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依族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时间:2015-07-27 16:46:23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布依族的结婚习俗到底是怎样的呢?结婚之前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呢?小编整理了相关布依族的结婚习俗的相关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有关布依族的结婚习俗到底有哪些吧。

 关于布依族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关于布依族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浅析布依族结婚的前夕

  “浪哨”系布依语,即恋爱之意。青年男女浪哨的主要方式是唱歌,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建立感情,进而选择情投意合的伴侣。这样的歌就叫“浪咱歌”有些地区又叫“万由”。“万”即歌的意思,“由”是情人的意思。因此,一般把“浪哨歌”和“万由”译为“情歌”。浪哨歌有初识、试探、赞美、蜜恋、起誓、相念、送郎、苦情、逃婚等九类。

  男女初次会面,就唱《初识》歌,如“初来唱歌脸皮薄,好比拉牛下陡坡,心跳就像雷打鼓,脸上犹如染红药。” 双方认识后,就互相探明对方的情况,即唱《试探》 歌:“出门就见映山红,花多叶少开得浓,心想伸手摘一朵,不知妹心同不同?”

  互相摸底后,双方情投意合,就从心底发出赞美对方的《赞美》歌:“枝上的玫瑰,朵朵开得美,迎着五彩朝霞,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寨上的姑娘,赛过朵朵玫瑰,讲话像唱歌,唱起歌来惹得奇心醉。”

  经过互相赞美,双方的感情又深了一层,都沉浸在甜蜜的恋爱生活中,就唱起《蜜恋》歌:“我在灯下纺棉线,棉线老是断、莫去怪线断,只怪自家心里烦、莫怪心头烦,只怪楼下月琴叮咚弹、背时月琴呀,声声把我唤。”

  为巩固忠贞的爱情,双方立下了金玉誓言,就唱《起誓》歌:“生不丢来死不丢,挖舵泥巴捏小牛,小牛放在田坎上,哪年吃草哪年丢。”

  别有情趣的结婚前恋爱

  热恋中,要互赠“信物”。后生送姑娘一条毛巾,姑娘送后生一双白毛底青布鞋,鞋底纳的是葵花路,毛底边上锁“狗牙绊”,非常精致,以显示姑娘的手艺。在蜜恋到决心争取成夫妻时,就互相“丢聘”,即互送一两件自己穿过一次的衣服作把凭,不准谁反悔,若双方父母同意,男方即可请媒到女家说亲;要是父母阻拦,就双双逃婚他乡。

  浪哨中,男女青年往往用木叶声来约会和传递情思,也有的用姊妹萧,有的用月琴。因此,木叶、姊妹萧、月琴,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乐器和媒介。在一群后生和一群姑娘初次见面时,双方各选派一个代表到一旁去“协商”,安排男方的谁与女方的谁作一对浪哨情侣的事宜。代表安排妥后,就一双双约到一旁去浪哨。情投意合的,今后长久浪哨,不再用代表安排;不合心意的,双方只摆上几句闲白,唱

  浪哨过程中,还有甩糠包的习俗,姑娘们“用衫巾编为小圆球如瓜,谓之花球,视所欢者掷之”。就是女方拿着五颜六色的糠包(有的又叫花包),站在一排,向站在对面10公尺远近的后生们甩去。哪个后生接到姑娘甩来的糠包,就和她结成一对浪哨伴侣。有些早就有心的男女,女方甩糠包时,就有意地专甩给她所喜爱的那个男子。

  浪哨,既是布依族青年男女选择伴侣的一种社交形式,也是他们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它与汉族同胞的恋爱既相似又不相同。推荐阅读:关于藏族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关于布依族的结婚习俗

  布依族青年男女过去只有浪哨自由,却没有婚姻自由,婚姻由父母作主。所谓作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对双方男女都看中了,不管年轻人同不同意,男家就请媒到女家提亲。这是纯粹的作主。一种是青年男女双方通过浪哨互相建立感情以后,后生就要求父母请媒到女家提亲,这是半自由或半作主。男家请媒到女家提亲,必须是两个媒人,两男两女均可,这就是所谓的“双媒”。媒人第一次到女家,带3-5斤蔗糖。女家父母明知媒人来提亲,却故意说道:“今天不晓得刮的是哪样仙风哟?把你们吹到我家来了。是过路呢,还是来串寨?”媒人回答:“你家有枝桔子花(有讲桃花、李花、梨花的),经得风,熬得而。某家请我们来向你老人家讨这枝桔花去栽在他家园里,让花开得更香,结出甜果。”问答以后,女家就招待媒人酒饭。若女家父母喜欢这门亲事,在媒人临走时就说:“我家这枝桔秧还嫩,等多培植几天再说吧。”这是暗示媒人过几天再来。若女家父母讲:“等多培植几个月再说吧。”那就是暗示媒人过几个月再来。媒人带来的这几斤蔗糖,不能轻易动用,要等媒人三回五转地来求亲以后,女家才把糖分给家族中的人吃。这就叫“吃走路糖”,这门亲事算打开了大门。为什么“走路糖”要如此三回五转呢?因为往返求亲的次数越多,越显示自己的女儿金贵。 推荐阅读:关于蒙古族的结婚习俗有哪些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海南结婚习俗有哪些
  ☑ 布依族民居特点
  ☑ 布依族的风景特色
  ☑ 布依族的民族风俗
  ☑ 布依族服饰特点介绍
  ☑ 布依族的节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