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

时间:2010-05-05 22:02:48 作者:azg168 祥安阁风水网

  传统的经络理论以《灵枢》中记述的最为详细。经络在身体内部直接联系着脏和腑;联系着耳、目、口、鼻、舌和前后二阴。在外联系着肌肉和皮肤。每一条经脉都是运行气血的较粗大的管道,尤如城市的粗大上下水道,位于体内深处一般看不见。这种运行气血的主干即是二十四条正经(十二经脉)和九条奇经(奇经八脉)。
  属于第二级的主要分支是十五大络(称十五络脉),共28条,犹如二级较粗的管道。
  属于第三级的分支是从大络分出的无数的细小分支,它们分布在每一个脏腑,器官和组织的内外,还分布在肌肉皮肤之中,称为孙络。古籍中称三百六十五络。实际上是数也数不清的遍布全身内外的网络系统。经脉、络脉把全身各部分联络成一个整体。
  经脉在体表有许多反应点,这些点称为腧穴或穴位。穴位联系经脉,经脉又联系着五脏六腑、五官、五体……。因此刺激了穴位就能治疗体内各部分的疾病,调节各脏腑的虚实。所以学习针灸首先就应学习经络和腧穴,这是基础。掌握了针刺和灸疗的方法,犹如投枪,腧穴就是靶子。
  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识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有的传统医学也有类似的认识,但都远不如中国经络理论这样系统和完整,指导意义这样大。这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东方哲学的博大精深,密不可分的。
  这种刺激穴位(针刺或灸、按、弹……),可以产生走窜,流水,电击,蚁行的气行现象是古人发现经络的重要依据。日常我们弹肘部(小海穴)麻筋,可以有麻胀感传到小指端,这条线即是小肠经的一部分。
  另外,古人还发现有许多疾病,可以出现一致的上下相连,内外相应的病症。例如:心脏有病常心前区痛,并串连到左臂内侧痛。《素问》就记载“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认为是心经气血运行异常。现今治疗冠心病常采用活血通络药即是源于此。针刺相应穴位
  也可以治疗心痛,内关就是常用穴。
  古人还发现穴位有一定的主治。如合谷治牙痛,而其上下的穴也有类似的作用,联系起来形成线的概念。
  经络理论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先贤,深入实践观察和临床治疗的结果。对经络的认识还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表现在经络的命名,脏腑属络关系,与五行的联系,与四时阴阳变化的关系等多方面。因此在学习经络理论时,还应了解中医脏腑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
  ☑ 十二经脉之足厥阴肝经
  ☑ 十二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
  ☑ 十二经脉之足太阴脾经
  ☑ 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
  ☑ 十二经脉之手太阳小肠经
  ☑ 十二经脉之足太阳膀胱经