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对联故事
祥安阁网收集了些关于这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兴趣要了解下的朋友不妨来参考看下这方面的相关资料吧!
有趣对联故事
夏明翰在青少年时代,当时正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时期,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18年春,夏明翰考入衡阳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期间,他看到硝烟遍地,山河破碎,便立志救国。在他的领导下,衡阳学生掀起了爱国运动的高潮。
在衡阳某学校有个训育主任,曾到日本混了几个月。回国后,竟然从头到脚模仿洋人派头。他极力鼓吹“东洋文明”,对学生灌输奴才思想,反对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同学们暗地里都叫他“假洋鬼子”。夏明翰觉得应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洋奴,于是,他写了一副讽刺对联:
洋衣洋帽洋袜子,头发亦有洋气;
卖国卖民卖祖宗,江山也快卖完。
晚上,夏明翰和几个同学悄悄地将对联贴在“假洋鬼子”办公室的门上,“假洋鬼子”看到后,被气了个半死。这事很快便传开了,大家都说夏明翰这副对联既揭露了卖国求荣者的丑恶嘴脸,又出了国人胸中的恶气,真是入骨三分,大快人心啊!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是一位嫉恶如仇,铁骨铮铮的英雄。抗战一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就疯狂叫嚣,要在几个月内亡我中华。日本的一些无聊文人,也竭力为侵华战争鼓吹。他们出了一个寓意恶毒的上联,曰:
日本东升,光耀中华民族;
这个上联利用自然现象,刻意侮辱中国,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时,有人拟了不少下联,但是都难以充分表达针锋相对的含义。号称“丘八诗人”的冯玉祥将军,读后怒发冲冠,就在第三战区上海前线指挥部,愤然提笔写下一个下联:
阳落西天,黑暗笼罩扶桑。
“阳”指的是日本的国旗太阳旗,“落西天”即死亡之意,“扶桑”指的是日本,意思是日本必败。对仗虽不甚工整,寓意却十分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誓死抗战、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消灭在中国的决心。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日本人的威风。一时,这个故事被国人广为传诵。
1901年9月,英、美、俄、德、法等八国联军,强迫腐朽的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签约仪式上,八国联军的四个代表,故意以轻蔑的口吻对中方官员说:“我们想起一副对联,但只有上联,没有下联,你们能对的上吗?”说着就亮出了他们的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在上。
他们想利用这上联进一步侮辱中国人,要中国人永远屈服于他们八大王。这时,中方有个有学问的正直官员,他满腔悲愤地想:与其这样过屈辱的日子,不如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至于屈了气节。于是,他不卑不亢地上前对出了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靠边。
这下联义正词严地指出中华民族是不可侵犯的,既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又给帝国主义列强提出了警告。八国联军的四个代表听了,不得不佩服中国确有人才,只好吞下晦气。
但是,腐朽软弱的清政府,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凭几个舞文弄墨的笔杆子是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终于,大清帝国在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统治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孙中山送上了断头台。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正是“四人帮”横行的时候,他们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引起了国人的公愤。有人把上面的这副对联修改了几个字,用来讽刺他们: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目,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心肠。
这副对联形象确切地勾勒出了“四人帮”各怀鬼胎,阴谋篡国的狰狞面目和狼子野心。金猴奋举千均棒,扫除人间害人精。“四人帮”的倒台,不正证明了一切黑暗邪恶势力最终必将覆灭的道理吗!
1947年,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于子三,因领导了当时学生“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逮捕,在狱中受尽百般折磨后被杀。消息传出国人共愤,纷纷举行追悼会,缅怀先烈,声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恶行。在北平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爱和平有罪,爱民主有罪,争自由有罪,见他妈鬼,那狗屁宪法;
打内战可以,卖国家可以,杀青年可以,滚你娘蛋,这无耻政府。
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听了,气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田汉(一八九八--一九六八),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就是他作的。
田汉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作诗联对。他的家,在长沙果园处。当地,正好是果园河与麻林河汇合处,人称“双江口”。
有一年,一个外地文人游历到此,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在双江口附近,写下了半边对联:
二河两岸双江口;
上联是由三个名词“河”、“岸”、“江口”组成,每个名词前面,都是数词!“二”的意思,又与地名相符。要对下联,有一定难度,当时,许多人都对不上。年仅十一岁的田汉,看了上联,随即对出了下联:
单人独马一杆枪。
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写意深刻,表现出少年田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联中“单”、“独”、“一”与上联的“二”“两”、“双”一样,也是三个名词前的数词,又都是“一”的意思。
三元及第墨
蔡和森(一八九五——一九三一),湖南双峰县人。一九一八年,他和***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一九二O年留法。
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名闻遐迩。八岁那年,有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的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老板说:“我出上联给你对,对上了,我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点头。
老板出的上联:
小学生买墨,三元及第;
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下联:
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
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老板不食诺言,立刻送给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是位诗人、文学家。
郭沫若六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郭沫若刚好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此事暴露后,先生责备学生,并二追查,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
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
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呢!”
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这上联的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数你心眼最多。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蔡锷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出来,并调皮地贬了眨眼睛说:“我已想好两个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还我风筝,那就对。‘唯有公廉’,如果不还,那我只好对‘唯有公贪’了。”
知府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他只好将风筝送还给蔡锷。推荐阅读:对联的故事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隆兴龙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推荐阅读: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经典好听对联故事
☑ 经典对联故事集锦
☑ 经典对联故事精选
☑ 经典的民间对联故事
☑ 好听的民间对联故事
☑ 民间对联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