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故事
想知道这关于对联的故事有哪一些吗?想要了解下的朋友们就来看看这关于对联的故事的相关资料吧!
关于对联的故事
有一次,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对句为戏。乾隆出联:
两碟豆。
纪晓岚道:
一瓯油。
乾隆改口道:“我说的是
两蝶斗。
纪晓岚随即说:“我念的是
一鸥游。
乾隆又说: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
纪晓岚年老后经常生病,到处延医求治。但有不少医生都是庸医,使他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纪晓岚偶读唐诗,见唐朝孟浩然诗: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忽然心血来潮,将两句诗中两个字的位置变了一变,竟改为一付讽刺庸医的对联:
不明财主弃,
多故病人疏。
纪晓岚只颠倒两个字的顺序便改成一付讽刺庸医的妙联,可称联中高手,聪敏过人。
【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 ,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
【清】诗人宋湘外出游学,来到某地。当地有一官宦之家,仗着权势横行不法,欺压善良百姓,乡里人虽然个个恨得咬牙,却无人敢与他抗争。宋湘得知后,心中十分不平。
一天,宋湘来到他家门口,见门两侧贴着一付对联,写 的是:
诗第一,书第一,诗书第一;
父状元,子状元,父子状元。
骄横之气焰,目中无人的狂妄由此可见。宋湘看后,有心要折折他的气焰,耍笑耍笑这家人。他抬头四望,看见这家的对门正好是一座药铺,便进去与店主商量。店主刚好平时也饱受官宦的欺压,听了宋湘的心思,连连叫好称妙,于是宋湘便写了一付对子,店主将其张贴于门 外。对子是:
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附当归,子当归,附子当归。
表面看:生地、熟地、附子、当归是四味中草药,用来为药铺写对联,恰如其分。实际宋湘利用了谐音读起来实际是:
生第一,死第一,生死第一;
父当龟,子当龟,父子当龟。
药铺挂出此联后,正与权贵家的对联隔街相望。见者无不拍掌称绝,大快民心。
有个人被请到一家教孩子读书。为了不至于被解雇,他常在主人面前称赞学生聪明,读书读得好。主人不信,便让儿子当着自己的面对对子。
老师先出个一字句:
蟹。
学生对出:
桑。
老师大加赞赏。主人 觉得并不好,老师便解释说:“我出的题有隐意,蟹是横行的东西,令郎对‘桑’,暗含有独立的意思,岂不绝妙?”
主人又让老师出个两字句,让儿子对。老师便说:
割稻。
学生对道:
行房。
主人听了大怒,老师又赞赏不已。主人责怪老师,老师解释说:“这个对子也有隐意。我出‘割稻’,意思是积粮防饥;他对‘行房 ’,意思是养儿防老!”
一个学馆中有两个学生,一个聪明,一个呆笨。老师出题考他们对对子, 正好院子中有梅树,老师便指着树出题:
老梅。
聪明学生看到盆里种柏树,便对道:
小柏。
老师说:“好!”又让另一个学生再对得好些 。剩下那个学生不会对,他把“小柏”误听成“小伯”,便对道:
阿爹 。
老师见他对得不像话,大怒,用戒尺打他。他哭道:“他小伯不打, 倒来打阿爹!”
一九六五年,华罗庚率领的推广统筹法小分队在石家庄市工作。一天,华罗庚找他的队员陈德泉、计雷,他俩正下围棋入了迷,听到喊声,赶忙把被子拉过来盖上,可是动作慢了点,露出了马脚。华罗庚笑着说:“正好工厂提了个问题,咱们来研究一下!”他把围棋盘上的棋格作为时间和劳力的座标,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任务,并且在上面注明,先在棋盘上摆出初步计划来,然后,一面讨论,再一面修改。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了。后来,用围棋讨论问题的办法不但在他们中间固下来,而且迅速地在工人和干部中间流传起来。华罗庚听后很高兴,给大家送了上面这副对联:
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
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
此联改自古语:
观棋不语真君子;
落子无悔大丈夫。
特殊年代什么都有它的印记,就连结婚也不例外。这件事发生在“文革”期间的1974年4月尾,有一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那时候讲究破“四旧”,立“四新”,但几个亲戚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拟了一副:
两个节约能手;
一对勤俭夫妻。
横披:勤俭持家。
生产队的批林批孔小组长见了,说:“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只顾勤俭持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吗?”老贫农听了,只得将对联改成:
两个生产能手;
一对劳动夫妻。
横披:劳动光荣。
真不巧,大队大批判组长下来布置任务,看见这副对联,说:“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副对子宣传唯生产力论,不行,得改!”老贫农又将对联改为:
两个革命能手;
一对团结夫妻。
横披:相亲相爱。
恰好,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下来检查运动,见到这副对联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要团结就要先斗争,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老贫农听了,吓得连忙找人商量,于是改为:
两个斗争能手;
一对矛盾夫妻。
横披:你死我活。
吴中有个人,家境贫困,时常以弄蛇谋生。大儿子讨饭,二儿子钓捉青蛙,三儿子唱采莲歌向人求乞。这人到了晚年,家产才渐渐丰厚起来。一天,他聚集家人说:“我们起家贫穷,今天幸而富裕了,看来子女必须学习文化,方可振作家庭声誉。”于是便请私塾先生教三个儿子学习。一年后,教师常常称赞他们学业与日俱进。老人便邀约亲友,请当地有名儒生考试。
儒生先用对子考三儿子道:“纷纷柳絮飞。”
三儿子对道:“哩哩莲花落。”
又考二儿子道:“红杏枝头飞粉蝶。”
二儿子对道:“绿杨树下钓青蛙。”
最后考大儿子道:“九重殿下,排两班文武官员。”
大儿子对道:“十字街头,叫几声衣食父母。”
老人听了十分恼火,斥骂儿子道:“你们对的,还是过去我弄蛇时的家里话啊!”
河南有一士人,聘请先生教授很蠢的儿子。一次,先生拟了上联叫学生对对子:“门前绿水流将去。”学生对道:“屋里青山跳出来。”士人见状十分恼怒,认为儿子太不成材了。
又一天,士人偕同先生到一个道教寺庙去拜访客人,道士彭青山是个跛脚,听说士人来到,便一跳一跳出来迎接。先生对士人说:“昨天公子所对的‘屋里青山跳出来’,真是有道理啊。”
一九二四年五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和苏联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党派了***、***等同志去军校担任各种负责工作。头几期的黄埔军校,确实象座革命熔炉,养出了一大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当时军校的大门上有一幅文字通俗、立场鲜明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寥寥十六字,很好地概括了当时军校的性质和使命。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后,黄埔军校里的*人纷纷被迫离去,军校性质起了变化,培养出许多反共反人民的新贵,成了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义愤之余,有人巧妙地将上面的那幅对联改动了一下: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一幅对联,互换两字,褒贬自见,恰切中的,真可谓“春秋之笔”。
从前有个财迷,他告老还乡后,置了千顷良田,开了当铺,放高利贷,剥削坑害村民。可表面上装作慈善,吃斋念佛,又在大门上贴了副对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
村民一看,知道他又在标榜正经,便将此联改动了两三个字,变成“命即是钱钱即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
老进士看了,气个半死。不久他的儿子靠金银打通关节,“中”了进士,他转怒为喜,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村民们看了此联,把联中的“士”、“夫”、“人”三字变动了一下,变成了一副绝妙的丧联:“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据说,古代有位大官亲自送儿子赴考场应试。可是因为这位公子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竟将“才郎”写成“豺狼”,“权也”写成“犬也”,别字连篇。考官将其试卷评为六等。这位公子的才貌双全的妻子得知,羞愧得无地自容,一怒之下自尽了。
考试完毕,考官拜见这位大官,方知这位公子是他的儿子,马上将其改为一等。次日,此事传开,有人悄悄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这位大官的门上:
权门生犬子;才女嫁豺狼。
知情者观之,人人拍手叫好,也都为大官的儿媳无辜遭累而惋惜。推荐阅读:对联的故事
清代名臣左宗棠聪明过人,四岁能对对联,六岁能作诗,有“小神童”之誉。八岁那年春节,妈妈带他上街买猪肉,屠夫一见他来就指着秤上的猪说:“小猪连头二百斤。”小宗棠随口对道:“大鹏展翅三千里。”众人齐赞对句贴切,气魄不凡。
在场的一个富家公子是个秀才,他指着杀好的猪说:“杀猪命,养人命,以命养命,延年益寿。”小宗棠看着正在营业的香烛纸钱小店说:“用银钱,买纸钱,花钱买钱,祭祖思亲。”
秀才听他对答如流,一时无句可出。看小宗棠胖乎乎的穿着一身黑棉衣,便含沙射影地说:“乌喙将军(猪的别称),体胖身黑只拱地。”小宗棠听出他把自己比作猪,看看身穿绿衣的秀才,又看看几只“嘎嘎”叫着争食的绿头鸭说:“绿头公子,声高嘴硬总烦人。”
秀才见难不倒他,有点恼怒,说了句:“嘴上无毛,敢来市上骗猪肉。”小宗棠立即对出:“腹中是草,莫到人前卖狗皮。”众人皆鼓掌哄笑。秀才讨个没趣,不得不认输,放下猪肉讪讪而去。推荐阅读: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每逢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呢
☑ 2017经典新年对联精选的
☑ 书法对联大全欣赏
☑ 2017新春对联集锦最新的
☑ 2017鸡年五字新春对联大全
☑ 社区新春对联最新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