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怎么死的

时间:2016-05-13 17:20:42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大家知道贾谊是什么人吗?而在西汉时期,贾谊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而且贾谊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很有才华,对此贾谊怎么死的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贾谊怎么死的

贾谊怎么死的

  贾谊是谁?贾谊的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1]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   短暂的一生中,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文学家贾谊是怎样死的

  贾谊,洛阳人,洛阳从周朝东迁后一直作为东周的首都,《史记》列传第69篇苏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大意为苏秦游说七国数年一事无成,回到家还被家人笑,说我们这里的人都是经商的,你不经商而凭一张嘴,失败还不是迟早的事,之所以引出这句话,是因为贾谊的出生地洛阳也为他后来的不得志埋下伏笔,古人认“士农工商”确定社会地位,贾谊后来受到老臣们排挤时,就被冠上“市井之徒”,并被文帝疏远。中国有地域歧视就不足为怪了。

  贾谊很聪明,18岁就能把〈诗经〉等背诵出来了,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在贾谊老家做地方官的吴公觉得他很聪明,就把贾谊召置门下,有点像战国四公子招食客一样,后来吴公政绩好,被文帝召至中央做廷尉,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最高法院院长,吴公升官也不忘贾谊,就把他推荐给文帝,文帝开始只是让他领一个虚职:做博士。这时贾谊才 20岁,但贾谊年纪轻,见识可不低,每当皇上下诏令,有些老头都未能参透圣上的旨意,贾谊一说就中,人多找他帮忙,一些做博士做到白头的人都自叹不如,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文帝知道这些事很高兴,一年之内擢升4次,升到大中大夫,贾谊这时就有点得意忘形了,犯了几个大忌:

  第一忌:改革。贾谊上书改革,包括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文帝只采用了法制度,其它的改革,文帝以自己的德还不够而没有采用,但还是很高兴,又想升贾谊的官,想把贾谊升到位列公卿之中,这是一个导火索,一大批老臣起来联合弹劾贾谊,〈史记〉在屈原贾生列传里提到几个带头的,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吓死人,有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等,周勃就是诛吕氏,定刘氏江山的老臣,灌婴是太尉,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文帝没办法了,就把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 长沙王不是刘姓王,在各个诸侯国中地位最低,贾谊真的是被逐出中央了。

  但凡做改革的,没有皇上的坚决坚持,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商君改革成功了,秦孝公一死,商君就被车裂了,吴起改革成功了一半,楚哀王一死,吴起被既得利益者(就是被他革了命的权贵)万箭穿身,王安石改革不成功,最后是国家北宋灭亡,王安石仕途到头等等,几乎没有一个改革者能全始全终的,现在只有***能改革成功,还能流芳百世,嘴上还没毛的贾谊,还不知道水有多深,就想干这个大事,首先,领导不支持,文帝不可能像秦孝公支持商君那样支持,这是不可行之一;其次,你改的这些东西都是儒家的,阔大而无用,而汉朝此时以道家治国,所以只有没有跟道家有冲突的法制度被采用,这是不可行之二;其三,朝廷这些老臣都是跟刘邦从死人堆是打出来的,打出来还要做到文帝才上到公卿之位,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凭一张嘴一年之内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虽说文帝现在不支持他改革,贾谊一旦登上公卿之位,按贾谊的升迁速度,文帝是迟早被贾谊说动改革的,老臣们所以联合起来打击他,而且老臣们都是既得利益者,改革只会革他们,上无支持,中无助手,下无基础,这是不可行之三。

  第二忌:以屈原自比。贾谊被贬到长沙国,长沙国在故楚之地,屈原是楚国人,贾谊在过湘江时,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跟屈原何其像呀,一时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就写了一篇赋,是为〈吊屈原赋〉,写了就写了,谁叫贾谊我才华横溢呢,偏偏贾谊这篇赋被人看出了对皇上的怨气,屈原何许人也,屈原谏楚怀王不要去秦国,楚怀王不听,一入秦国就被扣留,秦国要楚国用土地换楚怀王,楚怀王宁死不屈,秦国就不放,楚怀王最终病死秦国,跳江前屈原留下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贾谊在〈吊屈原赋〉中以屈原自比,觉得都有是一样被昏庸的领导抛弃,领导被一群小人包围而不自知,虽然文帝是一代明君和仁君,但贾谊确实是不知避忌,把文帝比做楚怀王,把老臣们比做楚怀王身边的小人,最终贾谊只能在长沙国做他的屈原了。

  第三忌:卷入皇位之争。在长沙国冷落几年以后,文帝因为一些鬼神之事不明白,就把贾谊从长沙国叫回来问,没想到贾谊学识渊博,连鬼神之事都懂,文帝一高兴就把贾谊安排做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梁怀王那里做太傅,当时窦皇后的大儿子刘据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二儿子刘武却只分到北方苦寒的代地做代王,还时时受到匈奴的骚扰,窦皇后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这个梁怀王倒好,分到了最好的梁地做梁王,梁怀王是文帝的最小的儿子,父母都是宠爱小儿子的,窦皇后心里那个急呀,窦皇后可不是善男信女,〈史记〉世家第19篇外戚传有这么一句:“(窦皇后)至代,代王(文帝时为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为帝而王后卒,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时为代王,有一个正室代王王后,有四个儿子,窦皇后当时只是吕后赐给代王的宫女,不过窦皇后成功上演了宫心计,把代王后弄死,怎么死不要紧,死了才重要,代王后一死,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就被病死了,而她所生的儿子就成长子了,就成第一顺位接班人了,后来窦皇后不但年老色衰,而且眼睛还瞎了,一向播种成功率很高的文帝,宠幸了很多女人,没有一个生下一儿半女的,梁怀王可能就是那只漏网之鱼,现在还威胁到自己儿子的接班,现在文帝还把自己最看重的贾谊做梁怀王太傅,刘邦废长立幼还历历在目,吕后有张良帮忙稳定太子地位,而窦皇后没有,窦皇后只有自己动手了,史记梁怀王堕马而死,贾谊却因为这件事而自责,郁郁而终。

  第四忌:离间皇帝骨肉。景帝时,晁错削鄱,引发七国之敌,被腰斩东市,直到武帝时才由主父偃的推恩令才最终解决了诸侯对中央的威胁,但最先提出对诸侯削弱却是贾谊,贾谊真是生错朝代,要是在武帝朝肯定被重用,贾谊对国家尽忠,进直言,但他却不了解文帝的性格,文帝只想平平安安,无风无浪,无为而治最适合他的了,要是顺便得个道成个仙就更好了,看他对邓通的宠和对弟弟淮南王刘长的爱就知道了,文帝没有武帝那么大的追求,而贾谊要削鄱,在文帝眼里,不但是煸风点火,而且诸侯都是刘姓王,简直是离间骨肉,文帝为了稳定诸侯能重用贾谊吗?答案是不能,诸侯们能接受贾谊位列公卿吗?答案也是不能的,贾谊在朝一天,诸侯时时不安,顺便提一下,帮武帝出推恩令的主父偃最终被赵王弹劾,被灭族。

  第五忌:介入儒道之争。前面说过贾谊18岁就能背诵《诗经》了,而《诗经》是儒家经典,从贾谊改革的内容更能看出贾谊是儒家人物,他的改革的内容只有没有触动任何一方利益的法制度被采用,当时汉朝以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这正是道家学说占主导地位,连文帝和窦皇后都是这一学说的忠实粉丝,文帝还好说,不采用就不采用了,也不怪罪你,窦皇后却是心中种下了刺,文帝受不了枕头风,再加上大臣们的弹劾,贾谊被踢出中央,贬到长沙国做长沙王太傅,要是贾谊看到武帝朝赵绾和王藏的下场,他应该感到兴幸了,当时武帝刚上台,就雄心勃勃想干一翻大事,就采用了儒家的赵绾和王藏的建议来改革,立明堂和改服色,这还只是贾谊改革的一部分,最终赵绾和王藏被时为窦太皇太后抓进监狱,最后死于狱中,而武帝被窦太皇太后没收一切权力,改信和学习道家学说,武帝差点被废,直到窦太皇太后在武帝6年死后,武帝才算翻身了,武帝掌权后才进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改革,武帝也看到了后权对皇权的威胁,武帝死前把所有为他生了儿子的女人全部处死,包括他的接班人汉昭帝的母亲赵氏,这是后话。

  第六忌:贾谊自己的性格。这也许不算一忌,但我想这个才是贾谊之死的主要原因,贾谊被贬到长沙国做太傅,有一天,有一只叫号字边加鸟的鸟飞入贾谊的家,楚人又把这种鸟叫“服”,别人后来考证是猫头鹰,飞来就飞来吧,捉了是一顿野味,赶走是放生,能做到日行一善,偏偏这种鸟有另一个寓意,寓意人的寿命不长了,就像鸡寓意妓女一样, 贾谊是北方人,在南方过得很不爽,因为南方比较潮湿,贾谊是看着这个鸟,再想到自己身处的环境,再想到自己的前途,就再写了一篇赋,前面那篇被害惨,还没长记性,这篇叫《服鸟赋》,贾谊用这篇文章来感怀身世,对自己是增加忧愁,对身体和精神更是一种伤害,要是文帝看到,在他眼里就是一个意志消沉的人,怎么还会重用你,贾谊被贬,我觉得文帝是想磨磨他的性子,留给自己的下一代皇帝用,从文帝后来把他召回来做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的太傅可以看到,没想到对贾谊的磨练却磨出了反效果,后来梁怀王堕马而死,贾谊以自己没有尽到师傅的责任,绝食五日而死,前一句是号泣年余,就算是铁打的身体,哭了一年也锈完了,与其说贾谊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梁怀王而自责而死,不如说贾谊是被自己的性格害死的,贾谊对国家大事见识深远,而对自己仕途的政治敏感度几乎为零,汉朝最出色的人才终年才33岁,可悲兮可叹!   推荐阅读:刘武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对贾谊的评价

  司马迁:“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班固:“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着于传云。”

  刘向:“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刘歆:“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刘勰:“贾生浮湘,发愤吊屈,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

  苏轼:“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李东阳:“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

  归有光:“若贾生之通达,蔡邕之文学,张衡之精思,卓茂之循良,李膺之高节,黄宪之雅度,邓禹之功勋,有不可一二数者。”

  王夫之:“王安石之于谊似矣,而谊正......然则世无逆求于已,已未豫图其变,端居臆度而欲四海而经营之,未有能济者也。充谊之志,当正学之世,尽抒其所蕴,见诸施行,殆可与齐黄并驱乎?

  袁枚:“生不死,帝必用生;生用其所施,必远过晁、董。而卒之天夺其年,岂非命耶?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过哀,思文帝之恩,惜梁王之死,盖深于情者也,所以为贤也。”

  鲁迅:①“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然以二人之论匈奴者相较,则可见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鼂错之深识为伦比矣。”②“惟其后之所以绝异者,盖以文帝守静,故贾生所议,皆不见用,为梁王傅,抑郁而终。”

  ***:“(《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推荐阅读:刘荣怎么死的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 从这几点看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不一般!
  ☑ 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 许褚裸衣斗马超为啥要脱衣服呢
  ☑ 王贵出卖岳飞到底是谁指示的
  ☑ 历史上的木增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