。宫内管领为清朝的职务,系正五品官,其职责为管理辛者库,处理皇室后勤工作。内管领即上三旗辛者库;王公亦有自己的府属管领,即下五旗辛者库,服务于王公府邸。下五旗辛者库地位低于上三旗辛者库。有些辛者库人是罪籍,而大多数辛者库人则是正常的包衣籍。正常的不是罪籍的辛者库人是由于家里人少,被编成半个包衣佐领,所以就成了辛者库人(辛者库又叫浑托和,浑托和就是半个佐领的意思)。而辛者库出身的后妃,多数是正常的半个佐领出身的辛者库。良妃家里是天聪来归,这已经说明了她家是清初投靠清政府后,因家族人少被正常编入浑托和(辛者库),并非缘罪入。所以,和包衣佐领出身的后妃一样,辛者库(包衣管领)也是皇帝纳妃的一个正常途径。康熙朝包衣出身的后妃除了良妃,还有德妃,敏妃,定嫔,勤嫔等。另外,很多皇子也有从辛者库选拔出来的侧妃庶妃等。

  其他关于厘清辛者库的说法,可参见杜家骥先生对辛者库的研究。其中明确说明,辛者库人绝大多数并非罪籍,且可以入朝为官。其职务也多样,辛者库出身做到大学士(如百龄),内务府总管(如来保),都统(如迓图),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如徐元梦,曾被康熙帝打入辛者库)的大臣都有。而“向例不许为官” 的说法,杜家骥先生写明当是指因罪罚没的辛者库人,并非指正常编入的非罪籍的辛者库人(康熙朝时辛者库罪籍也可以为官,如乾隆帝令妃魏氏其家族清初本为汉军旗旗分佐领,后缘事被贬入辛者库,但令妃的祖父魏五十一康熙朝时曾官至内务府总管;雍正朝时这种权利取消,且其家族均不许参加科举及为官,以示惩罚;乾隆时期又改为不允许因罪发入者本人参加科举及做官,惩罚范围缩小。见杜家骥文章详细阐述)。

  关于良妃家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载的觉禅氏家族职务,有膳房总领、御前二等侍卫等职务,后良妃的兄弟噶达浑在康熙年间还出任盛京佐领的职务,盛京佐领为正三品官。良妃家族的职务与康熙帝很多包衣出身的后妃都相同,如德妃、敏妃家族也都有出任膳房和侍卫等职务。以下是觉禅氏记载:

  “瑚柱,正黄旗包衣人,世居佛阿拉地方,天聪时来归,原任膳房总领。其子都楞额,原任内管领。孙都尔柏、阿布鼐,俱原任内管领,他布鼐,原任膳房总领。曾孙勒柏理,原任主事。塔汉、阿林,俱原任内管领。噶哈禅,原任御前二等侍卫。陶格,原任郎中。曾孙嘎达浑,原任内务府总管。旒武,原任司库。元孙索柱,原任蓝翎侍卫。长明、陶柱俱原任内管领。阿萨理,原任厩长。西哈纳,原任笔帖式。”

  清朝出身辛者库的后妃,其实非常的多:

  1. 康熙朝:

  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八阿哥胤祀生母,上三旗辛者库。

  定嫔,万琉哈氏,郎中托尔必女,十二阿哥胤祹生母,上三旗辛者库。

  2. 雍正朝:(雍正朝以后,包衣佐领、包衣管领地位有所上升,因为雍正生母也是包衣出身)

  谦嫔,刘氏,管领刘满女,六阿哥弘曕生母。(应该还是包衣汉姓人,汉人地位低于满人)

  裕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五阿哥弘昼生母,镶黄旗包衣辛者库。

  3. 乾隆朝(以下转引自孝仪纯皇后吧):

  孝仪纯皇后(即令妃),魏佳氏,内管领魏清泰女,清初本为汉军旗旗分佐领,后贬入上三旗辛者库,也是包衣汉姓人,其子继位后被抬入满洲镶黄旗。嘉庆帝生母。

  仪嫔,黄氏,乾隆在雍亲王藩邸的格格,也是辛者库出身

  瑞贵人,索绰罗氏,也是辛者库出身。

  4. 嘉庆朝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本也是上三旗辛者库,后被雍正拨出包衣。著名大臣来保就是孝淑睿皇后的叔祖父。

  华妃侯佳氏,上驷院卿讨住之女,镶黄旗包衣辛者库

  其他出身辛者库的后妃尚不明确,以上是已经确定为辛者库出身的后妃。

  由此可见,包衣管领和包衣佐领出身的后妃一样,都是皇帝正常的纳妃途径,并不是什么清朝最低的出身,更加不是什么历史上最低的,其出身并不是贱籍。辛者库出身做到大学士(如百龄),内务府总管(如来保),都统(如迓图),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如徐元梦,曾被康熙帝打入辛者库)的大臣都有,辛者库的出身并不是都低贱。

  选秀入宫

  良妃影视形象

  根据《清宫中以宫女为主的女仆阶层》一文中考证,清朝宫女的选拔规定最早定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凡内府佐领下(即包衣佐领),内府管领下(即辛者库)女子,年至十三,该佐领、管领造册送会计司呈堂会奏,交总管太监请旨阅看。” 也就是说清宫宫女选拔,她们必须是内务府满洲正黄、镶黄、正白三旗佐领和管领下各种职务等的包衣之女,方有资格入选。宫女来源除内务府三旗佐领、管领包衣女子外,官员世家也可选入。

  入选后,除学习宫规外,还要对其刺绣、打扫的技艺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留下,择其优者,每日授一小时写字及读书,“次日命宫人考核”。选中的宫女中,面容姣好、聪明伶俐的派去侍奉主位,差一点的去干粗活。

  这说明,内务府包衣佐领、内务府包衣管领和世家出身的宫女她们得到所从事工种的机会是一样的。而宫女们被分配到不同工作的原因,是基于自身的条件,而不是出于家庭出身。所以内管领出身的宫女就一定是从事粗活等低级工作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而良妃能够被选中并成为皇帝后妃,说明她相貌和资质必然都是极为出众的;史籍记载入选宫女在宫中还要学习写字读书,所以良妃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康熙朝宫女出身的后妃,除良妃外,还有德妃、定嫔、敏妃、勤嫔等。

  姓氏考证

  查看了满族的姓氏大全,并不见“卫”这个姓氏,但良妃的确是满人。关于良妃的姓氏还有以下说法: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四十九·觉禅氏》载:

  “瑚柱,正黄旗包衣人,世居佛阿拉地方,天聪时来归,原任膳房总领。其子都楞额,原任内管领。孙都尔柏、阿布鼐,俱原任内管领,他布鼐,原任膳房总领。曾孙勒柏理,原任主事。塔汉、阿林,俱原任内管领。噶哈禅,原任御前二等侍卫。陶格,原任郎中。曾孙嘎达浑,原任内务府总管。旒武,原任司库。元孙索柱,原任蓝翎侍卫。长明、陶柱俱原任内管领。阿萨理,原任厩长。西哈纳,原任笔帖式。”

  《清列代后妃传稿》载: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按八旗通志,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三参领所属第七管领,系康熙二年分立。初令通易管理,传至硕通务,病故,以包衣大阿布鼐管理。阿布鼐故,以他汉管理。”

  这里提到良妃父阿布鼐系正黄旗包衣,曾任内管领;阿布鼐死后由他(塔)汉继任内管领。这与《氏族通谱》中觉禅氏瑚柱之孙阿布鼐、曾孙塔汉相继任内管领的情况相符,旗籍亦相符,似可以证明良妃确系出自觉禅氏。

  另据《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第62条“正黄旗都统马尔萨奏请廉王舅舅等族抬旗各按管领编制折”,廉王母舅嘎达浑等族于雍正元年被抬出包衣佐领,可能是被移至满洲正蓝旗下(因为四年再被划归包衣时是正蓝旗都统具奏的,详见下文)。此折亦证明嘎达浑族确系正黄旗。

  再看一条雍正帝上谕:“雍正四年十月十六日,正蓝旗满洲都统公殷德等将阿其那之母舅噶达浑之族人拟入包衣佐领具奏。奉上谕:“噶达浑原系包衣佐领下微贱奴才,朕施恩由包衣佐领下撤出移于旗下,用至内务府总管,此恩伊等岂不知之?” 这条上谕中说嘎达浑原为包衣佐领下奴才,曾被用为内务府总管,与《氏族通谱》中所载觉禅氏嘎达浑曾任内务府总管相符合。该谕旨还指出噶达浑在康熙朝时是包衣佐领下奴才,这说明良妃家族在康熙朝时应是出了辛者库而在包衣佐领下了,噶达浑在康熙朝时曾任盛京佐领似也可证明这一点。

  综上:良妃父兄的姓名、旗籍、履历均与《氏族通谱》中的觉禅氏一致,则良妃确系满族人,姓觉禅氏。

  总结:良妃卫氏原姓觉禅氏,该族的大体情况是这样的:他们世代居住于佛阿拉地方(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地区),皇太极天聪年间投靠成为包衣,世代任膳房总管以及内管领之职,为皇帝世仆。康熙二年正式划入满洲正黄旗包衣第三参领所属第七管领,从雍正上谕看,嘎达混康熙年间被划入了包衣佐领下(噶达浑康熙年间曾出任盛京佐领一职)。雍正元年因胤祀之故曾被抬入旗分佐领(因人少按半个佐领编制)。至于为何觉禅氏被称为卫氏,以及康熙年间良妃家族是否被划入包衣佐领下,待考。(风水www.azg168.cn)

  清圣祖卫良妃与康熙感情如何

  历史上的良妃

  可惜,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帝虽然幸了她,但却很明显的后悔了。这一点从对德妃和对良妃的态度对比上就能看出来。雍正生母德妃的出身是康熙身边做细活的宫女,也不高。仔细看熙朝的册封记录就知道,康熙皇帝封后宫都是一批一批的。康熙十六年,皇帝大封后宫,此时受封的有惠嫔(即后来的惠妃,大阿哥生母)、荣嫔(即后来的荣妃,三阿哥生母)、宜嫔(即后来的宜妃,五、九阿哥生母),并没有德妃和良妃。同年,时为宫女的德妃生下四阿哥胤禛。康熙十八年,皇帝只封了一个妃子,那就是德嫔。康熙二十年,德嫔就与惠嫔、荣嫔、宜嫔一起,被晋封为妃了。

  反观良妃,胤祀生于康熙二十年,直到康熙三十九年,才与刚入宫不久的十七岁少女瓜尔佳氏一起被封为嫔。康熙四十五年的玉碟仍称胤祀为良嫔所出,可见这时她还没有得到晋封,尽管她康熙五十年就死了。

  良妃能在康熙三十九年得到封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儿子胤祀当时正受宠(所有受封贝勒的皇子中最年轻的),连带着自己沾了光。相比之下,七阿哥的生母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得到成嫔的封号(因为七阿哥天生残疾,很不受康熙待见),可见康熙的薄情寡义之甚。后来,胤祀因争夺储位得罪父皇,立马被骂“辛者库贱妇”所出,狼狈不堪。可见康熙对良妃的反感。

  康熙五十年,良妃染病,不肯就医服药,同年病亡。

  雍正皇帝辑录的《康熙谕旨》中有下面一段记载:“允祀母妃病笃时,遗允祀之言曰:尔皇父以我出自微贱,常指我以责汝,我惟愿我身何以得死,我在一日为汝一日之累。因而不肯服药。”可见良妃之死,和康熙骂其为辛者库贱妇,大有关联,她不愿意连累儿子而情愿选择这种类似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推荐阅读:田文静

  清圣祖卫良妃的身世揭秘

  生平经历

  良妃,卫氏(?—1712),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入宫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祀;责令由惠妃纳喇氏抚育。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16岁的胤祀随父亲征葛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祀被封多罗贝勒。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册封卫氏良嫔,未几晋良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二十日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七日奉安入景陵妃园寝。 本内容由历史大全网提供

  胤祀十八岁封多罗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属理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祀与诸皇子及诸大臣交结,谋夺太子的宝座,被康熙帝察觉,夺贝勒,为闲散宗室;此时为康熙四十七年,胤祀二十八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复封胤祀多罗贝勒。雍正帝即位后,虽被封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终不为所容。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初十,被雍正帝历数其罪状,削爵,开除宗室,圈禁于高墙之中;同年(1726年)三月十二日,胤祀奉命自改其名“阿其那”(满语俎上之鱼),liuxue86.com其子弘旺改“菩萨保”。同年(1726年)九月初五,胤祀病症加重不近饮食,九月初十时薨,时年四十六岁。 本文来自历史大全网

  五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据雍正晚年已有“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之念,将胤祀复原名“允祀”收入玉牒,其子“一并叙入”。

  宫闱传奇

  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

  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惇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40岁以上。推荐阅读:杨秀清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康熙字典取名用字大全
  ☑ 康熙预言过清朝灭亡竟成真了?
  ☑ 康熙的生母是不是汉人 康熙皇帝的生母到底是谁
  ☑ 康熙儿子们的结局 康熙的儿子们到底都是有怎样结局
  ☑ 震惊!康熙妃子陵墓竟遭盗挖!
  ☑ 康熙皇帝的简介,康熙活了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