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吃汤圆闹元宵

时间:2009-07-09 20:50:31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年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可见自古而今元宵节就是张灯结彩的喜庆日子。这一天,民间百姓的食俗是家家户户吃汤圆。大年刚过,鞭炮礼花的声色还未褪去,红灯就挂了起来,大红的绸子灯笼,红色的灯泡,夜幕降临,亮起来,地上便一圈红闪闪的影儿。小孩子的脸被映得红扑扑的,咭咭咯咯的笑声清脆地回荡在街头巷尾。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其中最为盛传的,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至于元宵节的应节食品,也是在长久的传统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在南北朝时的元宵节,食用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发展到南宋,就有所谓的“乳糖圆子”出现,这应该是汤圆的前身了。后来发展到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记得小时候,每到十五,母亲都碾了江米面,加水和好,然后把碾碎的芝麻,花生,白糖等掺杂起来揉捏进去,滚成圆团下锅。那时候手制的汤圆就比较粗糙,入口并不滑腻,但甜甜地伴我走过童年时光。

  近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一是市面上有得卖,都用一庞大的元宵机不断地滚,看着面屑在斗中流转,元宵便形成了。这就省却了手工的麻烦。这种汤圆可以油炸,煮来并不好吃。但像包装精美的名牌元宵,例如“三全菱”、“科迪”等等,煮来以后入口滑腻无比,口感很好。好的元宵用料讲究,光就面皮而言,就有糯米粉,粘高粱面,黄米面和苞谷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做油炸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经成为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

  汤圆制法

  珍珠醪糟

  “原料”主料:醪糟、汤圆粉、鸡蛋。调料:白糖、桂花。

  “制作过程”将汤圆粉加少量凉搅拌成类似做疙瘩汤的小碎状,酒糟放在锅里加热,将搅拌好的汤圆疙瘩一把一把到锅里,边撒边搅拌,用文火2——3分钟,待小疙瘩完全漂来,打上碎鸡蛋花,蛋花漂起后关火,撒上桂花、白糖。

  芝麻汤圆

  “原料”黑芝麻粉5OO克,猪板油丁75O克,绵白糖1OOO克,水磨粉1OOO克。

  “制作过程”①将白糖、芝麻粉与板油丁拌匀揉透,再搓成1O克左右的小圆子,即成馅心;②将水磨粉加水揉透,摘成小粉团,搓圆,捏成锅子形,包入馅心,捏拢收口,成生坯;③将生坯放入沸水锅内煮熟。

  人参汤圆

  “原料”人参粉5克玫瑰蜜15克樱桃蜜黑芝麻各30克白糖150克鸡油30克面粉15克糯米粉500克

  “制作过程”将鸡油熬熟,滤渣晾凉;面粉放干锅内炒黄;黑芝麻炒香捣碎,将玫瑰蜜、樱桃蜜压成泥状,加入白糖,撒入人参粉和匀,做成心子;将糯米粉包上心子作成汤圆。等锅内清水烧沸,将汤圆下锅煮熟即成。

  山药汤圆

  “原料”山药50克白糖90克糯米500克胡椒粉适量

  “制作过程”1.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蒸锅内蒸熟,加白糖、胡椒粉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门巴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 珞巴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 京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 基诺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 赫哲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 鄂伦春族有什么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