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开采

时间:2007-07-23 00:42:27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居住在昆仑山前的民族先民们在劳动中发现了和阗,在几千年的历史进呈中,采玉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一种方法发展到多种方法。最初人们在河边拾起美丽的和阗玉,以后又在河流中捞取那卵圆形子玉;在从河谷中的阶地沙砾中挖出那些早期河流冲积物中的美玉;在沿河追溯继而发现了生长在岩石里的原生玉矿。因此古代采玉方法有拣玉和捞玉,挖玉,攻玉等多种方法,以分别开采产于不同地方的玉石。现代采玉方法比古代前进了许多,“挖玉”这一开采和阗玉砂矿的手段已经停止,只在采淘砂金的同时,从挖出的砾石中顺带手,选出玉块,产量微其微,拾子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携带和冲刷暴露出来的子玉,在昆仑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矿,中上游就可找到子玉,现代采玉与古代采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开采原生矿占主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建成多处玉矿山,用较先进的方法采玉,使得采玉规模扩大,先后有十余玉矿都曾开采,但规模较大者为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和且末玉矿,其它地方如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皮山县、和田县、策勒县等都曾短期开采玉矿。
    【 拣玉和捞玉 】
    拣玉和捞玉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采玉有季节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莽莽昆仑山中有多条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补给。夏季时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涨,流水汹涌澎湃,这时山上的原生玉矿经风化剥蚀后的玉石碎块由洪水携带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带因流速骤减,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床中。秋季时气温下降,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人们易于发现,这时气温适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为人们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冬天时天气寒冷,河水冻冰,玉石不易发现,也难以拾捞,因此,冬季一般不采玉。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复露出,又成为拣玉和捞玉的好季节。这种季节性采玉,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如从晋天福三年(938)张匡业、高居诲出使于阗,见到采玉情况。在高居诲《行程记》中记述说:"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这说的是秋季河中捞玉,清代乾隆皇帝在有关和阗玉采玉的诗篇中提到:"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供王赋输皇;"和阗捞玉春秋贡"。这说明采玉和贡玉有春秋两季。这种季节性开采,清政府也有规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采玉两次。四十八年停采春玉 ,只在秋天采玉。

    古代在河中捞玉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据高居诲在《行程记》中记载:"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新五代史》也同样说:"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得捞玉。"从这些历史文献所知,那时,王公贵族十分珍视和阗玉,奉为珍宝,采玉季节开始,要举行采玉仪式,首先得于阗国国王亲临现场,象征;捞玉于河",然后,才容许国人采玉。这种作法,与中国古代传统的礼仪有关,凡隆重之事,官员要亲自到场。现今中外的领导人奠基和剪彩之类,依然与之类似。
    古代采玉有官采和民采。首先是官采,即在官员监督下,由采玉工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官采也有严格的规定。清代椿园写的《西域闻见录》中记述了当时捞玉情景。说:"河底大小石错落平铺,玉子杂生其间。采玉之法,远岸官一员守之,近岸管官一员守之,派熟练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并肩,赤脚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脚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击锣一声,官既过朱 一点,回子出水,按点索其石子去;清代福庆在一首诗中有同样的描述:"羌肩铣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锣鸣朱一点,岸波分处缴公堂"可见,那时捞玉是何等的严格,官兵层层把守,河中的玉石财富,全为官府垄断攫取,当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隶般沉重的差役。
    至于民间捞玉,清代前期严禁。为阻止民众自行捞玉,清政府在"和阗西城外之东西河共设卡伦12处,专为稽查采玉回民"。直到嘉庆四年(1799)才开玉禁,规定在官家采玉之后或官家采玉范围之外进行,人们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拣玉或捞玉。
    古代捞玉的河流不少,这些河流流经昆仑山,把美玉带给人间。历史上著名的玉河有:和阗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喀啦喀斯河,叶城一带的叶尔羌河、泽普勒善河及且末县内的一些河流。这些河流所产和阗玉古代文献也有记载,如《西域闻见录》中说叶尔羌河所产之?quot;大者如盘如斗,小者如拳如栗子,有重三四百斤者,各色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一种羊脂朱斑,一种如波斯菜而金色透露者,尤难得。"世界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说:"培因省---首府叫培因,有一条河流横贯全省,河床中蕴藏丰富的玉矿,出产一种名叫尔西顿尼和雅斯白的玉石。"又说:"沙昌省---境内有几条河流,也出产玉石和碧玉,这些玉石大部分销往契丹,数量十分巨大,是该省的大宗输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献中的产玉河,迄今已很少采玉了。如果人们按古人捞玉之河采玉,或许会大有收获。
    古人在玉河中如何捞玉呢?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所附的捞玉图,给人们以答案。在白玉河捞玉图中,可见人们于月光之夜在河中边察玉。宋应星在书中说:"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国人沿河取玉者,多余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积处,其月色倍明矣。凡璞随水流,仍错离乱石浅流之中,提出辨认,而后知也。白玉河源向东南,绿玉河源向西北,亦力把力把,其他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云阴气相召,则玉留不逝,易于捞取,此或夷人之愚也。
关于捞玉方法,古代文献虽多有记载,然而,由于古代对玉的宗教化,采玉蒙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有一些不科学的说法,如"踏玉"、"月光盛处有美玉"、"阴人召玉"等等。对这些说法,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实验,认为有澄清的必要。
     "踏玉"说,认为采玉人在河水中凭脚下感觉,可以分辨出玉和石来。《西域闻见录》中就有此说,如说:"遇有玉石,回子脚踏知之。"实际上,和阗玉子玉杂于乱石之中,子玉与其硬度相近的石英岩,硅质岩等砾石,经作者实验,脚触感相似,踏脚区别不开。又访问多年采玉老人,也认为脚踏辩玉不存在,因此,古人河中捞玉,关键是凭眼睛观察,当发现可能为子玉时,即拾起再仔细区别。
"月光盛处有美玉。"这种说法见于《唐书》等历史文献中,如说:"月光盛处必得美玉,""玉璞堆积处,其月色被明",这是说:再月光之下,子玉特别亮,如见到月光下很光亮的石头,必得美玉。现代友有人解释为:因玉多洁白润滑,反射率较大,故显得月色倍明。实际上,和阗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大,不具发光性。经实验,在夜晚明月当空的水盆中,和阗玉与同一颜色的石英岩或大理岩砾石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见玉因月色而倍增的情况。有经验的拣玉者,辩水中之玉,主要看玉的油脂光泽和色泽。"阴人招玉",这是古代当地人的迷信之说。古代有的官员认为玉聚敛颂

【 挖玉 】
挖玉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干滩、古河道和山前冲积洪积扇上的砾石层中挖寻和阗玉砾。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带来的,但早已离开河道。砾石层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盖,砾石曾中有的已被石膏和泥沙所胶结或半胶结。由于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获取率很低,不如拣玉效果明显,因此从事挖玉的人不多,只有当某地已经有了出玉的的可靠消息,而且大有希望的时候才会吸引人们去挖玉。
    著名的挖玉地点是玉龙喀什河东岸,洛蒲县吉牙乡的古马特,过去曾被称为胡麻地。其地挖玉的最早时间不详,到清代乾隆年间已在此采贡玉。乾隆24年(1759),清政府在和阗设有辩事大臣,和阗城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以加强统治,收罗贡玉。那时,和阗采玉充贡,岁有常例。此地因产羊脂玉,所以,采玉人不少。清代诗人肖雄记载,大、小骡马地"两地产枣红皮脂玉,在沙滩中掘取,当是生长其间者。"谢彬于1916年到和阗,在《新疆游记》说:"小胡麻地,前清于此采贡玉,居民迁千余户。到了晚清,汞玉列停止,采玉由民间自行开采。洛蒲县设立于清光绪28年(1902),该县主簿扬丕灼在《洛浦县乡土志》中记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那时挖玉者甚众,"小胡麻地在县北三十里,尽砂碛,因出子玉、璞","寻挖者众,沿沙阜有泉,起房屋,植树木,以便客民寓居之所","任人挖寻,不取课税"。扬丕灼还写下了《浪掏沙──玉河八景词》共八首。其中《完璞呈华》一首即描绘了在小胡麻地采玉的情景:"月出澹云遮,渺渺平沙。眼前完璞见青华。道是似萤萤又细,碧血犹差。终日听鸣鸦,夜夜灯花。水泉声里有人家。举畚朝朝趋社鼓,一路烟霞;可见,当时挖玉场面十分热闹,"夜夜灯花",所挖得之玉,"似萤""碧血犹差",多为青白玉青玉。挖出玉也盛多。
    在清代以后,这里也不复采玉了。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察时,已无采玉者。他写到:为当地人掘玉石之所,旁有干河川一道。河岸高二丈许,两旁沙积迤俪继续不一,现水已干,惟有泉水南流,当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俗称羊脂玉,以言白润如脂也,现不多见,亦无开采者。
近年,我们到胡麻地踏勘,所见以往采玉的干河谷宽500-800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展布。河谷中尽是沙砾,犹如戈壁荒漠。但其中有一处处盘状和漏斗状洼地,四周卵石散乱堆砌,为过去挖玉的遗迹。在河谷两旁为表面起伏不平的阶地,由于引水灌溉,已造就了片片绿洲和林带。过去挖玉之盛况已为农业所替代,当地居民仅知道这里过去挖过玉,但不知道究竟哪里有玉,现在也没有人去挖玉。
挖玉的方法,据谢彬在《新疆游记》中说:"常以星辉月暗候沙中,有火光烁烁然,其下即有美玉。明日坎沙得之,然得者恒寡,以不能定其处也。"此说难以置信,因玉不会"火光灼灼然"。据我们调查和访问,挖玉首先是选择地方挖直径10-20米的大坑,边挖边找玉,挖得沙砾堆砌坑周围,采坑一般上大下小,呈漏斗状。因现今已塌陷,不知坑的深度。

    【 攻玉 】
    古代攻玉两种含义,一是指加工琢磨玉,如《诗经小雅》所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是指开采玉,如 《穆天子传》中所记周穆王登昆仑山"攻其玉石"。这里所说的攻玉是指开采山玉,即开采原生玉矿。
    中国开采山玉已有很长的历史,在《史记》中记载有"其山多玉石",《汉书》中说:"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这说明,汉代已知山上有玉,已开采山玉了。
    采山玉比采子玉难,玉石在昆仑雪山之巅,交通险阻,高寒缺氧,正如《太平御览》中所记:"取玉最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即使如此,古代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仍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采玉取宝。
    史料记载的古代采山玉地点,在清代以前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矿山,到了清代,记载比较详尽。清代采玉矿山不小于6处,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玉矿,叶城县密尔岱玉矿、皮山县康西瓦玉矿、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矿、且末县塔什赛因玉矿等。这些玉矿可以看到古代的采玉坑和采玉人留下的遗迹。
    19世纪末期俄国地质调查者在昆仑山描述了7个软玉地段,与上述古玉矿山基本吻合,鲍格达诺维奇和什拉金特所指出的软玉地段,"原生露头和转石地区呈东西向从叶尔羌河河谷延伸到罗布泊。""七个软玉地段,叶尔羌河中游、提孜那甫河、沙基杜拉──-喀拉喀什河、卡兰古塔格什塔格、托库孜达坂、阿斯蒂塔格。"与古玉矿山对比,大致为:柳什塔格为阿拉玛斯,沙基杜拉为皮山县赛图拉,托库孜达板和阿斯蒂塔格为且末玉矿。

【 拾子玉 】
    拾子玉就是在河道中拾取流水携带和冲刷暴露出来的子玉。在昆仑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矿,在昆仑山北麓,凡上游有玉矿,中下游就可以找到子玉。从人类在昆仑山北麓定居至今,数千年从河道中拾玉已有传统和经验,大家皆知河中产玉,也认识玉。邻近和阗两大河的常住户,家家都有子玉就可以证明。现代没有拾玉的专业团体和组织,也不象古代要缴纳拾玉的税金,所以拾玉是分散而自由的进行的。拾玉既有专门从事者,也有随机者。凡邻近和路遇玉河的人,谁都跃跃欲试,企求拾到子玉。
    专业拾玉人有较丰富的经验,很注意选择拾玉的地点和行进方向。他们找玉的地点往往在河曲内侧的石滩,河道有窄变宽的缓流处和河心砂石滩上方的外缘。这些地方都是水流由急变缓处,有利于玉石的停积。拾玉进行的方向最好是自上游向下游行进,以使目光与卵石倾斜面垂直,易于发现;但最主要的要随太阳方位而变换方向,一般要背向太阳眼睛才不受阳光的刺激而又能较清楚的判明卵石的光泽与颜色。鉴于昆仑山北坡河流的流向主体上自南而北,所以,自上流而下最佳的拾玉时间是上午。但在河流流向变化的地方或阴天,则又当别论,要灵活掌握。
    随机碰到运气的拾玉者,没有条件讲究,只在有机会临玉河时,放慢速度,运足目光,格外仔细地去捕捉有玉石表象特征的信息。他们往往只注意白色石头,常被石英质砾石所愚弄,先欢快后遗憾,若真正发现玉石则欢欣若狂,大喜过望,给下次拾玉又积聚了力量。从玉石收购情况看,一般偶然得玉的产量占子玉总产量不到十分之一。但是偶尔拾玉者有时能获得很好的白玉,这大约是因为他们特别注意白玉的缘故。河流中下游的子玉块度都不大,多在0.2---1.5公斤之间,其中小于0.5公斤者约占30%,仅有少数可达3--5公斤。小块玉亦可随形施艺,雕琢零碎活。

  在河流上游可以拾到大块度的子玉,但能用作玉雕的料较少,大部分是重几十公斤至上百公斤的模料玉。这些玉砾质次色深,结构粗糙,呈暗灰绿色,斑杂不一,有较多细小脉穿插,不能碾琢工艺品,但仍坚韧耐磨,乃用做工业上的模具。其产量都超过中游拾得的子玉。
    为了收购群众拾得的子玉,于阗等地段设有玉石收购站,收购的范围东有且末县、民丰县、于阗县、策勒县;西有莎车县、叶城县、墨玉县及和阗县。现代出玉的河流十几条,但以大河为主。主要有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等。每年收购的数量还是以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居多,约占90--95%。
    流经和阗的两条大河每年拾到的子玉玉琢料不下10吨。其中工艺用白玉0.5--1吨,占5--10%;青玉占80--90%;还有少量碧玉。每年拾到的玉模料为30--40吨,其中和阗玉的青玉及斑杂玉占60--70%,其余为蛇纹岩型软玉----粗位结构的碧玉。这一资料说明,昆仑山既有和阗玉,亦有碧玉,而以产和田为主。和阗玉中以青玉为主,白玉占的比例很小。一些人以为和阗玉就是白玉,厂家收购和阗玉时只想要白玉,这是不现实的。收购站收购的玉有玉琢料和模料,子玉大部分用以琢磨工艺品,其余在工业上用作模具。
    现代拾玉的季节是自夏至秋。一般在河的上游是夏季至初秋,仲秋则河水开始结冰,逐渐封满河床。河流中下游自初夏至秋末均可拾玉,初夏时前山积雪消融,每日上午洪水到来之前,前一天的洪水消退就可拾玉;夏季洪水到来晚,每天中午时节可以拾玉;秋季则可整日拾玉。因此一年之中拾玉的最好季节是在秋季,这和古代拣玉的季节一致。以和田两大河为例,河水受季节影响很大,夏季三个月拥有年径流的70--80%,秋季骤减至10%左右。秋季水小,心滩暴露,部分河床也干涸,气候也不热不冷,正式拾玉的好季节。
和田的两条大河历来是拾玉子的主要河流,是世界上有名的玉河。但是,围绕玉河是两条还是三条,古代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直到今天认识还不一致。古代文献中,有的认为有白玉河、绿玉河、乌玉河三条;有的认为只有白玉河与绿玉河两条。现在有的认为绿玉河是墨玉河的支流。到底如何呢?我们从地形图上或卫星照片上都清楚看到只有两大河流,即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当然,这两大河流也与其它许多大河一样有不少支流。这两大河均源于昆仑山,昆仑山为产玉之地,河中自然有玉。

    喀拉喀什河,古称乌玉河,河边的县城墨玉即以此得名。喀拉喀什按突厥语名称一致的。但是,这条以产墨玉驰名的墨玉河,今天却不见有墨玉,而真正产墨玉的地方在黑山,即古代的喀朗圭塔克,这属玉龙喀什河的支流。为什么历史上又叫墨玉河呢?原来这河中产有大量碧玉,这种玉石呈绿色,风化后外表漆黑,油光放亮,倘若墨玉。碧玉矿物成分与和阗玉相同,化学成分也很相近,属软玉。但其成因与超基性岩有关,与和阗玉不同。因此,古代有人把碧玉误称墨玉。但同时也有人称为绿玉,这正和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说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古代的绿石河、乌玉河实为一条大河,即喀拉喀什河,但是,这条河不仅产碧玉,也产白玉。在它的上游有几处和阗玉原生矿床,在它的中下游也可以常拾到白玉。除此以外,这条河下游还产沙金和金刚石,从40年代发现金刚石以后,今年又陆续在掏砂沙金时找到几颗金刚石。所以,喀拉喀什河是一条淌金,流玉,藏钻的宝河。
    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漭漭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和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冰川的冰舌前缘部位,因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常常发现自上源携带的和阗玉砾。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日不断裂解崩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声,漂砾与冰块滚泻而下,落入河中,故在冰河之下也可以找到美玉。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近十余年来发现的两块大白玉就在冰积垄中。墨玉和唐代高僧玄奘所谓的()玉,也多产于此地。正是这种美玉吸引了不畏艰难的探宝者,他们在雪山找玉,在高山河谷中探宝。此处出玉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兴趣,多次深入玉龙喀什河上游支流的诸冰川谷调查,见有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蚀变带,在山麓坡积物中可见有白玉。可惜是,基岩露头在冰山之上,四周为冰川覆盖,人们可望而不可达。地质学家认为,此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 开采山玉 】
    现代采玉与古代采玉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开采原生玉矿占主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建成许多玉矿山,用较先进的方法采玉,使得采玉规模扩大。先后有十余处玉矿都曾开采,但规模较大者为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和且末玉矿,其他地方如塔什库尔干县、叶城县、皮山县、和阗县、策勒县等都是曾短期开采玉矿。
    1、于阗县阿拉玛斯玉矿
    阿拉玛斯玉矿在古代开采基础上,于1957年建矿,继续开采近30年,这是以往生产白玉的主要矿山。该矿有职工四五十人,其中坑口采玉20--30人,运输中转8--12人,供应管理6--8人。该矿位于高山之巅,海拔高4500--5000米,汽车只能通到柳什大队,从柳什到矿山有两天驮运小路,交通非常困难。采玉者不畏艰险,挖出个个矿硐采玉。按生产状况可将此矿采矿历程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建矿后的头三年。为露天手采,在原戚家坑的各坑口上施采。已錾子、榔头、铁钎等工具凿石取玉,效率比较低。矿工的生活有保证,雪雨天可以取暖休整,工人干劲很大,开采点多,面大,活动在地表,年均采玉达3吨。采出的玉主要为青白玉,还有约四分之一的白玉。
    第二期为60年代。使用打眼放炮的办法,硐采与露天相结合,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因无动力设备,井、硐内以油灯,蜡烛照明,硝铵炸药爆破,炸碎和炸飞了部分玉石。年产玉平均约3.5吨,其中白玉占三分之一,其余为青白玉,还有为数不多的青玉。
    第三期为70年代至80年代。为硐采,采用电钻及风钻打眼,硝铵炸药爆破,坑道内电灯照明。由于硐内不受风雨影响出勤率高。全矿设四个坑口,两个掘进巷道,两个掌子面采玉。硐采的作业面小,出渣量大,坑道以外的玉才不上。此期年均采玉约4吨。遇上矿体大,年采达七八吨或十吨;遇上小矿体,年产仅一两吨。原矿体尖灭,新矿体未出现时,则全年无玉产量。
    80年代初,采玉行业推行金属燃烧剂爆破法,比烈性炸药爆破好,玉的损耗大量降低,但此法阿拉玛斯矿还未使用,加之采深已达50米,玉色变深,主体为青玉,白玉减少,销路不佳,采矿处于低潮。
    但是,该矿并没有枯竭,经地质部门调查研究,认为仍存有相当的储量,但其主要矿脉浅部以白玉为主。深部以渐变为青白玉及青玉。今后采矿应注意充分利用资源,采掘浅部以往巷道以外的部分;大小矿体兼采,不能将注意力仅集中于大矿脉;要进一步提高获取率,提高采出玉的品级,小玉块也应收集。同时矿山管理人员经过研讨认为,今后的开采应在35--40米深度以上的中上层带。因以往硐矿采只局限在小范围,主脉开采了部分,支脉基本上未采,今后用剥离法可以采出较多质量好的和阗玉,山玉开采的玉料块度要比子玉大,一般均在3公斤以上,5--20公斤者占绝大多数,0.5公斤以下的碎玉则被混入渣中抛弃,鉴于和阗玉的块度和利用率也是玉石品级的参数,品级与价值成正比。3公斤以上玉料可用琢大件工艺品。因此尽量采取大块度的玉是采玉的最重要的环节。大块玉多就可提高玉的品级和获取率,从而提高采玉的经济效益。可是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玉矿体形太复杂,稳定性差,常常玉变为为石,石变为玉,而且石包着玉,按要求炮眼应凿在玉外的石中,但又不常常不明情况而把炮眼打在矿体之中,从而把整块玉石爆破。
    为了保护珍贵的玉石,我国已规定采山玉要采用保护性开采方法,用机械切割的新工艺,严禁放炮取玉,这是提高获取率的重要方法。

    开采山玉的季节自然是在夏季,依矿山海拔高度和气候状况而有小的差异。因和阗玉矿多分布在昆仑山近主峰一带,往往高寒多雪。所以采玉者多在5月下旬进矿,6--8月采矿,9月上旬出山。如海拔较低及交通条件好的矿山可延长采矿期。
    2、且末县塔特勒克苏玉矿 
    此矿建于1972年,也是在古矿山基础上建立的。早在汉代时,文献中记载有鄯善国出土玉。鄯善国在现今若羌县。塔特勒克苏正位于且末县与若羌县的交界附近,不知是否是汉代古玉矿山,但见有古矿坑。此矿在1972年发现开采以来,已成为目前新疆产玉最大的矿山,1983年产玉料达70.8吨。玉石主要为青白玉和青玉。
    该矿位于且末县城东南约90公里,汽车可通达塔特勒克苏沟中,再到矿山有10余公里驮运道。矿山在阿尔金山崇山峻岭之中,海拔高4500--5000米,地势险峻。矿区有几十个采矿坑,目前只有几个主要矿坑在进行开采。因矿坑在高山之中,人们要攀登而上。在和阗玉矿体分布范围内,运输巷道和开采矿坑的布置原则是以较少的掘进工作量获取较多的矿石。采矿工作在开采矿坑内进行。在矿坑内可见到大小不同的矿体,有的几十公斤,有的上百公斤,采玉时尽量不破坏和破碎矿石,要从矿体附近或边缘剥离、打眼和爆破。玉石采取后,堆放在指定地点,由有经验的工人逐块鉴定质量,手选分级。并按规定编号、称重、登记、以便运出销售。
    在塔特勒克苏玉矿以东有塔什赛因玉石矿,距且末县城约150公里,于大沙河上游的高山上,海拔高5000米。交通非常困难,从大沙河上驮运三天才能到达矿区。此矿也已进行开采。
除了上述两大玉矿外,如叶城县密尔岱和要隆玉矿、塔什么库尔县大同玉矿、皮山县赛图拉玉矿、策勒县哈牛提玉矿等等,有间歇性小规模开采,产量多少不一。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和田地区规范和田玉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